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匈戰爭第二十四章之祖龍耀世
秦王政十年,也就是公元前237年,一位名叫繚的山東士子來到了秦國,關於這個人的生平和家世,我們現人已經很難弄清楚了,甚至,包括他的姓氏,也已經失傳了,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幾乎都能消失在歷史中的人,卻因為與一位君王的談話,不僅改變了他的命運,也幾乎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那一年的秦王政,也才剛剛二十三歲,放我們現在,也就是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小伙,或許會感到迷茫,或許會感到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但是,那時的秦王政,卻顯得異常老氣成熟。想想前幾年,他力挽狂瀾般平定了秦國宗室之亂,免去了秦國內戰之苦,而後,除嫪毐,驅呂不韋,這一件件,哪怕是有一件出了問題,他秦王政都會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對於他來說,能夠好好的活著,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當然,事實上的他也的確很幸運,無論是經歷如何劇烈的風暴,他都依然活著,反而是曾經那些他一度害怕和恐懼的敵人們,卻一個個都死掉了,或許這是命,或許這是必然,但無論如何,他不僅活著,還活的更好了,而或許,也正是在這之後,年輕的秦王政才真正開始思考應該如何渡過自己的一生,是庸庸碌碌般醉生夢死,還是,去努力一把,去搏一下,從而建立一項足矣名垂青史的不世之功,是的,命運就掌握在他手裡,中國的歷史,也掌握在他手裡,前進,或許名垂青史,或許遺臭萬年;後退,或許可以稱霸一方,安穩渡過自己略微平靜的一生。而或許,真實的秦王政壓根就沒有選擇過,這條路的走向,無論他願不願意,他都必須一直走下去,哪怕是死。
而在處理完那一場場政治風暴後的秦王政,更是獲得了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手掌天下第一雄師,手握天下最強國家政權,此時的秦王政,或許已經感到了無盡的自信和力量,而更關鍵的是,此時的他只有二十三歲,他年輕,但同時他又有足夠的實力,所以,或許也正是擁有如此實力般的他,才必然而然的產生了那種對於建立萬古不世之功的嚮往。
也就是在那一年,他來了,他叫繚,他對秦王政說,目前中原局勢固然紛雜,但究其本質,不過是以秦一家獨大而已,然秦雖強,列國雖弱,且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秦都有足夠的實力滅掉它,但,一旦列國如群狼般團結起來,秦最終還是會難免走向失敗,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分化瓦解,不可太過強硬,故而,繚向秦王政獻出了一個計謀,如史書中所記載到的:「原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是的,繚為秦王政所獻之計,放我們現在,便是搞諜戰。事實上,諜戰在中國,早已經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了,在秦惠文王時期,張儀就已經為秦國初步建立了對外諜戰體系,而在秦昭襄王時期,更是逐步壯大,那次浩浩蕩蕩的諸侯聯軍伐齊之戰,應該說就是那個時期秦國諜戰的最高典範,然而,此時繚所為秦王政獻的諜戰攻勢,卻遠遠的超越了曾經一切。
目的決定過程,在繚看來,此時的諜戰工作,必須深化和細化,甚至說,目前的秦國,已經完全可以依靠諜戰工作而取得遠超戰爭所帶來的戰果。曾經的秦國,所有諜戰工作,就幾乎都是為了戰爭而服務,所以,這一次在繚的策劃看來,已經完全可以上升到和戰爭具有同等地位的國家行動了,也就是說,和戰爭一樣,此時的諜戰也是直接為政治服務。同時,要想完成這個龐大的計劃,就必須有一筆非常巨大的資金來為之做支撐,三十萬金,就是繚給秦王政開出的價碼,那麼,秦王政會答應嗎?用那麼一筆龐大的金錢來支持這麼一項只能存在於黑暗中的行動,秦王政或許也猶豫過,然,預先取之,必先與之,這個道理,秦王政自然也懂,何況還是這種完全有可能影響到國家命運之大事,秦王政自然會慎重考慮的,或許秦王政也一度想要放棄過,但是,局勢的發展,讓秦王政不得不考慮的更多,單單只是依靠政治和軍事上的優勢,秦王政做再足的準備,也實在是沒有絕對的把握,但,無論如何,最後的他都必須做出一個決定。
