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是鄉紳?——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札記

誰是鄉紳?——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札記

誰是鄉紳?——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札記



文 / 帥好

費孝通55年前說:「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貴族力量的再生時期,或者沒有一個資產階級的中等階層奪取政權的時期?」我認為思考這個問題,可能要從鄉紳這個過去龐大的地方精英起步。本文大約7400餘字,分為「誰是鄉紳」、「拐了彎的鄉紳義舉」、「鄉紳的法律特權」、「鄉紳的地方影響力」等四部分。這裡選發第一部分。

誰是鄉紳?——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札記



誰是鄉紳?

如果沒有記錯,在那部反映雍正皇帝勤勉治國、獲得多個大獎的電視連續劇中,青天大臣田文鏡有一場戲,說的是河南幾十名考生聚堵衙門、罷考,要求為農民減稅的事情,之後田文鏡處置得力,平息了這場糾紛。


這場戲對民間鄉紳階層正義的塑造,符合一貫承襲的傳統,幫助正義情緒的滿足感,在基層社會大行其道。但事實上,兩千年來,對這種由官紳、學紳共同打造的「口頭歷史、情緒共識」,以謬傳謬,流弊至今,其正是在「學而優則仕」社會中,士紳們用筆維護自己生存方式的一種手段。

誰是鄉紳?——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札記



「鄉紳」一詞,在民間社會的通俗含義,一般是指那些在當地有名望人士。至於何為「有名望人士」,總該有個尺度。鄉紳在清代的社會作用,主要集中在地方事務上。清代社會的縣級政府,是「一人政府」,行政事務方面,一切由縣官說了算;在地方事務方面,士紳階層與官方共商地方事務,參與政治決策,其權力是依靠政府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地方影響力授予的。這點非常重要,在《清代地方政府》中,瞿同祖說,「士紳的這個權力是非正式的授予的權力,」(瞿P282)我僅同意一半。原因是士紳的權力來源,依然來自專制的政治秩序,而不是民間自治授予的。另外瞿同祖認為,在中國城鄉不存在自治(P11),我非常同意。

士紳階層,瞿同祖將其大體分為兩類群體:一是官員,包括現職、退休和罷黜官員,其中含捐買官銜、官階的;二是有功名的「士」,文武進士(京師會考優勝者)、文武舉人(省級鄉試)、貢生(可以捐買)、監生(可以捐買)、生員(官學第一名,又稱秀才)。這兩個集團通稱士紳階層。前者稱「官紳」,後者稱「學紳」。(P288-291)瞿同祖的方法是政治制度規制式的,而觀察是圍繞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進行的。


士紳階層中,一般官紳在故鄉均有土地,而學紳不一定都有土地,但總體上,士紳階層擁有一定數量的財富是其基本特徵。革命觀念中,「地主」就是「土豪劣紳」的說法,給後人留下相當混亂的認識和價值判斷。現在還有一個觀點是縣下皆自治,地方精英要麼有文化、要麼有財產。這是非常欠妥的化約式思維方式。


到了費孝通先生這裡,他從來沒有從政治秩序中弄清楚過士紳究竟是哪些人。1953年他在美國出版的《中國紳士》認為,士紳階層集中於官紳及其部分親屬,以及受過簡單教育的地主。(費P14)因為費老的思考主要著眼經濟上的貧富、剝削,從社會學角度來觀察的。他在追問,為什麼這個寄生的階級會維繫這麼長久?士紳取得的成就能否為這個階層的存在作出充分的辯護?靠什麼贏得農民的尊重和感激?(參見費P115)


從今天的政治哲學角度來看,費孝通書中還指出另一個更為深遠的思考:「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貴族力量的再生時期,或者沒有一個資產階級的中等階層奪取政權的時期?……為什麼中國沒有發生類似英國大憲章的運動?經濟結構中的地主階級是這個社會結構中的紳士,為什麼他們在政治上變得這樣中立,這樣消極?」(費P14)


費孝通自己的回答是:「紳士不同於西方的貴族,不可能形成一個政黨來盡責管理一個政府。」「他們進入政府,但不是為了政治權力本身的目標。事實上,即使他們在政府里做官,典型的官員還是同時作為他親屬和關係戶的代表而發揮作用。」「他們因社會而變,但沒有政治責任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應該把他們看作一個貴族等級。」(費P118-119)

誰是鄉紳?——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札記



瞿同祖也提出了類似問題:為什麼存在衝突的官紳之間,沒有導致顯著的變革?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是,所有集團都能在現行體制下得到最大的回報,惟一例外是普通百姓,因此儘管存在衝突,他們卻沒有興趣改變現狀。(P339)


接瞿同祖先生這個觀點,對比英國封建之後的貴族力量,我有一個簡單的想法,英國分封的土地私有制,是英國貴族的底氣,他們在分封的土地上甚至有服務封地的自身武裝。再與當時的法國相比,同一時期中國的市鎮鄉村,從來沒有議會,沒有任何自治組織,能夠對抗王權。當時西方人的那種抵抗,精神上的動力來自於宗教的信仰:教權信仰給人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庇護——王權再高,也低於上帝的授權;王權不公,人們會聽從上帝的召喚。而大一統的清王朝,遵循的祖制卻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士莫非皇帝家奴,最高信仰就是皇帝萬歲、偉大、光榮、正確。

