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陰符經》賊盜思想看環境倫理觀念

從《陰符經》賊盜思想看環境倫理觀念

從《陰符經》賊盜思想看環境倫理觀念



在道家經典中,《陰符經》是最為奇異的一部經文。全文不過三四百字,文辭簡樸,言語詭譎,與《道德經》、《參同契》並列為道教內丹修鍊的基本經典。經中充滿賊盜相奪、殺機四伏的氣息,正如宋人黃震所說:"經以符言,既異矣;符以陰言,愈異矣。……謂五行為五賊,謂三才為三盜。"(《黃氏日鈔》卷五十八)賊盜思想貫穿全文,隱含著深遠的立意,暗合著豐富的環境倫理觀念,具有極大的現實啟發意義。

一、賊盜思想的基本理論內容


《陰符經》中五賊三盜思想具有深刻的內容。篇首以觀天道、執天行為全文的總觀點。文中以五賊生克的物質基礎為論據之一,從微觀角度把構成世界的五種物質要素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詭稱賊寇相奪,暗示著人與自然存在的緊張關係;以三盜損益的相互關係為論據之二,從宏觀角度把天地、萬物和人所形成的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描繪為偷盜四起、恩仇相報的景象,說明了自然理性存在內在價值。篇末以維護生態平衡關係,保證資源持續利用,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三點主張總結全文。


《陰符經》開篇首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提出了人類在自然界中生活所面臨的最根本的兩項任務:一是觀察、認識自然界的運行法則和規律;二是掌握、執行這一法則和規律。一個"盡"字,不但說明人類認識並執行自然法則就可以解決人類的根本問題,而且反映了只要遵循自然法則,人類生存問題就可以盡善盡美的得到解決。這不僅是一個理論認識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生存實踐問題,《陰符經》並非站在人類中心主義立場看待自然環境與人類關係,而是站在自然理性的內在價值高度鳥瞰這一問題,因為人類作為自然本身一部分,從根本上講,在整個大自然中所能做的除了認識和執行自然法則外,沒有別的出路。全文關於五賊三盜理論的闡述過程充分論證了這一觀點。


《陰符經》用傳統的五行理論闡述自然法則。傳統的五行理論是關於木、火、土、金、水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所謂相生關係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謂相剋關係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是中國古代的自然觀。《陰符經》把五行稱作五賊是別有用意的,意在突出五行之間生克順逆關係是自然的內在理性,其生自然而然,其克亦不知不覺,就像萬物之間互相偷奪、互相掠取一樣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奪取它物以為己生之同時亦被它物所賊害。但是,人們並不知曉世界的這一賊害性,人們以為對自然可以為所欲為、無限佔有,結果最終為物所累,被物所害。所以,人們只要懂得自然理性的賊意,發現其中內在價值的奧妙,就可以"見之者昌",為人必能內外溝通、自然和諧;為生必能用之有度、細水常流;為政必能下情上達、政通人和。

個人究竟如何認識五賊生克關係呢?《陰符經》說:"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五賊是構成天地萬物的物質要素,人是五賊的產物,人與萬物同根同源,遵循共同規律,當然對五賊要素在自然界中的變化現象和反映過程息息相通,互相感應,人與自然緊密聯繫,不可分割。人們賊天地之元氣,奪陰陽之造化如同信手拈來一樣自然,明目暢情,調和心性,必能長生久視。反之,則人慾橫流,貪得無厭,定會迷情亂性。正如老子講:"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十二章)所以,《陰符經》曰:"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只要把好眼、口、耳三關,內外就能溝通平衡,邪氣就不會侵害身心,這是把握和調節個人與自然關係的關鍵,也是理順人和自然關係的基礎。


社會又該如何認識五賊生克關係呢?《陰符經》說:"天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這就告訴人們通過一些奇異現象能夠感悟到世界將要發生的變化。經中把包括人在內的萬物相互偷取、相互掠奪的關係詭稱"殺機"突出了社會與自然的對立、緊張關係,說明生態失衡、環境危機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性、嚴重性和緊急性,體現了《陰符經》賊盜思想的用意。本來人與自然,人與萬物都受自然理性支配,共同遵循客觀規律,一切體現自然內在價值,社會就會和諧穩定,自然就能風調雨順。但是,由於人們違背自然法則,肆意開發,橫徵暴斂,必然造成社會與自然的衝突,人與萬物內在價值的矛盾。森林砍伐過度,水土就會流失嚴重;空氣濕度改變,氣溫就會變化不均;雨雪不調,旱澇不勻;水生動物就要出現異常反應,這是天災,表明社會與自然的關係發生異常,應該立即調整社會經濟、政治政策,否則,社會紊亂,正氣壓不住邪氣,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是非不清,人心思亂,這又是人禍。如果天災人禍並起,那就救治不及了。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人類社會不能自覺改善天人關係,那麼自然理性就通過天人合發的方式,將這一切悖逆紊亂的關係予以調整,使之回到自然平衡的軌道上來,重新開始演變發展。這個道理古人早已懂得。但是,人們沒能改善環境狀況,只好依靠自然理性、客觀規律的力量調整危機狀況。這就是《陰符經》:"天生天殺道之理"的意義所在。


《陰符經》在五賊生克的物質基礎上,提出了"三才相盜"思想。經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即安。"《易傳》把天、地、人稱為三才,而《陰符經》把天地、萬物、人稱為三才,"三才"實際是自然整體。如果說"五賊"是從微觀角度論述自然世界的物質基礎,那麼"三盜"就是從宏觀角度闡明世界的損益關係。"盜"與"賊"意類似,具有悄悄偷取,暗中拿走的特點。天地由陰陽之氣構成,陰陽二氣相摩相盪化生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質,五種基質相生相剋形成萬物。這一過程是天地在不知不覺運動中化生了萬物,所以叫做萬物盜天地。萬物由於受"五賊"矛盾特性的決定,晝夜更迭、四季交替,客觀上為人類生存創造了適宜的條件和環境,提供了物質資源和能源,因此人又盜取了萬物而生存。但是,人在盜取萬物維持生命的同時,又在損耗著生命機體的功能和破壞著生存環境,這就是萬物盜人。所以,天地、萬物和人之間暗合著相互形成、相互生長與相互克服、相互侵奪的造化之機,《陰符經》稱之為"盜機",這種"盜機"看不見,摸不著,是一種抽象的自然理性和客觀規律,反映著自然的內在價值。聰明的人掌握了它就能清心寡欲,適時而動,安身立命;愚蠢的人不懂得它,瘋狂掠奪,貪得無厭,最後折身損命。因為天道無情無恩,以其雷鳴閃電、烈風暴雨的方式表達著自然的情緒。表面看來自然似乎十分愚蠢,實際上它變化多端、風雲莫測,絕不會因人喜歡而多施雨露,也絕不會因人厭惡而少降霜雪,表現了"天之至私"的特性;但是,如果人們懂得"盜機",利用它的變化規律為人服務,帶來利益,又表現了天道"用之至公"的特性。自然的內在價值就是"至私"與"至公"的辯證統一。


