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文:農莊春陽|iFuun專欄作者
我並不羨慕別人的人生,這就是所謂幸福。——《Lucky Star》
最近筆者真的好閑,看了套叫《迷家》的動畫。《迷家》是講述三十名年輕男女的可疑巴士之旅,旅行的目的地是名為納鳴村的無人可疑村莊。聽起來像是會有名偵探出現般的推理大作對不對?不過看下來,原來就是一班腦殘去旅行的感覺。因為要吐糟的地方太多,筆者就選了與男女主角有關的其中一個糟去吐。(劇透警告)而如果沒看過《迷家》其實也不影響閱讀,可以把本文的主題看成「論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和「法則與自由」。
第一個要吐糟的是男主角的父母:男主角有個雙胞胎哥哥,因為哥哥比男主活潑,所以男主他媽一直對哥哥更關愛。之後哥哥就意外死了,男主他媽「自然地」把男主角當成哥哥來養了!筆者看到這真罵出來了,敢不敢再偏心一點!之後更可怕的是,男主他爸竟然叫男主角配合,這一配合就是十多年到現在。大哥,有病就去看醫生啊!你這樣搞,不單哥哥死了,男主角雖然活著,但實質上卻也死了。老實說,筆者真的覺得男主角性格沒什麼大bug完全是神跡。
在說個人意見前先補充兩個心理學小知識。首先,安安靜靜的乖小孩在成長中得到的關注會比活潑的小孩少。不是說父母的愛有不同,但關注度是有不同的。還有,心理諮詢是不會隨意說當時人有病的,不過男主他媽完全是有病。男主他媽在「病與非病的三原則」中就中了至少兩個,同時也沒有「自知力」和長期嚴重地影響社會性功能(十多年了還未好啊),所以她真有病。
這件事對男主角的心理發展的影響可說是十分巨大。兒童心理發展很大一部份是「自我」概念的發展,由不知道「我」是什麼、到知道鏡中的影像是自己、再發展到「社會的我」出現,自我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在這過程中,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己或社會不喜愛的部份就會被壓抑與否定到潛意識之中。而現在男主角是全個「自我概念」都被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母親否定了,影響能不大嗎?唉,這還真的可算是人格謀殺了。
以下就是筆者的個人意見了。最近iFuun轉了篇《美國心理學家證明:家長對孩子的成長起不了多大作用》,老實說筆者不敢說子女的正面成長與父母關係大不大,然而筆者相信子女的童年陰影與糟糕父母是有不少關係的。雖然現在心理學界都重視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但這互動在子女年齡越小時,父母的責任越大。總不能要嬰兒為自己哭太多使父母心煩而負任吧?存在人本主義主張人人都有能力選擇自己的生活,可是這觀點放在孩童身上就可能有點不適合了。所以,筆者還是鍾愛客體關係的理論:太糟或太完美的媽媽都是不好的,做個剛剛好合格的母親,使子女感受到愛的同時又有自由成長的空間。這種「不用做完美媽媽」的觀點,某程度上就與《美國心理學家證明:家長對孩子的成長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觀點有重合的地方。
第二個要吐糟的是那班腦殘竟然要殺死萌萌的女主角,因為他們覺得女主角是妖怪。雖然筆者老實說也不是太喜歡女主角,但「殺妹證道」這種行為實在太反人類了,完全就是天理難容。
這部份要討論的是「法則與自由」,先說明一下法則和自由是指什麼。自由是指女主角的人生自由,這應該不難理解。而法則就指那班腦殘要殺女主角這個行為。筆者明白這行為是犯法,但請留意,在那個只有三十人的與世隔絕的村莊里,那班腦殘殺女主角這個行為就是法律、就是社會法則、就不叫犯法。這不是筆者在詭辯,這種情況在人類歷史上同樣真實發生過,最著名的就是中世紀的巫女審判了。
在法則與自由之間,心理諮詢大多偏心於自由。特別是精神分析和存在人本主義,他們都主張人類心理障礙的主要成因就是各種社會法則。然而社會法則是人類文明社會存在的必然結果,所以「法則與自由到底那個更重要」這個問題使筆者有些迷茫。直到昨晚看到女主角被迫害時,筆者突然間大徹大悟、有如醍醐灌頂,明白到「法則與自由誰更重要」根本不是問題、「法則與自由那個更需要被保護」才是核心。筆者深信自由遠比法則需要被保護,因為法則本身的能量已經足夠大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不是什麼科學發明,而是對自由的保護。例如古代妻子在父君死後不應該再結婚,這就是社會的法則在迫害妻子的生活自由。而現在女性的生活自由得到了更好的保護,這就是文明在進步。
吐糟一套動漫竟然能上升到人類文明的水平,筆者真的很佩服自己。總的來說,《迷家》是套不錯的作品,如果女主角當時真的被那班腦殘殺了,就神作了。
後記:以上內容是第九集之前的,剛剛看了第十集,一個心理學家強制出現來解釋來龍去脈。唉,果然奇奇怪怪的片都喜歡找心理學填坑呢。不過那個強制出現的心理學家還是有兩句話說得不錯的。
第一句是:「現在的心理學主流被腦科學主宰了。」
哈哈!能說出這句,說明編劇們至少有真的了解過心理學的基本情況。不是說腦科學不好,可是心理學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混合學科,只偏重於某一邊都不能算是全面地發展。
第二句是:「沒有了心理陰影也就失去了自我的一部份。」
雖然人人都會多多少少希望能忘記悲傷的記憶,但老實說人格是在時間的連續性的。如果突然空了一段時間的記憶的確會對人格有影響。進一步來說,在失去了多年的記憶或是某些重要的事的情況下,新舊人格是否一樣真的是有疑問的。
原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和腦殘去旅行
圖片來源:123rf
責任編輯:茉莉
本文由 iFuun專欄作者 所著,版權歸iFuun與作者所有,所有的獨家文章未經正式授權不能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haipengfei@iFuun.com
TAG:親子心理 | 兒童心理 | 親子心理溝通 | 父母成長 | 家庭關係 |
※家長過度關注孩子,對孩子的成長好嗎?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影響?
※這幾種家長將「毀」了孩子的成長
※家長老說別人家的孩子嗎?這樣能激勵孩子成長嗎?
※做正能量的家長,讓孩子快樂成長
※對待孩子,家長越「無為」,孩子成長越快
※「別人家的孩子」是怎樣煉成的?因為「別人家的家長」看得見孩子的成長,你呢?
※夫妻關係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有時候,家長「懶」也許會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致家長:練跆拳道,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堅持!
※爭吵!衝突!是孩子該有的成長,家長請自重
※家庭教育的影響有多大 怎麼樣讓孩子快樂成長
※孩子為什麼不能睡在父母中間,對孩子的成長的危害有多大呢
※孩子要什麼馬上送到?這樣的脾氣對孩子成長造成很大影響
※影響孩子成長的20個成語故事,建議家長收藏給孩子!(一)
※別讓家長的思維局限束縛了孩子的成長
※家長都盼望孩子快點長大,如果這樣成長—性早熟,你還能接受嗎?
※在缺失愛的家庭里成長的孩子,長大了就是問題成人
※據說只有5%的家長看得見自家孩子的成長,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