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死亡:理性思考,不需恐懼和逃避
死亡你好
文:Joy Liu |iFuun專欄·繁榮成長工作坊
首先要感謝你很勇敢的點開這篇文章,你能點開閱讀,說明你已經比很多人勇敢了。今天想跟你討論死亡,不僅僅因為它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歸宿,更因為我們一直以來對它的迴避,讓我們沒有好好活著。
我們總以一種「我不會死」的方式活著
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這件事情,因為我自己就干過很多這樣的事情—通宵看美劇或者韓劇,跟老媽對著干並且持續很久,通宵唱歌,吃自助吃到要扶牆出來,發著燒去海邊游泳,因為一點點小事生氣或者是難過很久(超過一天)……
我們總覺得死亡或者是變老這樣的事情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就像我18歲的時候覺得30歲簡直是「太老了」,可轉眼我已經快29歲了,我終於成為了自己眼中那類「簡直太老了」的人。所以如今當我走在路上,看到滿頭銀絲的老人家其實感覺特別羨慕,因為他們都活了這麼久,比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都要幸運得多。我也不再告訴自己說:我離他們還有很長的距離,因為我所有的經歷告訴我,時間的腳步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
當然以這種「我不會死」的方式活著,最可怕的結果,是讓住在我們心中「享樂主義」或者「虛無主義」的惡魔控制我們的行為。享樂主義(hedonism)是指我們不顧及未來可能的後果,只考慮當下的快感和即時的滿足(instant gratification)的一種行為取向。比如很多有煙癮的人其實都很清楚吸煙對身體造成的危害,但就在煙癮發作的那一瞬間,平復身體的渴望和渾身不舒服的感受成為驅動我們行為的動力,很多人就忘記了它所有的傷害。
幾乎所有不良的生活習慣都跟我們的享樂主義有關:比如暴飲暴食並且吃飯油膩。因為生物進化的本能導致我們會更喜歡熱量高的東西並且儘可能讓它儲存在我們的身體里,所以我們進化出了對甜食和高熱量食物的一種非常愉悅的體驗。因為我們不考慮自己「會死」這件事情,所以現在的愉悅體驗才是最重要的,那就來一份炸冰淇淋+炸薯條+牛排漢堡吧!
當然還有更可怕的,因為我們總覺得那一天離我們遙遙無期,所以我們「總會有時間」可以學會去愛與被愛,或者「總會有一天」可以成為自己,或者「總有機會」去追求自己最熱愛的東西。但那個時間不是現在,因為現在去學會愛別人多讓人害怕,萬一被拒絕被傷害呢?現在去成為自己,萬一不被認同不被肯定怎麼辦,多可怕!現在去追求自己最熱愛的事業,萬一失敗萬一很丟人萬一被嘲笑怎麼辦,太嚇人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不會花時間給父母打電話的,然後盡自己最大可能的去聆聽他們的每一句的原因,因為我們可以明天,下個月,或者明年去打電話和傾聽;這就是今天早上你的孩子跟你說:「爸爸,今天能早點回家跟我和媽媽一起吃飯嗎?」,你想都沒想就回答:「不行啊,加班」的原因,因為你總可以明天,下個月或者明年陪他們吃飯;這就是你今天不去運動,閱讀,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的原因,因為你總可以明天,下個月或者明年去做……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去世了,該說的該做的好像你都還沒有來得及;孩子長大了,但你永遠都無法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因為她最需要你的時候,你都不在;你大肚翩翩,被醫院診斷為高血脂、高血壓並伴隨著很多其他慢性疾病;你想去追求夢想,你想跳舞去成為舞蹈家,可惜身體已經無法配合你了。
我們今天不去做所有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都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還有明天,下個月,明年甚至是永遠……這,就是覺得自己可以永生的我們!
我們不僅不想去思考死亡這件事情,我們還想盡各種辦法來逃避它,不信聽Joy童鞋跟你細數一下我們對逃避死亡的4種方式。
對死亡的恐懼和逃避
有400多項非常有趣的實驗表明:如果我們被提醒自己會死,我們就會立刻啟動任何讓我們覺得自己不會死去的逃避機制。有一個實驗做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們把參與者分成兩組,所有這些人都是不可知論者(agnostics),也就是說他們不確定自己是否信仰宗教。然後其中一組人被提醒去思考他們的死亡,而另一組人被要求去思考孤獨。結果發現,被提醒死亡的那一組在實驗結束後,相信基督或者耶穌的存在的可能性(因為實驗是在美國做的,主流信仰是基督或者天主教),是被提醒孤獨的那一組的2倍!