《陰符經》在論證"盜機"的過程中強調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人只能站在自然的角度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也只有站在自然的立場利用自然為人所用。如果一切從人出發,以人的目的為中心,那麼恐怕會和自然的內在價值悖離太遠,最終危害了人的利益。這就告訴我們,只有把人看作自然的一分子,並順從自然之道,遵循萬物變化之理,使人的利益符合自然的利益,人的價值適應自然的價值,才能真正體會到人與自然萬物的損益關係,否則,絕不會創造和諧的生態關係和有利的環境條件。體現了道家道法自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一貫思想。《陰符經》用"賊盜"二字極為絕妙地概括了天地、萬物、人類關係的實質,對人類中心主義不無諷刺之意。


二、賊盜思想與環境倫理觀念

世界既然是五行構成相賊基礎,三才形成相盜關係,人只能利用這一"賊盜"法則,而不能改變它。那麼,人生於世究竟應該怎麼做呢?《陰符經》對於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三點主張作為全文的結論,引申和發揮了賊盜思想的意義,比較全面地概括了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環境倫理觀念,對於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全人類有非常大的現實啟發意義。


第一、《陰符經》曰:"恩生於害,害生於恩。"這個觀點意在說明人與自然必須維護一種恩害相抵的生態平衡關係。生態的賊盜性質是人們在充分利用自然有用的一面而又飽嘗自然災害的另一面之後而認識到的。《列子·天瑞篇》講:"吾聞天有時,地有利,吾盜天地之時利,雲雨之滂潤,山澤之產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築吾垣,建吾舍。陸盜禽獸,水盜魚鱉,亡非盜也。"這就是人們充分利用自然有利的一面,但是,人們往往因為受恩於自然而過分地掠奪自然萬物,自然萬物就要採取天發殺機,人發殺機,或者天人合發殺機的形式報復人類,使人類反受害於自然,這就是"恩生於害,害生於恩"的道理。雖然古人沒有我們今天對生態失衡、環境危機感受這樣強烈,但是,道家智慧總是從一個更大的自然理性法整體出發看待人生世界,從更深的自然內在價值層面反觀萬物關係,理性的光輝早早透視出自然的賊盜實質。《孟子·離婁下》說:"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所以"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如果"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細網)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早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就已經懂得了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晚出的《陰符經》更是對這一古老的智慧從哲學理論高度作了精闢的概括和總結。


因此,生態系統失衡並非現代的事,古代就已經存在並對人類社會產生了一定影響。因為一個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人為活動對這些能流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活動方式不當,就會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倒退甚至崩潰。環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臭氧層變薄以及許多生物物種的消失等,都是人們活動造成的結果,同時又進一步加劇了生態系統的惡化。這種影響是巨大的,並且是不可逆的。這是人類長期實踐活動引起的一種負效應累積,人們耕種農田,開山採礦,建造運河、水庫,發展交通運輸系統,建設城市、工廠,所有這些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這種活動是以向自然界單向索取為代價的,即賊盜了天地萬物,然而天地萬物又以無情的自然理性法則賊盜了人類社會本身。在漁獵文明時代,人類消滅了大量物種,導致地區性生態失衡,不得不以遷徙度過危機;在農業文明時代,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導致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的土地危機,一些地方的人口長期外流;在工業文明時代,生態失衡更為嚴重,變成全球性現象。自然界本身是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即自凈能力、再生能力、報復能力,也就是《陰符經》所說的"人,萬物之盜"的賊盜功能,它是自然理性內在價值的表現,自然理性並非人格化的意識活動,而是非人格非意識的客觀運動規律,正所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論語·陽貨》);內在價值並非人類目的的意志取向,而是客觀事物的自身調節功能,正所謂"天何言哉?……百物生焉"(同上)。


因此,生態危機的實質不是自然危機,而是人類危機。人類危機的認識根源就是"人類中心主義"的錯誤觀念。人雖為萬物之靈,但並非萬物之神,更不是萬物中心;人雖有認識萬物之理的能力,但並不能支配萬物變化之理。人所能做的不過是遵循自然、借取自然而已,因為自然本身具有理性法則和內在價值,它不能為人所創造,也不能為人所消滅,自然物雖可為人所盜取,但絕不能過分過量,否則自然就要反盜於人。所以,不破除"人類中心主義",新環境倫理不可能建立起來。人類僅僅知道自己是生態系統中的一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自覺的把自身置於整個生態系統的相互依存的網路中,積極主動地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使其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達到最佳效果,結構和功能保持良好狀態。這就要求人們必須改變以往所形成的狹隘的自然觀,建立一種全新的"大自然觀",即不僅承認自然界具有內在理性,而且人--社會--自然構成的複合系統也具有自身價值。


第二、《陰符經》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這是說明要持續利用資源環境的道理。因為天地、萬物與人存在一種"賊盜"關係,人在盜取萬物以為己生的同時,已經埋下了死亡禍根,因為萬物也在賊害著人的機體,消耗著人的生命。所以人們要一方面保持節制,減少損害;另一方面適度開發,持續利用。經中"日月有數,大小有定。""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認為自然有定數,生物有時機,"定數""時機"概念就是典型的持續利用資源觀念。天地、萬物、人之間不僅存在一種賊盜關係,而且在種類和數量上也有定數,就一定的範圍、一定的個體而言事物都是有限的,正如我們的世界中不論是礦物,還是生物;不論是水源,還是空氣都有極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物質能量的轉化和守衡也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實現的,並非任何條件任何時候都能轉化。古代的人們從"竭澤而漁"的事例中就懂得持續利用資源的道理,河湖中保持一定數量的魚類生物,不僅可以長期供應某一地區人們食魚之需要,而且有利於發展其它水禽事業,所以古人禁止使用細網捕撈魚類,一方面保證水產的持續利用,另一方面保持肥沃的水源有利於農業灌溉,從而使糧食、魚肉、蛋奶的生產和供應保持均衡不斷。《陰符經》從有限的生活實踐範圍內深刻地洞察出人與環境、社會與自然的持續利用關係的道理,完全是由於作者基於尊重自然規律的基本態度和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從更加廣闊的視野中高屋建瓴而得出的精闢結論。

