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微心理:如何準確認識自己Ⅰ

微心理:如何準確認識自己Ⅰ

心理導讀:你了解你自己嗎?就像本傑明.富蘭克林說的那樣,認識自己是極為艱難的。通常,我們只能通過別人的評價來了解自己。事實上,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我們也在按照自己的心境看待外界事物。那麼如何準確認識自己? —— www.iFuun.com


微心理:如何準確認識自己Ⅰ  


我們在過分注意自己:焦點效應和透明度錯覺

我們在本性上總會認為自己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時刻被人們審視,由此造成一系列偏激的反應。


微心理1:一個小的變化帶來大的心理負擔


「這真是一場災難!」一位女士在宴會之後這樣說,原因只是在這次宴會中她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這讓她很難過,之後在整場宴會中她好像做什麼都不自在。


確實如此,類似這位女士遇到的事,常常是我們人生的噩夢,我們稱之為「事件」:

和初次見面的人一起用餐,你不小心把酒杯打翻。


在夾菜的過程中出現了失誤,該送到嘴裡的菜意外地掉在桌上。


在所有人都愉快交流的時候,你不小心說了一句很不得體的話導致冷場。


當以上這樣的「事件」發生時,儘管看起來可能是些小事,人們的第一反應仍然是產生較強烈的尷尬心理,或者潛意識裡認為別人都在看自己的笑話。這些事情雖然都很小,但往往會讓人產生很大的心理負擔,深深地影響我們對自身行為的評價,並可能持久地決定我們隨後產生的行為和態度。


微心理2:小事,也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

如果我們是化裝舞會唯一一個沒有化妝的人,或者不小心觸動了實驗樓上的火警鈴聲,我們心靈的河面總會掠過情緒的微瀾,我們或者苦惱於自己的疏忽,或者自責自己的失誤。但這一切,大多數時候是沒有必要的。


記住,對於我們遭受的情感折磨或者內心糾結,別人也許根本不會太在意。大多數情況下,別人並沒有像我們自己那樣注意我們。然而,我們由此犯下的「錯誤」卻比比皆是,你可能因此緊張得搞砸一份演講,可能因此怯懦得不敢去挑戰平平常常的「困難任務」 而當你越是如此的時候,就越會發現自己已經被這種心理狀態困擾得太久,以至於無法自拔了。


正是從這些小事和小的感覺出發,我們「學到了」失敗。當然,我們也可能「學到了」成功。區別在於,我們究竟覺得那些小事是成功,還是失敗。


微心理3:我們傾向於認為自己是人們關注的中心


我們想像的那個恐怖場景是真實的嗎?也許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們總傾向於在意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似乎在我們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重要。通過自我專註的觀察,我們可能會高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突出程度,這就是焦點效應。


基洛維奇等人通過實驗驗證了這個效應。他們讓康奈爾大學的學生穿上歌手巴里.馬尼洛的T恤,然後進入一個還有其他學生的房間,穿T恤的學生猜測大約一半的學生會注意到他的T恤,而實際上注意到的人只有23%。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生活經驗,當我們穿上一件新潮的衣服時想博得父母的注意,當我們換上一雙高跟鞋時想引起愛人的注意,甚至當我們打上領帶時想引起領導的注意,這種注意的成功率往往會打上折扣。


微心理4:那也許真是小事,但你還是會深受影響

一個宴會上的表現,即使過去了很多年,即使人們已經忘記,我們自己卻很難忘記。某些不經意的瞬間,某些細微的事件總是會激起我們的回憶,並引發我們一系列情緒反應。


一位美國商務人士被派到中國工作。在公司當晚的宴會上,中餐盤子里只有碎肉末或者小肉塊,而他更習慣吃大塊的牛排。由於不會使用筷子,於是他就拿著筷子在飯桌上戳來戳去,感覺不順眼再「啪」的一聲扔回去,然後又用筷子在另一個碗里扒拉數回。同事注意到了,但也沒有說什麼。


後來他娶了一位中國太太,太太斥責他吃飯時不懂規矩,夾食物前應先拿定主意。他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很不符合中國餐桌禮儀,回想起剛來中國的那個宴會他坐立不安,於是給以前與他共餐的同事分別發了一封致歉信。沒想到,很多同事的回復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們壓根兒不記得有這一回事。


