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信息這麼多,時間那麼少,醫生怎樣有效提升專業知識?

信息這麼多,時間那麼少,醫生怎樣有效提升專業知識?

互聯網時代,信息流動極快極多,醫生工作繁忙,很多時候下了班已經精疲力竭,累得飯也吃不下的時候也不是少數,更不用提學習了。如何在這麼有限的精力下,這麼短促的時間裡,獲得最有效的信息,保持提升自己不間斷?


讀書不如讀文獻


上學的時候,聽過一個說法:讀書不如讀文獻。至今覺得有道理。當然,這裡的讀,指的是對自己專業文獻的精讀,而不是指如何獲取文獻。

經典教材的新版本從編著到成書也許需要幾年,而雜誌基本上能及時更新最新半年的臨床科研進展,所以說,養成閱讀文獻的習慣,對更新醫生的知識體系,是很重要的。


和老一輩的醫生相比,年輕的醫生太幸福了。當老一輩回憶當年在圖書館,利用館藏的文獻或者館間互助等方式獲取文獻相比,我們只要電腦點擊或者手機輸入標題,各種 App 和網站就會幫你下載到你所需的文獻。然而,也可能是下載文獻越來越容易,沉下心來看文獻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


但不管怎麼說,好的文獻還是值得一看的。


1

經典的四大醫學雜誌


別去查!現在就回答,你知道經典四大醫學雜誌指的是哪四大嗎?


答案是……NEJM、The Lancet、JAMA、BMJ。好的,如果到現在還不知道這說的是哪四本,那你得檢討了。


這「四大」,有最新、最具有震撼力的臨床試驗報告,醫學科研進展,醫學病例挑戰等……是所有醫學生入學後就應該了解的,並且伴著在醫學院的歲月慢慢熟知的。


非看不可:

對於有志於普外的醫學生和低年級醫生來說,兩本非看不可的雜誌就是 NEJM 和 The Lancet。


新英格蘭雜誌

信息這麼多,時間那麼少,醫生怎樣有效提升專業知識?



柳葉刀

這兩本雜誌更新快(周刊),專業性強,在最新出爐的全球雜誌影響因子排名上,也佔據了第二,第四名。最適合新手看的就是各類的病例挑戰及分析(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clinical picture 等)。


最適合細讀:


Lancet 的 Seminar(研討會)系列適合細讀,它基本上是以一種疾病作為一期的主題來進行討論的。比如最近很火的 ZIKA 病毒,它清晰明了地向讀者展示了病因,轉歸,治療方法,比教科書新和全,又比教科書更圖文並茂。


病例討論式:

如果你熱愛的是類似全院討論的形式,一定不能錯過 NEJM 的經典欄目,CASE RECORDS OF TH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麻省總醫院病例報道)。


這個欄目以一個病人從入院到治癒出院的整體過程進行分析,洋洋洒洒好幾頁,裡面充滿了各個「大牛」以及各個科室的思維分析衝撞。


這種病例報道極難,然而看完一篇之後,這個病人代表的疾病你就瞭然於胸了.


開拓眼界:


JAMA 和 BMJ 基本的內容是類似的。


JAMA 裡面有一個叫 Perspective 的專欄我非常喜歡,這個專欄每個禮拜會講一些知識之外的內容,比如病人為什麼不喜歡吃藥,醫院裡的清潔工的生活狀態,醫生變成病人或者家屬的體會,安樂死為什麼不能通過,各種有意思的話題。


BMJ 很多時候也集中關注一些醫院宏觀的問題,這些雜誌都會擴展你的眼界。


小貼士:


這幾本雜誌都有 E-mail alert 功能,既註冊後即可將每周(月)最新的內容發到你的郵箱,而且可以跟進你的喜好進行專業的選擇。


如 NEJM 的 Journal watch,基本會總結一周內研究進展熱點;而 Resident E-bulletin 是專為實習生寫的,針對實習生臨床問題進行解答分析等。


2


綜合性外科雜誌


這個分類主要指綜合性的專業雜誌,在外科學裡,我推薦 Annals of Surgery、BJS、Surgery 這三本。


這三本雜誌都是專業性的外科,所有有志於外科領域的年青人,都是應該好好讀這幾本書的。尤其是 Annals of Surgery,算得上整個外科領域的持牛耳者。


Annals of Surgery


其中對於年輕醫生來說,自己專業的研究文章都應該好好看。而其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可能是外科手術技巧和方式的創新部分(Commentary on Technique/Case Report)。


這兩年肝膽外科火熱的 ALLPS 手術(聯合肝臟分割和門靜脈結紮的分階段肝切除術),是 2012 年德國外科醫生開創的手術方式,而這一術式使得很多以前不能進行的晚期肝癌手術成為可能。而這一技術,正是一篇外科手術技術創新文章刊出後的結果。


外科的發展生命力在於創新,各種手術方式,各種新器械不斷創新才是這個行業相比於其他領域的迷人之處。


二十年前,誰也不能預測到腹腔鏡技術對整個外科領域的顛覆性的革命,而今天,手術機器人,器官移植、甚至 Google glass、VR 等新技術領域發展使得整個外科領域面臨著和當年腹腔鏡一樣的情況。


不管是學習,工作、還是寫論文基金,關注專業領域裡最牛的外科雜誌,掌握整體的外科發展大勢都是很必要的。


3


細分領域的專業期刊


在這個分類里,如果你有志了解更多,那麼一定不能錯過 Gut、Hepatology、Breast、Throid、Hernia、Transplantation。

信息這麼多,時間那麼少,醫生怎樣有效提升專業知識?