實際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主要依靠生產活動,而生產活動必然伴隨著正負兩種效應,這種效應隨著人類發展的增長,特別是社會生產以自然生產無法比擬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就不能不打斷自然生產的過程而造成資源不能持續利用的惡果。尤其是工業社會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對資源無限掠奪,片面追求經濟價值,而忽視生態價值,只重視生產的正效應而輕視它的負效應,更不懂得二者之間的賊盜關係。人們以為生產只是把極小一部分資源轉化為產品,而絕大部分資源又以廢物的形式排放出去,殊不知就是這些排放出去的絕大部分資源成為自然賊盜人類社會的代價,因為這一部分資源絕大部分不能轉入自然再生產的過程中去,從而減少了自然界中的有效資源數量,當這個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引起其它物質資源的畸變或災變,甚至人類社會存在的必要條件很有可能全面惡化,進而徹底崩潰。比如森林砍伐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大規模水土流失,旱澇不均,洪水泛濫,土地沙化,這時糧食連年歉收,遍地饑荒,人口銳減,原有的繁榮蕭條了,高度的文明衰落了。古代許多文明地區的衰落和消失歸根結底是因為不能持續利用資源造成的,例如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今日都是一片沙海和荒漠;而古希臘文明卻是荒山禿嶺。這些文明都是在森林砍伐殆盡、水土資源枯竭後而毀滅和衰落的。中國文明和印度文明是至今存在下來的兩大古文明,但是也有大片乾旱土地和沙漠,如果不及早改變這一狀況,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絕不能把自然看作是人外在的東西,自然與人的價值是對立的,這種"人類中心主義"觀念不改變,就不會從根本上扭轉這種狀況。我們必須改變以往所形成的狹隘的生產方式,豐富、擴大和深化社會生產的內容、範圍和層次,建立一種全新的"大生產觀",全面調整社會生產和自然生產的關係,使社會生產的速度與自然生產的速度保持一致,人的增長與自然的增長保持一致,社會需求與自然循環保持一致,從根本上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


第三、《陰符經》曰:"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說明作者注重時事變化,強調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觀念。人與自然的關係必然反映到人與社會的關係中來,社會能否實現穩定發展,成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環節,實現人生在世最終目標的關鍵,所以,無論是君主,還是臣民都要注意社情民風,人心向背,隨時從一些微小的事件中發現百姓的好惡,及時調整社會政治和經濟政策,使其既成為正確引導社會生產的綠燈,又成為恰當調節社會生產和自然生產關係的槓桿,使政策能夠順天時,盡地利,遂民情,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作者從道家傳統的自然無為思想出發,把人生目的的實現過程看作自然與社會和諧相處的過程,這一過程在社會方面就表現為穩定發展,而社會的穩定則體現在人與人的關係,社會財富的佔有方式,經濟利益的獲取渠道,生產部門的關係協調以及人群意識、地域差異、民族觀念、政治意向等等層面,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任何一個環節的變化都對全系統產生影響,特別是某一極端現象出現,會導致系統的失衡和紊亂。


因此,明哲的人,特別是明君一定要留心時事,觀察民情,注意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情況,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努力了解社會發展脈搏,洞察時代精神趨向。及時調整政策,使社會各方面關係順遂暢達,既要考慮生產的效率,又要兼顧社會的公平;既強調經濟的持續發展,又保持社會形勢的穩定,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歷史上凡是短命的王朝或衰落的文明,都是因為沒有解決好這種關係,調整好這一政策而造成社會極大的不公平,不但貧富懸殊嚴重,而且下情不能上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腐敗盛行,世風日下,最後必然是衰敗而來,滅亡即至。所以,道家居安思危、慎終追遠,把萬物有序、社會穩定看作理想社會。為此,人類必須改變原有的思想認識和生產方式,及其聯繫在一起的整個社會制度,建立一種全新的"大社會觀",即建立一種從根本上適合人類社會整體利益的人與自然保持和諧關係的生產制度和社會制度,建立一種人類能夠自覺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的"賊盜"關係的根本觀念。


總之,《陰符經》這本奇異的道家經典,蘊藏著豐富而深刻的環境倫理觀念,對於走入新世紀的人類無疑是一思想寶藏,值得我們認真挖掘。

從《陰符經》賊盜思想看環境倫理觀念



在道家經典中,《陰符經》是最為奇異的一部經文。全文不過三四百字,文辭簡樸,言語詭譎,與《道德經》、《參同契》並列為道教內丹修鍊的基本經典。經中充滿賊盜相奪、殺機四伏的氣息,正如宋人黃震所說:"經以符言,既異矣;符以陰言,愈異矣。……謂五行為五賊,謂三才為三盜。"(《黃氏日鈔》卷五十八)賊盜思想貫穿全文,隱含著深遠的立意,暗合著豐富的環境倫理觀念,具有極大的現實啟發意義。


一、賊盜思想的基本理論內容


《陰符經》中五賊三盜思想具有深刻的內容。篇首以觀天道、執天行為全文的總觀點。文中以五賊生克的物質基礎為論據之一,從微觀角度把構成世界的五種物質要素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詭稱賊寇相奪,暗示著人與自然存在的緊張關係;以三盜損益的相互關係為論據之二,從宏觀角度把天地、萬物和人所形成的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描繪為偷盜四起、恩仇相報的景象,說明了自然理性存在內在價值。篇末以維護生態平衡關係,保證資源持續利用,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三點主張總結全文。


《陰符經》開篇首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提出了人類在自然界中生活所面臨的最根本的兩項任務:一是觀察、認識自然界的運行法則和規律;二是掌握、執行這一法則和規律。一個"盡"字,不但說明人類認識並執行自然法則就可以解決人類的根本問題,而且反映了只要遵循自然法則,人類生存問題就可以盡善盡美的得到解決。這不僅是一個理論認識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生存實踐問題,《陰符經》並非站在人類中心主義立場看待自然環境與人類關係,而是站在自然理性的內在價值高度鳥瞰這一問題,因為人類作為自然本身一部分,從根本上講,在整個大自然中所能做的除了認識和執行自然法則外,沒有別的出路。全文關於五賊三盜理論的闡述過程充分論證了這一觀點。


《陰符經》用傳統的五行理論闡述自然法則。傳統的五行理論是關於木、火、土、金、水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所謂相生關係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謂相剋關係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是中國古代的自然觀。《陰符經》把五行稱作五賊是別有用意的,意在突出五行之間生克順逆關係是自然的內在理性,其生自然而然,其克亦不知不覺,就像萬物之間互相偷奪、互相掠取一樣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奪取它物以為己生之同時亦被它物所賊害。但是,人們並不知曉世界的這一賊害性,人們以為對自然可以為所欲為、無限佔有,結果最終為物所累,被物所害。所以,人們只要懂得自然理性的賊意,發現其中內在價值的奧妙,就可以"見之者昌",為人必能內外溝通、自然和諧;為生必能用之有度、細水常流;為政必能下情上達、政通人和。