實際上,無論我們怎麼想,那些真正關係到自己的小事,除非你有意識地分析和注意到它是無關緊要的,否則總是會對你產生影響。


微心理5:我們常常因焦點效應作出錯誤的判斷


焦點效應所造成的一個顯著結果就是,我們會把身邊的那些關係到自己的事件放大,從而使我們的判斷失真。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


社會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也表達過自身的關注。邁爾斯是一個聽力較差的人,他觀察到的這個現象引人深思:當視力不好的時候,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去配戴眼鏡或者隱形眼鏡,但是如果是聽力不好,3/4的人不會對此採取任何行動,即四分之三的人不會考慮戴助聽器,除非他們迫不得已。


合理的假設是,這些不考慮佩戴助聽器的人是因為顧及自我的形象,人們可以把無數的金錢花在染髮、整形或牙齒漂白上,但人們會傾向於選擇拒絕戴助聽器,避免讓任何人認識到自己的聽力有問題或者變老了。


我們真的做對了嗎?


那些聽力差的人,難道不知道聽力不好比塞在耳朵里的那個小小的助聽器更容易引起注意嗎?


微心理6:別人並沒有關注你


一位女士,每次上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會覺得彆扭。似乎背後有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自己,自己無論說什麼,別人都會聽得見,無論做什麼,別人也會看得見。她覺得自己每天似乎都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有一陣子,她失戀了,更是覺得天都塌了,一看到有公司的熟人聚在一起就覺得那是在議論她。終於,在一次同事聚餐的酒後,她變得歇斯底里,失聲痛哭,同事們面面相覷,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她如此傷心。她這才明白:原來大家並沒有像她想像的那樣時時處處都在觀察和打探她!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受透明度錯覺影響的事例。透明度錯覺是一種心理錯覺,就像我們生活在一個透明的魚缸中的那種狀態。實際上,正因為我們看任何事情都從自我出發,往往把自己看成一切的中心,所以在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的同時,也會非常容易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度。


微心理7:你是怎麼變得焦慮的


焦點效應和透明度錯覺普遍存在於人群中,但是,這兩種效應在社交恐懼者身上顯得特別明顯。並且由於這兩種效應的存在,他們覺得更加不幸和孤獨。


一個口吃的人,如果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那麼他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就會盡量避免講某些詞語,或者是盡量少說話。這種方法固然能暫時地隱藏自己的口吃,但實際上卻帶給了自己更大的傷害。比如,如果和他一起的另外一個人也口吃,但兩人彼此不知道,於是都儘力隱藏自己的口吃。結果,由於兩個人都高度注意自己的行為,所以很少將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就不容易發現別人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或者認為別人只是偶爾表現得不好。結果,口吃的人就更加自卑,覺得更加孤獨和不幸。


關注自己形象並沒有錯,但如果過度顧及自我形象,把自己看成一切問題的中心,那麼就會適得其反,使自己始終活在焦慮中。


(微信:心靈治癒課,zhiyu365) 


微心理:如何準確認識自己Ⅰ  


心境決定我們的看法:心理圖式和自我參照效應


當我們看待外界事物的時候,外界事物常常只是自我內心圖式的映象,我們所做的觀察、理解和判斷,總是逃離不了自我心理圖式的左右。


微心理8:心情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本身


蘇格拉底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裡。儘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身都困難,有什麼可高興的?」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這難道不值得高興?」


過了一段日子,朋友們成了家,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裡只剩下了蘇格拉底一個人,他仍然很快活。那人又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有什麼好高興的?」


「我有那麼多書,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麼不令人高興呢!」


無論何時,蘇格拉底似乎總是開心的。那個追問的人最後迫不得已去問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柏拉圖說:「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


心境不同,你看待同一事物和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


微心理9:心境,就是我們內在的心理圖式


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心理圖式是我們組織自己所處世界的心理模板,是我們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由於人總傾向於把自我作為世界的核心,所以他們往往從自我出發來設計自己的信息採集雷達,從而快速地接納那些與自我感覺相符的部分,而剔除那些與自我感覺不符的部分。比如,如果你想成為一名運動員(也就是說成為一名運動員是你自我圖式的一部分),那麼,你會特別注意別人的身體和技巧,有意識地記住與運動有關的信息。


