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被誤解的心理學

被誤解的心理學

心理導讀:生活中,人們總是像一隻小貓,對心理學充滿好奇卻又不敢過於靠近。只能依靠在各種媒體吸收到的心理學碎片,如瞎子摸象般想像出自己頭腦中心理學的模樣。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心理學這頭被誤解的大象的本來面目。 ——www.iFuun.com


心理學 百科 被誤解的心理學  


誤解一:心理學家知道人們在想什麼

你是學心理學的,那麼你說說我正在想什麼?當周圍人得知了你是學心理專業的時候,他們會馬上好奇的發出這種問題。人們總是以為心理學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應該能透視眼前人的內心活動,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心理活動具有廣泛的含義,包括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緒和意志等,並非只是人在某種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學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這些心理活動的規律;它們如何產生、發展,受哪些因素影響,相互間有什麼聯繫等等。心理學家通常是根據人的情緒表現和外在行為等來研究人的心理。也許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外在特徵和測驗結果來推測你的內部心理特徵,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則再老道的心理學家也不可能會所謂的知心術;一眼就看穿你的內心世界。


誤解二:心理學是偽科學


許多人認為心理學是偽科學,都是騙人的。這著實讓搞心理學的人傷心不已。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對於大多數人,所謂科學,應該有嚴格的實驗操作和嚴格的邏輯推理,比如物理學或數學,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見又摸不著的,對它的操作和研究豈不是很玄?人的心理又變化莫測,是個十分難以控制的變數,所以人們認為心理學研究是靠不住的。其次,心理諮詢往往令人們失望。由於人們對心理諮詢沒有一個正確和充分的了解,產生了瞬間治癒心理問題的希望,這樣當然會失望。沒有什麼葯能瞬間愈病,心理諮詢解決心理困擾同樣需要一個過程。而且,心理諮詢要想收到好的效果,諮詢者需要積極配合諮詢師的要求,不能只由諮詢師一方努力,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諸多的原因,使許多人認為心理學是偽科學。


心理學是一門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學。1982年,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正式成為國際科學聯合會的成員。這證明了心理學的學術地位。心理學的許多研究領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和物理心理學,向來就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相近似。發展到現在,心理學的各個領域,從實驗控制、統計學分析,直到結論的提出,都已經採取了嚴格的科學設計,都制定了統一的科學標準。

關於心理諮詢,在諮詢者的積極配合的基礎上,往往需要數個月甚至是更長時間才會收到應有的效果。這是一個互動的和漫長的過程。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對心理諮詢要有正確的理解和現實的期望,不宜因為急於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諮詢,否定整個心理學。


誤解三:心理學家會催眠


很多人對催眠術有濃厚的興趣,因為覺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術,人們又往往想起心理學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誤導。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學家,既然他使用催眠術,那麼心理學家應該都會催眠術。另外,可能是緣於幾部頗有知名度的心理電影的誤導,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學家使用催眠術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純粹為了商業炒作而對催眠術的作用進行了誇張甚至歪曲。


催眠術源自18世紀的麥斯麥術。19世紀,英國醫生布雷德研究得出,另患者凝視發光物體會誘導其進入催眠狀態。他認為麥斯麥術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經性睡眠,因此另創了催眠術一詞。但催眠的內在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催眠術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徹底放鬆,把注意力固定在諸如晃動的鐘擺和閃爍的燈光等某個小東西上,引導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想像中的星空等,然後誘發出昏睡狀態。催眠前要先測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此類人的催眠治療效果較好。在催眠狀態下,人會按照治療師的暗示行事,可能會有不良副作用,因此應該由經驗豐富的催眠師來實施。


催眠術並非所有心理學家必然會的招牌本領。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在心理治療中使用的方法之一。實際上,大多數心理學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術的。他們更傾向於運用實驗和行為觀察等更為嚴謹的科學研究方法。在國外,催眠術常用於幫助審訊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狀態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況。現在,很多司法心理學家認為催眠狀態下的問訊有誘導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著催眠師的暗示給出所希望的但並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對此持反對態度。