誰是鄉紳?——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札記



那麼信仰呢,費孝通說,「從韓愈開始,中國學者就不在皇帝對錯上來麻煩自己了,他們認為學者的作用就是維護皇帝。」(費P31)鄉紳雖然是地方有影響力的群體,但這個群體依然是皇權體系中的一個特權階層,他們與地方官員相互依存,維持相對安定的生活是其宗旨。


鄉紳,從明朝到清朝,然後跨越民國來到1949年,我關心的是民國階段的鄉紳問題。我想說明的是,地主這箇舊時代中國基層社會的富有群體,比起鄉紳來說,抗風險能力明顯偏弱,如果沒有機會捐個功名,在清朝的待遇依然是庶民,經常處於來自衙門的迫害和困擾;如果在民國,地主被困擾的主要對手,就是佔山為王的土匪、各種過路軍隊的兵痞和縣官府的持續敲詐。他們均有一個好聽的旗號叫「殺富濟貧」。


民國階段,軍閥混戰20多年,之後抗日戰爭8年,之後是國內戰爭4年,國民幾乎一直是在戰火之中苦熬苦撐。分析這個階段的鄉紳,其參照又是什麼?皇權專制的社會結構不存在了,那個政治秩序中的所有保護沒有了,戰火中的槍杆子和不斷更迭的地方政府官員,成了鄉紳最大的上帝。由於朝代更替的時間還短,清朝遺風還在,兩千年專制社會下形成的鄉規民約,對鄉紳的行為還有一定影響。

誰是鄉紳?——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札記



著名美籍奧地利探險家、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和語言學家約瑟夫·洛克所攝甘南卓尼鄉紳(1925年)


如果以法律為參照,按著黃宗智的觀點,大清律和國民黨時期的法律總的比較是:大清民事律主要是禁止某行為,加以刑罰;而國民黨的法典確定了某些原則、權利、義務和時效等。(參見黃P22)在民國制度之下,鄉紳與庶民的身份不平等問題,至少在立法上正在弱化,而貧富、知識、武力的多少,可能是鄉紳及行為的主要標杆。


還有一個問題,民國時期的鄉紳,有權利在法律上代表自己的利益,甚至每一個普通國民也有,但誰來代表地方群體的的利益?依然沒有一個確定的法律制度和平台,也沒有一個保護或代言國民群體的義務體系。這個問題,可以說迄今2008年為止,也沒有解決。鄉紳最多也不過關心地方穩定,一般僅是出於道德上的義務。以德治國,可能就是其遺風。


我關注這個問題也有好幾年了,採訪過好些箇舊鄉紳,或者近親屬、僕人等,由於假歷史和簡化方法論的誤導,一直不得要領,讀瞿同祖的《清代地方政府》一書,忽然明朗了一些,甚至覺得找到了研究這個問題的樞紐開關。不釐清這個問題,跨越民國之後演變的鬥地主事件,就難以找到紮實的民間來源根基。我的目的不在為誰昭雪,只為社會演進的腳步留下清晰的印跡。


帥好 2008年


☆☆☆


本文來源:作者新浪博客。現經作者授權刊發。


合作、投稿、轉載請聯繫:


shidaipiping@foxmail.com


☆☆☆


作者:帥好,獨立批評家、歷史學者。中國第三屆當代藝術思想論壇「藝術史論獎」獲獎者。代表作:《以酒為天:大饑荒中的茅台酒紀事》《畫殤:中國、愛爾蘭畫家反饑荒行為比較》,正在進行的一項華人美術界的獨立研究:《極權美學研究》。該項研究的第一部分《政治運動中的美術》已載於2013《領導者》新年特刊《歷史報告》。


註:本號所推送的文章非商業行為,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探尋參照 瞭望遠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批評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假借基督教建立政權,起義後佔領我國南方,清朝政府最怕他們
海賊王我問你答 世界政府給巴基傳信的方式是?
古代政府如何解決單身問題?
賴清德到訪「台灣省政府」駐地,稱「解決閑置問題」
《滇軍政府討滿洲檄》相關問題論析——兼及《孫文布告大漢同胞書》
此地村民自稱是周朝後人,拿出遺留族譜找政府,稱九龍是祖先封地
《海賊王》圍繞山治王子聯姻的陰謀 世界政府想坑大媽?
這場地方性起義反叛清政府的白彥虎和阿古柏,下場如何?
他是美國華僑領袖,清政府通緝孫中山,被他輕鬆化解
海賊王,羅賓對古代兵器冥王毫無興趣?也沒有向世界政府復仇的意思!
孫中山最初只想和清政府談談,為何反被清政府打臉?
清朝已有同性婚姻!從地方驚動到京城,康熙政府這樣處理你贊同嗎
由《政府公報》看袁世凱政府政治舉措
北洋政府是「賣國」政府?
《海賊王》羅傑是否最強?世界政府是不是反派?
明政府如何收復安南?
對話蔡奇王東峰張慶偉,京津冀政府一把手這麼看協同
蔣介石是如何帶領南京政府走向「正統」的?除胡漢民還有誰站隊蔣
韓媒罕見刊文稱:韓國新政府是軍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