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比起中國的義務教育 我們徹底輸了
沒有野心,沒有競爭意識,沒有協調性。
「寬鬆一代」這是世人冠以他們的名字。
2002年的教育改革導入了每周五天制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減少、絕對評價的體制。
1987年出生的、被稱之為「寬鬆第一代」的他們今年29歲,面臨著人生的重大選擇。
高中時,周末即使是休息也要去補習社;大學三年級,想要參加就職活動卻遇到美國次貸危機;好不容易進入公司,第一年的三月就發生東日本大地震。
「因為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所以大家都是最棒的。」明明被這麼教育過,反應過來時才發現:「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社會。」
以上是日本的日本電視台(NTV)於2016年4月首播的電視連續劇《寬鬆世代又如何》的預告簡介。
日本電視連續劇《寬鬆時代又如何》
該劇講述被社會概括為「寬鬆第一代」的三個難兄難弟為了工作、家庭、戀愛以及友情困惑著、躊躇著,最後勇敢面對生活與人生的故事。
「『90後』真是不行啊。」相信大家可能聽身邊的人說過這一句話,「90後」獨特的成長環境導致他們在社會中的特殊地位。不過還好,「90後」在中文語境里倒也稱不上是什麼貶義詞,社會對其評價有褒有貶。而「寬鬆一代」在日本,基本上就是一個貶義詞。
在《寬鬆世代又如何》一劇中,男主角的上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所以說寬鬆世代真是不行啊。」這足以代表日本整個社會對於這一代人的評價。
日本整個社會對於這一代人的評價
什麼是「寬鬆世代」?為什麼是1987年?他們有著怎麼樣的特徵?為什麼為了描寫他們要拍一部電視劇?
故事要從寬鬆教育說起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給歐洲國家極大的震撼。據研究者稱,此事讓西方開始反思,前蘇聯究竟以何優勢領先其他國家發展了航空航天技術。人們將其歸功於前蘇聯高難度的數學教育。於是歐洲開始在高中教育中引入向量和矩陣等高難度知識。數學變得難了起來,理科隨之也變得難了起來。
當時,日本也遵照歐洲諸國加大高中數學的難度,然而很快社會開始對這種「填鴨式教育」展開批判。
在全世界範圍轟轟烈烈的數理化科目加強難度運動後,日本社會開始反思這樣的教育是否只能培育出考試機器,而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材。
於是,日本社會又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比「增負」運動更加轟轟烈烈的「減負」開始了。
1982年,改革後的《學習指導要領》正式在日本的高中實施(1980年在小學實施,1981年在初中實施),這被稱之為「寬鬆教育」的開始。改革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學內容的削減與課時減少
2.以「寬鬆且充實」和「寬鬆且豐富」為口號
3.不上課的「寬鬆時間」開始了
第一次《學習指導要領》改革雖然削減了課時和教學內容,但沒有通過在草案時期被提起的「學校五日制」。
1989年,第二次改革被通過了,1994年第二次修改過後的《學習指導要領》正式在日本的高中實施(1992年在小學實施,1993年在初中實施),此次又有幾個新的特點:
不上課的「寬鬆時間」開始了
1.相比之前,教學內容的削減與課時再次減少
2.導入新學力觀(評價體系)
3.小學一二年級不再設社會和理科兩科目,同時新設科目「生活」
到了此時,「學校五日制」依然沒有被寫入到《學習指導要領》中。然而隨著第二次寬鬆教育改革,公立學校慢慢地開始將每個月第二第四個周六定為停課日。此前全日本的高中生可是都要上六天學的。
到目前為止,改革沒有對整個教育體系有著根本性的改變,可以說僅僅是換湯不換藥。
然而,於2002年在初中開始實施(2003年在高中開始實施)的第三次修改的《學習指導要領》可完全不一樣。主要變化如下:
日本高中生活
1.教學內容與課時減少了三成
2.完全貫徹每周五天課的「學校五日制」
3.導入絕對評價制度
4.新設「綜合的學習時間」這一概念
所謂的絕對評價制度是學生的成績不再以分布的範圍顯示,而是以分數顯示。此前學生的期末成績大多是1-5五個等級,5分為最高,佔全部人數的7%。五個等級符合正態分布,以表示學生成績在總體當中的位置。就此項改革來說,是有利的。因為五分制僅僅反映出在該班級的成績分布,不能客觀評價學生掌握的程度,導致時常有5分的學生轉學以後變成3分的情況。同時學校欺凌事件嚴重,時常有為提升自己的成績而搗亂讓別人不能學習,但自己卻不努力的例子。
現在我們常說的「寬鬆教育」是2002年的第三次「寬鬆教育改革」。很明顯可以看出,第三次和前兩次有著本質的區別,尤其是三成的課時削減和周六放假。削減的課時不但代表著削減了教學內容,對於數學計算的訓練也大幅度減少。這導致接受過「寬鬆教育」的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同時大量需要背誦和高重複強度訓練的能力無法得到提高。這兩項改革所埋下的禍根在此後幾年裡逐漸顯示出來,最終引起整個日本社會對「減負」的反思。
為什麼是1987年?