被提醒了自己會死,就讓我們更可能去用任何方式相信自己不會死。哲學家Stephen Cave在他的那本叫做Immortality(永生)的書里,提出了縱觀人類歷史,我們用的4種逃避對死亡的恐懼然後讓自己永生的方式。
1.「科學可以讓我們永生」
在人類歷史上很早就有對長生不老葯的研究。中國古代皇帝們對煉丹術的迷戀,就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而且不僅僅在中國,在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等等地方,都有對於長生不老葯的記載。
長生不老葯在現代社會又找到了它的現代科學版本,上個世紀荷爾蒙被發現,我們就寄希望於荷爾蒙治療讓自己長生不老。現在,我們又把希望放在了幹細胞(stem cells)、基因工程、納米技術上,希望通過這些技術讓自己長生不老。
可問題是我們發現這個方法不保險,因為不管是科學或者是其他的方式,研究長生不老葯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自己也都死了。所以我們開始尋找其他方式。
2.重生 (resurrection)
我們讓自己「永生」的另一種方式就是重生。我們告訴自己:okay,我相信我會死,但是沒有關係,我可以重生,就像耶穌一樣。現代科學同樣也讓我們相信自己可以重生,比如人體冷凍技術—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我們可以做到先把自己冷凍起來,然後在未來被解凍並且重生。
當然這個方式也不能令人滿意,畢竟這個解凍身體或者在墓地里爬出來的場面更像是一部糟糕的殭屍電影。於是我們又有了另一種逃避死亡的工具:靈魂。
3.靈魂(soul)
很多人都相信靈魂的存在,而且靈魂這個概念幾乎存在於所有的宗教系統里,不管是佛教、基督教或者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我們相信我們的靈魂會脫離我們的內體而存在,並等待轉世和重生的機會。
現在科學版本的靈魂,是我們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思想,也就是你的靈魂,上傳到電腦里,然後以程序的形式活在以太的世界裡。如果你看過電影超能查派,就知道裡面的機器人查派,就是通過上傳「靈魂」,救活了自己的發明者和它的「媽媽」。
可是還是有人會懷疑這個理論,因為神經科學發現,我們所謂的「靈魂」,不過是一個我們叫做「大腦」的東西在正常運轉時產生的想法和情感。那怎麼辦呢,於是我們又發明了第四種讓自己可以「永生」的方式。
4.傳說(legacy)或者遺產
我們希望自己死後可以留下點什麼,文藝一點說就是「留下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足跡」。於是我們追求聲譽和名望,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孔子或者是蘇格拉底那樣,流芳千古。或者我們僅僅是留下自己的孩子,感覺自己在一個家族的長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基因或者足跡。
我們對死亡的恐懼讓我們以各種不同的版本告訴自己,去相信這4種可以永生的方式,雖然都有證據表明沒有一個版本是可以相信的。
最可怕的是,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或者說對能讓自己永生的方式的探索,有時會讓我們做出非常不明智的人生選擇。因為你相信來世,此生的某些東西好像就可以放棄,比如放棄家人和父母去為了「來世」修行。當然我沒有對有精神追求的人有任何質疑,只是當我們可以在此生,也是我們真正唯一的一生中,去陪伴我們的伴侶、孩子和父母,並在其中學會愛與被愛的時候,為什麼還要等到「來世」?
當我們選擇用給這個世界留下「遺產」的方式讓自己「永垂不朽」的時候,我們又陷入了另一個怪圈—追名逐利,追求影響力。對名譽或者影響力的追求,很多時候會讓我們偏離航向,遠離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選擇出國讀研或者讀博,是會選擇一個真正跟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最契合的導師,還是會選擇一個「牌子」更響亮的大學或者學院?一個是為了深入研究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一個更多的是為了出來之後可以更好地「宣傳」自己。
那麼現在問題就出現了:我們是不是註定要生活在對死亡的恐懼和逃避中呢?
就像希臘哲學家Epicurus說的,對死亡的恐懼是很自然但又非常不理智的事情。因為我們在的時候,死亡不在;而當死亡在的時候,我們不在。所以我們活著不應該是為了死亡。正如Stephen Cave所說,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生命看做是一本書:書有開篇和結尾,而書中的人物並沒有因為我們會把這本書讀完而恐懼。
如果說生命也是一本書,那麼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在開始和結束之間,寫一個好故事。
參考和推薦:
Immortality, by Stephen Cave
TED 演講:The four stories we tell ourselves about death, by Stephen Cave
本文來自 iFuun專欄 · 繁榮成長工作坊 。轉載請完整註明作者和微信公眾號:繁榮成長工作坊 (FlourishingParty)。商業轉載及紙媒用稿,請微信留言聯繫。
TAG:心理健康 | 情緒及調節 | 死亡 |
※如何理性的思考未來?
※愛情不需要理性,需要感性,更需要冷靜!
※只怪理性總被理性壓倒,懼怕問候變成打攪。
※最理性的暗戀就是深情而不糾纏
※處理事情比較理性,不容易受傷的星座
※非理性恐懼如何影響我們?
※妄念雖無形,卻能消解理性,讓人陷入痛苦的假象之中不可自拔
※理性考慮婚姻,閃婚閃離無一益處
※玉器收藏如何讓感性與理性的不謀而合?
※為愛痴狂! 最容易在戀愛中失喪失理性,奮不顧身的星座
※工作不如意,是否辭職?這些思考幫你理性做決定
※12種「認知偏見」,讓你的大腦無法理性思考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理性思考
※又見二噁烷?不要驚慌,理性對待
※寶寶的睡眠時間是有標準的,如果達不到,就應注意病理性睡眠障礙
※信仰與理性思考
※杜蘭特:我們不是故意傷人的球隊,罵扎扎毫無理性
※女人應該理性的遠離哪些男人的床,才能避免受傷
※無處不風景,養多肉需要有一顆理性的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