為什麼我們需要友情?
友情的產生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就曾發現,在雄性黑猩猩的個體間存在著類似於友誼的關係。一些雄性黑猩猩相互理毛,共同尋覓和分享食物,當它們在打鬥中分散時,它們相互召喚失散的同伴。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海豚中。科學家觀察了生活在澳大利亞夏克海灣中的海豚,發現雄海豚之間可以建立一種獨特的親密關係,它們三三兩兩總是結伴同行,這樣的關係往往可以持續好多年。
現在人們知道,動物之間的確存在著友情,但並非所有動物都是如此。多數動物有識別對方的能力,但很少有動物能產生友情,通常只有靈長類、大象和海豚等,這是因為產生友情是需要智力的。你要了解你所在的群體是一個怎樣的系統,你處在一個怎樣的社會關係網路中,這樣你就知道如何締結聯盟,同時也知道避免做出有損他人關係而不利自己的行為。科學家們認為,一個物種的社群規模和其大腦的大小是有聯繫的,這個聯繫表現在額葉的大小上。在大腦中,額葉用於估計社群中的社會關係,所以這部分腦區越發達,該物種的社群規模就會趨向于越大;科學家們還認為,這個理論也同樣適用於個體,也就是說,你擁有朋友的數量越多,你大腦中用於估計社會關係的額葉區可能就越大,因而你理解他人、處理社交關係和溝通交流的能力就可能越強,這樣的能力被科學家們稱為「心智能力」。
朋友知多少
每個人的「心智能力」有大有小,但朋友的組成形式則沒有差別,它是一個類似於洋蔥的分層結構,處在最中間位置的朋友最少,他們是你最親密的朋友,接下來向外延伸的層面人數會越來越多,但關係也越來越遠。由於個體的「心智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們交友的數量不可能沒有限度。這個限度是多少呢?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的數字是150人。這個數字被稱為「鄧巴數字」,它是你能維持穩定人際關係的上限人數。無論你怎樣努力,你的能稱為朋友的人數多半不會超出這個數字,並且在這個朋友圈中,處在最核心地位的朋友非常少,大約只有5人。
在動物世界裡,動物們通過理毛來建立和維持它們的友情。理毛是要花時間的,如果要為很多朋友理毛,那麼分配給每個朋友的時間就會變得很少,朋友間的關係就變得淡薄了,這也是限制社群數目的一個原因。在猴和猿的世界裡,社群的平均數目通常在50個以內。
人類卻不同,我們往往擁有很大的社群,這是因為我們擁有比「理毛」更有效率的交友手段,那就是笑、語言和歌舞。笑把「理毛行為」擴展到兩個人以上,歌舞使社交變成群體的行為,語言使笑和歌舞得到強化和引導,還將儀式與宗教結合起來,從而促成巨大社群的產生。人類祖先為掌握這3種「理毛」手段用去了好幾萬年的時間,它使人類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大社群。但即使如此,我們的私人社交圈也難以越過150人。
友情的催化劑
當我們沉浸在友情中時,並不只是發生了心理上的感動,我們的身體也在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催產素。它是一種哺乳動物激素,其最為人所知的作用發生在分娩的時候,即刺激子宮收縮,刺激母親奶水的分泌,還讓母親對新生的嬰兒產生無限的柔情。但催產素並不是女人的專利,也不只產生於母親和嬰兒之間,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和所有人都釋放催產素,它幫助我們感受所有人的愛。
催產素在各種人際交往中傳遞愛的信息,而身體的接觸,例如擁抱,則更能有效地提高催產素的水平。在夫妻和戀人之間,催產素是「愛的催化劑」,而在朋友之間,催產素就是「友情的催化劑」。人們一起唱歌、跳舞,共同參加一項活動時都會產生催產素。研究顯示,適當進行緊張的活動,例如一起看恐怖電影、坐過山車,有助於產生催產素。
催產素並不是唯一的「友情催化劑」,在我們感受友情的時候,我們的身體還分泌另外一種化學物質——內啡肽,它是大腦分泌的氨基化合物,是天然的鎮痛劑,能產生跟嗎啡、鴉片類似的止痛和製造快感的作用。內啡肽也催生友情,但它更具有「鞏固友情」的作用。當人們在同一個地方進行共同的行為時,內啡肽強化了人們的友誼。科學家們曾邀請一些自願者參與划船的活動,其中一部分人單獨划船,另一部分人兩人一組划船,結果「兩人組」的划船者釋放了更多的內啡肽。這個實驗說明,共同從事一種活動使人們產生了更多的愉悅感。
誰會成為我們的朋友
友情使我們感覺愉悅,身心健康,而孤獨則使我們緊張、煩悶、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當我們感覺孤獨時,體內會分泌一種「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當它過多時,我們就處在了一種壓力的狀態下,而壓力會提醒我們採取行動,例如休息、娛樂等等,它同樣也提醒我們去社交。當我們重新回到了朋友們中間,體內皮質醇就會減少。