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或者獲得了表彰,我們走在路上會覺得神清氣爽,雲淡風輕,遇到平日里不怎麼喜歡的鄰居也會主動打招呼;而一旦考試失利或者遭到批評,我們就會無精打采,看什麼都覺得不順眼,甚至連平日里非常喜歡的小狗也不再那麼可愛。


其實鄰居和小狗這些外在事物並沒有什麼改變,只是因為心境發生了變化,客觀世界呈現在眼裡的面貌也發生了扭曲。


微心理10:你內心有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心理圖式就像我們感知系統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里有什麼,你就會看到什麼。


有一位年輕人的生活不順,十分苦悶,就去問一位老人為何飽受磨難卻絲毫不傷心。老人隨手從黃楊樹上摘下一片樹葉遞給他,問道:「知道黃楊樹葉為什麼歷經風吹雨打卻不捨得凋零嗎?」年輕人搖搖頭。


老人說:「是因為這片樹葉在這兒能看到溫暖的陽光和晶瑩的雨露,能看到枝頭嘰嘰喳喳的小鳥,而我就像這片樹葉一樣。」老人又問:「你看這片樹葉的形狀像什麼?」年輕人仔細端詳了一會兒,疑惑地說:「是像一顆心嗎?」老人點點頭,微笑著對他說:「是啊,的確像一顆心,你內心有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某種程度上,心理圖式和這片黃楊樹葉很相似,圖式里有什麼,你就會發現什麼。同樣是半瓶酒,樂觀者會想:「真好,還剩半瓶呢,很不錯了。」悲觀者則會認為:「只剩半瓶了,馬上就會一點兒都不剩了。」無論你是興奮還是生氣,食物本身並不是誘因,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你的自我圖式。


微心理11:心理圖式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當然,圖式不是憑空產生的,它與我們先天攜帶的基因因素有關,但更多地與社會經驗有關。我們扮演的角色、社會同一性、我們和別人的比較、成功與失敗以及我們身處的文化都會在塑造心理圖式方面起到作用。


拿文化這一點來說,個人主義文化背景下成長的小孩常常受到教導「做你自己」、「你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沒有人和你一樣獨特」。他們不會等待別人的幫助,相反,他們會好好照顧自己,遇到挫折也自覺地信奉「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的文化理念,對家庭父母少有依賴。


而在集體主義文化中,人們從小被教導對家庭單位的責任感是最重要的。個人不會顯得那麼鋒芒畢露,會自覺地把自己的需要置於群體的利益之後。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人與人相互依存的關係很重要,代際之間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顯著界限,子女比較依賴父母和家庭,可見,文化對於我們心理圖式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


微心理12:看到了失敗,是因為想著失敗


自我圖式一旦形成並非固定不變,它會隨著可能的自我不斷發展變化。可能的自我包括我們希望成為的理想自我,也包括害怕成為的自我,如失敗的、孤獨的自我等。這些關於未來可能性的想法、感覺和體驗對於行動具有導向作用和推動性。


一位來自山區的女孩高考落榜,讓老師和父母都大跌眼鏡,因為她的高考分數與平時成績懸殊實在太大了。一天她的好友跑去安慰她,她反而很平靜。


原來,幾個月前她回家幫助父親放羊,不小心把一隻羊羔給弄丟了,這對於一個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災難。父親狠狠地訓斥她:「連個羊都放不好,將來還能做什麼,還有什麼出息。」這件事在她心裡留下了沉重的陰影,很長一段時間她的腦海中都迴響著「能做什麼」、「有什麼出息」的話語,於是很難靜下心來複習。


對於這個女孩來說,考試失利並不是因為發揮失常或者考題太難,而是因為父親的訓斥驅動了她消極的心理圖式,讓無能、消極、前程暗淡的信息佔據了主導位置,而這些信息一旦發出指令就會操縱著她一步步走向失敗。


