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未來多少天的天氣預報才靠譜?

未來多少天的天氣預報才靠譜?

以前,人們都是從電視上獲得未來3~7天的天氣信息,不過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人們獲得天氣預報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網路和手機應用軟體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天氣預報產品,其中不乏號稱能預報未來15天,甚至未來30天內天氣狀況的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對很多天以後天氣情況的預測能準確嗎?以現在的天氣預報水平,究竟能預報未來多少天的天氣狀況?


未來多少天的天氣預報才靠譜?

大氣出了道「難題」


目前,全世界普遍採用數值天氣預報技術來預測天氣。科學家把大氣當成一種流體來對待,通過建立大氣的運動方程組,用「解方程」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


然而,大氣運動的情況非常複雜。在數值天氣預報技術中,得出預測結果所依據的方程組,是由連續方程、熱力學方程、水汽方程、狀態方程和三個運動方程構成的七元非線性方程組。要解這個方程組,計算量之大和運算過程之複雜,可以說達到了「恐怖」的程度。即使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巨型計算機,面對這種計算也會「發怵」。


因此,在「解方程」的過程中,科學家不得不簡化方程組——否則就無法計算。可是對相關參數進行取捨的過程,必然會影響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取捨過程越不恰當,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就越低。

扇動颶風的蝴蝶翅膀


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引起兩星期以後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這就是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發現的「蝴蝶效應」,也是人類最早發現的「混沌現象」之一。洛倫茲發現,在某些情況下,誤差會以指數級增長,一個微小的誤差隨著運動過程的不斷推移,會造成巨大的後果。這在大氣運動過程中表現為,即使各種誤差和不確定因素的強度非常弱,也有可能積累起來,經過逐級放大,達到能左右大氣運動的強度。


在理想的大氣方程組之外,有無數只「蝴蝶」在扇動著翅膀。如城市熱島效應、工業排放所帶來的溫室效應,以及錯綜複雜的地形地貌因素,它們都會對天氣的變化產生影響。植被、水體等因素也在時刻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並可能會影響天氣狀況。然而,所有這一切都無法在模擬運算中進行詳盡的描述。


很顯然,當人們想預測未來很多天以後的天氣時,相隔的時間越長,這些「翅膀」帶來的影響就越大,預報的準確率也就越低。

觀測資料不完善


要預測天氣,首先要觀測天氣。


大家可能認為,我們現在擁有氣象衛星、天氣雷達、自動氣象站等各種先進的氣象觀測設備和氣象觀測手段,觀測天氣應該不成問題。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第一,高精度的氣象觀測目前還無法覆蓋所有地區。舉個例子,海洋、沙漠和高原地區的氣象觀測情況就不盡如人意。


第二,氣象觀測目前還無法做到「身臨其境」。科學家進行氣象觀測時,都是從外部觀測的,即使是使用氣象衛星,也只能在距離目標氣團幾千米的地方進行拍攝並傳回相關資料,而且傳回的數據有時候也存在誤差。比如颱風,科學家目前主要還是通過外部觀測來分析它的運行數據,很少能做到深入其內部來觀測。

第三,大氣層是一個三維空間,而我們的自動氣象站大多數都位於地球表面,很難測出大氣垂直方向的物理參量數據。


第四,現有的數據處理理論和方法也存在缺陷。


第五,觀測結果會存在誤差。


大氣之中仍有許多未解之謎

大氣科學是一門非常年輕的學科,基於現代科學基礎的天氣預報也只有100多年的歷史。因此,人們對天氣變化規律的認識,特別是對中期和長期氣象過程的認識還很有限。


我們對天氣變化的物理過程尚不能詳盡了解,對天氣狀況的預報自然就很難做到準確無誤。未來我們需要開展更多的科學研究,只有徹底了解大氣運動的發生和發展機制,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才能更上一個台階。


天氣「疑難雜症」


天氣預報中也有難以「診斷」的「疑難雜症」。


不同天氣現象的預報準確率是不同的。比如,高溫、寒潮這些空間範圍較大、時間尺度較長的天氣現象,預報準確率就比較高。然而,有些天氣現象發生得突然,而且具有很強的「局地性」特徵,這種天氣現象的預報就比較難,準確率也較低。例如強對流天氣,也就是短時間內發生的冰雹、強降水、強雷電、大風、龍捲風等天氣現象,它們的預報準確率就非常低。


另外,春季和夏季是讓天氣預報員比較頭疼的季節。春季,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天氣變化較難把握。春季也是對流天氣開始發生的時段,因此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較低。


夏季,大氣中存在著巨大的不穩定能量。很多時候,明明上午還是晴天,午後卻會迎來一場大雨。這是因為夏季午後很容易出現熱對流天氣,大氣中積聚的能量就像一壺燒在爐子上的水,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水就會沸騰。然而,我們卻很難準確預測出具體哪裡會先「冒泡」,所以夏季的天氣預報中經常會出現「晴到多雲,午後局部有雷陣雨」的說法。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氣象台發布的日常預報是對「數值預報」和預報員的「經驗性預報」綜合考量後的結果,是氣象專家多次商討後給出的結論。對短期和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數值預報不見得比預報員的經驗性預報更有優勢。然而,對中長期(3~7天)天氣現象的預報,尤其是對天氣形勢的預報,數值預報的準確率要遠遠高於預報員的主觀判斷。不過,當時效擴展到15天,甚至30天時,數值預報就很難有實際價值了。


如今,大部分網站或應用軟體給出的天氣預報都是數值計算的直接結果,準確率並不高。特別是那些15~30天的天氣預報,幾乎沒有實際應用價值。


我們還是建議大家從氣象局官方發布的消息中獲取天氣預報。


(作者:上海市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今日「白露」 天氣晴熱!未來幾天天氣預報都在這裡
能夠預報天氣的天然鬧鐘!
震驚!沒有天氣預報的年代 他們竟然這樣預測天氣
天氣預報說,明天有你
你見過可以預報天氣的花嗎?
今天的天氣預報就想說3句
經常吐槽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真的沒有以前准了嗎?
宋朝竟然就已經有了天氣預報?
高溫少雨,序幕開啟——未來三天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是怎麼做出來的!
為什麼天氣預報總是不準?
天氣預報中的「多雲」有幾多?
天氣預報為什麼知道你那裡很熱,連多少度都知道?
看了這個天氣預報後,我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
小雨,只在那個「局部」——未來三天天氣預報
古人是怎麼做天氣預報的?
說好的北京六年來最強暴雨呢?天氣預報不準原來隱藏著一個驚天陰謀
看完喵星人版天氣預報,我終於知道晴天該幹什麼了
天氣預報到底能有多精細!——一個小網格里的天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