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音樂的喜好是否與生俱來?
關於高考,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文/張穆君
人們常說,音樂是世界通用的語言。但是,為什麼我們往往會對其他國家的音樂感到陌生呢?
對音樂的喜好是否與生俱來
1971年,當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與他的樂隊在美國紐約演奏時,現場觀眾在他們第一次短暫停頓時報以熱烈掌聲。「謝謝你們!」香卡無奈地說,「如果你們如此喜愛調音的部分,我希望你們會喜歡接下來的正式表演。」
在聆聽來自其他文化的音樂時,我們的理解很容易與其本意嚴重偏離。儘管我們的錯誤理解並不像香卡所遇到的那樣尷尬,但是我們很容易錯過其中的精彩細節,甚至將其作為雜訊忽視掉。大多數研究不同文化間音樂差別的民族音樂學者認為,因為我們創作音樂、感受音樂的方式都是後天習得的,所以音樂在不同文化間是有所差別的。
但是,我們不可否認,音樂中確實存在一些世界共通的東西——任何一種文化中音樂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許多音樂家認為,音樂是一種人類共有的溝通方式,它超越了語言和文化的阻礙。
古希臘人認為,音樂一定是世界共通的,因為音樂的背後有數學規律可循。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指出,如果兩個同時演奏的音符聽起來和諧悅耳,那麼產生它們的琴弦長度一定成簡單的整數比。如果從現代聲學的概念來理解,那麼人們聽到的聲音頻率一定成簡單的整數比。例如,相隔一個八度的兩個音符其頻率之比正好是1:2,而相差五度的兩音頻率則為2:3。
大多數樂理學家相信,具有簡單頻率之比的音符組合在某種意義上較為自然,同時令大多數人感到協調優美;而頻率之比較為複雜的聲音則顯得刺耳且不和諧。那麼,這是否就是音樂的共通性呢?這正是音樂心理學家所感興趣的。他們設計了各種實驗來確定人們對於具有簡單頻率比的和聲是否具有與生俱來的偏好。
為了避免後天習得的偏好會影響人們對音樂的喜好,音樂心理學家選擇了動物和嬰兒作為實驗對象。動物(如猴子)的好惡通常會直接表現出來,如果它們聽到不喜歡聽的聲音,它們就會離開那裡。2004年,美國紐約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喬希·麥克德莫德和他的同事將絹毛猴放在一個「V」形籠子中,讓它們選擇是呆在播放和諧優美的音樂一端,還是呆在播放刺耳、不協調的聲音一端。這些猴子明顯感覺到兩端聲音的不同,也表現出對音量較小一端的偏好。但是,它們似乎不在乎這些聲音和諧與否。這樣的結果說明,人類並不存在對於和諧音樂的先天偏好。不過,這也可能僅僅表明了猴子與人類的差別。
如果針對猴子的實驗不能給我們更多的信息,那麼針對嬰兒的實驗呢?儘管了解他們的好惡並不容易,但你至少可以通過他們的頭部動作去了解他們察覺了什麼。對於新奇的刺激,嬰兒的注意力往往會比較集中,而我們可以利用嬰兒的這一特點來測試音樂中什麼更吸引他們的注意。例如,你可以播放存在細微差別的旋律來觀察他們是否會發現其中的變化。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上述實驗。他們分別對6個月和9個月大的嬰兒進行觀察,看他們是否能識別協和音程和不協和音程之間的變化。所謂音程,是指兩個音調之間音高的區別。協和的音程人們聽起來悅耳、動聽,而不協和的音程人們聽起來刺耳、難聽。研究人員推測,如果人腦由於進化而更偏好協和音程,那麼嬰兒應該對其中的變化更加敏感。實驗結果證明了他們的推測,音程的協和度越高,嬰兒越能更好地分辨出它們其中的變化。
然而,這樣的結果仍不能證明我們註定偏好協和音程。事實上,我們注意到的並不一定就是我們喜愛的。除此之外,就連8個月大的嬰兒也可能已經受到身邊音樂文化的影響。其實,到了孕晚期,胎兒可以在子宮中聽到母體外面的聲音,同時對感官信息表現出驚人的接受能力,如他們幾乎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可以認出自己母親的聲音。由此可見,完全排除後天習得的影響是非常困難的。
為了儘可能排除後天習得的影響,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一組出生僅2天的嬰兒進行了實驗。他們是聾啞夫婦的孩子,但都具有正常聽力,因此他們應該不曾在子宮中聽到很多音樂。研究人員通過檢測嬰兒的眼球運動,測試他們是否會對莫扎特的《小步舞曲》或者加入雜音後同樣的曲子表現出更大的興趣。結果發現,嬰兒對原版給予更多的關注。但是,由於其中的差別並不大,因此我們仍然無法斷定這是一種先天的偏好。