微心理13:想像你病了,你就真的會病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對於一個故事,若是把我們自己和其中的某個人作比較,事後我們就能更好地回憶起那個人;當我們和別人聊天時,如果無意中聽到其他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我們就會立刻轉移自己的聽覺注意力。心理學家指出,當信息與我們的自我概念相關時,我們就會對它進行快速地加工和很好地回憶,這就是自我參照效應。


安德魯.傑克遜對癱瘓性中風極度恐慌,因為家中有好幾個人死於此病,妻子也是因此去世。一天,他正在朋友家與別人下棋。突然傑克遜的手垂了下來,整個人也呈現出病重的癥狀。


「最後還是來了,」傑克遜乏力地對朋友說,「我得了中風,我的整個右側癱瘓了。」朋友就問他是怎麼知道的。傑克遜答道:「剛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幾次,但是一點感覺也沒有。」


這時,和傑克遜下棋的那個人說道:「可是,先生,你剛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這種錯誤的恐慌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會存在,只不過表現的形式與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每個人都會受到自我參照效應的影響,我們在接觸到與自己有關的信息或者事情時,最不容易忽視或者遺忘它們。


微心理14:讓「可能的自我」激勵你


羅伯特.富爾頓出生於美國的一個貧苦家庭,他能成為製造第一隻蒸汽機輪船「克萊蒙脫號」的著名科學家,完全是憑著夢想激勵和個人努力得來的。富爾頓的夢想源自自己小時候的划船經歷。小富爾頓和哥哥們划船時遇到了湍急的河流,小船在河中打轉,富爾頓和哥哥們拚命地撐篙,但船僅能艱難地移動。於是,小富爾頓夢想著發明一種東西,能讓船自動行走。富爾頓說:「總有一天,我會讓飄揚了千百年的帆統統去掉,讓人類的航海事業同遠古時代告別。」


與其說是富爾頓的夢想激勵他成功,不如說是他的「可能的自我」激勵他成為著名的科學家。


心理學家指出,我們夢想中自己的樣子,比如,富有、苗條、充滿激情地愛與被愛的自我,就是我們的「可能的自我」。當然,它也包括我們害怕成為的樣子,比如,失業、學業失敗和孤苦無依。積極的「可能的自我」會帶給我們希望,我們所渴望的生活願景會激勵我們;反之,消極的「可能的自我」則會打擊我們的自信心。


(微信:心靈治癒課,zhiyu365


微心理:如何準確認識自己Ⅰ  


什麼角色,就決定了什麼行為:角色習得心理


「角色」是指一個人在特定的社會和團體中佔有的某一特殊位置以及被社會和團體規定了的行為模式。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角色對個體的行為和心理影響是讓人震驚的。


微心理15:她真的病了還是進入了病人的角色


角色這個詞來源於戲劇,簡單地講,它就是一個人的身份地位和行為模式。


一個女孩兒從小失去了父親,由媽媽一手帶大,她媽媽是一位商界精英,靠著自己的打拚贏得了一番事業。女孩從小衣食不缺,成績很好,愛看書、學習、彈琴。在16歲那年的一天,很偶然地,她看到窗外下雨覺得腿酸就不想起床,她媽媽認為她生病了,就給老師打電話替她請假,第二天她學習時感到頭有點不舒服,她媽媽就擔心她是不是病得嚴重了,但是去醫院檢查也沒看出什麼。


但慢慢地,她真就覺得自己得了大病,一回家就換上白色的睡衣,整日抱著個布娃娃病懨懨的,來了親戚吃飯時也是挑三揀四說自己有病,要忌口。最後都不能正常去上學了,無奈之下,她的媽媽只得為她辦理了休學,讓她在家靜養。


從女孩兒的一系列表現來看,我們禁不住要問:她是真的病了還是進入了病人的角色?