皮質醇的減少使我們重新回到正常狀態上來,否則我們就會長期處在壓力的狀態下,這對身體是有害的,所以孤獨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也更容易受到感染。然而作為人,我們各自的情況是很不一樣的,有些人不合群,有些人則非常容易親近,這樣的差別大約有一半是基因造成的,另一半則來自於其他因素。我們中的有些人很喜歡交友,這會使他們感覺更快樂,而另一些人並不是這樣,相對來說,他們喜歡獨來獨往。
人們的交友對象都是有選擇的,即使是「交際花」「見人熟」也不會和所有人交朋友,那麼我們通常選擇什麼樣的人作為自己的朋友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和自己有共同點的人。成為我們朋友的人可能和我們年齡相仿,也可能行業相同,可能性格相似,也可能志趣相投。科學家們發現,即使我們結交的朋友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友情也經常把基因相似的人相聚在一起。人們的相似度歸根結底會在基因中找到根由。
互聯網時代的朋友圈
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人們的交友行為已有了漫長的歷史和固有的傳統,然而友情在當今社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狀況。快節奏、高科技、城市化和互聯網顛覆了我們的交友方式,許多人都抱怨友情變得脆弱而缺乏質量了。一項調查顯示,從1985年到2004年,美國人平均擁有的「在關鍵時候能出手相助」的朋友由3人下降到2人,而抱怨沒有「知己」的人則從原來的8%上升到了23%,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類似的情況也同樣存在。
由於可以在網上結交朋友,這使我們的交友人數變得前所未有的多。一項調查發現,美國青少年在Facebook上平均擁有大約300個朋友,這個數字就遠遠超過了「鄧巴數字」的上限。技術使人們的交友行為變得更輕鬆、更有效率了。然而,根據「鄧巴數字」理論,我們不可能和這麼多朋友保持穩定的關係,所以其中的絕大多數都屬於「弱關係」,人們從「弱關係」中難以享受到真正的友情。不過網上交流也不是沒有價值,它能減少焦慮和抑鬱,使人不會感到寂寞,同樣也能增加幸福感。事實證明,虛擬世界中的互動也能提高人們體內的催產素水平。
機器人朋友
我們總幻想用機器和技術解決人類的一切問題,那麼一個機器人會不會使我們感受到友情呢?假若能,它又需要複雜到什麼程度才能讓我們滿意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心理學家雪莉·圖克爾在一本名為《一起孤獨》的書中介紹了當今機器人的卓越本領:它們能和人類進行目光交流,它們用視線跟蹤人的動作,它們給人以「有人在家」的感覺。在日本,一種名為Robovie的機器人能讓孩子們相信它真的擁有感情。圖克爾推測,人和機器相處得越久就越能建立類似於朋友的關係。
在今天,人們殫精竭慮地試圖抹去人和機器人之間存在的天然區別。英國林肯大學的約翰·默里認為,要製造能融入人類的機器人,關鍵是讓它們知道犯錯。默里和他的研究小組試圖讓機器人模仿人類的認知偏差,他們讓機器人出現記憶錯誤,從而誤讀人類的指令。這些科學家說,犯錯使機器人顯得不完美,而不完美更容易讓人們接受。
難道這就是我們未來的友情?圖克爾評論說,「人們比過去更熱衷於讓機器人成為孩子的朋友和老師,或者讓機器人陪伴老人,然而老人需要能理解他們的人,他們想談談他們的一生,他們失去的東西和他們獲得的愛,但一個機器人絕不會懂得這些」。
不管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都同樣需要心靈的碰撞,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不會改變的,而友情就正是這樣的東西,它的價值在於真摯的情感,這一點,即使在技術的時代,在虛擬的空間也不會有所不同。
為什麼威斯布魯克手術後一周就能重回賽場?
包皮手術:敏感地帶的犧牲與獎賞?
古代的鏢局就是現在的快遞?
像嬰兒一樣睡的香甜?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朋友?
※我們為什麼需要婚姻?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談戀愛?
※我們為什麼需要浪漫?
※我們為什麼需要孩子
※你們的愛情需要什麼養分?
※我們為什麼需要吃點苦?
※女朋友不成熟怎麼辦?你知道她需要的是什麼嗎?
※為什麼我們需要儀式感?
※我們為什麼都需要情緒急救
※當朋友需要你的幫助時,你會怎麼做?
※挽回愛情怎麼做?你需要知道你們分手了嗎?
※我們為什麼需要偶像崇拜?
※為什麼你挽回愛情需要冷凍?
※你為什麼需要養狗?
※想挽回你的愛情, 你就需要知道她為什麼跟你分手
※我們為什麼需要哲學?
※愛情是你想要什麼樣的人,婚姻是你需要什麼樣的人
※充氣娃娃那麼多,我們還需要愛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