個人究竟如何認識五賊生克關係呢?《陰符經》說:"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五賊是構成天地萬物的物質要素,人是五賊的產物,人與萬物同根同源,遵循共同規律,當然對五賊要素在自然界中的變化現象和反映過程息息相通,互相感應,人與自然緊密聯繫,不可分割。人們賊天地之元氣,奪陰陽之造化如同信手拈來一樣自然,明目暢情,調和心性,必能長生久視。反之,則人慾橫流,貪得無厭,定會迷情亂性。正如老子講:"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十二章)所以,《陰符經》曰:"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只要把好眼、口、耳三關,內外就能溝通平衡,邪氣就不會侵害身心,這是把握和調節個人與自然關係的關鍵,也是理順人和自然關係的基礎。


社會又該如何認識五賊生克關係呢?《陰符經》說:"天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這就告訴人們通過一些奇異現象能夠感悟到世界將要發生的變化。經中把包括人在內的萬物相互偷取、相互掠奪的關係詭稱"殺機"突出了社會與自然的對立、緊張關係,說明生態失衡、環境危機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性、嚴重性和緊急性,體現了《陰符經》賊盜思想的用意。本來人與自然,人與萬物都受自然理性支配,共同遵循客觀規律,一切體現自然內在價值,社會就會和諧穩定,自然就能風調雨順。但是,由於人們違背自然法則,肆意開發,橫徵暴斂,必然造成社會與自然的衝突,人與萬物內在價值的矛盾。森林砍伐過度,水土就會流失嚴重;空氣濕度改變,氣溫就會變化不均;雨雪不調,旱澇不勻;水生動物就要出現異常反應,這是天災,表明社會與自然的關係發生異常,應該立即調整社會經濟、政治政策,否則,社會紊亂,正氣壓不住邪氣,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是非不清,人心思亂,這又是人禍。如果天災人禍並起,那就救治不及了。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人類社會不能自覺改善天人關係,那麼自然理性就通過天人合發的方式,將這一切悖逆紊亂的關係予以調整,使之回到自然平衡的軌道上來,重新開始演變發展。這個道理古人早已懂得。但是,人們沒能改善環境狀況,只好依靠自然理性、客觀規律的力量調整危機狀況。這就是《陰符經》:"天生天殺道之理"的意義所在。


《陰符經》在五賊生克的物質基礎上,提出了"三才相盜"思想。經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即安。"《易傳》把天、地、人稱為三才,而《陰符經》把天地、萬物、人稱為三才,"三才"實際是自然整體。如果說"五賊"是從微觀角度論述自然世界的物質基礎,那麼"三盜"就是從宏觀角度闡明世界的損益關係。"盜"與"賊"意類似,具有悄悄偷取,暗中拿走的特點。天地由陰陽之氣構成,陰陽二氣相摩相盪化生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質,五種基質相生相剋形成萬物。這一過程是天地在不知不覺運動中化生了萬物,所以叫做萬物盜天地。萬物由於受"五賊"矛盾特性的決定,晝夜更迭、四季交替,客觀上為人類生存創造了適宜的條件和環境,提供了物質資源和能源,因此人又盜取了萬物而生存。但是,人在盜取萬物維持生命的同時,又在損耗著生命機體的功能和破壞著生存環境,這就是萬物盜人。所以,天地、萬物和人之間暗合著相互形成、相互生長與相互克服、相互侵奪的造化之機,《陰符經》稱之為"盜機",這種"盜機"看不見,摸不著,是一種抽象的自然理性和客觀規律,反映著自然的內在價值。聰明的人掌握了它就能清心寡欲,適時而動,安身立命;愚蠢的人不懂得它,瘋狂掠奪,貪得無厭,最後折身損命。因為天道無情無恩,以其雷鳴閃電、烈風暴雨的方式表達著自然的情緒。表面看來自然似乎十分愚蠢,實際上它變化多端、風雲莫測,絕不會因人喜歡而多施雨露,也絕不會因人厭惡而少降霜雪,表現了"天之至私"的特性;但是,如果人們懂得"盜機",利用它的變化規律為人服務,帶來利益,又表現了天道"用之至公"的特性。自然的內在價值就是"至私"與"至公"的辯證統一。


《陰符經》在論證"盜機"的過程中強調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人只能站在自然的角度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也只有站在自然的立場利用自然為人所用。如果一切從人出發,以人的目的為中心,那麼恐怕會和自然的內在價值悖離太遠,最終危害了人的利益。這就告訴我們,只有把人看作自然的一分子,並順從自然之道,遵循萬物變化之理,使人的利益符合自然的利益,人的價值適應自然的價值,才能真正體會到人與自然萬物的損益關係,否則,絕不會創造和諧的生態關係和有利的環境條件。體現了道家道法自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一貫思想。《陰符經》用"賊盜"二字極為絕妙地概括了天地、萬物、人類關係的實質,對人類中心主義不無諷刺之意。


二、賊盜思想與環境倫理觀念


世界既然是五行構成相賊基礎,三才形成相盜關係,人只能利用這一"賊盜"法則,而不能改變它。那麼,人生於世究竟應該怎麼做呢?《陰符經》對於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三點主張作為全文的結論,引申和發揮了賊盜思想的意義,比較全面地概括了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環境倫理觀念,對於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全人類有非常大的現實啟發意義。


第一、《陰符經》曰:"恩生於害,害生於恩。"這個觀點意在說明人與自然必須維護一種恩害相抵的生態平衡關係。生態的賊盜性質是人們在充分利用自然有用的一面而又飽嘗自然災害的另一面之後而認識到的。《列子·天瑞篇》講:"吾聞天有時,地有利,吾盜天地之時利,雲雨之滂潤,山澤之產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築吾垣,建吾舍。陸盜禽獸,水盜魚鱉,亡非盜也。"這就是人們充分利用自然有利的一面,但是,人們往往因為受恩於自然而過分地掠奪自然萬物,自然萬物就要採取天發殺機,人發殺機,或者天人合發殺機的形式報復人類,使人類反受害於自然,這就是"恩生於害,害生於恩"的道理。雖然古人沒有我們今天對生態失衡、環境危機感受這樣強烈,但是,道家智慧總是從一個更大的自然理性法整體出發看待人生世界,從更深的自然內在價值層面反觀萬物關係,理性的光輝早早透視出自然的賊盜實質。《孟子·離婁下》說:"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所以"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如果"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細網)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早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就已經懂得了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晚出的《陰符經》更是對這一古老的智慧從哲學理論高度作了精闢的概括和總結。


