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家網媒甘肅行首站聚焦百年鐵橋 拜謁黃河母親雕塑

百家網媒甘肅行首站聚焦百年鐵橋 拜謁黃河母親雕塑

原標題:【脫貧決勝看隴原】百家網媒甘肅行首站聚焦百年鐵橋拜謁黃河母親雕塑(組圖)


東方網6月19日消息:19日上午9時許,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脫貧決勝看隴原」暨2016全國百家網路媒體甘肅行大型採訪活動首站走進蘭州,來自全國各地百家網路媒體採訪團對黃河風情線上蘭州的名片百年中山鐵橋、黃河母親雕像兩處標誌性地段進行採風。

百家網媒甘肅行首站聚焦百年鐵橋 拜謁黃河母親雕塑


中山鐵橋


媒體團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上午9時許,蘭州陽光明媚,晴空萬里,採訪團一行齊聚蘭州市南濱河路中山鐵橋旁,觀瞻了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鐵橋的風采。橋前矗立著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是一塊重達50多噸,約3.7米高、1米寬、4.8米長的青海黃河石。紀念碑正面刻有「中山鐵橋百年紀念碑」9個大字,背後刻上了馬建勛創作的《鐵橋百年賦》。

百家網媒甘肅行首站聚焦百年鐵橋 拜謁黃河母親雕塑



採訪團成員簽名留念


採訪團成員在「百年鐵橋~~中山橋」前簽名合影,大家對黃河風情線的景觀嘖嘖稱讚。中國日報網編輯胡哲說:「到了黃河風情線,就發現蘭州也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靠山而建的建築和黃河在一起構成了非常美的景觀。用時我們看到很多人文特色,看到市民非常愜意,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組合。

百家網媒甘肅行首站聚焦百年鐵橋 拜謁黃河母親雕塑


採訪團成員在黃河風情線拍照


採訪團記者不停拍照留念。雲南網新聞中心總監說:「黃河邊的風景很美,讓我真實感受到了母親河的魅力,甘肅真是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地方」。


媒體團當中有不少記者是南方人,來到黃河風情線,大家覺得格外暢爽,舒適。金羊網編輯楊璇說:「從中川機場出來的景觀很硬朗,豪邁;到了黃河邊又是另一番景緻,這裡很秀美,很讓人享受,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百家網媒甘肅行首站聚焦百年鐵橋 拜謁黃河母親雕塑

百家網媒甘肅行首站聚焦百年鐵橋 拜謁黃河母親雕塑



採訪團行走黃河風情線

「聚焦中山鐵橋,聚焦中山鐵橋紀念碑,聚焦遊人,聚焦滾滾黃河」,一時,照相機、手機的拍照聲,此起彼伏。好多遊人都圍觀了過來,一時,採訪團成了黃河風情線上的又一道風景。瞬時橋上人頭攢動,真可謂門庭若市。而採訪團成員並未受到人群影響,耐心地聽著解說員對中山鐵橋今世前生的相關介紹,一邊用筆速記,恐怕將中山鐵橋的故事遺忘。


百年鐵橋記錄歷史承載精神


「中山鐵橋建成以來,雖然經歷了百年風雨滄桑,但今天仍巍然屹立在黃河之上,繼續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中山鐵橋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價值,成為弘揚蘭州精神的鮮活教材,成為蘭州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城市名片,成為百里黃河風情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和最具知名度的標誌性建築!」解說員的聲音在滔滔黃河上縈繞。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它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橋建於公元1907年(清光緒33年),當時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建起的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橋長233.5米,車行道寬6米,兩旁人行道各寬1米,橋身4墩5孔。橋兩端分別築有兩座大石坊,上刻「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四墩處,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由當時的甘肅省主席劉郁芬手書「中山橋」匾額,被懸掛於鐵橋南面的牌廈上,「第一橋」從此改名中山橋,沿用至今。


而在1954年,在原平行弦桿桁架體系上端增設了拱式桁架,桿件截面形式基本與原橋相同。1989年蘭州市中山橋被列為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00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2006年6月10日,該橋被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10月,蘭州市政府決定將蘭州黃河鐵橋改為步行橋,2011年經過大修後再次允許小型客車通行,2013年4月1日,蘭州市政府表示,由於橋面行人流量大,而路幅較窄,車輛通行有交通安全隱患。為保障行人、遊客通行安全,有效保護國家重點文物,依據有關法律規定,蘭州市公安局決定,從3月30日起,中山橋禁止各類機動車輛(含摩托車)通行。從此,結束了它近百年的通車歷史。