下面是一個表格,顏色代表著當時使用的《學習指導要領》。綠色為第一次寬鬆教育改革,青色時第二次,紅色則為第三次。
我們可以看到,紅色第一次登場的2002年,1987年4月2日以後出生的人正在上初三。他們是第一批接受第三次「寬鬆教育」的人,所以才被稱之為「寬鬆第一世代」。
嚴格意義上來說,1988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也是「寬鬆第一世代」,這裡的1987年是指4月1日開始的「年度」。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更特殊的特質:全員是昭和年出生的。所謂的「昭和」是日本的紀年,1987年為昭和62年,1988為昭和63年,1989年為平成1年。我們可以看到1988年度的人在就學的時候周圍會混入不少平成1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人,所以他們不像1987年出生的人一樣具有一致性。
「寬鬆第一時代」+「最後的昭和年出生」,給予他們最獨特的身份認同感,同時也讓社會給他們貼上重重標籤。這才會出現電視劇當中主角們的認知迷失感,本質上他們是昭和年出生的人,但卻被真正的昭和年出生的人所輕視,認為他們是 「寬鬆第一世代」;在後面的「寬鬆世代」的眼裡,他們又是嘲笑的對象,「昭和」在年輕的日本人眼裡象徵著死板和腐朽。
寬鬆教育改革表
另外,1987年出生的人所接受的「寬鬆教育」不是完全版的「寬鬆教育」,因為還是第一年實施,所以有許多地方沒有完全按照《學習指導要領》貫徹,這更加造成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接受過「寬鬆教育」的。
然而,他們大學畢業時,日本剛經歷過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起的全球性經融危機,此時迎來就業的超級冰河期。日本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完全變成買方市場,根本就不是像前輩所講的「就職非常輕鬆簡單」。招聘的人數大幅度削減,面試的難度與選拔的標準也大幅度提升。可謂正是應了前文劇情簡介中的那一句:等覺悟過來才發現這個社會是「競爭社會」。
「寬鬆教育」給社會帶來了什麼?什麼導致日本整個社會對「寬鬆世代」如此不滿?
