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駕崩,殉葬制復活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文/張宏傑
摘編自《朱元璋傳》,重慶出版社出版,本公眾號獲授權刊登
朱元璋是個工作狂,很少娛樂和休息。
經過20多年的「剪伐斫削、藻繪粉飾」,大明天下這座大廈的外表終於接近了朱元璋的藍圖:天下太平,四方安定,民生恢復,基業穩固。
最主要的敵人蒙古已經被壓制在了一隅,天下有實力挑戰皇權的豪強勢族已被消滅,經濟迅速恢復,社會日漸穩定。
代價是朱元璋長年的超負荷運轉,不間斷的緊張工作持續消耗著朱元璋的健康,而晚年兩次親人去世,又使朱元璋的精神遭遇重大打擊。
朱元璋之死
洪武十五年(1382年),51歲的馬皇后病死,朱元璋十分悲痛。更大的打擊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的去世。65歲的朱元璋如同天塌一角,精神幾近崩潰。
史載朱標去世後第三天,朱元璋在「御東角門,召廷臣諭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此,命也!』因之大哭不止」。
第二年朱元璋大病一場,雖然從死亡線上被搶救回來,卻從此「病纏在身」,身體大不如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初八,71歲的朱元璋再度病倒。
好強的他開始還勉強撐著病體,「日臨朝決事,不倦如平日」,以為能熬過去,不想百般治療,病情始終未見好轉。遷沿月余,閏五月初十日,在西宮卧榻上停止了呼吸。駕崩之日,發布了早已準備好的遺詔:
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於世,定禍亂而偃兵,妥生民於市野。謹撫馭以膺天命,今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專志有益於民。奈何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智,好善惡惡,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危懼,慮恐不終。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輔佐,以福吾民。葬祭之儀,一如漢文勿異。布告天下,使知朕意。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所改。
朱元璋墓
朱元璋死後的第7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葬朱元璋於孝陵,上謚號曰「高皇帝」,廟號「太祖」。
復活殉葬制
臨終之前,朱元璋發布了一生最後一道命令「責殉諸妃」,也就是命令妃嬪們為他殉葬,到地下去服侍他。這道命令,復活了在中國已經消失了1000多年的人殉制。
殉葬是先秦時代的野蠻風習,貴族們生前鐘鳴鼎食,死後還要把生前喜歡的一切,包括美貌的侍女都帶到墳墓中去繼續享用。考古發掘戰國以前的貴族大墓,常見累累殉人白骨。
隨著人文精神的覺醒,從春秋晚期起,這種野蠻的做法就不斷遭到人們的抨擊。秦國起於西陲,在諸國中文化最為落後,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殉葬者居然高達177人,秦人因此作了著名的《黃鳥》之詩,表達諷喻痛惜之意。
隨著文明的演進,春秋之後,人們開始大規模製造泥塑木偶代替生人陪葬,人殉現象越來越少,連秦國也於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廢止人殉。兩漢之後,中原王朝徹底廢除了殉葬之制。
然而朱元璋卻使中國文化出現了返祖現象。諸宮人中,除了張美人的女兒年僅4歲需要撫養得免一死外,其他為朱元璋侍寢過的近40位宮人妃子都被迫自殺。《明朝小史?卷三》載:「太祖崩,伺寢宮人盡數殉葬。」
復活殉葬制,表明了朱元璋對生命特別是對婦人生命的一貫賤視。
朱元璋對女性的態度
朱元璋對女人的態度有些矛盾。一方面,朱元璋在年輕時代曾不擇手段追逐女人。
《國初事迹》記載他強娶民女的歷史:「濠州胡家有女守寡,太祖欲納之,其母不從。後聞隨軍在淮安,不曾適人,太祖遣人以書達平章趙君用,請求之。君用以胡氏同其母送至,太祖納之,立為胡妃。」
在擊敗陳友諒和推翻元朝後,他將這兩處後宮的許多漂亮女子納為己有。除此之外,俞本《紀事錄》還記載朱元璋一度曾與屬下老婆私通,並生了個私生子:「故元帥韋德成妻美,上令移居後庭,通而生子,名曰朱生。」
然而另一方面,朱元璋又將底層文化中賤視女性的傾向發展到極致。朱元璋特別看不起歌女娼妓之流,命令她們平時必須穿著標誌身份的黑色衣飾。
