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老倫敦的書店,觸摸不列顛之魂
一段充滿人情味、長達二十年的雁去魚來,就此開啟。(圖/頭條)
巴黎書店文藝,美國書店小資,英國書店則滿足你的懷舊癖。
1949年10月5日,紐約作家海蓮·漢芙在《星期六文學評論》上看到一則倫敦馬克斯與科恩書店「專營絕版書」的廣告,這個對書本有著「古老」胃口卻總買不到想讀之書的窮作家,抱持期待寫了一封信寄往倫敦中西二區查令十字街84號,隨信附上一份自己想讀而遍尋不得的書目清單。
一段充滿人情味、長達二十年的雁去魚來,就此開啟。英國這個自帶性冷淡風的古板國家,因一個書店而溫暖浪漫起來。
查令十字街84號,海蓮女士和弗蘭克先生的姻緣之地馬克斯與科恩書店。(圖theatrepeople)
海蓮·漢芙小姐不是一流的作家,卻是一流的愛書之人。她屢次想去英國,卻一直未能成行。多年以後,海蓮·漢芙誕生100周年之時,小九站在這個讓魯莽的美國老小姐與拘謹的英國紳士盪起友誼小船的門牌前。浪漫是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即使84號已變成酒吧也無法阻擋前來朝聖的千萬書迷。
實際上,查令十字街作為一條書店街而聞名,遠遠早於84號舊書店發生的浪漫;書迷慕名前往,也不真的僅因84號書店的牽引。早在十八世紀,查令十字街沿途已有櫛比鱗次的書店、出版社,並與艷名遠播的蘇豪區和餐館林立的唐人街相鄰,是倫敦人長期的文娛重鎮。雖然,今時今日的查令十字街古舊書業榮景不復;但是,這裡依然是前往倫敦淘書的首選之地。
查令十字街不愧是讀書人的樂土。(圖/sohu)
愛德華·紐頓在《藏書之樂》里說得好:「雖然每個人的藏書生涯未必都從倫敦起步,但遲早還是都得上那兒去,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好,但未必最便宜的書籍市場。」在查令十字街,算不上寬敞的街道兩旁,走幾步就是一家書店,拐角的小巷裡,舊書攤幾乎一個連著一個。
衣著精緻的倫敦人站在雨棚下,在手推車或移動書架前專心挑揀心頭所好。小九喜歡在這裡見到的每一個嗜書成癮的人,他們讓最風雅的浪漫留存在書店裡,堅不可摧,讓我感受到唐諾所言:有這一道街,它比整個世界還要大。
老倫敦的蜉蝣,查令十字街的驕傲
名聲赫赫的「查令十字街84號」早已不在,鍾芳玲在《書店風景》百般讚賞的銀月女性書店也消失不見,還好,我沒有錯過董橋和朱自清筆下的蜉蝣書店。
蜉蝣新店就建在馬奈特街的對面,乾淨舒適,亮堂簡潔,但這並非小九心中的蜉蝣。最原汁原味的蜉蝣書店,還是在離新大樓數步之遙的老店裡。霓虹燈招牌、殘舊的外牆、老蜉蝣的外觀並不出彩;一旦走進內部,你就會感覺到百年老店的豪放不羈和與眾不同——這裡是用書壘成的巨型迷宮,混亂的空間結構讓人迷失,卻甚是親切。
蜉蝣新店就建在馬奈特街的對面,乾淨舒適,亮堂簡潔。(圖/yinglunka, foyles)
越是雜亂無章,越顯風情萬種。地下室或許最能代表蜉蝣——書架上、地上堆滿了泛黃的舊書,屋裡空氣並不新鮮,光線也不足,但翻閱書籍的風雅之士人實在不少。一個多世紀前,卡夫卡和格雷厄姆·格林也像他們那樣,雙眼發光地奔向蜉蝣浩瀚的書海,流連忘返。
第二代繼承者克里斯蒂娜將她的鬼才和不羈深深融入蜉蝣——免費開放的藝術廳,定期舉行的文學午餐會,蕭伯納、威爾斯與詹姆斯·馬修·巴利都曾是座上客,他們在此朗誦暢談,天馬行空。
最原汁原味的蜉蝣書店,還是在離新大樓數步之遙的老店裡。(圖/mono-blog)
耳邊是名雋的談吐,指尖是泛黃紙張的溫度,鼻腔里是英式紅茶的芬芳,就像莎拉?沃特斯形容的那樣:「一百年來,Foyles一直是倫敦的文學景觀,這是作家和讀者在情感上一致給予好評的特殊書店。」
儘管今天的蜉蝣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手書店」,但它的傲氣依舊,在每個堆滿二手書的角落裡,在包裝紙袋那句「the world s greatest bookshop」上,在那些忠誠的老倫敦人的口口相傳中,經受著時間的考驗。
打開沙樂倫之門,觸摸不列顛之魂
詩人薩松寫道:「我認為皮卡迪里43號是倫敦極少數不被潮流創新所毀壞的事物之一。」皮卡迪里43號,指的就是亨利·沙樂倫(Henry Sotheran)的舊址。沙樂倫也是「書店濫情者」鍾芳玲的最愛之一,「因為書、因為店、更因為人」。
今天的沙樂倫書店已經遷到了倫敦薩克維爾街,一棟紅磚小平房。懸掛的橢圓掛鐘、獨特的花體字招牌、灰色大理石柱以及墨綠色玻璃推門,散發著迷人的老派典雅風格。寬敞的櫥窗里陳列著倫敦的老地圖、印刷畫、海報和羊皮燙金珍本藏書,以及一座狄更斯石膏雕像。
