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父母更容易養育出自戀的孩子?
文:代桂雲 | iFuun專欄作者
雲心理微信公眾號:yunxinli-aiziji
母子之間的凝視,是世界上最美的凝視。
嬰兒從母親眼裡,確認自己的存在。但嬰兒無法把母親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客體)來體驗,而是認為母親是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自體心理學所說的自體客體。(自體客體是一個重要概念,它被體驗為自體的一部分,它組成了一個人從出生起就需要的有反應的環境,以確保核心自體能夠可靠地發展為成熟的內聚性自體。)
一個被照顧良好的嬰兒,擁有一種全能自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比如,一餓,就有人喂;一哭,就有人抱。全能自戀是每個人在嬰兒早期都具備的心理,也是一個人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
那麼全能自戀如何發展成健康的自尊,而病態自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科胡特的自戀理論模型
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在《自體的分析》中,勾畫出兩個基本的自戀構造:誇大自體與理想化的雙親影像。誇大自體說「我是完美的」,表現為全知全能的誇大幻想,渴望無限的能力及自己的存在被看見、被讚美的表現癖自戀。理想化的雙親影像則說「你是完美的,而我是你的一部分」,因此致力於與全知全能者的結合,從而獲得完美的感受。
科胡特認為兩個基本的自戀構造的發展路線是這樣的:在最適宜的發展條件下,誇大自體的表現癖及誇大逐漸被馴服,而整個結構最終被整合入成人的人格中。在類似的有利情形下,理想化的雙親影像同樣也被整合入成人的人格中。它被內射為理想化的超我,成為一個人精神組織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如果兒童遭遇嚴重的自戀創傷,則誇大自體就不能融入適切的自我內容中,而是以未改變的形態被保留下來,並且奮力追求「我是完美的」這一目標。如果兒童在他仰慕的成人身上體驗到創傷性失敗,理想化的雙親影像也是以其未改變的形態被保留下來,並一直作為兒童的一個古老的、過渡的自體客體。
根據科胡特的理論模型,那些因創傷而導致恰當的內化過程無法發生的兒童,就不能獲得所需的內在結構,他們的心智裝置中缺少了某種功能。這種有缺陷的心理結構,導致個體在發展中固著在全能自戀階段,一方面不停地需要讚美和自誇,另一方面強烈地追求和依賴特定的客體,拿他們作為精神結構中失落片段的替代。
什麼樣的父母容易「製造」出自戀者?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養育者的行為模式很容易製造出自戀型人格傾向的孩子,哪怕養育者本人並不是自戀者。
一、無回應
一個3歲的男孩在一間黑屋子裡大叫:「阿姨,和我說話!我害怕,這裡太黑了。"阿姨回應說,"那樣做有什麼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沒關係,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
這是弗洛伊德《性學三論》中的一個故事。養育者的回應,為孩子帶來了光,可以驅散他們心中的黑暗與恐懼。許多客體關係心理學家們都講到一點:對幼童來說,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武志紅在文章《你如何發出聲音,你又如何回應?》中提出,母親不僅要回應,而且回應要及時。最新研究發現,若嬰兒向母親發出信號,而母親能在七秒內給出準確回應,嬰兒就沒有受挫感。若超過七秒,受挫感就會生出。這種受挫感也是引燃「自戀暴怒」的導火索。自戀者常常因為他人回應不及時而大發雷霆。
從事嬰兒研究的工作者運用最新的圖像技術檢視母嬰互動,發現嬰兒會主動尋求與養育者互動。嬰兒回應母親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們不僅尋找食物,還會尋求各種情感認可。當身邊圍繞著心懷欣賞、友善的成年人時,5-8個月大的嬰兒似乎被這種鏡映的欣賞所刺激,會興奮地手舞足蹈。心理學家們相信,這種成人與嬰兒之間的回應刺激,能夠促進嬰兒身體形象的分化和整合。
二、無讚賞
科胡特是第一個指出讚賞對兒童的重要性的精神分析師,他曾寫道,「孩子需要母親眼中反映的光輝來維持自戀力比多的充滿……」嬰兒希望母親對他所做的一切,對他所是的一切都激動興奮。從「母親眼中的光輝」中,嬰兒得以確認自己是可愛的、美好的、能幹的……如果母親疏離、目光冰冷,相當於把嬰兒遺棄在空寂的無人之境。
