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篆刻中的金石味與殘缺美

篆刻中的金石味與殘缺美

篆刻藝術是我國獨有的一種造型藝術,尤其是在宋元之際文人畫蔚然發展以來,「詩、書、畫、印」融為一體,成為文人畫傳統中佔據主流的藝術表現程式,流傳至今仍未易轍。由此,作為文化載體的篆刻印章,在文人畫的傳承與創作中,逐步脫離了早期的社會功能與實用功能,發展成為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成為歷代藝術家進行「刀耕」不輟的方寸天地。

篆刻中的金石味與殘缺美


>


後人治印,不可避免要追根溯源。所以早期的文字成為入印的範本,如明代朱簡在《印經》中論及:「碑鼓所遺,鼎彝所識,惟金石是則。爰契以蕃,分隸代興,惟金石是證,作淵源。」另一篇同樣出自朱簡的《印經瓚緒篇》記載:「自三橋而下,無不人人斯、籀,字字秦、漢。猗歟盛哉,亦有可觀者也。」由此可見,包括甲骨、石鼓、金銘、篆隸等文字入印,不僅保留了時間的可觸摸感,也讓我們認識到了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的金石精神。


「金」與「石」,可以抵抗自然與時間合謀的浸蝕,確保了「子子孫孫永享用」,所以在中外古迹中,大量的金石遺存最為忠實地記錄了遠古的信息,而聰明的古人總是喜歡將最為重要的文字刻在上面,留給後人。荀子曰:「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可見以金石為載體來傳承文明,體現出怎樣堅不可摧的精神,由這一點也可管窺中華文明長久延傳不斷的奧秘。

篆刻中的金石味與殘缺美


到宋代,金石學興起,引發了文人階層熱情不衰的考據學風,經元、明,至清乾、嘉時期達到高峰。學風的時興,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藝術創作領域,由此金石與藝術結合成為勢不可擋的潮流,在藝術創作中對金石精神的探索一發不可收拾。也恰恰是在元代,王冕開啟了運用花乳石治印的時代篇章,刻刀與石頭的碰撞成為文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在方寸之間探求藝術創造力、表達自己的審美思想成為印人們的使命。


也因對文明歷程與金石精神的敬仰,在篆刻創作中「金石味」成為首要的美學要求,也成為賞析篆刻藝術的第一道法門。所謂「金石味」,「金」乃指金屬,如鼎彝、銅鏡、錢幣及各式銅器上的銘文書跡;「石」乃指刻石書跡,諸如碑、志、造像記、摩崖刻銘及其他各式刻石書跡。以歷代的「金」與「石」上的文字作為創作的範本,在篆刻創作中來表現金石上的時間痕迹與獨特韻味,是為篆刻藝術中的金科玉律。正如所見,歷代篆刻家對「金石味」的追求,始終保持著不曾退卻的熱情。

篆刻中的金石味與殘缺美


經過明清各篆刻流派的獨立與發展,藝術家對字法、章法和刀法經營與運作,在各派代表印人的開拓下得到逐步的成熟。在小小的印面之上,整齊與節奏,對稱與均衡,比例與和諧,分層與有序,完整與生動無處不在地表達著篆刻家的藝術創作力。正如黃賓虹所言:「一印雖微,可與尋丈摩崖,千重器同其精妙。」而獨有建樹的篆刻家,往往能寓變化於統一之中,而其中經久不變的依然是對篆刻中「金石味」的追求。

篆刻中的金石味與殘缺美



與「金石味」相伴而生的是「殘破美」。一方面,古代人鑄金勒石,在堅硬的材質表面留下文字,本身就是以「破」而立。另一方面,經歷千百年的滄桑變遷,古代金石不可避免地會在長時間的自然外力作用下,留下歲月的印跡。清代金石學家葉昌熾在《語石》中列舉了「七厄」,一是洪水和地震,二是以石碑為建築材料,三是在碑銘上塗鴉,四是磨光碑面重刻,五是毀壞政敵之碑,六是為熟人和上級摩拓,七是士大夫和鑒賞家搜集拓片。此「七厄」都是古代碑刻可能面臨的劫難,正因此流傳至今的碑刻大都有所泐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壽山石圈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陶藝 |有一種美叫殘缺美
有一種美叫殘缺美
中國女人不缺美貌和身材,但是氣質就……
印度地面堆滿「殘缺美味」知情人稱是為割取「聖葯」
45㎡小窩變身記——「老破小」不缺美,缺的是製造美的心
亞洲這個窮國 缺錢不缺美女 最愛嫁的對象是中國男人
李宗瑞在監獄中身邊依舊不缺美女,還是太子般的待遇
一生三不缺,不缺美男,不缺美鈔,不缺美宅的生肖女
韓國不缺美女,天使臉蛋+魔鬼身材
看不懂殘缺美的會問:你家是不是沒完工?
實拍這4個不缺美女的國家,不料也是娶老婆最廉價的,真令人很震撼
新加坡從不缺美女,比如這位
永遠不缺美女的俄羅斯,卻讓富三代告訴我們:錢可以這樣玩
每天出門上班的伊萬卡不缺美服缺表情
夏天在烏克蘭看滿街大長腿,你才知道這裡最不缺美女
農曆這3個吉月生人,男不缺錢財,女不缺美貌,更能長壽到百歲!
杜月笙缺美女嗎?她能嫁給杜月笙虧不虧?
比NBA球星還大咖的粉絲,1人連續看50場總決賽,身旁從不缺美女!
IMF上調多國經濟預期獨缺美國 特朗普表現不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