問題的顯現是2003年的PISA結果。
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英語: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寫:PISA,下文當中使用簡寫)是一個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籌劃的對全世界15歲學生學習水平的測試計劃,始於2000年,每三年進行一次。該計劃旨在發展教育方法與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學習評價項目之一。
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
PISA主要考察學生的三個方面:數學能力、科學能力以及閱讀能力。日本作為亞洲第一個發達國家,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學生的素質理所應當也是非常高。所以剛開始參加PISA時,數學能力和科學能力都是數一數二。雖然閱讀能力的排名並不高,但與其他國家的差距不是很大。
然而到了2003年,日本第二次參加PISA時,除了科學能力與上次持平,其餘兩項的排位大幅降低。2003年15歲的學生恰好是1987年出生的「寬鬆第一世代」。
2006年的結果更讓日本詫異,科學能力由第二掉到第六,數學能力由第六掉到第十,閱讀能力由第十四位掉到第十五位。整個日本社會嘩然,「寬鬆教育」被宣判失敗。
與此同時,「寬鬆世代」走向社會後,因基礎知識欠缺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不斷。社會上出現不知道「濃度」的定義、搞不清楚四則運算先後順序、不認識略生僻漢字的人,而且這些人並不是中途輟學,他們都是擁有著高中學歷,其中不少還是大學生以及大學畢業生。這在「寬鬆教育」實施之前的昭和時代是難以想像的。
日本政府急急忙忙制定各種措施,同時學校也開始教學超出課綱(《學習指導要領》)的內容。終於在2009年,日本的PISA各項排名回升,但排名依舊與日本所自傲的「亞洲第一」的地位不相符合。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開始抓緊制定新的《學習指導要領》,開始討論全面廢止「寬鬆教育」。
在2009年,日本的PISA各項排名回升
順便一提,上海作為中國大陸的代表於2009年開始參與PISA,連續兩屆都獲得單項第一與總分第一。這再一次證明,中國的義務教育的優越以及日本「寬鬆教育」的失敗。
如今,「寬鬆教育」已經進入歷史,日本的高中在2013年開始啟用全新的《學習指導要領》,從2016年開始的高中畢業生已經沒有接受過「寬鬆教育」的了。有理由相信,全面廢除「寬鬆教育」後,日本學生的綜合素質會有極大的恢復。日本的義務教育看似經過反覆折騰一無是處,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日本大學教育的成功。日本社會敢先於整個世界進行這場「教育實驗」的勇氣是值得欽佩的。
(紅色表示閱讀,綠色表示數學,藍色表示科學)
正如同電視劇當中男主角說的一樣:「我想要改變,再這樣下去不改變的話,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了」
是的,無論是誰都要改變,變得更加適應周圍的環境。日本的「寬鬆教育」雖然已經被宣判失敗了,然而作為一項實驗並不是沒有一點啟發。這樣浩大的社會實驗讓我們知道了:素質教育固然重要,但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培養更應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同時,日本成功的大學教育以及科研人才的培養體系仍然值得我們學習。
戰鬥力爆棚!湖北各地人打架戰鬥力排行榜,你服不服
希拉里深陷詐騙醜聞 美國大選迎重大變數
為何劉備重用魏延輕趙雲?誰適合做大將
歷史上的三國十大猛將 呂布只能排第八
※比起砸日本車,這樣的做法才是日本政府最怕的!
※外國記者被中國悍匪綁架 後來他說:比起日本人還是喜歡中國土匪
※比起勇敢在天台表白的日本孩子,我們實在太需要補上「戀愛教育」這一課了
※《賢者之愛》:與這部日本的電視劇比起來,我們國家的廣電總局真是很敬業!
※就這點,中國比起日本來還是差了50年
※2ch:有比起日本美女,更喜歡外國美女的非國民嗎?
※比起《鬼鄉》,這部講中國慰安婦的電影更值得我們關注
※美國的都會跟中國的比起來,真是辣眼睛,真的是外國月亮比較圓
※比起靠補助度日的王祖藍,靠拍戲還了12年債務的他最是凄慘!
※國外攝影:比起春天 她的美麗更深了一點
※美國網友吐槽:美國的城市跟中國的比起來,真是辣眼睛 『國外月亮比較圓』世界通用
※被美國人收養的中國孤兒:比起錢,我們最需要的是這個……
※比起中國,美國才是韓國的「敵人」
※比起被美國用原子彈炸,蘇聯的這個行為才是日本人永世難忘的恨
※比起日本的A片,我更喜歡看這樣的電影
※俄媒看中俄軍演:跟中國人比起來俄國海軍就像乞丐
※國內科技類展會比起國外到底差在了哪裡?
※直擊中國最大的韓國城,比起韓國,這裡的韓國人更愛中國
※法國國慶日舉行閱兵,和中國比起來真是差遠了!軍隊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