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完顏海瑞∣詩文聯賦李鴻章

完顏海瑞∣詩文聯賦李鴻章

詩文聯賦李鴻章(五)


文 ∣ 完顏海瑞

完顏海瑞∣詩文聯賦李鴻章


完顏海瑞先生在銀河公園


橫空出世的李鴻章,隨著官位權勢的日益上升,由淮軍統帥而湖廣總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事務大臣……他籌備新式海陸軍、外派留學生,廢除八股,開辦新式學堂以及興辦機械製造、煤礦、鐵路、電報、輪船、紡織等等。歷史學家翁飛以《李鴻章在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二、三、四、五》為題,非常凝鍊地總結了李鴻章升沉榮辱的一生,我以為還是很中肯的,茲錄如次:「一、中國歷史上實力最強的洋務政治集團——淮系集團唯一的首領;二、兩支近代化軍隊:淮軍、北洋海軍的最高統帥;三、中國近代化起步階段的四大軍工企業:江南製造局、金陵機器局、天津機器局、福州船政局,他創辦了前三個,並插手福州船政局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培養。他麾下的淮系集團擁有將領、幕僚(包括洋員和漢員),官僚三個子系統,人才和實力在晚清同時期各派系集團中首屈一指;四、他是歷經道、咸、同、光四朝的元老重臣。從1862年出任江蘇巡撫至1901年逝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縱橫捭闔四十年。他還直接指揮了四場戰爭——「平吳」、「剿捻」,兩場抵禦外來的侵略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五、他的作為,在中國近代史的五大領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教育產生了不容忽視的重要影響。」


我在閱讀《李鴻章全集·詩文》卷時,曾經有過困惑:李鴻章這位英才宏肆的大儒,學富五車的國學大師,詩文汪洋恣肆的江左才子,在青年時代到投筆從戎的軍旅生涯中,曾經寫了那麼多文采斑斕、藝思雙絕的賦、文和詩歌,怎麼在出任江蘇巡撫之後,忽然間詠事不如以前那麼活躍了呢?仔細閱讀李鴻章這以後的大量文獻,我豁然開朗,李鴻章在長達四十年的漫長政治、軍事、外交生涯中「公冗山積」,事必躬親。日理萬機的他,宵衣旰食,嘔心瀝血,苦心支撐著風雨飄搖的帝國大廈,他在十多年後感慨萬分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同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於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吳永:《庚子西狩叢讀》),他十分清醒地看到,自己再有天大的蓋世英才,也還是只能在巨大的陰影籠罩下戰戰兢兢、畏首畏尾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大廈將傾是難以挽回的必然趨勢了。同時,李鴻章在興辦實業、制辦洋務中,還要受到皇上、太上皇以及權貴腐敗集團、士大夫腐儒之清議空談等方面的掣肘,他只能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不觸動腐朽專制的箝制下茹苦含辛、委曲求全、忍辱負重地博擊著。毋庸置疑地消融了詩人的衝動靈感和浪漫情懷。當然,即便如此,李鴻章的血液里依然滲透了儒者的基因,靈魂里仍然蘊含著詩人的氣息,所以李鴻章並沒有徹底拋擲腕底霜毫,在非常感慨之時也或命筆賦詩擬聯作文。

1872年3月12日,曾國藩去世,當這個噩耗傳來之後,李鴻章禁不住淚流滿面,想起弱冠入京,就學恩師門下,以後數十年,跟隨恩師左右,得到的教誨、扶持、提攜,他的忍辱堅韌、克已復禮皆得恩師的真傳,與恩師剛柔相濟,配合默契,竟至到相濡以沫的神合,在曾氏的熏陶下,李鴻章鵬程萬里,繼曾國藩以後,一躍而為大清帝國的第一漢臣……。一幕幕往事歷歷在目,正所謂「生平嚴事曾文正公,出治軍,持國事,與曾公相首尾。其忠謀英斷,能使國重,是非成敗,不毫髮動心,一秉曾氏學」(吳汝淪:《李公神道碑銘》)。極度悲慟之後,他提筆撰寫了一篇被後世傳誦的碑文:《光祿大夫贈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這篇長達二千五百字的美文概括了曾國藩一生的經歷,凸顯了曾氏的做人、修身、品格、治學、從政、治軍等精神要義。


同時,李鴻章又作了一副輓聯:


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築室忝為門生長;


威名震九萬里,安內攘外,曠世難逢天下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集文化 的精彩文章:

徐晉如 康侯∣孔子啟示錄·孔子不是民主的敵人
您可能感興趣

祝洵文 《頌酉翁德政詩文》冊頁
陳之閶 《頌酉翁德政詩文》冊頁
倪瓚《靜寄軒詩文卷》
魏興良:草原詩文大賽?夢回科爾沁
法書欣賞元 · 倪瓚 楷書《靜寄軒詩文卷》
齊白石詩文老師王闓運書法欣賞
大明奇才解縉草書唐宋詩文
夏夜◎詩文南苑
聆聽│與詩文為伴 文/石文才 誦/卿筠
詩文|秋之韻|樹韻
詩文藝簽約詩人陳桂霞:輕柔的霞光
元代倪瓚楷書書法賞析《靜寄軒詩文卷》
林徽因詩文集
曾熙論畫——讀《曾熙詩文題跋集》
儒佛兼融的陽明詩文
集歐陽詢楷書古詩文
七絕//徐留德詩文欣賞(二)
吳昌碩石刻詩文領銜 上海國拍力推「平價」書畫
「詩文學習」心如磁針指南方——文天祥《揚子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