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漫談熱脫附技術——何為熱脫附技術

漫談熱脫附技術——何為熱脫附技術

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訊:土壤修復技術中的熱脫附技術是指在真空條件下或通入載氣時,通過直接或間接熱交換,將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加熱到足夠的溫度,以使有機污染物從污染介質上得以揮發或分離,進入氣體處理系統的過程。


熱脫附可通過調節加熱溫度和停留時間等方式有選擇地將污染物從一相轉化為另一相,在修復過程中並不出現對有機污染物的破壞作用。通過控制熱脫附系統的溫度和污染土壤停留時間有選擇的使污染物得以揮發,並不發生氧化、分解等化學反應。


熱脫附主要包含兩個基本過程:一是加熱待處理物質,將目標污染物揮發成氣態分離;二是將含有污染物的尾氣進行冷凝、收集以及焚燒等處理至達標後排放至大氣中。

熱脫附技術具有污染物處理範圍寬、設備可移動、修復后土壤可再利用等優點,特別對PCBs這類含氯有機物,非氧化燃燒的處理方式可以顯著減少二惡英生成。不過,熱脫附技術並不適於有機防腐劑以及活性氧化劑還原劑污染土壤、污泥、沉澱物、濾渣的修復。


一般來說熱脫附技術可以分類為原位熱脫附技術和異位熱脫附技術兩大類。

漫談熱脫附技術——何為熱脫附技術


原位熱脫附技術


原位熱脫附技術是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復技術中一項重要手段,主要用於處理一些比較難開展異位環境修復的區域,例如,深層土壤以及建築物下面的污染修復。


原位熱脫附技術是將污染土壤加熱至目標污染物的沸點以上,通過控制系統溫度和物料停留時間有選擇地促使污染物氣化揮發,使目標污染物與土壤顆粒分離、去除。熱脫附過程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機化合物揮發和裂解等物理化學變化。當污染物轉化為氣態之後,其流動性將大大提高,揮發出來的氣態產物通過收集和捕獲後進行凈化處理。

漫談熱脫附技術——何為熱脫附技術


原位熱脫附技術特別適合重污染的土壤區域,包括高濃度、非水相的、游離的以及源頭的有機污染物。目前,原位熱脫附技術可用於處理的污染物主要為含氯有機物(CVOCs),半揮發性有機物(SVOCs),石油烴類(TPH),多環芳烴(PAHs),多氯聯苯(PCBs)以及農藥等。


目前,熱脫附技術在石化工廠、地下油庫、木料加工廠和農藥庫房等區域以及在一些污染物源頭修復治理工作中廣泛應用,原位熱脫附技術可以修復地下距離為30多米。原位熱脫附技術不僅可以用修復大型石化廠,針對一些小的區域污染也可以進行修復,例如乾洗店甚至有居民居住的建築物等,但是在修復過程必須要對室內的空氣質量進行全程的監控,防止污染物超標。


異位熱脫附技術


異位熱脫附技術則用來處理一些適於開展異位環境修復的區域,將污染土壤提取出來並通過專門的熱脫附系統裝置處理。


異位熱脫附系統可分為直接熱脫附和間接熱脫附,也可分為高溫熱脫附和低溫熱脫附。

漫談熱脫附技術——何為熱脫附技術



(1)直接熱脫附由進料系統、脫附系統和尾氣處理系統組成。進料系統:通過篩分、脫水、破碎、磁選等預處理,將污染土壤從車間運送到脫附系統中。脫附系統:污染土壤進入熱轉窯後,與熱轉窯燃燒器產生的火焰直接接觸,被均勻加熱至目標污染物氣化的溫度以上,達到污染物與土壤分離的目的。尾氣處理系統:富集氣化污染物的尾氣通過旋風除塵、焚燒、冷卻降溫、布袋除塵、鹼液淋洗等環節去除尾氣中的污染物。


(2)間接熱脫附由進料系統、脫附系統和尾氣處理系統組成。與直接熱脫附的區別在於脫附系統和尾氣處理系統。脫附系統:燃燒器產生的火焰均勻加熱轉窯外部,污染土壤被間接加熱至污染物的沸點後,污染物與土壤分離,廢氣經燃燒直排。尾氣處理系統:富集氣化污染物的尾氣通過過濾器、冷凝器、超濾設備等環節去除尾氣中的污染物。氣體通過冷凝器後可進行油水分離,濃縮、回收有機污染物。

主要設備包括進料系統:如篩分機、破碎機、振動篩、鏈板輸送機、傳送帶、除鐵器等;脫附系統:迴轉乾燥設備或是熱螺旋推進設備;尾氣處理系統:旋風除塵器、二燃室、冷卻塔、冷凝器、布袋除塵器、淋洗塔、超濾設備等。


異位熱脫附技術的處理周期可能為幾周到幾年,實際周期取決於以下因素:(1)污染土壤的體積;(2)污染土壤及污染物性質;(3)設備的處理能力。一般單台處理設備的能力在3~200 噸/小時之間,直接熱脫附設備的處理能力較大,一般20~160 噸/小時;間接熱脫附的處理能力相對較小,一般3~20 噸/小時。


影響異位熱脫附技術處置費用的因素有:(1)處置規模;(2)進料含水率;(3)燃料類型、土壤性質、污染物濃度等。國外對於中小型場地(2 萬噸以下,約合26800m3)處理成本約為100-300 美元/ m3,對於大型場地(大於2 萬噸,約合26800m3)處理成本約為50 美元/ m3。根據國內生產運行統計數據,污染土壤熱脫附處置費用約為600-2000 元/噸。


總結


作為一種物理修復方法,熱脫附技術具有污染物處理範圍寬、處理速率高、設備可移動、修復后土壤可再利用等優點,特別是對於PCBs這類含氯有機物,非氧化燃燒的處理方式可以顯著減少二噁英的生成。自1985年美國EPA首次將該技術採納為一項可行的土壤環境修復技術起即被廣泛應用於國外處理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土壤、污泥、沉澱物、濾渣等污染場地的修復。另外,熱脫附技術對於處理一些突發性的有機污染環境事故,如由於意外泄露、傾倒而發生的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的應急修復也是一種不錯的技術方案。


目前我國熱脫附修復污染土壤應用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尚存在著以下問題:設備投資成本高、設備適用性不強、運行費用昂貴等問題;對不同污染物的認識不夠,不當的參數組合會導致其他副產物的產生,特別是含氯有機物的處理過程中會產生二噁英;土壤修復工程的噪音和揚塵、粉塵污染等新污染源控制難。上述問題需要國內產學研團隊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團結協作以共同解決。


原標題:漫談熱脫附技術(一)——何為熱脫附技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極星電力網 的精彩文章:

土壤修復新技術之――微生物與納米粒子的聯姻
解析煙氣脫硝技術
污水處理技術篇:怎樣提高污泥水解速率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與對策
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