有一次,朱元璋賜傅友德宴,命葉國珍陪同,還撥了10多個歌妓供他們取樂。不料葉國珍喝了點酒,一高興,命令歌妓穿上華麗衣服陪坐。朱元璋聞知,在拘執了葉國珍後,又將無辜的歌妓割去鼻尖。
開國之後,朱元璋管理後宮規矩特別森嚴。自后妃以下以至宮女,所有衣食、用具、金銀錢帛等供應,要經過重重複雜的手續領取,如果徑直到部里領取,將處以死刑。
宮人私遞書信出外,將處以死刑。妃子宮人生病,只能派人把癥狀轉告給太醫開方,絕不準醫生入宮診治,否則必死無疑。為了抑制宮女的生理需求,傳說朱元璋還曾對宮女們施以幽閉之刑。
除了對結髮妻子馬皇后一直保持著尊重以外,朱元璋對於其他宮人妃子,稍有不滿就舉起屠刀。《紀事錄》載,洪武年間宮廷內有大量浣衣罪婦,專門為宮內人服務。有一次朱元璋聽說她們中間有人與外面相勾結通消息,遂將5000多人包括看守她們的守門人都剝了皮。
甚至對那些服侍他多年的妃子,也不例外。有一次太監在御河中發現了一個墮胎的嬰兒,朱元璋懷疑是楚王朱楨之母胡充妃(即那位被他強逼成婚的胡氏)所為,遂親手持刀將她砍死,然後把屍體扔到荒郊野外,聽任野狗啃食。
楚王聞聽,千里迢迢奔喪來到京師,到處尋找母親的屍體也沒找到,最後只好拿著母親生前用過的一條練帶回去了。
另一次,朱元璋因為一件小事大發雷霆,將魯王之母郭寧妃、唐王之母李賢妃和伊王之母葛麗妃三個人同時處死。朱元璋還不解氣,命人將三具屍體混裝在一個大筐中,胡亂埋於太平門外。
事情過後,靜下心來,朱元璋又有些後悔,命人把妃子挖出來正式安葬,不料天氣炎熱,挖出的三具屍體已經腐爛,分不清誰是誰,只好在屍坑上面堆了三個墳丘了事。
朱元璋創下殉人之例,後代帝王只能謹遵。明成祖死後,殉葬的妃嬪30餘人。明仁宗死後有5個妃子殉葬,宣宗死後有10人殉葬。
至於景帝,史書上僅記載「諸妃嬪唐氏等」殉葬,具體人數不明。5個皇帝加起來,殉葬妃嬪總數估計在100人左右。不光皇帝,連諸王也都亦步亦趨。
《明史?諸王傳》中載,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死時,「王妃皆殉」。周憲王朱有燉是朱元璋之孫,正統四年臨死前上奏表示身後務從儉約,故明英宗特命「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遣歸」。
誰料未等聖旨傳到,王妃鞏氏和施氏等六夫人已經同日殉身。英宗無奈,只能表彰她們的「貞烈」「貞順」。
穩定退步的明朝
明代的人殉制度終結於明英宗朱祁鎮。他在臨終之前,曾留下了這樣的遺囑:「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
這項決定順應天理人心,受到萬民歡迎,公布之後,許多大臣甚至感動到流淚,「時讀竟,涕下,悲愴不自勝」。後世史家對此舉更是不吝讚美之詞,說「英宗獨見,罷免此舉,遂破千古迷謬,視唐宗命孟才人先效死於生前者,聖愚奚啻千里」。野蠻殉葬制度終於被畫上了句號。
唐宋以生機勃勃的外向型的競爭社會呈現於世界,而朱元璋統治下的明朝則是內向的、反競爭的、缺乏想像力的。
朱元璋開創的300年大明,是中國歷史上最穩定的朝代之一。而這300年,卻是歐洲歷史上最為動蕩的階段。不過正是在這些動亂中,孕育了現代西方文明。
黃仁宇說,「克倫威爾在馬斯頓荒原擊敗查理一世時,為公元1644年,也即是中國所謂崇禎皇帝上煤山的一年,也就是明亡的一年。」大明300年,正是中國與西方一個大幅度後退,一個大踏步前進的擦肩而過的時代。
且讀且評論。本周最佳評論得贈書《朱元璋傳》。
古巴雪茄廠的神秘職業:朗讀者
這麼多人都知道了雍正的秘密
民國初年貴州政壇的血雨腥風
《蒙娜麗莎》的逃亡
泰迪熊:一個溫情的世界性符號
※溥儀奉懿旨嗣大統,相繼光緒駕崩,慈禧薨逝,巧合嗎?
※唐太宗駕崩之後居喪期間,滕王李元嬰頻頻以歌舞為樂
※武則天駕崩後 李隆基蟄伏兩代短命皇帝登上皇位 剛上任就殺死太平公主
※順治駕崩,為何要董鄂妃妹妹殉葬
※宋太祖為何突然離奇駕崩?
※清朝光緒帝身亡之謎, 到底是光緒先駕崩還是慈禧先駕崩?
※乾隆駕崩後,和珅為何不逃跑?
※明朝皇帝朱見深因女人而駕崩?
※太祖皇帝死亡之謎 宋太祖為何會離奇駕崩?
※康熙皇帝駕崩後,四皇子胤禛入主大統,改元雍正
※朱元璋駕崩前留下一人,本可阻擋朱棣謀反,可朱允炆自己搞砸了
※永樂皇帝突然駕崩,朝鮮人服喪期間,王室卻開始遴選美女
※周夷王駕崩後,其嫡長子姬胡繼位,是為周厲王
※皇帝駕崩後,她斬下自己的手,還逼迫上百大臣用來殉葬
※揭秘:順治皇帝駕崩為何要董鄂妃的堂妹殉葬?
※明朝皇帝駕崩後,皇太后大肆銷毀一物,故宮博物館因它而哭泣
※光緒駕崩之謎 慈禧為何殺光緒
※泰王駕崩!性工作者穿黑衣哀悼
※康熙帝駕崩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