Hepatology


除了專業的臨床知識,這些雜誌上都有著每個領域前沿的科學研究進展,基礎熱點。


現在的醫學研究生不光要學著看病,當醫生,同時也要學著做實驗,寫文章。而自己的文章,能夠發布在這樣的雜誌上面,都是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髮展的重要階梯。


立志當高遠,也許開始,你離這些雜誌都很遠,然而可能一天天的積累,一天天的沉澱,也許有一天,你就會發現,你離這些雜誌並不那麼遠。也許夢想就在一瞬間實現。


4


中文專業期刊


最後回歸中文雜誌,中國(中華)級的雜誌的文章,仍舊是絕大部分中國外科醫生的首選。拋開大部分的科研文章。中華中國級的雜誌,最有價值的是國內專家主筆的臨床經驗分享,以及國內每年更新的臨床指南。


在外科學裡,我推薦中國普通外科雜誌、中國消化外科雜誌、中國實用外科雜誌等。


在無法直接閱讀外文文獻的時候,這些雜誌能給你國內專家的經驗,這些經驗教訓也許更貼地氣,更符合中國實際情況。

信息這麼多,時間那麼少,醫生怎樣有效提升專業知識?



中國普通外科雜誌


5


其他平台


作為外科醫生,手術視頻可能是最直觀的學習方式,如果只讀書,不開刀;或者只開刀,而開刀前不學習,都不能算一個好的外科醫生。


Websurg 很好的為外科醫生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

信息這麼多,時間那麼少,醫生怎樣有效提升專業知識?



WebSurg


裡面包括了各種手術方式的視頻,並提供標準化的操作培訓。每期還有專門的手術主題及線上培訓,提供你能想到的所有外科醫生需要的視頻要求。


同時其還提供虛擬圖書館服務,你可以像查詢文獻一樣,查詢你想知道的手術方式,綜述及操作。


Websurg 同時接受全世界的手術視頻投稿(六種官方語言,包括繁體中文,並提供翻譯服務),並對每期投稿最熱的作者(外科醫生)進行一定程度的獎勵。


誰說中國醫生做不好手術?把你的視頻 upload 上去,用視頻說話,在外科界,手術刀就是最好的語言。


6


丁香園專業頻道


我們建議外科同行關注丁香園普外時間公眾號,普外頻道,普外社區以及丁香公開課普外頻道。


放在最後,因為我們自信涵蓋了上面的內容。我們自信,目前是國內比較好的普外綜合頻道,我們自豪為中國所有外科醫生服務。


也許你所在的醫學院並不是什麼 985、211 名校,只是從一所大部分人沒聽說的醫學院,然後一步步慢慢考研考博奮鬥;也許你的第一專業也不是華麗的八年制本碩博連讀,只是本科甚至是專科;也許你現在也不是不是高大上北上廣附屬教學醫院,而可能只是市級醫院的一名普通外科值班醫生;然而這些都不應阻擋你繼續學習,繼續給予你的患者最好,最專業的外科服務。


當然,這對於其他專業的同行來說,也是適用的,丁香園有一系列不同專業方向的公眾號。


你負責照顧你的病人,我們負責把專業內容傳遞給你。好嗎?


作者註:本文部分內容引用於美國 Turfs 醫院王維嘉住院醫生的文章《intern 讀什麼》。


責任編輯:貓羯座


排版設計:劉冬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園 的精彩文章:

在日本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位醫生憑的是什麼?
是病人,還是來訪者、消費者?
VR+外科醫生,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我們拭目以待
血管造影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讓診斷更快更精確
2016 國際神經再生高峰論壇暨第十屆國際再生論壇
您可能感興趣

時間那麼少,醫生怎樣有效提升專業知識?
學會這些分娩知識,生孩子的時候,醫生都會誇我好專業!
同樣是醫生,為什麼別人比你賺的多?
人生大事不能忍,到底多久該尿一次?醫生是這樣說的
各科醫生從不會做的事,因為他們知道危害有多大!
這些生活小常識,醫生也不一定知道,實用!
醫生讓她多喝水,結果她差點因此送命,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這個水果知道的人太少了,但醫生卻在反覆研究它,這是為什麼呢?
各科醫生從不會做的事,因為他們知道危害有多大
為什麼醫生推薦喝溫水,這麼多好處你知道嗎?
這個水果知道的人太少了,醫生卻在反覆研究它,這是為啥?
尿毒症換腎後還能活多久?醫生一般不會多講,你知道嗎?
醫生說這幾個孕期知識只是謠言,孕媽們不要驚慌!
做B超時別錯過醫生的這幾句話,可能和胎兒性別有關
順產時多受這麼多疼,只因醫生產前估錯胎兒體重!
我一直懷疑,醫生們是不是有他們專用的文字?
懷孕了怎麼補鈣?醫生是這麼做的
這4個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很多醫生都不知道,你一定要記下來!
生薑,這幾種人一定不能碰,不然醫生都救不了!你是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