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謠言之新瓶裝舊酒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謠言之新瓶裝舊酒

?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謠言之新瓶裝舊酒


文_馬志英


教授級高工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


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

不久前,朋友圈有一則消息瘋傳:「昨天凌晨2點21分,一孕婦感染SB 250病毒死亡,年僅31歲,雙胞胎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參與搶救的醫生已經被隔離,有121個魚塘已感染……」最後呼籲大家「暫時別吃水煮魚、酸菜魚」。這則消息給公眾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謠言之新瓶裝舊酒



圖片來自網路


實際上,這條信息堪稱是近年來各種疫情謠言的模板,「SB 250病毒,孕婦31歲,雙胞胎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參與搶救的醫生已經被隔離」等內容,曾出現在「吃泡椒鳳爪感染禽流感」等多個網路謠言中。此類謠言編寫者抓住公眾對孕婦和雙胞胎的同情心理和對酸菜魚、泡椒鳳爪大眾菜肴懷疑心理,以及對未知病毒的恐慌心理。因而此類謠言一經炮製出爐,馬上有天真善良的「好心人」為之義務轉發,唯恐好朋友們不知,從而糊裡糊塗地成為謠言的傳播者。

破解


這是典型的「新瓶裝舊酒」的食品安全謠言模式,也就是說,內容是老的,用新的標題包裝一下,或把其中一些地名、人物改一下,成為奪人眼球的消息。此模式造謠者花的時間成本低、績效高,所以屢見不鮮。類似的謠言如「有葯大閘蟹」、「打針西瓜」、「轉基因食品」、「微波爐致癌」等。


其實,根本不存在所謂的「SB 250病毒」,在網上簡單搜索一下病毒的名稱,謠言馬上不攻自破。


近年來拿酸菜魚說事兒的謠傳特多,網上搜索一下「酸菜魚」,「酸菜魚放倒一家人」、「當心!酸菜魚可能導致中毒」、「酸菜魚100%致癌!南京確診4例愛好酸菜魚的年輕胃癌患者」等標題滿屏。


酸菜魚為何屢屢中招

首先,酸菜魚是大眾餐飲中最常見的一道菜肴,造謠者拿大眾化的菜肴說事,點擊率肯定高。


其次,利用大眾擔心酸菜的亞硝酸鹽致癌的心理有關。


酸菜中是否含有亞硝酸鹽


與腌制其他蔬菜類食品一樣,酸菜在腌制過程中確實會產生亞硝酸鹽。酸菜一般在腌制後的一周左右,亞硝酸鹽含量會達到一個峰值,約為30毫克/千克,隨著時間延長,含量會逐漸下降,一個月左右亞硝酸鹽含量會降到較低的水平,約為3毫克/千克。從中毒劑量看,人體一次性攝入300~500毫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那麼一次吃10千克亞硝酸鹽含量在峰值期的酸菜,或者吃100千克腌透的酸菜才會達到中毒的量。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謠言之新瓶裝舊酒



我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規定了食品中亞硝酸鹽限量,規定腌菜的最高限量是20毫克/千克。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確定的亞硝酸鹽每日膳食允許攝入量(ADI)為0~0.07毫克/千克體重,即體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攝入4.2毫克以下亞硝酸鹽都是較安全的,也就是說,成人每天要吃至少1.4千克以上的腌透酸菜才會有安全問題。實際上,近年來上海地區未接報過因食用酸菜類菜肴而發生中毒的案例。


我們要科學對待腌制食品,不要被謠言嚇得不敢碰酸菜,但要注意酸菜一定要腌透。從健康角度考慮,每人每次吃腌透的酸菜約300克是沒問題的,一般一個月吃一次腌制食品即可,食品安全之道在於控制。


食品與生活


微信號:food_and_life


《食品與生活》微信號精選《食品與生活》雜誌所刊發的精品文章,傳遞最具權威性的食品安全信息、極具實用性的家庭烹飪、養生保健知識,以及富有趣味性的生活文化信息。關注食品與生活微信號,一號在手,飲食無憂。


《食品與生活》訂閱方式


可隨時隨地選擇一種訂閱方式


1.匯款或支付寶轉賬至雜誌社,隨時訂閱


2.上天貓雜誌鋪旗艦店、京東網、噹噹網搜索「食品與生活」,隨時訂閱


3.至中國郵政網www.11185.cn,隨時訂閱


4.各地郵局(所),隨時訂閱,代號4-43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品與生活 的精彩文章:

盛裝食品,要選對塑料袋

TAG:食品與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關注「食品謠言」
朋友圈食品養生謠言 食品養生常識須知
食品闢謠聯盟向網路謠言「亮劍」 共塑中國食品健康形象
食品安全謠言為何泛濫成災?
世衛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是謠言,垃圾食品可以放心吃?
扒一扒朋友圈裡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的前三名
「食品謠言榜」紅棗與蝦皮同吃中毒?「蝦扯」
范志紅:飲食謠言泛濫朋友圈
吃西瓜致人死亡?闢謠九大網傳食品安全謠言!
食品安全謠言為何如此猖獗
飲食界幾大謠言闢謠
食品五大謠言:櫻桃核有劇毒 人造雞蛋進市場
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看專家如何粉碎3類食品安全的謠言
食葯監局破謠言!嚴懲散播食品業網路謠言行
保質期短的食物一定好?食品安全博士破除4大謠言
切勿相信速食麵垃圾食品的謠言
破解心血管健康八大謠言
美媒評「塑料紫菜」根源:對食品安全擔憂致謠言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