因此,生態系統失衡並非現代的事,古代就已經存在並對人類社會產生了一定影響。因為一個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人為活動對這些能流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活動方式不當,就會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倒退甚至崩潰。環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臭氧層變薄以及許多生物物種的消失等,都是人們活動造成的結果,同時又進一步加劇了生態系統的惡化。這種影響是巨大的,並且是不可逆的。這是人類長期實踐活動引起的一種負效應累積,人們耕種農田,開山採礦,建造運河、水庫,發展交通運輸系統,建設城市、工廠,所有這些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這種活動是以向自然界單向索取為代價的,即賊盜了天地萬物,然而天地萬物又以無情的自然理性法則賊盜了人類社會本身。在漁獵文明時代,人類消滅了大量物種,導致地區性生態失衡,不得不以遷徙度過危機;在農業文明時代,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導致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的土地危機,一些地方的人口長期外流;在工業文明時代,生態失衡更為嚴重,變成全球性現象。自然界本身是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即自凈能力、再生能力、報復能力,也就是《陰符經》所說的"人,萬物之盜"的賊盜功能,它是自然理性內在價值的表現,自然理性並非人格化的意識活動,而是非人格非意識的客觀運動規律,正所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論語·陽貨》);內在價值並非人類目的的意志取向,而是客觀事物的自身調節功能,正所謂"天何言哉?……百物生焉"(同上)。


因此,生態危機的實質不是自然危機,而是人類危機。人類危機的認識根源就是"人類中心主義"的錯誤觀念。人雖為萬物之靈,但並非萬物之神,更不是萬物中心;人雖有認識萬物之理的能力,但並不能支配萬物變化之理。人所能做的不過是遵循自然、借取自然而已,因為自然本身具有理性法則和內在價值,它不能為人所創造,也不能為人所消滅,自然物雖可為人所盜取,但絕不能過分過量,否則自然就要反盜於人。所以,不破除"人類中心主義",新環境倫理不可能建立起來。人類僅僅知道自己是生態系統中的一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自覺的把自身置於整個生態系統的相互依存的網路中,積極主動地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使其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達到最佳效果,結構和功能保持良好狀態。這就要求人們必須改變以往所形成的狹隘的自然觀,建立一種全新的"大自然觀",即不僅承認自然界具有內在理性,而且人--社會--自然構成的複合系統也具有自身價值。


第二、《陰符經》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這是說明要持續利用資源環境的道理。因為天地、萬物與人存在一種"賊盜"關係,人在盜取萬物以為己生的同時,已經埋下了死亡禍根,因為萬物也在賊害著人的機體,消耗著人的生命。所以人們要一方面保持節制,減少損害;另一方面適度開發,持續利用。經中"日月有數,大小有定。""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認為自然有定數,生物有時機,"定數""時機"概念就是典型的持續利用資源觀念。天地、萬物、人之間不僅存在一種賊盜關係,而且在種類和數量上也有定數,就一定的範圍、一定的個體而言事物都是有限的,正如我們的世界中不論是礦物,還是生物;不論是水源,還是空氣都有極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物質能量的轉化和守衡也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實現的,並非任何條件任何時候都能轉化。古代的人們從"竭澤而漁"的事例中就懂得持續利用資源的道理,河湖中保持一定數量的魚類生物,不僅可以長期供應某一地區人們食魚之需要,而且有利於發展其它水禽事業,所以古人禁止使用細網捕撈魚類,一方面保證水產的持續利用,另一方面保持肥沃的水源有利於農業灌溉,從而使糧食、魚肉、蛋奶的生產和供應保持均衡不斷。《陰符經》從有限的生活實踐範圍內深刻地洞察出人與環境、社會與自然的持續利用關係的道理,完全是由於作者基於尊重自然規律的基本態度和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從更加廣闊的視野中高屋建瓴而得出的精闢結論。


實際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主要依靠生產活動,而生產活動必然伴隨著正負兩種效應,這種效應隨著人類發展的增長,特別是社會生產以自然生產無法比擬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就不能不打斷自然生產的過程而造成資源不能持續利用的惡果。尤其是工業社會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對資源無限掠奪,片面追求經濟價值,而忽視生態價值,只重視生產的正效應而輕視它的負效應,更不懂得二者之間的賊盜關係。人們以為生產只是把極小一部分資源轉化為產品,而絕大部分資源又以廢物的形式排放出去,殊不知就是這些排放出去的絕大部分資源成為自然賊盜人類社會的代價,因為這一部分資源絕大部分不能轉入自然再生產的過程中去,從而減少了自然界中的有效資源數量,當這個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引起其它物質資源的畸變或災變,甚至人類社會存在的必要條件很有可能全面惡化,進而徹底崩潰。比如森林砍伐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大規模水土流失,旱澇不均,洪水泛濫,土地沙化,這時糧食連年歉收,遍地饑荒,人口銳減,原有的繁榮蕭條了,高度的文明衰落了。古代許多文明地區的衰落和消失歸根結底是因為不能持續利用資源造成的,例如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今日都是一片沙海和荒漠;而古希臘文明卻是荒山禿嶺。這些文明都是在森林砍伐殆盡、水土資源枯竭後而毀滅和衰落的。中國文明和印度文明是至今存在下來的兩大古文明,但是也有大片乾旱土地和沙漠,如果不及早改變這一狀況,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絕不能把自然看作是人外在的東西,自然與人的價值是對立的,這種"人類中心主義"觀念不改變,就不會從根本上扭轉這種狀況。我們必須改變以往所形成的狹隘的生產方式,豐富、擴大和深化社會生產的內容、範圍和層次,建立一種全新的"大生產觀",全面調整社會生產和自然生產的關係,使社會生產的速度與自然生產的速度保持一致,人的增長與自然的增長保持一致,社會需求與自然循環保持一致,從根本上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


第三、《陰符經》曰:"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說明作者注重時事變化,強調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觀念。人與自然的關係必然反映到人與社會的關係中來,社會能否實現穩定發展,成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環節,實現人生在世最終目標的關鍵,所以,無論是君主,還是臣民都要注意社情民風,人心向背,隨時從一些微小的事件中發現百姓的好惡,及時調整社會政治和經濟政策,使其既成為正確引導社會生產的綠燈,又成為恰當調節社會生產和自然生產關係的槓桿,使政策能夠順天時,盡地利,遂民情,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作者從道家傳統的自然無為思想出發,把人生目的的實現過程看作自然與社會和諧相處的過程,這一過程在社會方面就表現為穩定發展,而社會的穩定則體現在人與人的關係,社會財富的佔有方式,經濟利益的獲取渠道,生產部門的關係協調以及人群意識、地域差異、民族觀念、政治意向等等層面,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任何一個環節的變化都對全系統產生影響,特別是某一極端現象出現,會導致系統的失衡和紊亂。


