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長征七號」這樣「走」向發射塔架

「長征七號」這樣「走」向發射塔架

「長征七號」這樣「走」向發射塔架


■ 軍報記者 鄒維榮 王通化


今天上午從8時開始,經過平穩行駛約3小時後,執行首次飛行試驗任務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與搭載載荷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台沿著長長的鋼軌,安全、準確、流暢地轉運至發射塔架,首次在世人面前露出真容。這次成功轉運有哪些精彩看點?記者在轉運現場採訪了被稱為垂直總裝「01」的指揮員張再經。

「長征七號」這樣「走」向發射塔架



轉運現場(楊志遠攝)


記者:這次火箭垂直轉運,和過去比較有什麼不同?

張再經:這次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採用改進後的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轉場「新三垂」測發模式,縮短了火箭在發射區的射前準備時間,有效提高了發射可靠性。這項技術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長征七號」這樣「走」向發射塔架



記者:此次垂直轉運,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鐵軌上一共拐了4個彎,才到達發射陣地。為什麼拐彎?


張再經:是因為要和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共用一個轉運軌道,節省佔地面積。

記者:我們做兩條直的不行嗎?


張再經:做兩段直的,就把這一段的生態給破壞了。海南文昌發射場設計規劃時,理念就是生態、環保。為了鋪設這樣一條綠色環保又安穩可靠的通天大道,發射場的建設者們付出了大量心血。特別是新一代火箭都是重量級的大個子,對軌道的要求極高。為了保證焊接質量,我們自主研發了氣壓焊焊接起重機軌等施工技術。

「長征七號」這樣「走」向發射塔架



記者:轉彎行走比直行難度要更大。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組合體高有60多米、重達2000多噸。要讓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實現順利轉彎,對技術支持上有特殊要求嗎?

張再經:由於火箭轉場時「頭」部包裹著衛星,行走起來「頭重腳輕」,因此要「小步慢行」。汽車轉彎,轉動方向盤就能輕鬆完成,火箭轉彎則要依靠活動發射平台。這個長26 米、寬23米、重1800 噸的「大傢伙」轉彎,遠沒有那麼簡單。經過研究人員計算,最大轉彎角度在60 度左右時,火箭轉彎最省勁兒。

「長征七號」這樣「走」向發射塔架



記者:聽說此次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組合體垂直轉運,採用了「單軌差速轉彎行走技術」。這項技術有什麼突破?

張再經:這是航天發射支持系統的一次重大突破,讓我國運載火箭活動發射平台轉彎行走實現了「零」的突破。目前,除日本外,我國是第2 個掌握「單軌差速轉彎行走技術」的國家,也是繼美國、歐空局、日本之後第4 個掌握「發射平台轉彎行走技術」的國家,縮短了我國在發射設備領域與其它航天大國的差距。


記者:這次成功垂直轉運,標誌著什麼?


張再經:當長征七號火箭踏上這個軌道時,就意味著首飛進入了倒計時。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和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將一起迎來「首秀」!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基因編輯:「改寫」生命
牆上游來大白鯊和小丑魚
從「工匠精神」到「創客文化」 昔日「漢陽造」華麗轉身
「許曉峰音樂工作室」落戶南京 將排演南京本土原創音樂會
國內唯一唐宮樂舞《大唐女皇》7月9日將開演
您可能感興趣

津產長征七號火箭即將發射
長征七號發射架打開 燈光亮起靜待升空
長征七號,走你!
鏡頭感完勝長征七號 俄「聯盟」號火箭發射更壯觀
揭秘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新」在哪
長征七號擇機首飛 海南發射場露真容
長征七號發射成功 官方透露其攜帶一神秘殺器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長征七號火箭上天 臍帶塔由大連製造
細數長征七號一連串「新」
長征五號與長征七號解析!
起底:長征七號火箭
中國長征七號新型火箭發射成功
「升級版太空擺渡車」隨長征七號「旅行」
劍指蒼穹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即將第二次點火升空
為什麼長征七號的尾焰多了藍色
長征七號火箭已做「防水」 可冒著中雨發射
長征七號首飛為何選擇這裡?細數文昌發射場五大優勢
長征七號首飛細節:發射前夜供電系統突發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