主營販賣古董書籍的亨利·沙樂倫書店。(圖/bookmania.me)
店內大堂方正,昏黃的吊燈將一切鍍上金銅光澤。環繞著四面牆壁的立頂書櫃整齊擺放西洋珍版書,山羊皮封面色澤柔和,華貴而莊重。書柜上方嵌著標明書籍種類的銅牌,而近代小說的初版本被擺放在長桌上。
一旁的黑色立柱和木製玻璃櫃里展示著狄更斯和艾略特的親筆信函、老照片、莎士比亞《安東尼與克里奧帕特拉》大開本、帶著作者題記簽名的書頁、手抄羊皮紙等等,角落的壓書器鋪滿灰塵。沙樂倫書店就像一個小型展覽館,收藏著撼動人心的不列顛之魂。
亨利·沙樂倫書店,連店員都一副紳士模樣。(圖/flickr)
接待的先生文質彬彬,說話輕聲細語,典型紳士模樣。他耐心地為我介紹店內古董書,每一本都品相干凈,有著清晰的來源和身世說明。儘管囊中羞澀,但光是欣賞那風情萬種的「考斯威裝幀」和它們的故事,已是心花怒放。
整整250年的漫長時光,沙樂倫有著無法比擬的輝煌時光。然而這位「老紳士」向來只以「任何人都能夠自由進入」的待客之道為傲。
有一種不變的浪漫,發生在巴特書屋裡
巴黎書店文藝,美國書店小資,英國書店則滿足你的懷舊癖。
去年冬天,小九從倫敦乘坐火車去阿尼克鎮,到達時已是日落黃昏。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老火車站,巴特書屋(Barter Books)彷彿沉靜在19世紀的時光里。
巴特書屋坐落在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老火車站裡。(圖/barterbooks.co)
推開大門,眼前是一幅繪著莎士比亞、珍·奧斯汀、馬克·吐溫、喬治·奧韋爾等數十位文豪的巨大壁畫。數百平方米的大堂向遠延伸,頭頂是拱形天花板。無論從寬敞度來說還是藏書量來說,巴特書屋儼然一座小型圖書館。
書店休憩區里,我坐在火焰熊熊的古老壁爐旁。咖啡香氣瀰漫,人們或愜意閱讀,或小聲交流。愛書人大抵是惺惺相惜的,在這樣的冬夜,屋內奶黃色燈光和散不開的書香,讓嗜書者不舍離去。小九在這裡感受了一回以物易物——在巴特書屋,任何人都可以帶著舊書去等價交換其他商品。
盡頭的小紅沙發上,幾位書迷全神貫注地在書中與作者神交。(圖/messynessychic)
在獨立書店勢微之時,這樣的獨特體驗,是這座「二手書店中的大英圖書館」給與所有愛書之人的最好回饋。
書物的交換和產生的浪漫,發生在從前的查令十字街84號,也發生在如今的巴特書屋。
手持原版海報的巴特書屋店主。(圖/thejournal)
分享一件事,
關於查令十字街還有一個秘密的地方,
那就是《哈利·波特》書中的破釜酒吧所在地,
從這裡就可以進入魔法世界的對角巷。
九 行 《新周刊》旗下的新銳旅遊平台
沒有旅遊攻略,沒有窮游指南,
沒有奧特萊斯,沒有必去勝地,
我們拒絕一切low游,
只有一顆孤獨的好奇心對遠方敞開。
在這10部偉大的喜劇面前,國籍和語言都不是障礙
愛情這場戰爭的盡頭不是勝負,而是雌雄同體
傳統食文化淪喪,我們還要在飲食上苟且多久?
世界上所有問題歸根到底都是男女關係問題
當年高考:那天之後,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走進莫奈的故事——之睡蓮系列
※半夜走進亂葬崗,遇一怪老頭,非要叫他進墳墓里坐坐
※很走心的唯美句子,走進心坎里
※被鬼夫抱著下山,走進屋內,看見一幕,竟憤怒不已
※走進美國,走進醉鄉!
※閉上眼睛,走進喜樂的深處
※十二星座的誰的心最不易走進
※獅子座男生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 帶你走進他們的內心
※不懼和你走進婚姻墳墓的生肖!
※老闆和秘書剛走進酒店,服務生就做這些奇怪手勢!
※情侶去遊玩不料走進雷區,他竟然做出這樣的舉動!
※走進精神病患者的內心,讓他的世界不再沉默
※阿聯酋:走進這個不許抽煙喝酒連酒吧都沒有的土豪之國
※黃狗推著老人不停的向前走,走進一看被狗狗舉動所感動
※丈夫陪產:走進產房看見男醫生,眼前這幕讓我不解
※不懼和你走進婚姻墳墓的生肖
※情侶去遊玩卻不料走進地雷區,他竟然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揭秘鬼谷子:走進歷史,幫你解開鬼谷子的身世之謎!
※帶你走進面膜的世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