因此,明哲的人,特別是明君一定要留心時事,觀察民情,注意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情況,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努力了解社會發展脈搏,洞察時代精神趨向。及時調整政策,使社會各方面關係順遂暢達,既要考慮生產的效率,又要兼顧社會的公平;既強調經濟的持續發展,又保持社會形勢的穩定,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歷史上凡是短命的王朝或衰落的文明,都是因為沒有解決好這種關係,調整好這一政策而造成社會極大的不公平,不但貧富懸殊嚴重,而且下情不能上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腐敗盛行,世風日下,最後必然是衰敗而來,滅亡即至。所以,道家居安思危、慎終追遠,把萬物有序、社會穩定看作理想社會。為此,人類必須改變原有的思想認識和生產方式,及其聯繫在一起的整個社會制度,建立一種全新的"大社會觀",即建立一種從根本上適合人類社會整體利益的人與自然保持和諧關係的生產制度和社會制度,建立一種人類能夠自覺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的"賊盜"關係的根本觀念。


總之,《陰符經》這本奇異的道家經典,蘊藏著豐富而深刻的環境倫理觀念,對於走入新世紀的人類無疑是一思想寶藏,值得我們認真挖掘。

從《陰符經》賊盜思想看環境倫理觀念



在道家經典中,《陰符經》是最為奇異的一部經文。全文不過三四百字,文辭簡樸,言語詭譎,與《道德經》、《參同契》並列為道教內丹修鍊的基本經典。經中充滿賊盜相奪、殺機四伏的氣息,正如宋人黃震所說:"經以符言,既異矣;符以陰言,愈異矣。……謂五行為五賊,謂三才為三盜。"(《黃氏日鈔》卷五十八)賊盜思想貫穿全文,隱含著深遠的立意,暗合著豐富的環境倫理觀念,具有極大的現實啟發意義。


一、賊盜思想的基本理論內容


《陰符經》中五賊三盜思想具有深刻的內容。篇首以觀天道、執天行為全文的總觀點。文中以五賊生克的物質基礎為論據之一,從微觀角度把構成世界的五種物質要素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詭稱賊寇相奪,暗示著人與自然存在的緊張關係;以三盜損益的相互關係為論據之二,從宏觀角度把天地、萬物和人所形成的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描繪為偷盜四起、恩仇相報的景象,說明了自然理性存在內在價值。篇末以維護生態平衡關係,保證資源持續利用,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三點主張總結全文。


《陰符經》開篇首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提出了人類在自然界中生活所面臨的最根本的兩項任務:一是觀察、認識自然界的運行法則和規律;二是掌握、執行這一法則和規律。一個"盡"字,不但說明人類認識並執行自然法則就可以解決人類的根本問題,而且反映了只要遵循自然法則,人類生存問題就可以盡善盡美的得到解決。這不僅是一個理論認識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生存實踐問題,《陰符經》並非站在人類中心主義立場看待自然環境與人類關係,而是站在自然理性的內在價值高度鳥瞰這一問題,因為人類作為自然本身一部分,從根本上講,在整個大自然中所能做的除了認識和執行自然法則外,沒有別的出路。全文關於五賊三盜理論的闡述過程充分論證了這一觀點。


《陰符經》用傳統的五行理論闡述自然法則。傳統的五行理論是關於木、火、土、金、水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所謂相生關係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謂相剋關係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是中國古代的自然觀。《陰符經》把五行稱作五賊是別有用意的,意在突出五行之間生克順逆關係是自然的內在理性,其生自然而然,其克亦不知不覺,就像萬物之間互相偷奪、互相掠取一樣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奪取它物以為己生之同時亦被它物所賊害。但是,人們並不知曉世界的這一賊害性,人們以為對自然可以為所欲為、無限佔有,結果最終為物所累,被物所害。所以,人們只要懂得自然理性的賊意,發現其中內在價值的奧妙,就可以"見之者昌",為人必能內外溝通、自然和諧;為生必能用之有度、細水常流;為政必能下情上達、政通人和。


個人究竟如何認識五賊生克關係呢?《陰符經》說:"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五賊是構成天地萬物的物質要素,人是五賊的產物,人與萬物同根同源,遵循共同規律,當然對五賊要素在自然界中的變化現象和反映過程息息相通,互相感應,人與自然緊密聯繫,不可分割。人們賊天地之元氣,奪陰陽之造化如同信手拈來一樣自然,明目暢情,調和心性,必能長生久視。反之,則人慾橫流,貪得無厭,定會迷情亂性。正如老子講:"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十二章)所以,《陰符經》曰:"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只要把好眼、口、耳三關,內外就能溝通平衡,邪氣就不會侵害身心,這是把握和調節個人與自然關係的關鍵,也是理順人和自然關係的基礎。


社會又該如何認識五賊生克關係呢?《陰符經》說:"天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這就告訴人們通過一些奇異現象能夠感悟到世界將要發生的變化。經中把包括人在內的萬物相互偷取、相互掠奪的關係詭稱"殺機"突出了社會與自然的對立、緊張關係,說明生態失衡、環境危機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性、嚴重性和緊急性,體現了《陰符經》賊盜思想的用意。本來人與自然,人與萬物都受自然理性支配,共同遵循客觀規律,一切體現自然內在價值,社會就會和諧穩定,自然就能風調雨順。但是,由於人們違背自然法則,肆意開發,橫徵暴斂,必然造成社會與自然的衝突,人與萬物內在價值的矛盾。森林砍伐過度,水土就會流失嚴重;空氣濕度改變,氣溫就會變化不均;雨雪不調,旱澇不勻;水生動物就要出現異常反應,這是天災,表明社會與自然的關係發生異常,應該立即調整社會經濟、政治政策,否則,社會紊亂,正氣壓不住邪氣,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是非不清,人心思亂,這又是人禍。如果天災人禍並起,那就救治不及了。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人類社會不能自覺改善天人關係,那麼自然理性就通過天人合發的方式,將這一切悖逆紊亂的關係予以調整,使之回到自然平衡的軌道上來,重新開始演變發展。這個道理古人早已懂得。但是,人們沒能改善環境狀況,只好依靠自然理性、客觀規律的力量調整危機狀況。這就是《陰符經》:"天生天殺道之理"的意義所在。


