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同事有困難時,不要直接問「需要幫忙嗎「

同事有困難時,不要直接問「需要幫忙嗎「

同事有困難時,不要直接問「需要幫忙嗎「


文:曾磊 | iFuun專欄作者


女孩:我怎麼就攤上他這麼一個男朋友!

男孩:怎麼啦?


女孩:他心裡到底有沒有我!


男孩:怎麼啦?


女孩:昨天讓他給我買冰激凌,他竟然買的巧克力口味的!

男孩:那你喜歡……?


女孩:我明明喜歡的是黃瓜的呀!


男孩:奧……黃瓜……


女孩:他一點都不在乎我!


男孩:恩!我感覺也是!

女孩:……


男孩:什麼男人啊!竟然不給你買黃瓜……口味的!


女孩:……


男孩:留著他幹嘛!甩了得了!


女孩:有你這麼說話的嗎!

男孩:怎麼啦?我這不幫你出氣的嗎……


女孩:誰讓你幫?幫你個頭!你馬上給老娘滾犢子!


男孩:……!


con-gai-ghet-gi-nhat-khi-yeu

看到上面的對話,你認為最後這個不歡而散的局面是誰的錯呢?


男孩?還是女孩?還是,女孩的男朋友(無辜的躺槍了……)?


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似乎彼此都要為最後的這個結果負一些責任,但是,為什麼會有最後的不愉快呢?有沒有什麼方法或者可能避免這樣的結局,而是另外一種更加圓滿、令人欣慰的結局呢?


比如,在男孩良言相勸下,女孩終於認識到了男朋友的一無是處,終於發現自己過去真是看錯了人了。於是,她毅然決然的跟男朋友打電話說分手,然後滿眼淚花的撲到了男孩的懷裡……


正所謂「有情人終成眷屬」,男孩最後終於和女孩的「前男友」走到了一起,開始了一段美好、幸福的愛情……


? 幫忙,幫的究竟是什麼?


當你在決定幫助一個人,並且開始付諸實踐的時候,有沒有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呢?


幫的究竟是什麼?……難道不是眼前要幫的這個人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然我幹嘛費勁寫這篇文章呢?


真正的答案,其實……你還是在幫助自己,幫助自己獲得一種心理層面的存在感!


或許你感覺有些不可信,甚至感覺我在胡說八道,咱們暫且擱置爭議,先聽我把話說完,到時候真聊不下去了,你再拍桌子走人也不遲!


常見的第一種助人心態——真誠相助!


事實上,現實當中最經常出現的是兩種助人心態,結合性格分析的五種類型就特別容易理解和辨別了。


第一種,你猜是哪種性格類型之下出現的助人意識和行為呢?


相信你在內心已經給出了答案:「是『照顧型父母』?」


回答正確!的確是「照顧型父母」!


為什麼會是這種性格狀態呢?相信大家都很好理解了,因為這種類似於「慈母」的性格狀態典型的特點就是發自內心的、主動的去幫助和照顧別人,噓寒問暖、樂此不疲……甚至在別人不需要照顧的時候也依然如故……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發現點問題的苗頭了?


con-gai-ghet-gi-nhat-khi-yeu


沒錯!你的的確確是在發自內心的為對方好,但是對方或許根本不需要你如此「照顧」。在對方沒有期待你的幫助的前提下,你出於善意給予了幫助,對方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們不妨設想一個場景。那是在一個夏天的傍晚,正直周末休息,你為了躲避家裡的叔叔大爺們一起打麻將的喧鬧,獨自一人來到離家不遠的一個小咖啡廳里看書。


選了一個不大的包間,點了一杯白開水之後,你翻開打算今天一口氣看完的國際名著《哈利波特》(漢語拼音版),津津有味的讀起來了……


剛到精彩之處,服務員進來了……她關切的問您要不要點一些其他的零食?或者要不要嘗嘗最近新來的「貓屎咖啡」(沒有貓砂在裡面)……


在你謝絕之後,她滿臉微笑的退出門去……然後,沒過五分鐘,就又進來了,一邊續了點你一口沒喝的白開水,一邊關切的詢問屋裡空調的溫度是不是合適,要不要幫你調一下……


在你又一次謝絕之後,她一臉無奈的走了出去……然後,沒過五分鐘,就又進來了……


如此折騰三五次之後,已經無法耐心的看《哈利波特》的你會是什麼反應呢?相信你內心當中「自由型兒童」養著的那成千上萬頭「草泥馬」又要奔騰而出了吧……


此時此刻,服務員會不會有些無辜呢?因為她表現出來的的的確確是在照顧和幫助你呀!為什麼會激起你的如此反應呢?