微心理16:當你扮演新角色,你就會嘗試著進入角色


當你將要扮演新角色時,你就會嘗試著進入角色。一個學生畢業以後去了某個學校當老師,那麼當從學生身份變成老師身份時,他勢必會想著要和學生處理好關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不是像學生時代好好學習,以取得好的成績。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一旦當個體開始扮演某種角色,他總免不了要被角色同化。


想像一下你經歷了競爭激烈的高考,剛剛邁入大學的門檻,周圍是各式各樣的聯誼會。你也許會對新的環境感到新鮮和敏感,但你也告訴自己不能像高中那樣埋頭讀書了,應該勇敢地嘗試加入一些新的團體,於是你報名加入了女生聯誼會,積極地參加相關的活動。


過了一段時間,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已經非常習慣女生聯誼會裡的狂熱氣氛了,甚至回到寢室也會鼓動其他的姐妹加入進來,女生聯誼會成員的角色就像我們的舊牛仔褲和T恤一樣被我們十分熟悉了。


微心理17:角色對行為的塑造是驚人的


角色對於人的行為具有強大的塑造力。1973年,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津巴多做了一個經典的模擬實驗。


津巴多錄取了一批大學生志願者,隨機地把這些志願者分成「犯人」組和「看守」組,然後模擬正常監獄裡的情境。「看守」給「犯人」們戴上手銬後,把他們押回「警察局」。「犯人」們會經歷真正的犯人才會碰到的事情,如戴著腳鐐手銬、被分別關入只有一張床一個門洞的單人牢房等。而「看守」們也裝備得與真的一樣:身著警服,手拿警棍,輪流在裡面值勤。


結果,僅過了幾天,「看守」和「犯人」們的表現越來越「專業化」:「看守」們漸漸學會了從侮辱恐嚇以及非人性地對待那些「犯人」中獲得樂趣,不時地命令他們做俯卧撐以及各種瘋狂行為;而「囚犯」們最初會反抗,但很快就變得被動並陷入了無能為力的地步,他們的脾氣變得很暴躁。


這個實驗原計劃進行兩周,可六天後,有一半的「囚犯」被試者要求釋放,因為他們的感情幾乎達到了崩潰的邊緣。因此,津巴多被迫停止了已進行了六天的實驗。


微心理18:是你在扮演角色,還是角色在扮演你


角色具有強大的魔力,當你開始接受某種角色時,你可能會有一種新奇刺激並伴隨著不適的虛幻感,可一旦你進入後,你便會不由自主地減少意識行為,並朝著角色既定的軌道飛奔而去。


「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自從前年當上了這家金融公司的經理,我就變了,覺得老公做家務沒效率,買東西不知道考慮性價比,培養孩子不知道計算投入與收益,當意識到我是把工作中的角色帶回家時,我會收斂,但大多數時候我根本意識不到,好像無形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動著我說不想說的話 」這是一位婚姻面臨危機的女士微妙的內心獨白。


正如在《烈火戰車》中扮演奧林匹克英雄的伊恩?查爾森所說的,「當我進入角色的時候,我的整個人格都改變了。」故事開頭的那個生病的女生可能只是有點不舒服,但她的媽媽三番五次提醒她生病了,並經常讓她接觸醫院這種環境,慢慢地,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病人這個角色牢牢地捆綁住女生的心理,偶然的虛幻的想像演變成了既定的事實,角色具有令人驚奇的駕馭力。


微心理19:有時,你需要適當抽離角色


生活中,我們總要面對很多角色。你可能是孩子的父親,同時又是父親的兒子;你可能是妻子的丈夫,同時又是丈母娘的女婿、妹妹的哥哥、哥哥的弟弟等。面對這個對象你需要抽離那種角色,而面對那個對象你需要抽離這種角色,如果你以一種既定的行為態度來面對不同的社會角色,就會造成角色不清,你的人生肯定會一團混亂,無比糾結。


同時,我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個階段結束,我們就必須從扮演的角色中抽離出去。讀書時期,你的主要角色是學生,如果工作後你依然無法從學生的角色中抽離,勢必會四處碰壁。


我們都知道的天才演員張國榮,稟賦過人,才華橫溢,一生中飾演了很多經典角色,例如《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阿飛正傳》中的旭仔等,卻在愚人節那天跳樓自殺,因素之一就是沒有從生前扮演的《異度空間》中的心理醫生角色中抽離。