在《自體的分析》中,科胡特記錄了個案B的童年記憶:當他神采奕奕地告訴母親自己的一些成就或體驗時,她不只是冷漠和不關心,不回應他和他正描述的事件,反而突然指責性地評論他,「說話的時候手不要動!」在他的體驗中,這樣的回應不只是一種對他特殊展現的拒絕,也是一種對其自體體驗統整性的主動破壞。
母親對孩子的欣賞為孩子提供了寶貴的鏡映體驗,這種體驗能幫助孩子發展出穩定的自體感。不只孩子需要鏡映,科胡特認為,每一個成年人畢生都有從某個自體客體處獲得欣賞性反應的需要。
三、附加條件的讚賞
南希·麥克威廉斯在《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中提出,還有理論認為,自戀性附庸可導致自戀形成。也就是說,有的孩子或能得父母的重視,但這種重視是因為他們身上所附加的功能。
比如,一個孩子學習很好,父母對他非常關愛。但一旦成績下降,父母就會貶低他。他知道只有當他是一個好學生時,才能得到父母的讚賞。這種狀況讓孩子形成了一個「虛假自體」——個體在學習被他人接受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自我部分。自戀心理即起源於一種特定形式的關注甚至溺愛,這種關愛隱含的前提是,如果兒童能夠配合自我中心的父母,便能如願以償。
南希指出,自戀者的教養環境與評頭論足的家庭氛圍相關。如果為孩子設定的目標對父母的自尊至關重要,那麼孩子的努力一旦失利,必定招致非議和責難。有時與此相反,有一些家庭也不乏過度的表揚和讚賞,儘管是正性評價,但孩子仍會感到時刻被人評頭論足,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覺察到這種讚賞中的虛假。同時,這種讚賞還可能發展出孩子虛假的勝任感,因此經常擔心自己不夠稱職。
南希認為,將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與父母的目標相連,是一種極其有害的傳承,也這導致了即使父母本身不具備自戀型人格,同樣會養育出重度自戀的子女。
四、無法理想化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能夠把父母想像的完美無缺。父母必然不是完美的,真實但不完美的父母能夠提供一種「恰到好處的挫折」,從而可以被孩子轉換性內化為健康的自體結構。
懷特和韋納在《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中提出,如果父母沒有在孩子身邊,這可能是因為身體或情緒上的缺席、疾病或是死亡,有一個結果就是孩子會體驗到對父母全能的力量與可信度的巨大幻滅。這樣孩子就沒有辦法把父母理想化,這對孩子的人格形成具有非常大的破壞力。
科胡特把父母的鏡映與理想化,看成一個所謂的「張力弧」,就是對孩子的正面讚揚與積極反饋,相當於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孩子對父母的理想化,相當於一個巨大的牽引力。這樣一推一拉,就組成一個和諧的動力系統。孩子前有榜樣,後有推力,即使在坎坷中也能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serotonin
PS:關注云心理,閱讀心理小說《在歲月深處等你》
本文由 iFuun專欄作者 所著,版權歸iFuun與作者所有,所有的獨家文章未經正式授權不能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haipengfei@iFuun.com
TAG:心理科普 | 心理學家 | 性格與人格 | 變態心理學 |
※糾結的父母,無法養育出從容的孩子,親子是我們和自己關係的投射
※養育兒女不易 作為父母的你這點舉動 正在摧毀孩子的自信
※面對熊孩子的哭鬧,父母如何不懲罰、不驕縱的養育孩子?
※養育孩子,重塑自己
※這6種父母,養育不出優秀的孩子,看看自己是不是
※我們為什麼要孩子,該怎樣養育孩子
※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決定著他離凌霸和性侵有多遠
※你的婚姻幸不幸福?看孩子就知道了!——如何養育更優秀的孩子?
※父親要和妻子分擔養育和引導孩子的責任。母親也需要被照顧,她才能照顧好孩子。
※男友的禮金是為答謝父母養育的,可是你們不配!
※我們養育孩子的時候,愛與溺愛的界限到底該怎樣定?
※懷孕、生子、養育,單親媽媽那些說不出的苦
※這幾種媽媽養育出的孩子能成大器,你上榜了嗎?
※孩子被交錯性別養育危害大,父母別再縱容老人重男輕女了!
※作為一名母親,我希望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新手媽媽如何更好養育孩子?
※養育一個「內向」的孩子,你也可這樣做!其實他很優秀!
※這些單身媽媽獨自養育孩子,生活艱辛,但從不提丈夫
※遠離「怪獸媽媽」的狀態,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
※又一起幼兒園虐童事件,家庭養育中,父母如何聽,孩子才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