事實上,她第一次進來的時候,在你的內心當中,她的的確確對你施加的是一種「照顧型父母」的影響,因此你會感覺到一些被關心和照顧的溫暖,內心當中對她也是倍加好感的。


再後來,當她一次次的進來的時候,雖然試圖表現的是一種「照顧型父母」的狀態,但是對於特別期待安安靜靜的看書的你來講,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亂你的正常秩序。


換句話說,她其實在你身上起到的是「控制型父母」的影響作用,所以也就激活了你「自由型兒童」的反抗——準備開啟「草泥馬」奔騰模式……


回到原來的話題,相信你就能明白為什麼自己發自內心的幫忙反而惹得對方不愉快了吧?原因就是他們看上去需要幫助,但是內心當中並不一定是真的需要你的幫助。


此時此刻,你好心好意的給予幫助,在他們內心當中反而會當成一種莫名其妙的過度干涉。客觀的說,如果一個人體內「照顧型父母」性格類型的比例特別高,其次是「控制型父母」或者「順從型兒童」的比例比較高,那也就比較容易「遭遇」這類情況了。


常見的第二種助人心態——純屬得瑟!


剛才說的是第一種,接下來猜猜第二種是什麼?相信結合小標題,你已經能猜到個八九不離十了。


沒錯!就是最能瞎得瑟的那個「自由型兒童」!


同事有困難時,不要直接問「需要幫忙嗎「


這個時候,你肯定會有疑問了——得瑟歸得瑟,為什麼助人跟得瑟能扯到一起呢?


說到這裡,我得揭一下傷疤了……


事實上,如果一個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並非處在「照顧型父母」的性格狀態之下,而是站在了「自由型兒童」的狀態當中,那就意味著這種幫忙只是為了向對方顯示自己有更多對方沒有的資源……


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情景呢?就是在小的時候,當你一個人站在糖果商店的玻璃窗前,流著口水望著裡面五光十色的糖果時,突然有一個聲音傳到你耳朵里:「小子!你看!」


你扭過頭去,看到一個孩子一邊舔著剛從商店裡面買的棒棒糖,一邊一臉優越感的嘲笑你那副望眼欲穿的樣子說:「你沒得吃吧!……你看我……可好吃啦……哈哈……!」


與此同時,他從口袋裡面掏出來另外一支棒棒糖,在你的眼前晃一晃,繼續一臉優越感的說:「小子!叫我一聲老大,這個棒棒糖我就給你……」


此情此景,你內心當中的「草泥馬」還會老老實實呆著嗎?……還是讓它們先呆著吧!咱們繼續聊前面的話題!


其實,當我們看到對方需要幫助的時候,並不意味著對方真的需要我們的幫助,或者說需要我們所認為的幫助。


在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出手幫助,其實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對方要強、比對方更有經驗、比對方更有知識和技巧……而此時此刻的受助者,其實就是那個看著櫥窗望眼欲穿的孩子——我確實想要棒棒糖,但是我絕對不會容忍自己承認不如你強!


在現實當中,「自由型兒童」和「照顧型父母」兩種性格狀態所佔比例都比較高的人,就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還有一種比較典型的狀況,就是你的「自由型兒童」的比例可能並不高,但是當對方需要的幫助恰恰是你最擅長、最有自豪感的範疇或者主題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你的這種自豪感會在這一短暫的瞬間拉升你的「自由型兒童」狀態。


「你說的不對!」,也許你馬上反駁道:「我才不是為了這個!我是真的想……」


此時此刻,你是不是又明白點什麼?


沒錯!即使你幫助對方的時候,的的確確是出於好意,是處在「照顧型父母」狀態,如果對方一根筋的認定你就是站在了「自由型兒童」狀態向他示威,那你就真的跳進黃河洗不清啦!


如果遇到這樣的人,無論你的出發點究竟是什麼,最後肯定會碰一鼻子灰!


? 讓自己作為對方的資源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不敢再輕易去幫助別人了?


我想說的就是,即使你真的怕了,但是幫助人的事你還是會毫不猶豫的去做的,因為這已經是身體本能當中的一部分了,一時半會兒還真改不了,真改了也會被憋壞的!


