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昏君的偉大工程竟然日後讓北京成為首都
歷史上稱為昏君的大有人在,比如商紂王、周幽王都是大名鼎鼎的昏君。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昏君,在歷史上的壞名聲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一千多年以來,隋煬帝在大多數人眼中看來,一直是以一個昏庸無道,好大喜功,驕奢淫逸的無能君王在人們口中傳來道去。正所謂三人言市有虎,則眾信矣。歷史的記載中,楊廣弒父殺兄淫嫂,還有多次的南下江南,動用大量的民力修運河乘舟巡幸。先來說說弒父,剛剛經歷南北朝,皇權鬥爭的黑暗在當時來說很正常的事情,更何況我們的天可汗唐太宗也是逼父皇讓位的。再來說說殺兄淫嫂,干過這事最著名的皇帝莫過於唐太宗了,殺了親哥哥和親弟弟,還把弟媳也收入後宮。至於修運河為了遊玩這件事更是荒謬至極,作為一個帝王巡遊江山再正常不過,古有始皇帝,近有乾隆爺。所以說儘管隋煬帝干過壞事,但並不是最壞。
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就這樣一位被後世評為昏庸的皇帝,卻做下了對中國歷史有深遠影響的功績。我們這裡重點講述一下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中國古代很長時期內,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比南方進步。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400多年的混亂使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的衝擊,與此相比,南方經濟獲得迅猛發展,成為全國經濟重心。隋統一全國後,格外重視這個地區,但隋定都長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隨經濟重心的發展變化南移。因此,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繫,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不論是中央朝廷還是官僚貴族或是北方邊境。同時,長時期的分裂阻斷社會南北經濟的交流,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到這一時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經濟加強聯繫。
隋開運河不僅僅有經濟方面的動機,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門閥世族大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力量相當強大。隋統一後,他們仍依恃其強大的勢力,企圖與中央政權抗衡。這一尖銳矛盾在江南地區一直存在,使隋政權面臨嚴重威脅,隋統治者要實施對南方的有效統治,貫通南北運河勢在必行。同時,北部邊境少數民族政權對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軍隊駐紮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路途遙遠,開鑿運河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完全聯通了中國南方和北方的交通要到,促進商業的繁榮。尤其是經歷宋朝人口大規模增長,北方的旱地農業生產的糧食已經不足以養活北方的人民,再加上歷次戰爭主要在北方進行,糧食資源嚴重不足。而運河的開通剛好使南方富足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到北方。元朝統一天下後,首次將首都定在北京,不僅是離草原進,更重要的有南方的糧食和生活資源通過運河直達北京,為北京作為首都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後明清都將北京作為首都,歷朝也很重視大運河的漕運管理。
由明而清,每年400萬石(1石約今天27市斤,400萬石大約有5萬4千多噸)的漕糧由運河北上,此外,每年數十萬匹蘇杭織造絲織品運抵京城,江寧、蘇州、杭州三個織造局,專辦御用官用的綢、緞、紗、羅、布匹。湖廣川黔等地的竹木浮江而下,入運河北上,到北京修宮殿,建宗廟。明永樂之後,官運之外,運河上商運逐漸增加,運河上開始設關收船稅,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左右,戶部從全國所收定額稅銀400萬兩,其中近1/3收自運河上往來的商船。
大運河的開掘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並且方便南糧北運。漕運之便,澤被沿運河兩岸,不少城市因之而興,積澱了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有人將大運河譽為「大地史詩」,它與萬里長城交相輝映,在中華大地上烙了一個巨大的「人」字,同為匯聚了中華民族祖先智慧與創造力的偉大結構。
煬帝的京杭大運河的偉大不亞於始皇的萬里長城,這麼偉大工程的締造者竟然是個昏君,大家能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