微心理20:究竟應該扮演哪一個角色


我們每天都在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一會兒是公司的職員,一會兒是丈夫,一會兒又是家中的孝子。我們不停地在各種角色中轉換,而轉換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角色衝突,最後有可能導致我們的焦慮。


《心理月刊》上有一個女老師的故事,這個女老師跟她的學生年齡相差並不大,所以一心想和學生們成為朋友,並以這種方式管好學生。有個女孩對她很信任,無論自己做了什麼事情,都願意告訴她。


後來,這個女孩懷孕了,找到女老師,向她借錢去做人流。當然,女孩並不希望老師把這件事情告訴父母,否則她們不再是朋友。這時女老師便處於兩難之中了,她不知道自己此時應該扮演「老師」和「朋友」中的哪一個角色。


這位老師的心理焦慮就是由於角色衝突引起的,她沒能很好地轉換自己扮演的角色。不過,角色協調的方法可以使角色衝突的可能降到最低,即通過觀念培養和技能認知,提高角色扮演能力,使角色得以成功轉換。


微心理21:時刻為你的新角色做好準備


古人曰「三十而立」,可如今,我們周圍出現了大批的「啃老族」,很多年輕人畢業以後不願意去工作,而是待在家裡,仍由父母撫養,依賴家庭。這就是年輕人不自立的表現,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就是角色中斷。


由於種種原因,一個人的角色扮演的過程出現中途中斷的現象叫做角色中斷,比如從舊角色中退出來,卻不知道如何來建立新角色的規範和行為準則,就會造成角色中斷。「啃老族」們在從學生的角色中抽離出來之後,並沒有做好進入工作這一角色的準備,所以就出現了角色中斷。


與此類似的另外一個案例是,我國進行幹部制度改革後,很多老同志沒有了「終身制」的保障,退出了舊的工作崗位後出現了迷茫。由於他們對新角色沒有充分的準備,所以不能很快適應新的角色,出現了角色中斷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正確地規劃自己的人生,了解那些不可避免的角色轉換,積極學習新的角色規範,做好進入新角色的準備。


微心理22:我們怎樣扮演好屬於自己的角色


當然,角色也具有積極的一面。日本心理學家長島真夫等就研究了「角色」加工對班級指導的明顯作用。


他們在小學五年級的一個班上進行了實驗。這個班有47名學生,他們挑選了在班級中成績較差地位較低的六名學生,任命為班級委員,並在他們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一個學期過後進行的測定發現,這六名學生在性格方面,諸如自尊心、安定感、開朗程度、活動能力、協調性、責任心等方面均有顯著變化,並且成績的進步也令人吃驚。


總之,人的一生中總要面臨許多角色,當必須承擔某種角色時,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努力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但一種角色結束時,我們也應該適可而止,盡情地進入,理性地抽離,平衡好各種角色的微妙關係,不要讓不該扮演的角色擾亂原本平靜的生活。


文/孫科炎、李國旗(微信:心靈治癒課,zhiyu365


推薦:微心理:如何準確認識自己Ⅱ


心理延伸


會員測試:幸福感測試


心理FM:假如溫暖可以成為一種理想 

DIG心理學講座9:感情里的經濟學
半天不吱一聲,實在搞不懂他是怎麼想的!
心理學與電影:三界之外的妖怪
睡眠不良,膝蓋中箭?
嫉妒心是怎麼回事?
愛讓我感同身受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微心理:如何準確認識自己Ⅱ
我們如何認識自己?
如何正確認識剖宮產?
如何準確認識他人的情緒?培養同理心、提高共情力?
如何正確認識微商簡單做好
心理諮詢師教你正確認識抑鬱症
修行必須認識自己的真心
怎樣認識自己?
如何通過風水命理認識自己
超准心理測試,來認識真正的自己!
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的?關於如何正確認識自己方法的!
心理測試:你內心深處的謊言,敢不敢來認識一下真實的自己
明心見性 認識自己!
樂趣心理:為什麼認識的字還會寫錯
王嘉爾說自己不認識汪涵只認識何炅,何炅機智應答!
正確認識癲癇 小心認識癲癇的誤區
奶爸當道:如何認識並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認識自己與做好自己
認識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