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档案揭秘: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档案揭秘: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档案揭秘》在线收听,请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得好听,请尽情转发

在鸦片战争的历史中,林则徐,是一个「爱国」的代表,流芳千古;而琦善则是一个是「卖国」的代表,遗臭万年。越过单一的「善」「恶」标准,重新审视他们的经历,也许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持续两年多的鸦片战事中,清廷中「剿」「抚」两条路线一直在争斗。「剿」派以林则徐为代表,奋战沙场的关天培、裕谦、海龄等都视他为领袖,可以看作外交策略上的「鹰派」;而「抚」派的「始作俑者」是琦善,他的「羁縻」政策为以后的谈判大臣伊里布、耆英等沿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外交策略上的「鸽派」。「鹰派」据理力争,对外态度强硬,勇气和热血却阻挡不了英军的枪炮;「鸽派」看到了中英军事力量的差距,主张让步妥协,以为可以平息战事,却将中国推入了更可怕的深渊。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档案揭秘: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林则徐


林则徐出生于福建,十四岁考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林则徐初次进京会试失利后,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到厦门担任海防同知书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处理洋船贸易。这是林则徐学习政事,与洋人打交道的开始,也是他成为实干家和一代名臣的开端。


这期间,正是中国与欧美各国贸易战最胶着的时候。据说林则徐就是在此时学习的英语和葡萄牙语,这一点外语能力,促使他日后成为封疆大吏时,常年组织有识之士,翻译欧美各国的相关资料,以供参考。后来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和幕僚们翻译的文章编辑成书,印行全国,这便是著名的《海国图志》。这部译著对清末民初的洋务运动、实业救国和民智启蒙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入职后不久,林则徐的才能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将其延聘为幕僚。此时,林则徐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张师诚处理地方事务,并代写奏折。除此以外外,林则徐对海防、军事、民政和水利各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在张师诚剿灭海盗蔡牵的过程中,他亲身参与并经受了锻炼。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二十七岁的林则徐为自己赢得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以殿试二甲第四名高中进士。从翰林院庶吉士到江南道监察御使,林则徐十年京官生涯,走的是一个普通翰林正常的升迁路子。这期间发生了三件事:第一,林则徐这次会考的座师是人称「父子宰相」的曹文植之子曹振镛,房师是名儒沈维鐈。林则徐深得两位老师的赏识,自此跻身「名门弟子」;第二,林则徐加入宣南诗社,结交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一批思想开放,年轻有为的益友;第三,精研水利,写出了《北直水利书》。总的来讲,林则徐这一阶段在京城展示了清正的品格、活跃的思想、务实且敏而好学的工作态度,任何公正的上司都会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和可用之才。

得到道光帝的器重的林则徐,官运扶摇直上,历任湖北布政使、江苏巡抚、湖广总督。如果没有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林则徐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也许只是一个为官清廉,兢兢业业的传统士大夫的形象。但由他领导的这场禁烟运动,却掀起了中英之间的战端,并从此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档案揭秘: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1836年,北京的朝堂上开始了一场持续两年多的是否禁烟、如何禁烟的大辩论。当时,鸦片走私达到每年三万余箱,不仅掏空了中国的财政,更掏空了中国人的身体。当林则徐看到鸦片给中国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危害时,毅然站在了禁烟派的一边。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他慷慨陈词:「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最终,道光帝采纳了禁烟派的意见。时年54岁的湖广总督林则徐凭借其卓越的人品政绩,被道光帝于各省督抚大员中选出,进京觐见,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南下广州负责禁烟事宜。

林则徐早年就注意到鸦片的流毒,他多年在东南地区为官,对鸦片贸易有一定的了解,在江苏巡抚任上,他也积极主张禁烟,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在一系列考察实践、总结分析后,林则徐开始了他的对外禁烟运动。


在广州的禁烟活动如果没有激起以后的战事的话,可以说是成功的。林则徐一方面严厉打击中国的鸦片贩子,并广寻医师,配置戒烟的药方;另一方面,为了断绝以后鸦片的来源,深思熟虑的他把目光投向英国商人,对他们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逼迫其缴出所有鸦片,并写出保证书,声明以后永远不带鸦片来华,一经查出,货即没收,人即正法。


在林则徐封锁商馆的威胁下,英国商人交出了所有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上将所有缴获的鸦片销毁一空。虽然预料到英国人不会善罢甘休,林则徐下令增修了虎门炮台,加强了防备,严阵以待英军的到来。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英军的实力远远超乎他的想象,而且远在清朝军队之上。

