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田松:從普及到傳播,從信賴到理解

田松:從普及到傳播,從信賴到理解

田松:從普及到傳播,從信賴到理解



作者田 松(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

責編陳 斌


導讀


科學傳播的目的在於促進公眾對科學事業的理解,打破科學事業與民眾之間的藩籬,在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史、科學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與偽科學、科學前沿進展和基本科學知識等方面使公眾對科學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這個標題其實是抄來的。兩個德國人編輯了一部書,叫做《在理解與信賴之間》,該書所討論的就是公眾與科學和技術的關係問題。這個書名準確地抓住了人們對待科學的感情變化,也正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科學傳播與傳統意義上的科普之間的關鍵差異。


科普是科學普及的簡稱,它指在制度化學校教育之外所有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的社會活動,包括出版、展覽、講座等。在科普這個概念下,科學天然地具有正的形象,具有正確、高明、有效等正的含意,甚至擁有意識形態上的崇高地位。有一個至今仍經常出現的片語「神聖的科學殿堂」,就表明了科學在日常話語體系中的意識形態地位。在這種語境下,科學只能是人們崇拜、學習、遵從的對象,不能是批評、懷疑和親近的對象。而人們所能夠學習和遵從的當然是具體的科學知識。公眾對於這些知識的態度用信賴一詞來描述是恰如其分的。在某些時候,這種信賴甚至到了盲從乃至迷信的程度。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在不理解科學的情況下,信賴科學。在對具體的科學原理不甚理解的情況下,信賴權威給出的結論。這種社會心理已經被廣告商作為廣告訴求點,比如那個經過了多少個博士、多少個碩士、多少個科學家進行了多少次實驗的某某產品。農科站的小夥子推廣科學種田,他只需要給農民講清楚如何使用化肥、如何使用農藥就已經足夠了。至於為什麼使用化肥和農藥,化肥和農藥的作用原理如何,農民甚至不需要懂。在科學這個強大的意識形態背景下,農藥和化肥已經具有正的價值。傳統的科普往往是在這個背景上進行的。


科學的這種意識形態背景就是所謂的(唯)科學主義。科學主義主張科學是最高的價值判斷,是最高的知識標準,甚至主張用科學的標準來規範其它文化活動。在社會實踐層面,唯科學主義表現為技術主義,相信人類面臨的一切問題都能夠通過技術的發展而得到解決。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和技術具有天然的善的意義,任何一項技術成果都會激起人們的歡呼和頌揚。翻一翻當年的報紙,看看人們如何評價氟里昂的發明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但是,科學以及科學技術的殿堂形象在20世紀遭到了全面的消解。一方面,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能源危機、生態危機的出現以及核冬天的可能性使科學技術的負的一面不庸置疑地擺在了公眾面前;另一方面,20世紀科學哲學、科學史和科學社會學的研究以及科學自身的發展都使人們認識到,科學不再代表絕對正確的真理,而只是人類精神活動的一部分,科學也並不天然地比人類其它的文化活動具有更高的價值。科學從神壇上降了下來,成為人們可以理解、懷疑乃至批判的對象。公眾理解科學的概念應運而生。阿西莫夫對此有形象的表述:「你可以不做一個文學家,但是不妨礙你欣賞莎士比亞。同樣,要欣賞科學,也不一定要做一個科學家。」


理解科學,並不僅僅局限於了解一些具體的科學知識,而是指對科學這種人類的認知和實踐活動有整體性的理解。比如:科學是一種什麼樣的活動,這種活動遵循什麼樣的法則,科學與人類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與非科學、偽科學;科學與技術具有什麼樣的關係?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超越具體的科學知識。比如在一條街上,有一個鞋匠和一個車匠。鞋匠和車匠在閑暇時聊天。鞋匠可能會說:我今天修了一個什麼什麼樣的鞋,這個鞋是如何如何難修,我又是怎麼怎麼樣把它修好的。在鞋匠的這個描述中,肯定會涉及到一些具體的修鞋知識。但是鞋匠在講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指望車匠能夠拜他為師,跟他學修鞋。而車匠儘管不會修鞋,只會修車,但是它能夠通過鞋匠的描述理解鞋匠的活動,理解他的喜怒哀樂。相反,傳統的科普由於強調具體的科學知識,會把注意力放在講述修鞋的具體步驟上。這就使不想改行學修鞋的人敬而遠之。

我們現在所說的科學傳播是以公眾理解科學的理念為核心的。對具體知識的普及只是科學傳播活動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由於制度化學校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基礎科學知識的傳播當然地要由學校教育完成。傳統科普就是由於過分強調科學知識的普及,與學校教育無法分清界限,從而使自己主動地成為學校教育的附庸。當然,科學傳播不僅在理念上與科普有著非常大的差別,在傳播手段上也與傳統科普有所不同。相對於傳統科普來說,科學傳播更強調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大眾傳媒的作用。


科學傳播主要是通過大眾傳媒進行的,其預期受眾是全體公眾,而不僅僅是傳統科普的「廣大青少年」。科學傳播的目的在於促進公眾對科學事業的理解,打破科學事業與民眾之間的藩籬,在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史、科學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與偽科學、科學前沿進展和基本科學知識等方面使公眾對科學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科學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它決定著我們的現在,也決定著我們的未來。理解科學,了解科學和技術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也了解它們可能給我們帶來的災難,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多的決策能力,而不是完全依賴少部分科學權威和技術專家的判斷。


我們反對對科學的信賴,並不意味著我們失去了對科學的信任,而是因為我們更多地理解了科學。


(本文原載於《上海科壇》2002年第二期,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的歷程 的精彩文章:

呂行:蘇格拉底的「夢」——評楊絳譯《斐多》中的嚴重錯譯
吳國盛:為什麼要「言必稱希臘」
江曉原、劉兵:是「民科」,是「公知」,愛因斯坦若是在中國
於鳳琴:黑頸鶴當之無愧的國鳥
劉華傑:納博科夫的雙L人生
您可能感興趣

謝邀,科普那些聽上去很有道理,廣泛傳播的網路謠言
馮玉祥沒讀過多少書,但喜歡寫詩,還喜歡栽樹,到處傳播
絕對是謠言:邢台甜瓜傳播傳染病?簡直荒唐可笑
科學傳播:從紙上到屏幕上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癥狀,毛骨悚然!
哪吒信仰及其在巴蜀的傳播
研究表明:痛覺可以通過嗅覺傳播
陳錚:茅茨:一種道教符號的傳播與適應
中醫藥到底有啥好處,幾句話說透了!快加入到中醫傳播中來!
與老師一起創業,傳播社區護理理念,張鵬:夢想不允許輕言放棄
川普正太兒子的高冷被川普宿敵解讀成自閉症,到處傳播,第一夫人怒了……
科學傳播沙龍 | 從內容到產品
網路輿情應對中十大不可思議的傳播心理,你都知道嗎?
晚安心語:愛是寂寞的謊,緣分是謊言的傳播者
母親節盛行!是他下令開始才傳播到世界各地
駭人聽聞的姨媽謠言,我不信你沒傳播過
道教在雲南的傳播
他的字,傳播力很強!
誰再傳播本喵的糗照,都給我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