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你可以對朋友圈的食品安全謠言說NO了
長安清富說邵平,爭如漢朝作公卿
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
西瓜吟
/
文天祥
炎炎夏日,吃塊西瓜最好不過了,既能清熱解暑還可以生津止渴。最近及好處於一身的它最近又在朋友圈火了,在微信朋友圈有這樣一則帶有警告意味的「友情提示」:「西瓜蓋上保鮮膜後放入冰箱……可以害死人!」對此專家的解釋是:因為保鮮膜阻礙了西瓜降溫,給細菌繁殖提供了溫床。不過,也有人質疑:保鮮膜很薄,對於熱傳導的阻礙效果並不明顯,它反而可以防止食物交叉污染。
西瓜切開進冰箱前,用保鮮膜封存是大家的一貫做法。今後到底還能不能這麼做了?看看下面各方對此問題的回應。
食
媒體實驗
近日,「裹了保鮮膜的隔夜西瓜不能吃」的消息在微博、微信上瘋傳。記者梳理後發現,該消息來自某媒體的一個實驗。據報道,有一家三口因吃了隔夜冷藏的西瓜,全都拉肚子進了醫院。隨後,該報記者將切開的半個西瓜封上保鮮膜,並在常溫下保存12個小時後送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測。
在試驗中,工作人員分別在西瓜切面的表層、表層下4厘米處、表層下8厘米處取樣,每處取樣1克,搗碎後放入培養基中。12小時後,三個樣品的培養基中均分布著密密麻麻的菌群。實驗人員表示細菌數量已難以數清,需要以億為單位計算,其中,表層的瓜瓤細菌最多。最後得出隔夜西瓜細菌數以億計的結論,並呼籲大家扔掉隔夜的西瓜。
隨後,央視某節目也做了相關實驗。結果顯示:冷凍4小時後,封了保鮮膜的樣品中,細菌數量為65個,高於沒有封保鮮膜的西瓜。而等待了20個小時之後,沒封保鮮膜的西瓜中,細菌含量為每克80個,而封了保鮮膜的西瓜中,細菌含量居然高達每克210個。專家由此推論,覆蓋了保鮮膜的西瓜確實對細菌的生長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結論:
隔夜西瓜蓋上保鮮膜
細菌含量超標不宜吃
求證釋疑
「包裹保鮮膜的西瓜細菌數以億計」的消息在網路上不脛而走,並一度被眾人視為能證實「裹保鮮膜的隔夜西瓜不能吃」的有力證據。為什麼蓋了保鮮膜的西瓜會產生那麼多細菌?
對此,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急性中毒專家組組長吳建中教授解釋,蓋了保鮮膜之後西瓜有了一個細菌生長的小環境,水分、溫度都要比不蓋保鮮膜的細菌的生長條件好一些。
然而,對於實驗結果,有不少網友認為,可能保鮮膜自身就有細菌,所以用它封存食物,細菌就會增加。不過,記者查閱了國標《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當中對微生物的指標並沒有明確要求。
「保鮮膜是經高溫生產的,本身不可能攜帶細菌。」吳建中說,保鮮膜中的細菌,應該是拆開後貯藏不當被污染的。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覆蓋保鮮膜的西瓜含的水分、口感肯定要比不蓋保鮮膜的要好。吳建中說,「由於食物接觸氧氣後易氧化,保鮮膜包牢後,氧氣相對少些。保鮮膜中的『鮮』就是指保留水分,這樣營養成分也會流失的少一些。」
結論:
為細菌提供了生長環境
但保鮮膜本身並無細菌
專家支招
吳建中說,其實西瓜上的這些細菌並不算多。舉例來說,市民買回的生肉上,每克大概會有10萬個細菌,有的甚至更多。但因為肉和西瓜的食用方法不同,經炒制後,生肉的很多細菌都會死亡。
吳建中說,與其在西瓜保存上糾結,不如在西瓜用的刀上下點功夫。「如果刀被污染了,細菌遠遠超過這個數。」為此,吳建中建議,市民一定要將水果刀和菜刀分離。「如果用切肉的刀切西瓜,不僅有細菌,很可能還有致病菌。」吳建中說,切瓜之前記得用開水反覆燙刀。
那麼,平時保存吃剩的西瓜,究竟還該不該用保鮮膜呢?對此,南京市第一醫院營養師徐殿松認為,如果冰箱里有單獨儲藏西瓜的空間,不會造成串味、不會造成水分流失,就不建議覆蓋保鮮膜。如果無法滿足上述條件,覆蓋了保鮮膜的西瓜也最好不要隔夜,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吃完。
結論:與其糾結保鮮膜不如開水燙刀殺死細菌源
通過科學實驗和專家的介紹,想必你對這則食品謠言有所了解,所以大家在超市和菜市場通過安全渠道去購買西瓜都是沒問題的。





※居然是假的?看完這些謠言解答你就知道了
※爸媽的朋友圈=謠言集散地?不如讓他們好好看看這些真相!
※婆婆說的這些孕期飲食謠言,你信了嗎?
※艾弗森:那些說我破產的消息都是謠言,還是好好操心你自己吧
※這些致癌的謠言,請不要在朋友圈轉發了
※懷孕了總是提心弔膽?生完才知這些謠言都是逗你玩
※關於SaaS,你聽說的那些,可能都是謠言!
※看看你是否也被這個牙膏的謠言騙了!
※連中醫都出來闢謠了:這些「常識」真的是謠言,這鍋我們不背!
※這些謠言你是不是信過?都是騙人的!
※這些中醫常識居然都是謠言,看完我震驚了!
※豆漿的這些「謠言」你都聽說了嗎?這裡來給你一 一 解釋!
※無PS的唐嫣原來是這樣,有網友謠言唐嫣蹭秀,你怎麼看?
※為爸媽朋友圈的謠言煩惱,現在你需要這個闢謠神器!
※你害怕促排卵,就是因為信了這些謠言!
※姑娘,別再讓這些護膚謠言毀了你的臉!
※說說一些你還在深信不疑的護膚謠言
※這些有關食品安全的謠言,第一個你可能就中招了!
※這些媽媽們一定不要聽信的謠言,以及對寶寶有好處的幾條建議,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