很顯然,秦王政最終還是選擇接受繚的建議,並且,在之後的不久,秦王政便主動授予了繚國尉之職,並命其統管秦對外所有諜戰工作。
而以上的秦國諜戰工作來源以及過程,其實就只是秦王政對於即將到來的統一戰爭所做的準備而已,當然,事實上,對於這場統一戰爭,秦王政的準備,還有很多,畢竟,無論是對於那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來說,一統天下,都還只是一個虛詞,儘管有人曾經提出過,但是,又有誰能真正做到,沒有人會相信,但是,秦王政既然這麼做了,首先自己就會相信,何況,即使做不到,至少也曾努力過,生命的價值,從來就不只是結果,過程也是很重要的。
事實上,在戰國晚期的那個時代里,諸子百家也都對當時局勢做過很多分析和論證,而對於如何統一中國,以及如果治理統一後的中國,就曾有人對此做過預想。而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政治類書籍《周禮》,便是在這個時代所產生的,而這部號稱中華文化史寶庫的書籍裡面的重要內容,便是對於未來中國政治體制的一種預設和探索。
誠然,《周禮》中的一些政治制度的敘述,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都未真正完全實施過,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此書對於中國歷史的影響,絕對是猶如柱國之石一般的存在。
按照《周禮》中的記載,未來的中國政治,應該是一個大一統的社會,而且也是一個中央集權性質的政府結構,在這裡,可以說,這部書首先的一個觀點,就是對於先秦時期分封制的全面否定,一個國家,能否強大,能否強盛,實施什麼樣的制度,周朝八百年的歷史,已經證明了一切,所以,這部成書於戰國晚期的政治書籍,就斷然廢棄了分封的想法。
惟王建宮以捂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乃立地官司徒,使帥其蜀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乃立春官宗伯,使帥其屬而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乃立夏官司馬,使師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乃立秋官司寇,使帥其屬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國。《周禮》
以上內容,便是筆者分別在周禮中摘取的對於官制的內容。首先,在那本書里,一個國家,就只能有一位領袖,也就是王,而在王之下,則分別設立六個官職,作為輔助王的六位最高政府長官,這六位,分別就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在這裡,筆者就要多說一句,因為此書在流傳的時候,缺少了關於冬官的記載內容,所以筆者就未出現在上述的內容選取中,但是,根據後來很多學者的考究和思考,他們都一致認為,事實上冬官是存在的,而且,對於冬官的研究也已經有了很高的參考程度,所以,筆者就在這裡直接引用了。
事實上,如果單單看這些官職劃分,我們現人第一次看的話,的確會很懵,但是,如果我們將這六個官職分別用曾經在歷史上出現的六個官職來對應的話,那就是天官對應太宰、地官對應大司徒、春官對應大宗伯、夏官對應大司馬、秋官對應大司寇與冬官對應大司空,如此這六類,相信大家對於這六種官職,就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了,但是,如果說再從中國後期政府政治制度的演變來看,那麼,一個從唐一直貫穿到清末的一個政府官制,便很容易得出了,是的,那便是六部制,從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一直到清朝時期的六部尚書制,即使後來明朝廢除丞相制度,但是,作為政府官制的一個基礎構造,都是不會變化的。由此再這裡,也可以說出此書的價值和影響,知道幾千年後,也依然如此深刻的存在,那麼,為何後人會如此一而再的堅持呢?答案當然也很簡單啊,因為好用,因為對於國家有利,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在歷史中,更是非常凸顯,任何一種政治體制,能否對於一個國家的以後有一個深刻的影響,就在於他到底有沒有用,而無疑,《周禮》中對於官制的一些思考,就是非常實用,而裡面的一些其他內容,筆者就不再贅述了,但筆者也想建議一下大家,可以去看看此書,甚至說,一個人要想了解真正的中國歷史,不讀此書,就猶如研究一條河的水文而不去查探它的源頭。
