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性心肌病:憂傷到」心碎「
導語:「心碎」一詞往往用來形容極度的悲傷、痛苦,但令很多人都想像不到的是,那些令人悲痛到極點的意外,竟然真的能讓人「心碎」——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作「應激性心肌病」。而它的俗稱也頗為形象——「心碎綜合征」。
在日常生活和文學影視作品之中,「心碎」一詞往往用來形容極度的悲傷、痛苦,詞語中的「心」則來自於傳統醫學「心主神明」的思想,並非指代解剖學上的心臟。但令很多人都想像不到的是,那些令人悲痛到極點的意外,竟然真的能讓人「心碎」——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作「應激性心肌病」。而它的俗稱也頗為形象——「心碎綜合征」。
1980年,兩位病理科醫生在解剖一些猝死患者屍體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患者生前均不具有嚴重心血管疾病,但在經歷巨大的情感波動後卻紛紛因心臟病猝死。但由於病例數有限,這一現象在發表後沉寂了十年之久。
而在這十年間,一些心內科醫生也遇到了一類特殊的患者:她們通常為絕經期女性,在經歷重大事件(如親人去世)後發生類似於心肌梗死的癥狀,但針對心肌梗死的檢查卻往往正常,倒是會被檢查出左心室(心臟負責泵血的主要部分)功能嚴重異常。在總結了這些病例的特點之後,1990年日本的一位醫生在學術雜誌上發文,正式提出了Tako-Tsubo心肌病(名字來源於患者的左心室改變,恰如日本章魚捕捉簍)這一概念。經過十幾年的爭論和幾度易名之後,2006年,美國心臟學會正式承認了這種疾病的存在,並命名為「應激性心肌病(ABS)」。相對於這個學術化的名字,它有個更為熟知的俗稱——心碎綜合征。
ABS並非罕見病,事實上,那些被醫生懷疑為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有1.5%~2.2%為ABS,但由於其表現和心肌梗死極為相似,發病人群又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危者,因此患者往往會被診斷為心肌梗死並接受相應治療。根據文獻的記載,ABS的表現可以大致歸為以下幾點:
◆發作前經歷重大心理刺激(如婚變、親屬去世、意外事故、罪案)或身體刺激(如大手術、過度勞累、重病);
◆劇烈胸痛,且常和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相似;
◆呼吸困難;
◆短暫暈厥,甚至發生休克;
◆和心肌梗死有關的檢查(如冠脈造影、驗血)正常或僅輕度異常;
◆左心室功能減弱,甚至發生左心衰竭。
雖說ABS的癥狀表現很嚴重,而且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但在臨床上診斷和治療ABS並不困難。對於疑似心肌梗死患者,如果有明顯的情緒或身體誘因且並無心肌梗死的證據,通常即可診斷ABS。對於確診的ABS患者,只要消除相關誘因,並使用一些對症治療的藥物,病情往往會在幾天之內完全康復。儘管有一些複發的病例報道,但一般而言,ABS並不會反覆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