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從馬桶到刪除的交互設計
心理導讀:我們經常會看見馬桶按鍵會分為一大一小,這個看似巧妙的設計,卻給生活平添了無端的疑惑和認知決策。 —— www.iFuun.com
常見的一種馬桶放水按鈕設計,乍看一個按鈕,卻由一大一小兩部分構成。有沒有曾方便完後疑惑過,該按哪一個?大多數人最後的選擇可能都是同時按。其實,一大一小按鈕功能相同,區別只在於出水量。設計者期望通過直觀、形象的按鈕大小來代表出水量。
合理嗎?想一想,「哦,有點道理」。然後呢?下一次可能依然會兩個同時按。這個看似巧妙的設計,卻給生活平添了無端的疑惑和認知決策。
馬桶按鈕設計的問題
問題在於設計者試圖挑戰的是大多數人早已建立的知識結構和關係模式,每次操作時都要付諸額外的認知記憶和判斷!不是嗎?最自然的設計和操作該是什麼?其實大多數人的實際操作已經給了答案,一個按鈕就夠了!那出水量怎麼辦?
認知圖式
先來看看認知心理學關於人們對世界的表徵和知識結構研究。對於事物以及事物間關係的認知和理解,構成了我們對於外部世界的內在表徵,而對這些知識的結構化組織,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圖式(schema),圖式是「結構化的概念…用來表徵事件、事件發生的順序…關係以及目標」(艾森克, 2000)。圖式代表了基於經驗形成的對特定對象和事件的結構化知識(Weiten, 1995)。圖式作為一種認知結構,會影響我們的注意、記憶等信息加工過程,甚至我們的社會交往(Baron & Byrne, 1994)。當然還有我們這裡討論的交互行為操作。
那麼在我們的認知圖式中,什麼與出水量是最自然的關聯?答案是按下的時間長短或力度。這是比按鈕大小更早建立或更普遍的關聯關係。每次放水時的猶豫,就在於設計者要挑戰你早已形成的圖式。
認知反饋
除圖式之外,馬桶按鈕還與交互設計中另一個概念有關:反饋。即便是曾經分別按過大或小按鈕,結果呢?我們關注的是水有沒有出來。如果有人好奇到看看區別,可能的結果還是疑惑。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最小可覺差(j.n.d,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簡單舉例說,手拿一張紙或兩張紙,這個重量差別你體會不到,但拿一張紙或一沓紙,這個差別你是能分辨出的,因為一張兩張紙的差別小於你能分辨出的重量差別(即最小可覺差),而一張紙和一沓紙的區別大於最小可覺差。對於馬桶出水量,我們缺少水流判斷的視覺線索,水量差別也可能小於最小可覺差。這就是為什麼我想說:這個「總讓你我思考」的馬桶設計真的很糟!
iOS 中的刪除按鈕
我們再來看看 iOS 中的「刪除」設計,下圖以 Safari 瀏覽器地址輸入時界面為例(其他搜索界面類似),兩個按鈕分別標出(下圖左):
鍵盤中的刪除按鈕;
地址欄後部分的刪除。
兩個按鈕功能的差別在於地址欄後部分按鈕可以一鍵清除前面內容;而鍵盤中的刪除與傳統鍵盤的刪除類似,是逐字刪除。電腦操作中,多個內容的刪除,一般操作習慣是先選中這些內容再按一次刪除鍵。屏幕變小的手持設備採用觸屏操作,先選中再刪除的操作困難一些,但單獨分開的一鍵刪除和逐字刪除,在設計和操作上值得商榷,更何況在 Safari 中,當游標未置入地址欄時,鍵盤的刪除也是清除功能,即全刪除。
根據上面討論到的心理學知識,與刪除多少自然關聯的概念也是時間(即鍵盤按下時間)!單次觸點按下逐字刪除,長按全刪(如上圖右邊的 MyCal 刪除就採取了這種設計,與傳統計算器的 C 鍵一鍵刪除的操作相比,操作有更高的精細度)。當然更精細的設計原理是根據按下時間計算刪除的加速度,這樣設計即考慮到了人們的認知操作和期望,並減少了界面元素,也減少了認知混淆和決策。
來源:極客公園(微信:心靈治癒課,zhiyu365)
心理延伸
會員測試:你是哪種評判者?
心理FM:努力過的歲月真美好
DIG心理講座(07):你是我的全世界如何在焦慮中安靜下來:萊斯特釋放法
為什麼我們能識別同性戀?
半天不吱一聲,實在搞不懂他是怎麼想的!
TAG:心理健康 |
※學設計,為啥還要懂點心理學?
※從名人廣告看設計心理學!
※冷門!設計心理學原則和定律!
※心理學者的名片設計
※設計師必知的談單技巧!
※如何才能認識最頂尖的設計師,然後向祂學習設計與管理呢?
※朋友圈的設計滿足了我們什麼心理需求?
※設計外包必須知道的規矩!
※本以為橋樑從中間斷裂,誰知卻是工程師巧妙的設計
※大腦的設計與計算原理被揭示
※茶室設計理念 茶室設計說明
※交互老司機告訴你:交互設計師必備的4種能力
※以設計互聯——設計的價值
※包裝設計里的廣告傳播學!
※設計心理學:好玩的iPhone遊戲怎麼設計?
※如果讓心理學家設計圍巾,他們會怎麼做?
※設計之死:誰把玉雕設計推向深淵
※設計師也瘋狂還是設計讓我抓狂-阻擋不住的暗黑設計
※如何約見你的花園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