《陰符經》在五賊生克的物質基礎上,提出了"三才相盜"思想。經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即安。"《易傳》把天、地、人稱為三才,而《陰符經》把天地、萬物、人稱為三才,"三才"實際是自然整體。如果說"五賊"是從微觀角度論述自然世界的物質基礎,那麼"三盜"就是從宏觀角度闡明世界的損益關係。"盜"與"賊"意類似,具有悄悄偷取,暗中拿走的特點。天地由陰陽之氣構成,陰陽二氣相摩相盪化生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質,五種基質相生相剋形成萬物。這一過程是天地在不知不覺運動中化生了萬物,所以叫做萬物盜天地。萬物由於受"五賊"矛盾特性的決定,晝夜更迭、四季交替,客觀上為人類生存創造了適宜的條件和環境,提供了物質資源和能源,因此人又盜取了萬物而生存。但是,人在盜取萬物維持生命的同時,又在損耗著生命機體的功能和破壞著生存環境,這就是萬物盜人。所以,天地、萬物和人之間暗合著相互形成、相互生長與相互克服、相互侵奪的造化之機,《陰符經》稱之為"盜機",這種"盜機"看不見,摸不著,是一種抽象的自然理性和客觀規律,反映著自然的內在價值。聰明的人掌握了它就能清心寡欲,適時而動,安身立命;愚蠢的人不懂得它,瘋狂掠奪,貪得無厭,最後折身損命。因為天道無情無恩,以其雷鳴閃電、烈風暴雨的方式表達著自然的情緒。表面看來自然似乎十分愚蠢,實際上它變化多端、風雲莫測,絕不會因人喜歡而多施雨露,也絕不會因人厭惡而少降霜雪,表現了"天之至私"的特性;但是,如果人們懂得"盜機",利用它的變化規律為人服務,帶來利益,又表現了天道"用之至公"的特性。自然的內在價值就是"至私"與"至公"的辯證統一。


《陰符經》在論證"盜機"的過程中強調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人只能站在自然的角度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也只有站在自然的立場利用自然為人所用。如果一切從人出發,以人的目的為中心,那麼恐怕會和自然的內在價值悖離太遠,最終危害了人的利益。這就告訴我們,只有把人看作自然的一分子,並順從自然之道,遵循萬物變化之理,使人的利益符合自然的利益,人的價值適應自然的價值,才能真正體會到人與自然萬物的損益關係,否則,絕不會創造和諧的生態關係和有利的環境條件。體現了道家道法自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一貫思想。《陰符經》用"賊盜"二字極為絕妙地概括了天地、萬物、人類關係的實質,對人類中心主義不無諷刺之意。


二、賊盜思想與環境倫理觀念


世界既然是五行構成相賊基礎,三才形成相盜關係,人只能利用這一"賊盜"法則,而不能改變它。那麼,人生於世究竟應該怎麼做呢?《陰符經》對於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三點主張作為全文的結論,引申和發揮了賊盜思想的意義,比較全面地概括了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環境倫理觀念,對於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全人類有非常大的現實啟發意義。


第一、《陰符經》曰:"恩生於害,害生於恩。"這個觀點意在說明人與自然必須維護一種恩害相抵的生態平衡關係。生態的賊盜性質是人們在充分利用自然有用的一面而又飽嘗自然災害的另一面之後而認識到的。《列子·天瑞篇》講:"吾聞天有時,地有利,吾盜天地之時利,雲雨之滂潤,山澤之產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築吾垣,建吾舍。陸盜禽獸,水盜魚鱉,亡非盜也。"這就是人們充分利用自然有利的一面,但是,人們往往因為受恩於自然而過分地掠奪自然萬物,自然萬物就要採取天發殺機,人發殺機,或者天人合發殺機的形式報復人類,使人類反受害於自然,這就是"恩生於害,害生於恩"的道理。雖然古人沒有我們今天對生態失衡、環境危機感受這樣強烈,但是,道家智慧總是從一個更大的自然理性法整體出發看待人生世界,從更深的自然內在價值層面反觀萬物關係,理性的光輝早早透視出自然的賊盜實質。《孟子·離婁下》說:"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所以"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如果"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細網)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早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就已經懂得了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晚出的《陰符經》更是對這一古老的智慧從哲學理論高度作了精闢的概括和總結。


因此,生態系統失衡並非現代的事,古代就已經存在並對人類社會產生了一定影響。因為一個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人為活動對這些能流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活動方式不當,就會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倒退甚至崩潰。環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臭氧層變薄以及許多生物物種的消失等,都是人們活動造成的結果,同時又進一步加劇了生態系統的惡化。這種影響是巨大的,並且是不可逆的。這是人類長期實踐活動引起的一種負效應累積,人們耕種農田,開山採礦,建造運河、水庫,發展交通運輸系統,建設城市、工廠,所有這些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這種活動是以向自然界單向索取為代價的,即賊盜了天地萬物,然而天地萬物又以無情的自然理性法則賊盜了人類社會本身。在漁獵文明時代,人類消滅了大量物種,導致地區性生態失衡,不得不以遷徙度過危機;在農業文明時代,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導致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的土地危機,一些地方的人口長期外流;在工業文明時代,生態失衡更為嚴重,變成全球性現象。自然界本身是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即自凈能力、再生能力、報復能力,也就是《陰符經》所說的"人,萬物之盜"的賊盜功能,它是自然理性內在價值的表現,自然理性並非人格化的意識活動,而是非人格非意識的客觀運動規律,正所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論語·陽貨》);內在價值並非人類目的的意志取向,而是客觀事物的自身調節功能,正所謂"天何言哉?……百物生焉"(同上)。


因此,生態危機的實質不是自然危機,而是人類危機。人類危機的認識根源就是"人類中心主義"的錯誤觀念。人雖為萬物之靈,但並非萬物之神,更不是萬物中心;人雖有認識萬物之理的能力,但並不能支配萬物變化之理。人所能做的不過是遵循自然、借取自然而已,因為自然本身具有理性法則和內在價值,它不能為人所創造,也不能為人所消滅,自然物雖可為人所盜取,但絕不能過分過量,否則自然就要反盜於人。所以,不破除"人類中心主義",新環境倫理不可能建立起來。人類僅僅知道自己是生態系統中的一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自覺的把自身置於整個生態系統的相互依存的網路中,積極主動地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使其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達到最佳效果,結構和功能保持良好狀態。這就要求人們必須改變以往所形成的狹隘的自然觀,建立一種全新的"大自然觀",即不僅承認自然界具有內在理性,而且人--社會--自然構成的複合系統也具有自身價值。


