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內戰末期知識分子的傾向和選擇

內戰末期知識分子的傾向和選擇

當年在國土淪陷、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國共兩黨都沒有實現真正的聯合,沒有了外界的壓力,卻一廂情願地幻想他們能夠聯合執政,可見,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實在是一種在政治上的幼稚表現。

內戰末期知識分子的傾向和選擇


三四十年代的知識分子群體普遍左傾,或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不過,知識分子的左傾實際上僅僅是一種理想主義情緒,並不意味他們認同或者否定當時兩大政黨的政治綱領,中國後來的政治走向,遠遠超出了他們大多數人的想像。


從民國建立,國家就一直處在混亂當中,各派知識分子為國家的前途爭論不休。到抗戰末期,國家已經是千瘡百孔,財盡民窮,悲慘的現實更加觸發了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的情緒,以及讓國家民主富強的急迫感。


在抗日戰爭臨近勝利的前夕,位於國民政府陪都重慶的《新華日報》,1945年7月6日刊載了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的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新華日報社將此報告散發了三萬份之多,一時廣為流傳。那時,中共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一,除有雄兵百萬外,還在不遺餘力地爭奪各界知識分子的支持。


毛澤東在這篇政治宣言性的文章中主張「在日本侵略者被消滅之後,在全部國土上進行自由的無拘束的選舉,產生民主的國民大會,成立統一的正式的聯合政府。沒有人民的自由,就沒有真正民選的國民大會,就沒有真正民選的政府。」並告訴人們「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思想、信仰與身體這幾項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在中國境內,只有解放區是徹底地實現了。」

毛澤東在文章中還回答了人們的一些疑惑:「有些人懷疑共產黨得勢之後,是否會學俄國那樣,來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及一黨制度?我們的答覆是:幾個民主階級聯盟的新民主主義國家,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原則上不同的。中國在整個新民主主義制度期間,不可能、因此就不應該是一個階級專政與一黨獨佔政府機構的制度」。

內戰末期知識分子的傾向和選擇



儲安平


當時,有一些知識分子對毛澤東的說法持懷疑態度,最典型的莫過於後來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儲安平,他在1947年3月說:在今日中國的政治鬥爭中,中共鼓勵每一個人都起來反對國民黨的「黨主」,但從中共的真正的精神來說,中共倡導的也是「黨主」,肯定不是民主。

但是,可能有更多的人相信毛澤東的說法,贊同聯合政府的政治主張。曾經是中共早期黨員的著名教授施復亮說,「有人說,這是一個詭計,一旦時機合適,中共就會推行蘇維埃制度,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我不敢說他們不會,也不敢說這不可能。但一旦時機合適是一個客觀問題...... 無論如何,今日的民主人士或民主黨派都不必害怕共產主義的威脅。」


著名哲學家張東蓀更是極為贊同中共聯合政府的主張,他承認中共從不隱瞞它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革命必要性的信仰。但他寫道,我本人和他們談過,他們說只有他們的兒子或者孫子才能活著看到那一天。因此,共產主義革命的問題不是現在而是將來的問題,而且誰能預言五六十年內革命的客觀條件就能成熟呢。

內戰末期知識分子的傾向和選擇



張東蓀

實際上,「聯合政府」的提法受到歡迎,也出乎毛澤東自己的預料。毛澤東在中共內部極小的範圍內(六屆七中全會,共二十九人參加)對此有過如下的解釋:「這個口號好久沒有想出來,可見找一個口號、一個形式之不易。這個口號是由於國民黨在軍事上的大潰退、歐洲一些國家建立聯合政府、國民黨說我們講民主不著邊際這三點而來的。這個口號一提出,重慶的同志如獲至寶,人民如此廣泛擁護,我是沒有料到的」(《對「論聯合政府」的說明》)。


可惜,抗戰結束不久,國共的武裝角逐取代了民主選舉。作為擁有軍隊的兩個政治力量,他們自然更相信槍杆子的權威。但是,普通民眾,特別是關心國家命運的知識分子們是什麼樣的狀態、他們當時是如何思考和選擇的呢?1948年國共內戰後期,做過兩次以知識分子為主的民意測驗。當然,都是在中共解放區以外進行的。其中一次於12月13日在上海大學舉行,參加者約有1000人,學生和教職員工都有。沒有材料表明如何挑選受測者或者測驗者是什麼人,測驗結果發表在《東南日報》上。


針對國共衝突這個問題,15.9%的人贊成把反共運動進行到底,72%的人贊成組成聯合政府,8.4%的回答說中國應當分治,3.7%的人贊成共產黨政府。(1948年12月24日上海《東南日報》)


此前,對在美中國留學生還進行過一項更系統的民意測試,結果於此相似。該測試共有八個大問題,其中關於中國的土地制度,33%的人主張「耕者有其田」,46.5%的人主張「組織合作農莊」,只有9.8%的主張「組織集體農莊」。也就是說,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傾向蘇聯模式;關於在中國尋求和平的辦法,主張「國民政府應該消滅共產黨」的為18.0%,主張「組建含中共、民盟、其他政黨及無黨派人士在內的聯合政府」的51.1%,主張「採用聯邦制」的17.9%,主張「讓中共統治全國」的為2.7%。這項民意測試結果刊載於1948年4月17日《觀察》第8-9頁。

這兩次民意測試的時間,正是國共內戰正在激烈進行之時,國民黨政府已經露出敗象,中共主導未來的中國已經成為可能。就在這種情況下,上述兩次民意測試的結果顯示,仍然有一多半的知識分子主張組建聯合政府。這個選項,自然意味著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批判,同時也代表著對中共的擔心。選擇聯合政府,不僅是主張各種政治力量的合作而非一黨獨裁,同時也意味著要求在經濟政策上對不同階級、階層的包容。


然而,歷史證明絕大多數知識分子們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尤其是他們對國共兩黨的判斷實在不著邊際。當年在國土淪陷、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國共兩黨都沒有實現真正的聯合,沒有了外界的壓力,卻一廂情願地幻想他們能夠聯合執政,可見,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實在是一種在政治上的幼稚表現。


選自:共識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如果不重建王道論述,中國與周邊國家還會再行再遠
水煮日報第412期:周總理為末代皇帝安排工作
梁漱溟說了什麼,讓毛澤東如此憤怒?
左宗棠为什么瞧不起曾国藩?
錢穆:中國人的匆忙與閑暇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知識分子的自戀及受虐傾向
抗戰中的中國知識分子
抗戰時期不同於《圍城》人物的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的終結
從楊絳的爭論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
消逝的知識分子?
中西醫之爭:成為病人的知識分子如何選擇
畢競悅:時代的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的使命:傳承與變革
絕地中的鏖戰——體制外知識分子的理想與現實
劉姥姥、俳優與知識分子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鬥豔的局面
知識分子的風範
中西醫之爭:成為病人的知識分子應當如何選擇?
一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思想之旅
為公認的邪惡大唱讚歌的知識分子
中國知識分子:與麻木和蒙昧的鬥爭!
二戰中最大的戰爭分子希特勒最終結局
那些令人窘迫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