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時種田 閑時考古:在景德鎮進坑村 可以回到宋朝
編者按:這裡是東郊學堂創辦人黃薇在5月12日清華同衡學術周「在地視野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上的發言。原題為「忙時種田,閑時考古——進坑古代窯業遺存保護模式探索」。
文化精英進入鄉村,是否一定不接地氣?借東郊學堂在進坑古村的實踐,可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或許,傳統文化之所以有生命力,正在於其內在精神使人能夠從容自在地協調與外界的關係。
即便如此,需要考慮的仍是這些問題:當我們在城市和村莊的歷史演進中考慮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共識凝聚、文化傳播、產業轉化都成為需要面對的問題。在歷史聚落的當代演進中,文化遺產保護可以發揮怎樣的力量?如何在保護規劃中重拾歷史的尊嚴?
「忙時種田,閑時考古」,是我們總結出來的一種經驗。
我們現在在北京,是首都。在中國的南方,有一個叫景德鎮的地方,是瓷都。瓷都景德鎮,是一個盛產瓷器的地方。當年我北大畢業去景德鎮,是因為我喜歡瓷器,非常非常喜歡瓷器,景德鎮在過去的歲月里,為全人類貢獻了無數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這個城市在我心目當中就是聖城麥加。
景德鎮的瓷器。
很遺憾的是,景德鎮的歷史文化遺址曾經一度保護力度不夠。但是,我們今天的景德鎮正在覺醒,可以說,我們做景德鎮的事情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
景德鎮在我們和世界上很多人心目中,有著不一樣的地位。因為瓷器作為中國文化承載的媒介,有著特殊的意義,而遇見進坑,則是遇見了我心目中的景德鎮。
進坑在哪裡呢?它在景德鎮市區東郊8公里的地方。我怎麼遇見它的呢?很多事情冥冥中自有天數。2014年6月12日,我剛從英國回來,剛回來當天,家裡沒有飯吃,就去了學生的工作室吃飯,學生告訴我,有一個地方叫進坑。
當提起「進坑」這個字的時候,我想起了文獻上的記載。蔣祈《陶記》記載:「進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嶺背、界田所產已為次矣。」文獻上講得很清楚,它是宋代最好的瓷土礦出產地。因為瓷石是做瓷器的必備主料。我對這個東西很敏感。
清華美院2016屆本科畢業生作品展VIP專場正式亮相
開普敦將建百年來非洲最大博物館,聚焦非洲當代藝術
紐約中央公園將迎來大衛·史瑞格里的雕塑作品
路易斯·康遺作重現耶魯大學,一座美國現代主義代表作的修復路
鳳凰藝術 | 鳳凰國際友好日:各國大使齊獻祝福 聆聽中西藝術對話
※民間故事:幼時種下「因」少年嘗到「果」
※如何使用濕紙巾催芽-適合陽台種菜種花時種子發芽的方法
※是什麼讓美容編輯和達人老師同時種草?!
※英國明星因鬍子稀疏不自信,花9000英鎊12個小時種植鬍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