第二、《陰符經》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這是說明要持續利用資源環境的道理。因為天地、萬物與人存在一種"賊盜"關係,人在盜取萬物以為己生的同時,已經埋下了死亡禍根,因為萬物也在賊害著人的機體,消耗著人的生命。所以人們要一方面保持節制,減少損害;另一方面適度開發,持續利用。經中"日月有數,大小有定。""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認為自然有定數,生物有時機,"定數""時機"概念就是典型的持續利用資源觀念。天地、萬物、人之間不僅存在一種賊盜關係,而且在種類和數量上也有定數,就一定的範圍、一定的個體而言事物都是有限的,正如我們的世界中不論是礦物,還是生物;不論是水源,還是空氣都有極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物質能量的轉化和守衡也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實現的,並非任何條件任何時候都能轉化。古代的人們從"竭澤而漁"的事例中就懂得持續利用資源的道理,河湖中保持一定數量的魚類生物,不僅可以長期供應某一地區人們食魚之需要,而且有利於發展其它水禽事業,所以古人禁止使用細網捕撈魚類,一方面保證水產的持續利用,另一方面保持肥沃的水源有利於農業灌溉,從而使糧食、魚肉、蛋奶的生產和供應保持均衡不斷。《陰符經》從有限的生活實踐範圍內深刻地洞察出人與環境、社會與自然的持續利用關係的道理,完全是由於作者基於尊重自然規律的基本態度和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從更加廣闊的視野中高屋建瓴而得出的精闢結論。


實際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主要依靠生產活動,而生產活動必然伴隨著正負兩種效應,這種效應隨著人類發展的增長,特別是社會生產以自然生產無法比擬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就不能不打斷自然生產的過程而造成資源不能持續利用的惡果。尤其是工業社會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對資源無限掠奪,片面追求經濟價值,而忽視生態價值,只重視生產的正效應而輕視它的負效應,更不懂得二者之間的賊盜關係。人們以為生產只是把極小一部分資源轉化為產品,而絕大部分資源又以廢物的形式排放出去,殊不知就是這些排放出去的絕大部分資源成為自然賊盜人類社會的代價,因為這一部分資源絕大部分不能轉入自然再生產的過程中去,從而減少了自然界中的有效資源數量,當這個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引起其它物質資源的畸變或災變,甚至人類社會存在的必要條件很有可能全面惡化,進而徹底崩潰。比如森林砍伐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大規模水土流失,旱澇不均,洪水泛濫,土地沙化,這時糧食連年歉收,遍地饑荒,人口銳減,原有的繁榮蕭條了,高度的文明衰落了。古代許多文明地區的衰落和消失歸根結底是因為不能持續利用資源造成的,例如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今日都是一片沙海和荒漠;而古希臘文明卻是荒山禿嶺。這些文明都是在森林砍伐殆盡、水土資源枯竭後而毀滅和衰落的。中國文明和印度文明是至今存在下來的兩大古文明,但是也有大片乾旱土地和沙漠,如果不及早改變這一狀況,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絕不能把自然看作是人外在的東西,自然與人的價值是對立的,這種"人類中心主義"觀念不改變,就不會從根本上扭轉這種狀況。我們必須改變以往所形成的狹隘的生產方式,豐富、擴大和深化社會生產的內容、範圍和層次,建立一種全新的"大生產觀",全面調整社會生產和自然生產的關係,使社會生產的速度與自然生產的速度保持一致,人的增長與自然的增長保持一致,社會需求與自然循環保持一致,從根本上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


第三、《陰符經》曰:"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說明作者注重時事變化,強調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觀念。人與自然的關係必然反映到人與社會的關係中來,社會能否實現穩定發展,成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環節,實現人生在世最終目標的關鍵,所以,無論是君主,還是臣民都要注意社情民風,人心向背,隨時從一些微小的事件中發現百姓的好惡,及時調整社會政治和經濟政策,使其既成為正確引導社會生產的綠燈,又成為恰當調節社會生產和自然生產關係的槓桿,使政策能夠順天時,盡地利,遂民情,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作者從道家傳統的自然無為思想出發,把人生目的的實現過程看作自然與社會和諧相處的過程,這一過程在社會方面就表現為穩定發展,而社會的穩定則體現在人與人的關係,社會財富的佔有方式,經濟利益的獲取渠道,生產部門的關係協調以及人群意識、地域差異、民族觀念、政治意向等等層面,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任何一個環節的變化都對全系統產生影響,特別是某一極端現象出現,會導致系統的失衡和紊亂。


因此,明哲的人,特別是明君一定要留心時事,觀察民情,注意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情況,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努力了解社會發展脈搏,洞察時代精神趨向。及時調整政策,使社會各方面關係順遂暢達,既要考慮生產的效率,又要兼顧社會的公平;既強調經濟的持續發展,又保持社會形勢的穩定,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歷史上凡是短命的王朝或衰落的文明,都是因為沒有解決好這種關係,調整好這一政策而造成社會極大的不公平,不但貧富懸殊嚴重,而且下情不能上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腐敗盛行,世風日下,最後必然是衰敗而來,滅亡即至。所以,道家居安思危、慎終追遠,把萬物有序、社會穩定看作理想社會。為此,人類必須改變原有的思想認識和生產方式,及其聯繫在一起的整個社會制度,建立一種全新的"大社會觀",即建立一種從根本上適合人類社會整體利益的人與自然保持和諧關係的生產制度和社會制度,建立一種人類能夠自覺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的"賊盜"關係的根本觀念。


總之,《陰符經》這本奇異的道家經典,蘊藏著豐富而深刻的環境倫理觀念,對於走入新世紀的人類無疑是一思想寶藏,值得我們認真挖掘。


【感謝閱讀!若您對佛、道、儒、易、醫、兵、史等文化感興趣,歡迎您關注雜談(zatan5),也歡迎加我的私人號(cangzhuyong)與我一起研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 的精彩文章:

息息歸臍,壽與天齊—道家養生之胎息
道家養生:善養生者,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
道家養生功法之,行氣法門!
道家秘不外傳的六大養腎功法
道家養生之術之四時調養法
您可能感興趣

道教中的謫仙觀念——以白玉蟾修道思想為例
中醫思想治則之整體觀念與皮膚保養
娛樂圈外圍之無聊的道德觀念
君之羊談水滸【六】:《水滸傳》背後的思想文化觀念
關於準確理解中庸之道核心觀念的清單
看韓劇,別讓自己的思想觀念中毒了
中國古代民本思想與民主觀念
思想觀念轉變是中國經濟推動力
昆廷·斯金納:觀念史中的意涵與理解
看看黃自元臨的《九成宮》,你就明白學書法觀念不能錯誤
從耶穌的惱怒看真理對觀念的憤怒
要知道育嬰的二新觀念與舊觀念
狐狸的觀念
《觀念法門》:念佛能得五種增上緣
練習書寫硬筆書法的正確觀念認識和三大忌諱
如何處理兩代育兒觀念的衝突
影響了中國人傳統思想觀念的古今玉文化,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
從佛教的因果觀念看《紅樓夢》的現世報
你處於人生哪個階段?看看你的皮膚管理觀念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