繼續發揮「照顧型父母」或者「自由型兒童」的狀態,幫!那就有可能繼續掉溝里了……調動體內的「控制型父母」管住自己,不幫!那也不行……以後應該如何是好呢?


這個時候,「成人自我」終於又可以閃亮登場了!


同事有困難時,不要直接問「需要幫忙嗎「


它來幹什麼呢?當然是來和稀泥的!


如何做到呢?其實就是在衝上前去給予幫助之前,先讓自己進入「成人狀態」當中,慢慢平靜下來之後,就可以跟對方平等的去對話和問詢,耐心的傾聽對方的反饋。


不同於像過去那樣直接給予幫助,而是以一種平和的語氣向他傳達你能夠給予幫助的可能性:「如果你需要什麼樣的幫助或者支持,而且我恰恰能夠幫上忙,那麼我是非常樂意的……。」


在這種溝通過程當中,我們要像對方傳遞的內在信息就是:「我相信你能夠搞定你所遇到的問題,但是與此同時,我也是你可以調動的資源,並且我很樂意你這麼做……


身在職場當中的我們,與周圍所有的人之間都有著微妙的心理聯結,同樣一個簡簡單單的行為,就會激起千千萬萬種反應。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所面對的人有可能站在我們並沒有意料到的性格狀態之下跟你溝通,而且他所作出的這種選擇,是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


下次再要給予幫助的時候,除非是對方要從樓上摔下去、手要伸到電門裡面,以及腦袋被門擠了之類的緊急情況,你都可以站在「成人狀態」之下勸勸自己,允許自己別那麼著急出手。因為給予對方足夠的空間,既是發自內心的對對方的一種信任,也是對自己助人能力的一種自信。


好了,我的話說完了,反正我是幫你上了一課……至於你要不要我幫你上課,會不會拍桌子走人,隨你啦!


期待本文能夠對於讀者「一滴水5726」有所啟發。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想知道自己是什麼人格狀態比例較大呢?趕緊戳>>>在你的性格里,到底有多少是父母的影子?


—寫在後面的話—


親,當你看到這裡時,我特別好奇你對於後面三個問題的思考:


第一個思考,就是在2017年的某一天,當所有的文章被結集到一起正式出版發行了,而你所閱讀的這篇文章的後面,會展示3到5位讀者朋友的精彩回復……假如,你的回復就在其中,那是因為此時此刻你在這裡做了哪些寶貴分享呢?


第二個思考,就是當你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後,假如後面的文章依然會吸引你繼續閱讀,那是因為文章當中會包含了哪些你所期待、關注和好奇的內容呢?


第三個思考,就是假如在2017年的某一天,將會誕生一本在你的親身參與和指導下完成的一本性格心理學書籍,那麼你對於這本書最大期待又會是什麼呢?


作為這本書的共同撰稿人,大曾邀請你敲出內心的答案,讓我們一起寫下去!


原題:好心幫忙,他憑啥就跟我急了?


作者簡介:生涯小廚大曾(曾磊),過程諮詢顧問,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TAATNI認證講師,國際認證EAP專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進中心項目主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後現代心理教練項目主管。


責任編輯:小二寶


1職場.png

本文由 iFuun專欄作者 所著,版權歸iFuun與作者所有,所有的獨家文章未經正式授權不能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haipengfei@iFuun.com


TAG:職場心理 | 職場心理溝通 | 同事相處 | 管理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不需要忙,你只需要堅持就夠了
有些事情,我們需要堅持到底
如果人家不需要你,必要時懂得遠離不打擾
無論你需要什麼,隨時來找我,我不一定會幫忙!
不愧范爺!被問到有沒有整容她卻霸氣回應:我不需要
不要問會產後抑鬱,媽媽們需要的是這個!
有時候你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句「你沒病」
心臟不舒服,需要做支架?事情可能沒那麼嚴重
我不需要誰 也沒有誰
他要離開你,有哪些徵兆需要注意?
愛有時候需要刻意去做
從很想要,到不需要
你不需要那麼努力,只要不辜負自己
剖腹產需要注意的事,有哪些你不知道?
感情這事說穿了就是需要陪伴
作為女性你可以不污,但還是需要懂得這8件事
做人需要下心,做事需要埋頭
夫妻不合,總是吵架?可能是犯了這些問題,需要趕快改
從很想要, 到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