誤解四:心理學就是心理諮詢


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心理諮詢蓬勃發展,越來越火。各種各樣的心理門診、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熱線等不斷湧現,通過不同的渠道衝擊著人們的視聽。再加上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制度的實施,使心理學的社會影響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些動向使很多人一聽到心理學就想起心理諮詢,以致使它做了心理學的代名詞。另外,對大多數人來說,傾向於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去認識一門學科。而心理學最為廣泛的應用就是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較之其他心理學知識更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將心理諮詢等同於心理學,這是一種誤解。


必須明確,心理諮詢只是心理學的一個應用分支。心理諮詢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認識和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擾,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諮詢的對象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對夫婦、一個家庭或一個群體。通常,心理諮詢是面向正常人的,諮詢者雖然有各種心理困擾,但並不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如果是嚴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給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病學家來處理了。


在發達國家,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較重,因此心理諮詢機構繁多。如日本的心理諮詢機構,經常為人們所稱道。當在工作、生活中面臨巨大的壓力時,就可以到自己的心理醫生那裡去宣洩,比如心理醫生提供辦公室和家庭設施,隨便讓顧客進行摔、砸等破壞行為以充分發泄。當然顧客必須支付價格不等的諮詢費用。在國內,目前的心理諮詢機構多布在一些高校、醫院等地方,也有一些專門的諮詢中心。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責任重大的職業。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有專業知識背景,足夠的實際技能培訓,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


誤解五:心理學家只研究變態的人

很多人對心理學有這樣的看法:去心理諮詢的人都是心理有問題的人,而有問題就是變態;心理學家只研究變態的人;與心理學有干係的非專業人士都是變態的。這些看法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在決定進行心理諮詢時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


為什麼會對心理學和心理學家有這樣的偏見呢?一方面,這和我們的人文傳統有關。中國人比較顧及面子,認為有了心理困擾是不光彩的事,傾向於自己解決,如果大搖大擺的去心理諮詢,就會被人說成是神經病了。另一方面,和媒體的誤導有關。為了謀求利潤,媒體會抓住人們的獵奇心理,在表現與心理學有關的題材時,喜歡選擇和炒作心理變態。從電視、電影、報紙和雜誌上接觸心理學的,很難逃出這種誤導。好萊塢和日本的所謂心理電影便是典型,如《沉默的羔羊》、《精神變態者》、《發條橙》、《催眠》等,描繪了心理變態中最為嚴重的情況,應該對人們對於心理學的這種偏見負很大責任。


人們也常常把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混在一起。精神病學是醫學的一個分支,精神病學家是醫生。他們的工作對象是心理失常的人,即所謂變態的人,主要從事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的治療。和其他醫生一樣,精神病學家在治療精神疾病時使用藥物;與此不同,儘管臨床心理學家也關注精神病人,但他們不能使用藥物進行治療。要知道,大多數心理學研究都是針對正常人的,如兒童情緒的發展、性別差異、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較等都是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誤解六:心理學知識就是一般常識

很多人對心理學研究很不以為然,覺得心理學家整天、整月、整年地搞來搞去,搞出來的只不過是一些簡單的盡人皆知的常識。這是一種十分不公平的誤解。心理學知識是來源於一般生活的,但並非一般常識,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遠不是一般常識所能解決和理解的。你不相信嗎?下面證明給你看。下面幾個常識性問題摘自《心理學與你》一書。試著回答一下,體會一下心理學知識與一般常識有什麼區別。


1、牛奶一樣多嗎?


五歲的瑤瑤看見媽媽在廚房裡忙,便走了進去。在廚房的桌子上放著完全相同的兩瓶牛奶。她看見媽媽打開其中一瓶,把裡面的牛奶倒進一個大玻璃罈子里。她的眼睛溜溜的轉,目光從那隻仍裝滿牛奶的瓶子轉回到罈子。這時媽媽突然記起她在一本心理學書上讀到的情況,便問:瑤瑤,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還是罈子里的牛奶多?