档案揭秘: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虎门销烟


1839年11月2日,中英发生「穿鼻海战」,这是鸦片战争前的一次武装摩擦,广东水师惨败,三艘兵船被击沉,多船进水,英国军舰仅受轻伤,没有人员伤亡。


然而,在林则徐笔下,战果却迥然不同,除了生动描写之外,还颇有闲情逸致地科普道:「查夷船制度与内地不同,其为船主宰者,转不在船尾而在船头,粤人呼为头鼻,船身转动,得此乃灵。」继而,他又回归写实:「是日士密船头拨鼻拉索者,约有数十夷人,关天培督令弁兵,对准连轰数炮,将其头鼻打断,船头之人纷纷滚跌入海。」此处所说的「士密船头」,指的是英国船长史密斯率领的「窝拉疑」号战舰。


如此绘声绘色,难怪道光皇帝朱批「可嘉之至」,赐关天培以「法福灵阿巴图鲁」(即满语英雄)的荣誉称号。


其实,林则徐并没有亲临战场,写得如此热闹,都是他虚构的。在大清朝,这是写奏折的基本功,即:有详有略、夹叙夹议,讲案例、树典型、喊口号,方能过关。没这两把刷子,林则徐不可能一步步被提拔上来。


打败就打败了,实话实说有何不可?可林则徐深知,皇帝托付甚重,让他早已成为同僚们的眼中钉,绝不能有任何闪失。赴广东禁烟时,好友龚自珍自荐同行,他也婉言谢绝了,真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份奏折上交前不久,道光有意改派林则徐整顿漕政,调离在即,林则徐乐得给本地官员一点实惠,而且没忘重点照顾一下关天培。


左右逢源,这是林则徐的高明之处,即使虎门销烟,将英商逼上绝路,也不忘给他们一点补偿,送了英国商人1500箱茶叶。英国驻华商务代表义律选择军事对抗后,林则徐迅速转身,和美商打得火热,20天内,11艘美国货船进黄埔卸货,难怪他在奏折中得意扬扬地宣称:「若果英夷……竟皆歇业不来,正米利坚(即美国)等国之人所祷祀而求。」意思是,如果英国商人不来跟我们贸易了,这正是美国商人所希望看到的。


从战术层面看,林则徐确实老练,但在战略层面,他却盲人摸象,对即将发生的鸦片战争毫无预判,准备不足,且盲目乐观。

档案揭秘: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鸦片战争


英国舰队终于来了,但他们的目标不是广州,而是要震慑京师。十几艘英国军舰集结天津大沽口后果然引起了道光帝的惊慌失措,身为直隶总督的琦善奉旨与英国人交涉。


琦善出生于一个世袭一等侯爵的满洲贵族家庭。16岁就开始在刑部出入,18岁时正式为官,从此飞黄腾达,历任河南巡抚、山东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擢文渊阁大学士,官居正一品。琦善的官运亨通,祖荫是一方面;他本身长期身处官场,练就一套处事圆滑世故的好本领也是另一重要方面。


琦善接收了英国人的投书,将它转呈给皇帝。亲眼看到英国舰队实力的他觉得中国简陋的舰炮根本不能与之抗衡,便打定了「抚夷」的主意。琦善伙同穆彰阿、伊里布等一向与林则徐有过节的朝臣向道光帝夸大英军军力,诬指林则徐允许烟片贩卖后又反悔禁烟,激起英国发动战争,将所有战争责任归咎林则徐身上,主张「罢战言和」,请求进行谈判。这得到了本来就不想花钱打仗的道光帝的同意。于是,琦善担当起了谈判重任。


接到道光主抚的谕旨后,琦善马上给英军送去了20头牛和200只羊作犒劳之用,然后邀请他们前往大沽海边的帐篷里会谈。琦善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林则徐身上,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英国人答应撤离舰队回到广州继续谈判。


琦善凭着他在官场上练就的翻云覆雨的嘴皮子功夫,成功哄骗义律回到广州,得到了道光帝的赏识,认为他不费一兵一卒就退却了「英夷」,被封为新一任钦差大臣赴广州谈判。与之对照的是,林则徐禁烟不成,反招来祸端,被道光帝下令革职,传讯到北京受审。


档案揭秘: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琦善


原本收拾好行装,准备进京听候审理的林则徐又接到了谕令,要他留在广东等候新的钦差大臣来查问原委。1840年11月,被派往广东查办事件的钦差大臣琦善,带着两项任务来到了广州:一是与英国人谈判,退敌立功;二是搜集林则徐筹办夷务不力的罪证。在广州数月的琦善,采取了与前任钦差大臣林则徐截然相反的措施:林则徐招募乡勇,训练海防兵丁,在珠江水底安置暗桩,加强广州海防;琦善则下令解散了林则徐苦心招募训练的数千乡勇,撤去了海防兵丁,拔除了用于阻止英舰进攻的暗桩。林则徐对英国人恩威并施,采取强硬立场;琦善则不停地向英军送去牛羊米水,同时与义律称兄道弟,一心致力于增进中英亲善。