中山橋自建成至今,已度百餘春秋。百年以來,中間經歷過許多次大小災難,戰爭、洪水、被輪船撞到,以及兩次大規模戰爭洗禮都沒讓它垮掉,這得益於各屆政府花費人力物力,對它的幾次大修和加固。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山橋身經百戰,依然如一名堅強戰士,用自己鋼鐵的脊樑,擔負起通達黃河兩岸的重任。對蘭州和蘭州人來說,中山橋意義非凡。對蘭州而言,它是紐帶,將阻隔這座城市長達千年的黃河天塹變為通途,連接了南北兩岸;它是鑰匙,開啟了通向新疆、青海、寧夏、內蒙的商道,使蘭州的特產得以走向全國各地,將各地豐富的物產帶到了這片土地上;它是功臣,幫助中國人民度過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走向解放。


而對每一個普普通通的蘭州人而言,中山橋更像是一位親人,一位長者,在黃河之濱,對後輩兒孫和外來訪客講述著這座城市的點點滴滴。他以雄健的身姿橫亘在黃河之上,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滄桑巨變,與每一個蘭州人一道,勇敢地迎接挑戰,走向未來……


美景很快由張張照片代替,在微信朋友圈內刷屏轉發,大家對中山橋歷時百年、建造奇特,其所具有的觀賞價值、歷史價值、文物價值、交通價值等特點進行了點評,同時對中山橋歷久彌新給予點贊。隨後,百家網媒記者在中山橋前合影留念。

百家網媒甘肅行首站聚焦百年鐵橋 拜謁黃河母親雕塑



羊皮筏子


名片黃河母親像講述甘肅悠久文化


結束了鐵橋行後,採訪團一行人伴著蘭州藍,繼續沿著黃河風情線一路向西,約10分鐘車程,來到黃河母親像前。「黃河母親像作為金城蘭州的一張名片,既是風情線上的一處亮點,又反映著甘肅悠遠的歷史文化」,行程中,蘭州市一負責人向網媒記者們介紹到,這尊雕塑由甘肅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以花崗岩創作而成,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40餘噸,構圖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分別象徵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是黃河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曾獲優秀獎。


「創作人的靈感主要與黃河水色和中國人膚色有關,選用花崗岩是因為它能更好的表現出黃河的顏色,表現出我們這些炎黃子孫的膚色,同時花崗岩粗糙的質感似乎也在訴說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經歷的滄桑與巨變」,關於取材花崗岩,該名負責人作了進一步介紹。網媒記者們上前觀看拍照留念時,雕像中母親秀髮飄拂,神態慈祥,身軀頎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抬頭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濤之上,右側依偎著一裸身男嬰,頭微左顧,舉首憨笑,顯得頑皮可愛。


「真是太美了!」網媒記者們看後不時發出讚歎。現場一工作人員告知網媒記者,雕塑的下基座上還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案,這源自甘肅古老彩陶的原始圖案。創作人精湛技藝令網媒記者們讚不絕口,給一行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此停留片刻,全國各地百家網路媒體採訪團依依不捨地告別的黃河母親雕塑,馬不停蹄地向蘭州新區進發……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縣域特色產業展:「虛實搭配」引人入勝
原標題:蘋果吃不對等於「自殺」 最好細嚼15分鐘
看完再也不用枸杞泡水了
您可能感興趣

百名攝影家聚焦甘肅臨夏 挖掘古絲綢之路「新顏」
江北:魚嘴鎮基層「名嘴」進村社 首輪「宣講秀」聚焦公民道德
黑龍江:攝影家聚焦 「龍江第一灣」
山西臨汾:圖片聚焦濱河東路立交橋最新進展
茗邊聚焦六堡茶系列報道之六堡鎮
聚焦精準扶貧 走進承德燕山中藥材花海小鎮
聚焦青浦工廠十周年,解碼貝親「匠人精神」
河南作家聚焦都市感情
御筆聚焦南宋王朝 領袖中國嘉德春拍
洛陽牡丹文化節花絮:焦裕祿女兒焦守雲、航天員陳冬現身聚焦
聚焦第十三屆南京軟博會互聯網+醫療成熱點
聚焦湖北,十月古玩交流會集結
海外華校校董「華夏行」聚焦山西 探討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聚焦八十年代的中國鄉市
千年西塘,媒體人喜歡把鏡頭聚焦這裡
文化湘軍 錦繡湖南 聚焦深圳文博會
《鐘山說事》 熱點聚焦:胡鵬飛的最美鄉村夢
奔跑的碾子山,今天世界因你而聚焦!東北網獨家全景呈現
紙壽千年,《書房裡的中國》首季聚焦虞山藏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