瑤瑤的可能回答:a.瓶子里的多 b.罈子里的多 c.一樣多


2、哪一種決定風險大一些?


朋友準備把一些錢作為共同資金在賽馬會上花掉。在每次比賽前他們都分別寫出賭注的意見,然後集中商討,作出全組決定。在每項比賽上,最慎重的決定是一點賭金也不押,較為冒險的決定是在最有可能獲勝的馬上押少量的賭金,而非常冒險的決定是在不大可能獲勝的馬上押大量的賭金。


與個人意見的平均情況相比,全組的決定可能:a.更慎重 b.更冒險 c.既不更慎重也不更冒險


下面是心理學上的答案:


1、瑤瑤會認為瓶子里的牛奶比罈子里的多。一般情況下,兒童到了七歲左右才會明白同一瓶牛奶不管倒到哪裡體積是不會變的。瑤瑤只有五歲,當她看見瓶子里的牛奶比罈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時,便會認為是瓶子里的牛奶較多,除非她不是一般的兒童。一斤棉花和一斤泥土相比,哪個更重呢?恐怕這個問題,瑤瑤也是回答不了的。


2、較之個人決定的平均情況,全組的決定很可能更冒險一些。這個例子所揭示的現象叫做集體極化。這種現象很難直接的預測,但很容易在心理教學示範中被展現出來。冒險轉移是集體極化的一種特殊實例。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兩位心理學家分別發現了這一實例。儘管兩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方法很不相同,但都得出同樣的結果:全組決定一般比個人決定更冒險。得出這種結論有兩種假設:第一,在小組討論中,比較冒險的意見更容易吐露,其他的人此時容易被說服;第二,在全組討論中,由於一般人讚賞冒險精神,因此大多數組員會發現其他人的決定比自己的決定更冒險,這時較為慎重的人會改變自己的決定。


誤解七:心理學就是解夢


這種誤解的產生同樣和弗洛伊德分不開。對於多數了解心理學的人來說,解夢是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最吸引人的部分。這是因為人們總是喜歡挖掘自己和別人內心深處的秘密,而夢被當作是透視內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家的代表性,許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論等同與夢的分析,進而使解夢成了心理學的代名詞。


好萊塢的電影對此也是脫不了干係的,例如《最後分析》,是很多人對心理學的最初了解的來源。《愛德華大夫》是好萊塢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績斐然,使精神分析題材開始在電影中盛行。這部電影的一個中心內容就是解夢,其中有一句經典台詞,也是許多人以為的心理學家的口頭禪:晚安。做個好夢,明天拿出來分析一下。解夢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療技術之一,僅僅是心理學熱帶雨林中的一株樹木而已,怎麼能等同於整個雨林呢?


文/華牧之    來源:《心理學的幫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心理延伸:


心理FM: 如何與他人相處?


會員測試:愛的5種語言測試(男生版) | (女生版)


心理遊戲:史上最賤遊戲2


世界的不美好,她們不需要這麼早知道
我們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容易快樂?
網路社交不能承受之痛——現實的朋友,真實的幸福
兒童撒謊:小騙子的認知發展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那個一直被誤解的叫心理學的傢伙
心理學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被人誤解的精神分析學
「形而上學」——最容易被誤解的哲學概念
容易被誤解的男生戀愛心理
被誤解的催眠
心理學不如學算命?「誤解最深」的10個專業!
真相!一分鐘讓你了解被誤解的心理諮詢
容易被誤解的男人戀愛心理,你必須知道!
天大的誤解: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
被誤解的雞
被誤解的讖語
被誤解的肌肉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的關係,看來還要被人誤解很多年
你學的專業,都是怎麼被別人誤解的?
13條易被誤解的男人戀愛心理
被誤解的「隨緣」
解讀被人誤解的道法自然!
被誤解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