琦善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完成与英国人的谈判,建功立业。戴罪之身的林则徐看在眼里,却大不以为然。他向琦善建议造船铸炮,加强防守,防备英军进攻。但已经确信英军坚船利炮力量的琦善没有采纳林则徐的建议,在英军的炮火威胁下,他口头承诺了包括赔款和割让香港岛的《穿鼻草约》,并希望能先对条约保密,等他向皇帝奏报后再签字。


但琦善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纸是包不住火的,林则徐很快得知了此事,并找到了广东巡抚怡良,劝说他密奏揭发琦善向英国人私下许以香港的行为。接到怡良密奏的道光帝果然大怒,斥责琦善辜恩误国,实属丧尽天良,琦善被革职锁拿,押解回京。

档案揭秘: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琦善与洋人谈判


琦善锒铛入狱,1841年8月被定为斩监候,秋后问斩。但到了秋天,道光帝又改变主意将其释放,让他去做苦役。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琦善重新得到起用,先后任热河都统、驻藏办事大臣、四川总督,1849年调任陕甘总督,终于官复原职。道光帝死后,太平军兴起,琦善奉旨主掌江北大营,1854年死于军中。


林则徐继续留守广州,等来了老将杨芳、靖逆将军奕经,但都无法扭转大败的战局。不久,林则徐被任命前往浙江镇海军营协办海防,没过几个月,广州战事的败局传到京师,追究前任责任,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发往新疆伊犁戍边。战争的后半段,林则徐都事在前往新疆伊犁的漫漫长路上度过的。


林则徐在新疆3年,仍然尽职尽责,亲赴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3万里,所至倡导水利,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战争结束后,林则徐也重新得到启用,前后代理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但他始终没能再进京面见道光帝。道光帝死后,太平军兴起,1850年10月,林则徐奉旨为钦差大臣,抱病启程前往广西,途中去世。

档案揭秘:鸦片战争中的鹰派和鸽派



琦善看到了中英两国之间军事上的差距,主张息事宁人,甚至不惜讨好英国,他因为一份没有签字的《穿鼻草约》,落了个百年来的卖国骂名。当时担任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的义律于1月21日单方面公布了这项草约,但事实上双方并未正式签约,因为琦善没有得到道光皇帝同意割让土地的谕令,他不敢签字。


事后,中英政府都不承认这项草约。道光皇帝以琦善擅自割让香港,令锁拿解京问罪,英国政府认为草约索取的权益太少,将义律撤职。也因中英双方并未达成和议,所以英国再次从长江北上进攻,后来与中国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两害相权取其轻,相比中国全面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除赔款割让香港岛外,增开四个通商口岸的结果,《穿鼻草约》在当时两国军事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对中国还有利一些。但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抵抗总是比妥协更值得让人尊敬。林则徐之所以能征服时人及后人,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人格的力量。工作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忠君爱国的他成为传统士大夫心中的一面旗帜,被誉为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为后世所景仰。


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评价: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他既知中国不如英国之强,但他对于国家的自强竟不曾提及,这是他的最大缺失。


林则徐和琦善,在个人才干上,都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在鸦片战争中两人虽然先后被贬职受处罚,但在战后仍然受到道光帝的器重。两人在外交上的不同立场和做法,更表现了两人不同的性格和成长背景。不过在封建王朝的体制下,他们都只能听命,服从于皇帝的号令,无法发挥其个人的主动性,不管是主剿还是主抚,都只有符合皇帝的倾向才能发挥作用。然而,资质平平而又缺乏胆略的道光帝,显然无法充当起一个明智的最高决策者的角色。


《文史天地》刘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说自话的李涵 的精彩文章:

TAG:自说自话的李涵 |
您可能感興趣

公安厅灵异档案——烈焰骷髅、书里鬼、蛇咒……
盘点宋慧乔的前男友们,X档案里的故事并非全假
白宫承诺国家档案局:归档特朗普所有推文 即使已经被删除
公安厅灵异档案——招财术、邪鬼仔、人皮娃娃 ……
公安厅灵异档案——忧伤的刽子手
X档案:以樱为名的二次元美少女身份大调查!
X档案:图样图森破!动漫缺心眼的美少女
上海档案馆公布一批「红色珍档」
X档案:《你的名字》养活了多少怪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