那麼,筆者又為何要在這裡重點說一下這部書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那便是筆者想要告訴大家的,中國國家的完全統一,是一個極其複雜而又艱巨的過程,絕對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就是秦始皇發兵,然後經過十年戰爭,中國便統一了,事實上,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戰爭的確是統一中國的主要行動方式,但是,卻不是一個決定因素,為何,在曾經,在夏末,在商末,中國一樣爆發了大規模戰爭,但為何就是沒有建立起那種統一的國家體制呢?這就說明了,凡事都要順勢而行,秦始皇固然天縱英才,但是,有些事,也是必須得按照時勢的發展而進行的。
秦王政固然在做統一全國的努力,但在民間,諸子百家,又未嘗不是在做努力,那部成書於那個時代的《周禮》,雖然作者不詳,但大體上,也可以判斷為是當時儒家學派的成果,但卻又不是絕對的,諸子百家各種觀點,也都存在一些,所以,筆者個人是認為,很有可能是當時各派學者的共同努力而成,總之,正是那部書,為中國不久之後的統一,充分奠定了理論基礎,也讓當時的社會精英們對於國家的未來可能要實施的制度,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其實,在這裡筆者也是想告訴廣大讀者,中國歷史之所以源遠流長,之所以長生不滅,萬古長存,就是因為我們在任何時期,都有著一批極其卓越的文化精英,立足於實際,而為整個國家的未來進行不斷的思考和論證,哪怕他們很多人都沒有因此而留下名字,都沒有機會讓我們後人為此而紀念他們,但是,只要他們當時所論證的內容依然存在,就證明了他們那永恆的價值。
中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國家,但又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古老,是因為她從很久很久以前走來,而在她之前存在的文明,已經都死了,所以她是最古老的;而年輕,則是因為她一直都在發生變化,一直都在試圖讓自己改變,讓自己變的更加優秀,從而也讓自己一直在保持年輕。而戰國末期,無疑就是一個她在試圖脫胎換骨的時代。
(未完待續)
文章的最後,筆者說一點題外話,其實本章裡面關於《周禮》的部分,是筆者臨時加進來的,或許大家會感到一些突兀,故而在此筆者特意表示抱歉,但是,筆者真的是想把一些那個時代曾經發生的很偉大的事情告訴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夠明白,一些筆者自身所認為的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近些年來,中國文化復興日漸高漲,但是對於一些最根本的內容,還是很少有人進行探索,正如那本書《周禮》,為中華統一時代開闢了文化基礎,中華幾千年來,歷朝歷代的先賢都認為是極其有價值的書籍,真的很值得我們現人去學習。
另外,筆者回復一下上一章中讀者陳翔宇的問題,事實上,筆者也不知道需要多少章,或許大家都認為筆者已經嚴重跑題了,但是,筆者的確是在按照主線進行,而且,說句實話,筆者自己也不知道預計會寫多少章?會寫多長時間?這是筆者第一次創作,筆者承認,所以,如果讓大家感到很不爽的話,請大家多原諒,筆者能做的就是儘力。
唐伯虎騙寡婦開門留宿,竟只為一頓酒!
大聖心猿 靈石遇風化心猿猴王悟道求長生
徽派建築和我們熟悉的江南園林建築的區別是什麼?
一心剷除太監的皇帝,卻被太監踩在腳下
從陳平看劉邦的用人之道
※華匈戰爭第二十五章之祖龍耀世
※華匈戰爭第二十八章之祖龍耀世
※華匈戰爭第二十九章之祖龍耀世
※華匈戰爭第三十五章之秦帝國南征百越
※《華匈戰爭》第26章之祖龍耀世
※大漢雙星和漢匈戰爭·馬邑之謀
※閑話歷史之匈奴帝國的黃金時代和漢匈戰爭開始
※大漢雙星與漢匈戰爭(5):慨然泣下大風歌
※漢匈戰爭經過
※歷史上漢匈戰爭史上漢軍最離奇的慘敗
※大漢雙星與漢匈戰爭·建元元年這一年
※漢匈戰爭中,漢朝為什麼每次出兵規模都不大?
※司馬遷盤點漢匈戰爭,這句話連著講了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