對音樂中的情感理解是否相通
既然音樂中和諧與不和諧的共通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確定,那麼音樂中還有沒有其他元素是人們所共知的?對於很多人來說,音樂是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託感情的藝術。那麼,我們對於音樂的情緒反應,是與生俱來的還是由文化風俗所決定的呢?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加拿大人很善於分辨吉爾吉斯斯坦人、印度斯坦人和印第安人的音樂中試圖表達的是喜悅還是悲傷。與之相似,其他音樂文化背景的民族似乎也能夠找出西方古典音樂中的情感走向。
那麼,在音樂中情感是通過什麼表達的呢?一種可能性是演奏中的音階。對於西方人而言,大調給人以明朗、歡快的感覺,而小調則給人以憂鬱、哀傷的感覺。但是,這些已有觀念背後的理論缺乏證據支持。另一種可能性是節奏。快速的節奏給人以歡快的感覺,而緩慢的節奏則給人以悲傷或恐懼的感覺。當然,音樂中的其他參數也會影響其中的情感寓意。例如,帶有大幅度、無規律或不尋常的音調變化的複雜旋律,更容易讓人和負面情緒聯繫在一起;而歡快的曲調,如貝多芬的《歡樂頌》或者童謠更多的只是順著音階上下。
然而,音樂中的情感因素不僅僅局限於表達一些基本的情緒,如開心或悲傷。大多數音樂所表達的不是單一、純粹的情感,而是不斷變化著的感情。許多音樂心理學家相信,把握音樂中情感流向的關鍵在於我們發現旋律和節奏中模式的能力,以及運用這種能力去預測接下來的部分。當我們的預期出現偏差時,我們感到緊張;而當一切如我們料想的那樣,我們會有一種愉快的放鬆感。
但是,如果我們的情緒反應首先取決於我們對於音樂模式和規律的識別,那麼我們能否在陌生文化的音樂中感受這種時刻變化的情感全貌?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音樂心理學家戴維·赫龍和他的同事發現,人們很善於推斷不熟悉的音樂中的潛在模式。他們給巴厘島人和美國音樂家一起演奏一首巴厘島民歌,讓他們猜測下一個旋律中的音符。結果,巴厘島人做出的猜測大部分都是正確的;而美國人的猜測也不完全是碰運氣,他們在猜測時主要是基於不同音符的出現頻率。這說明人們可以很快的掌握一些基本原理使預期不再偏差。
那麼,關於音樂的共通性,我們究竟能否得出怎樣的結論?麥克德莫德認為,我們唯一可能在音樂中找到的共通性是那些受我們的聽覺感知限制的方面。比如,我們無法同時在腦海中保存太多音調,這限制了一個音階中音符的個數。同時,為了易於聽到,音程也需要是特定長度。
其實,除去這些音符本身,音樂在用途上確實有世界共通的地方。例如,在我們已知的所有文化中都存在專門為嬰兒創作的音樂,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音樂在親子互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音樂總是被用來象徵一個文化中重要的事件,如婚禮或葬禮。同時,音樂也總是伴隨著宗教儀式。
根據上述推論,一些進化生物學家認為,音樂在進化中成為了社會黏合劑。 然而,對於麥克德莫德而言,音樂的作用主要在於反映音樂與情感間的深層次聯繫。而大腦如何建立這種聯繫,則是我們才剛剛開始探索的。
——選自《科學畫報》
揭秘:酵素的「神奇」功效
專家說:食用腌菜,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好的音樂是可以用來睡的
※當音樂刺激耳朵,胃如何滿足?這可能是中國最好吃的音樂節
※為什麼每人喜歡的音樂都是不同的?
※酒是陳的香,音樂也是老的好?
※什麼音樂節都去的音樂人,是不是瞎了?
※好聽到讓人窒息的輕音樂,宮崎駿帶給我們太多的純真與感動!
※音樂聽對了對人很有益處,對準你的五行選擇你適合的音樂吧!
※我是來求背景音樂的,真心的!
※竇靖童「只想做喜歡的音樂」
※原來用音樂也可以養生!
※一部能讓你產生共鳴的音樂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你絕對沒聽過的快樂瑜伽音樂,耳目一新,歡樂跳躍!
※好的音樂,就是可以讓你跑得更有趣
※為何有的人不喜歡音樂
※最大的失敗是,看不到對音樂的真誠
※動漫里非常可愛的樂器與少女,沉浸在音樂中的她們最迷人
※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音樂呢?
※這些動漫音樂監製製作人,你最喜歡誰的音樂?
※音樂胎教好不好?不妨來看一些專家是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