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下句誰來續?
今年初,杜子健的一句五言詩「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引發了網友們的靈感,紛紛續寫下一句。小誠也不揣淺陋,在此對上一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醉卧竹林里,凝月思故人。(掌聲!)
小誠才疏學淺,歡迎大家吐槽,或者大家有什麼更好的詩句,也可以在頁面下方留言,供小誠學習。
話說回來,一句古詩,為何引來這麼多人的跟風和追捧?小誠認為,這和人們「返璞歸真」的心態不無關係。
而這種心態不僅當代社會人才有,古時候的文人志士們也在追求。在晚清時代,雖然城市的發展還比較落後,幾乎沒有什麼工業化的東西,但曾國藩卻總想要返璞歸真,甚至有一天晚上做夢,夢到自己在一片竹林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研讀曾國藩的家書和日記,發現他對悠閑生活的嚮往,很多時候都是落在一個具體的事物上,那便是竹子。可以說,曾國藩對竹有著很深的情結。
在京城為官的十年期間,曾國藩寫過一篇《題篬筤谷圖》,描繪自己老家的山水,其中就有「我家湘上高嵋山,茅屋修竹一萬竿」這樣的句子。眷戀家鄉的修竹而不可得,怎麼辦?在他的朋友圈中,有人特別擅長畫竹,於是他一個月要找朋友借十次畫來聊以自慰。
在傳統的中國國畫中,梅、蘭、菊、竹被稱為「四君子」。而竹因為其耐寒的特性,又和松、梅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魏末晉初,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位名士被譽為「竹林七賢」,他們在竹林間喝酒、縱歌、清談,傳為一段佳話。可見「竹」在古代文人騷客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竹也有種類之分,曾國藩喜歡的竹,是湖南特有的「湘妃竹」。這種竹的特點是,竹竿上有紫褐色斑塊與斑點,乍看上去有點像人的淚痕。
相傳在堯舜時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條惡龍經常到湘江來戲水玩樂,以致洪水暴漲,莊稼被毀,百姓叫苦不迭。舜帝見狀,決定親自去制服那九條惡龍。舜帝費勁千辛萬苦,最終消滅了這九條惡龍,但自己也因為勞累過度而死在了九嶷山。
舜帝有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她們深愛著舜帝,見舜帝遲遲不回,於是出來尋找。當她們得知舜帝去世的消息,傷心不已,倆人哭了九天九夜,眼睛從流淚到流血,最後竟哭死在舜帝的墓前。
兩個妃子的眼淚灑在九嶷山上,被周圍的竹子所吸收,竹竿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還有血紅色的,這便是「湘妃竹」的由來。
關於曾國藩喜愛湘妃竹,唐浩明的小說《曾國藩》中有著生動的描述:
好一片令人喜愛的竹林!時至隆冬,草木凋零,唯有這竹枝依然保留著滿身青翠,真不愧歲寒三友之一。就在這一片大竹林左邊,一條曲曲折折的鵝卵石鋪成的小路,把曾國藩和李鴻章導向了一片小竹林。
小竹林前面有一座按荷葉塘農舍形式建造的小房間,專門為賞竹休憩之用,曾國藩給它取個名字叫藝篁館。藝篁館裡陳設簡樸。正中牆壁上懸掛一幅鄭板橋的墨竹圖,但那不是鄭氏的真跡。曾國藩從鄭板橋後人手中借來,請彭玉麟臨摹一張。
板橋的畫上還有一首他自題的七言絕句:「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曾國藩對這首詩讚賞不已。
曾國藩對於竹的喜愛、對於純真質樸生活的嚮往,也觸動了我們的內心,當大家被生活的繁複所牽絆時,不妨靜下心來,適時回歸到生活最本真的模樣,豈不妙哉!
人這一生究竟為誰而活?
曾國藩與左宗棠友誼小船說翻就翻的真實原因
識人 | 練就識人慧眼 精準看一個人
修身 | 信命運,奮鬥也不能少
不要因這倆毛病悔青你的腸子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
※我有一壺茶,足以慰風塵
※我有一杯茶,足以慰風塵
※我有雞湯一碗,足以慰風塵!
※我有一壺茶,可以慰風塵
※我有一碗湯,可以慰風塵
※我有一卷書,可以慰風塵
※以酒慰風塵——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願與君把盞,共看白雲深
※9句走心的話,很美(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畢業季: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有一種味道,即使粗茶淡飯,也能洗去風塵!
※為你我一路風塵僕僕趕來,卻是這樣的結果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閑看人間事,獨飲候歸人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說說那些古代帝王和酒的軼事!
※有一種味道,即使粗茶淡飯,也能洗去風塵
※你看起來怎麼這麼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