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7人消滅日軍3500人,你信不信
圖註:近日,「牆縫戰鬥」戰績這一原本屬於學術研討範疇的問題,被攪進了法庭
自2015年以來,「牆縫戰鬥」頻繁成為歷史圈的熱議話題。先是有媒體刊文稱,在這場戰鬥中,「(中國軍隊)700人利用有利地形和日軍驕狂心態,以手榴彈為主要武器,在10小時戰鬥中斃傷日軍3500人以上,而自己只犧牲7人」,故該戰鬥所屬的「鏡泊湖連環戰」,乃是被埋沒的「抗戰最大大捷」。①此說一出,引起相當多的質疑之聲。近日,更有參與「牆縫戰鬥」的抗日將領後人,將質疑者告上了法庭。
那麼,「牆縫戰鬥」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場戰鬥,果真以犧牲7人之代價消滅了超過3500名日軍嗎?
「牆縫戰鬥」中方六、七百人參戰,沒什麼爭議;但斃傷日軍數量的爭議非常之大
「牆縫戰鬥」發生於1932年3月中旬,地點是在寧安縣鏡泊湖地區。九一八事變後,原吉林步兵第二十七旅第三營起義成立「中國國民救國軍」,總指揮王德林,副總指揮孔憲榮,前方司令吳義成,參謀處長李延祿(中共地下黨員)。該軍自1932年2月起,在吉林敦化、鏡泊湖、海林、寧安一帶連續與日、偽軍交戰。「牆縫戰鬥」是其中的一次伏擊戰。
之所以叫「牆縫戰鬥」,是因為該處地形特殊。據當地黨史資料,「小龍灣(牆縫)戰跡地遺址,位於寧安市鏡泊鄉湖西村西南四里處。由於地處牡丹江上游入湖甩彎的地方,因此當地人又叫『小龍灣』。牆縫面臨牡丹江,北靠群山,西臨東大泡,東面是懸崖峭壁。這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敦化通往寧安的咽喉要道。這裡遍地是大石頭,東一塊馬頭石,西一塊卧牛石,山崖下邊是一條彎彎曲曲,長達五、六里長的小山路。」②略言之,因道路狹長,巨石眾多,隔段即有裂口,故有「牆縫」之俗稱。
「牆縫戰鬥」中方參戰部隊數量,李延祿的說法是700人,日方資料的說法是「六七百人」,大致無誤。惟斃傷日軍數量有很多種說法。概括起來,可以區分為「百人上下」和「三千餘人」兩種。下文分別就這兩種觀點,介紹其核心史料。
圖註:2015年,曾有多家媒體刊文肯定「牆縫戰鬥」7﹕3600的戰績
第一種說法:斃傷日軍總計在百餘人上下
1、1933年,國民救國軍自己出版的宣傳材料稱:斃敵兵一百二十名,負傷者數目不明
先看中方材料。1933年10月,王德林、孔憲榮等人,以「東北義勇軍總司令部宣傳」的名義,在關內編印發行了一冊《中國國民救國軍抗日血戰史》,。據該書描述,「牆縫戰鬥」之戰果如下:
「(日軍進入伏擊圈後)混戰至兩小時左右,敵人陣線混亂,曲團李營(本文作者註:偽軍),舉旗投誠。日軍小川部急遽後退,被馬連長從後追襲。日軍損失奇重,幾遭全滅。……本役計斃敵兵一百二十名,負傷者數目不明。小川大尉陣亡。失卻輜重車二十二輛。我軍陣亡連長卓景福、連附盧慶各一員,中士李寶貴,負傷士兵九名。奪獲給養車十七輛。」③
作為一冊旨在發動募捐的宣傳材料,王德林、孔憲榮等人似乎沒有任何理由縮減乃至隱瞞其部隊抗日戰績。
2、據日方材料,參加此役的日軍部隊,在整個「鏡泊湖連環戰」中,戰死26人,負傷39人
再看日方材料。據日軍參謀本部編纂之《滿洲事變作戰經過概要》(第一卷),參與「牆縫戰鬥」的日軍上田支隊,在整個「鏡泊湖連環戰」中的活動情形如下:
「獨立守備隊司令官為恢復敦化、寧安一線的治安,3月11日令在長春待機的步兵第三十二聯隊第二大隊到鄭家屯附近。派遣原在該地守備的獨立守備步兵第六大隊去敦化,一併指揮葛目支隊。接著,3月17日,以該大隊長上田中佐為首編成上田支隊,令其在掃蕩敦化、寧安之間的匪賊後進入海林,經過中東鐵路返回長春。上田支隊3月19日從敦化出發,主力經鏡泊湖東側地區,一部分經鏡泊湖西側地區前進。3月30日到達海林。在這期間,該部冒著寒風積雪,越過難行的道路在南湖頭、東京城、寧安及海林一帶進行了10次戰鬥,很好地完成了任務。上述戰鬥中戰死26人,負傷39人。」④
此外,據日本《上海滿洲事變殉國將士顯彰錄》記載,1932年3月,上田支隊在鏡泊湖一帶死亡有名有姓之士兵為50名。
3、據地方志調查資料,整個牆縫溝最多能容納1000人左右,被打死的日軍約70人
再來看實地調察資料。據《寧安縣誌》的說法,此役「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戰鬥,共消滅日軍70多人。」⑤據編纂者披露,這個數字的來由如下:
「《寧安縣誌》原來在附錄記載的《寧安縣軍民抗日活動紀略》專章中講到『牆縫戰鬥』一事,最初訪問當事人李延祿同志時,據他講:『當時在牆縫消滅日軍上田支隊萬人師團』。經實地調查,一些知道情況的人們都說:『沒有消滅那麼多的人,整個牆縫溝最多能容納1000人左右。』最後他們找到了當時被日本侵略軍抓去掩埋屍體的老黃頭和老李頭證實說:『當時被打死的日本鬼子最多也不過70人』,於是就以這個數字作為『牆縫戰鬥』中消滅日軍的數字記載入志。」⑥
另據呂永華《試論王德林抗日救國軍的興衰》一文轉引之《關於牆縫戰鬥》(寧安縣誌辦公室訪鏡泊公社湖西大隊黃春亭,1981年8年4日)的說法,此役「打死日軍六十餘人、炸死三十餘人」。⑦
4、抗戰期間與王德林和「國民救國軍」相關的很多媒體宣傳資料,沒提過「牆縫戰鬥」
其他材料。1933年,時敏編著抗日宣傳圖書《還我河山》,收錄有文章《鄭興司令談王德林作戰經過》。鄭興乃王德林所部將領。鄭講述了「中國國民救國軍」自起兵至退入蘇聯境內的全過程,其列舉的重要戰事當中,並無「牆縫戰鬥」。1937年《國聞周報》刊文《民族英雄王德林》,也無一字提及「牆縫戰鬥」。若該役確實斃傷日軍3500餘人,這些報道似沒有理由不提及該役。⑧
圖註:「國民救國軍」正、副總指揮王德林、孔憲榮
第二種說法:我軍700人以犧牲7人的代價,擊斃日軍3600人以上
該數據,唯一的出處是「中國國民救國軍」將領、地下黨員李延祿晚年的回憶資料(2015年的部分媒體報道將其「修正」為「斃傷日軍3500人以上」)。
1、五十年代,李延祿撰文稱「此一戰打死敵人三千六百人」
1954年,李延祿撰文《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共中央滿洲省委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的組成與活動概況的回憶》,其中寫道:
「三月十三日,因攻克敦化、額穆縣之後,日軍田野少將來追擊,李延祿、孟涇清兩同志主持召開黨支部會議,研究對策,當時我們所居地勢是起伏的森林山地、巍峨的岩石。對我阻擊十分有利。由參謀處擬定了作戰計劃,經總部批准,採取引敵深入雙方夾攻,使敵遭到沉重的打擊。此一戰打死敵人三千六百人,繳獲三八式步槍二千支。」⑨
2、七十年代,李延祿解釋稱:3600人這個數據,是根據戰場遺留的槍支推算的,這個推算存在很大的漏洞
李延祿這個「打死敵人三千六百人」的數據,是怎麼來的呢?1979年,李延祿出版口述史著作,就此作出了說明。據該書,此役末期,參戰的李延祿曾對所部「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故而「儘管我們已經獲得了絕對性的勝利,但確切的戰果還不知道,部隊的傷亡情況也不清楚」。直到日軍余部全部撤走,「我們的部隊乘空又插回來一部分,到『牆縫』搜索戰場,……在『零三』陣地前面的開闊地上一敵寇陣亡士兵三處火葬地點,竟發現了敵人不及運走的槍支,可見敵寇當時是怎樣恐慌而忙亂了。所有那些槍支都隨同敵人士兵的屍體,全給燒毀了。原來敵寇士兵的屍體,被垛成三大垛,底下堆積些木柴、大車廂板之類,進行焚燒。那些槍支木柄有的還沒有燒完,有的卻只剩了槍筒。我們總計得到了被火燒毀的槍筒殘品一千五百餘件,另外,還搜索出完整無缺的三八式步槍兩千多支。據此可見敵寇傷亡將近四千,最少也在三千六百人以上。」李並稱:「我們在『牆縫』戰役中總計犧牲官兵七名。」⑩
也就是說,此役,日軍打掃了戰場之後,李延祿部才重返戰場。「打死敵人三千六百人」這一數據,並不是點數敵軍屍體所得出,而是以戰場遺留槍支數量為依據所進行的推算。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承認李延祿所說的「總計得到了被火燒毀的槍筒殘品一千五百餘件,另外,還搜索出完整無缺的三八式步槍兩千多支」是事實,也並不意味著這3600條槍,就對應著3600餘名日軍的死亡。因為1933年出版的《中國國民救國軍抗日血戰史》一書中,明確提到了此役「奪獲給養車十七輛」。
圖註:鏡泊湖連環戰示意圖
《東北抗日聯軍史》採納了「擊斃日軍120餘人」這個數據
要將某場戰鬥的敵我傷亡數據精確到百位數、十位數乃至個位數,當然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要判斷某場戰鬥,究竟是斃傷了日軍「百餘人上下」,還是擊斃了日軍「三千餘人」,卻並不難,很多時候只需要常識即可。具體到「牆縫戰鬥」,可參考2014年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東北抗日聯軍史》中的描述:
「3月,吉林國民救國軍在海林、南湖頭、寧安、關家小鋪等處多次與日偽軍交戰,打擊了日偽軍。3月18日,吉林國民救國軍在寧安縣牆縫一帶伏擊日偽軍,將走在隊前的偽軍1個營繳械,擊斃日軍小川松本大尉以下120餘人。」(11)
這個數據當然還說不上非常準確,但至少說明《抗聯史》的編纂者們也難以認同「此一戰打死敵人三千六百人」的驚人之說。
圖註:1933年出版的《滿洲上海事變盡忠錄》中記載的死於「牆縫戰鬥」(牆縫即位於「南湖頭」附近)的日軍
注釋
①《被塵封的最早「最大抗戰大捷」?》,新華每日電訊9版,2015年5月15日。《「抗戰第一大捷」並非「抗日神劇」》,國際先驅導報,2015年5月28日。②中共寧安市委黨史研究室/整理,《牆縫戰鬥》,收錄於《革命老區寧安》,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99,P185-186。③《中國國民救國軍抗日血戰史》,東北義勇軍總司令部宣傳處/編印,1933年,P17-18。④日軍參謀本部編,田琪之/譯,《滿洲事變作戰經過概要》(第一卷),中華書局,1981,P43。《東北抗日義勇軍史料彙編 吉林分冊》收錄於的《對吉林省討伐經過》,也「選譯自日軍參謀本部一九三三年編印的《滿洲事變作戰經過概要》一書有關吉林部分」,內稱:「三月十九日,以獨立守備步兵第六大隊長上田利三郎為隊長,由該大隊(欠第二中隊、第四中隊一小隊,及機槍隊、步兵炮隊各半部)和第一大隊第一中隊、第五大隊第一中隊組成的「上田支隊",從敦化出發,掃蕩敦化至寧安間匪賊。該支隊主力沿鏡泊湖東側,一部(第一、第五大隊所部)沿鏡泊湖西側前進,從大山嘴子分手,到東京城匯合,三月三十日到達海林。在此期間,曾在南湖頭、東京城、寧安及海林附近與匪交戰十次,日軍戰死二十六名,負傷三十九名。四月三日,上田支隊各部從海林返回原駐地。」(P334)⑤寧安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寧安縣誌》,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P550。⑥柳成棟,《偽滿洲國史實問題如何在地方志中記述》,收錄於《黑龍江省地方志協1988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黑龍江省地方志協會/編輯,1989,P78。⑦《呂永華,《試論王德林抗日救國軍的興衰》,收錄於《東北抗日鬥爭史論叢》,吉林省社會科學院,1983,P218。⑧時敏/編,《還我河山》,中國自強學社,1933,P172-173。《民族英雄王德林》,《國聞周報》1937年第29期。⑨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司令部,《東北抗日聯軍歷史資料 附錄一》,1955,P252。⑩李延祿/口述、駱賓革/整理,《過去的年代:關於東北抗聯四軍的回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9,P33-37。(11)朱姝璇、岳思平/編著,《東北抗日聯軍史》,解放軍出版社,2014,P27-28。
民國外交部長在自己辦公室,被學生打耳光、砸花盆
中國禁槍史:60年代百萬槍支流入民間
蔣介石與宋美齡高清圖集
中朝美韓四國,怎麼拍朝鮮戰爭?
※據說有場「牆縫戰鬥」,以犧牲7人代價消滅了3500餘名日軍,你信不信?
※2016年前8月犧牲維和人員69人,2015年有129人犧牲
※中國人沒有信仰?10萬人赴死3000人犧牲,修出世界最美公路
※中國人沒有信仰?10萬人赴死3000人犧牲,修出世界最美公路!
※公安部:去年共犧牲民警362人 負傷4913人
※犧牲7人消滅日軍3500人,這才是真正的抗戰第一大捷
※1936年4月14日,紅軍領導人劉志丹犧牲
※國軍最大的敗仗,戰死8名將軍,犧牲10萬人,日軍才死673人
※60年來780多名軍人犧牲在青藏公路,向他們致敬
※八路軍犧牲17人殲滅1800多鬼子-通化暴動
※抗戰史上「最早的大捷」:犧牲7人斃日寇3500人
※這支部隊一年就打死6萬5名日軍8萬偽軍,自己僅犧牲1萬1!
※世界第一陸軍,犧牲20萬後280萬軍人投降
※驚魂10分57秒,殲15飛行員與塔台通話曝光,為了人民願犧牲
※14屆7菜鳥4人沖億元頂薪,湖人綠軍巨頭計劃或犧牲2人
※為救64名美國人,犧牲了25萬中國人,這麼做值嗎
※抗日戰爭,這支軍隊一年殲滅6.5萬日軍,僅犧牲1.1萬
※這兩次遠征犧牲了10萬人,卻為中國開疆160萬平方公里
※為救64個美國人,犧牲25萬中國人,這件事卻一直不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