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讀三國,為何大家都同情劉備

古人讀三國,為何大家都同情劉備

為何說劉備是三國里最讓人同情的,知道答案後你就不想翻案了

古人讀三國,為何大家都同情劉備


劉備是三分天下裡面最讓人同情的,曹操是官二代,孫權是富二代,只有劉備是出生在沒落的貧困家庭白手起家,也有很多人說他是假仁假義,至於是不是假仁假義,我們後面逐回讀去自見分曉。「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這孩童之語,說明了他幼年時就有壯志,人無志不立,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志向的人能夠在亂世中奔走數十年,屢戰屢敗還堅定自己的目標終成霸業,他一生有很多發財的機會,不管是跟曹操還是袁紹,如果他只想變得有錢一點,他早就成功了,但是他都離開了,因為他要干自己的一番霸業,因為他有王霸之志,所以劉備才因此名留青史,他的成功,偶然中蘊含著必然。


有壯志的人自然能夠得到一些幫助,他的叔父因此就經常支助他,跟著當時很有名氣的學者鄧玄,盧植,也開闊了他的眼界,所以很多人的成功都是要經過學習的,沒有一蹴而就的。


?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幫助劉備?我們來看看劉備三人結義時的誓言:「上報國家,下安黎民百姓。」劉備發的是宏願,自然能夠不斷的結善緣。通俗的話來講,他不僅是為自己在戰鬥。至於這是不是劉備的政治口號,是不是劉備的術,我們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滿目可見「劉備虛偽」,「就知道哭」等等話語,感覺有必要進行一番普及教育。現流行翻案,俺也來翻一把。不過不是流行的貶劉挺曹潮流,是挺劉的。就認為劉備是「偽君子」的可以直接關閉頁面。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由於「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所以以下也稱他「大耳」,呵呵...


好了,直入主題。大耳從小家境貧寒,成年後織織草鞋度日,要錢沒錢,要名沒名,要人沒人,卻有一顆創業的心。不容易的,想想現在哪位能在啥都沒有的情況下創出一番自己的事業?於是乎,大耳為了能有些資本,死活扯上了「皇叔」的關係,不管真假,這「皇叔」的稱謂也算聊勝於無,當時也沒啥人當回事情,這才有了後來孔融說聽說過平原劉備,把個大耳激動得不行...... 說了這麼些,無外乎一點:劉備起家不容易,他沒有另一位梟雄-曹操所擁有的家族勢力和官宦背景,起點完全不一樣的。但請看扁劉備力挺曹操者,客觀點看具體環境。


先說說劉備的御人識人上。


大耳起家時就得到了三國時代一些最優秀的人才,他的兩個義弟(歷史上沒有結義的說法):關羽張飛。尤其是關羽,其統兵能力在三國時代是位居最前列的之一。看了演義以及後來的網路文章,很多人會覺得大耳是靠哭吸引住人才和哭出天下來的,或美其名曰「偽君子」。真的如此?關羽張飛在劉備最最顛沛流離的日子裡,不離不棄,忠心耿耿。此外還包括才能不那麼出眾的糜竺簡雍等,靠哭能哭得他們死心塌地啊?笑話了。演義的功勞,和李世民一樣,被演義描寫為只知道哭,有事問軍師。都知道小李是軍事才能最好的皇帝吧?其實劉備也一樣委屈的。


劉備為何一開始那麼落魄?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實力使然。他沒有自己的地盤,缺乏成功的物質基礎,結果被打得到處流竄。在那樣的日子裡,沒有發生屬下叛變,實在是不容易的。其御下能力和魅力可見一番。而後來的傑出人才卧龍鳳雛,乃至黃忠魏延等,無不甘效死命,且其大部分人才的獲得,是來自三國中期(中後期可鮮見優秀人才加入曹營的哦)。後來對諸葛亮說的:「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證明他比諸葛亮識人能力更高一層。

而白帝託孤,更是劉備用人識人的光輝一筆。現在竟然有人說這是劉備設局束縛諸葛亮,還什麼「帳後刀斧手...」云云,真是寫架空小說的好手。很簡單的,他不死的話,幹嘛說這種話?而他死了,這句話還有效力嗎?諸葛豈非可以用此成為奪位的憑證?對比下曹睿託孤司馬懿吧...... 地球人都知道,司馬家是很「對得起」曹家的......


至於提拔黃忠魏延,籠絡益州士大夫階層,這些就不說了。


其次說說他的政治品格。


劉備的口號是興復漢室,自己以皇叔自居,在那個年代無疑非常有號召力。雖然實際效果沒有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有效,但在政治上頗得忠於漢室的士大夫階層所接受。而其人寬厚仁義親民的政治風格,最符合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


說到寬厚仁義親民,可能很多當代人覺得不算什麼。可要知道,我們現在的物質水平遠遠超過古代,沒有勞役制度,沒有嚴厲的等級制度,沒有嚴酷的刑法,自然對寬厚仁義親民感覺淡薄。當然無法體會當一位終日勞作的百姓突然看到一個出身貧寒卻寬厚親民,還號稱是皇叔的官府大員出現在面前的感受,而且要注意是在亂世中!So,別太把所謂的「真小人」當回事,那時的寬仁難能可貴!看到很多小網民口口聲聲不把寬仁當回事,卻對曹操屠徐州、坑降卒的行為默然無視,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也許中國真的進入了純粹的利益時代了......

劉備人望上的巔峰之作發生在曹操南征時。「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劉表死後,荊州吏民立馬選擇了深浮人望的劉備,而不是劉琮。諸葛亮勸他攻劉琮,占荊州,他卻說「吾不忍也」,而三國志記載,劉表臨終想將荊州託付給劉表,劉備卻以「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拒絕了。


和十多萬民眾一起走,日行只有十餘里。眾人勸他先走,他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終於被曹操的虎豹騎追上,劉備大敗,1W多士兵被打散,妻子死,兩個女兒失散亂軍中,那個該死的阿斗卻沒死掉...... 說他作秀?那真是小人之心了。戰爭無眼,這樣做會掉腦袋的劉備不知道?中國古代史上這樣的行為都很少見。軍事上劉備大敗,政治上卻贏得了萬世的讚譽。


事實上,當劉備安頓下來後,失散的士卒很快匯聚到他身邊(這才使劉備有資本打赤壁)。而赤壁之戰後,劉備在江南的公安屯居下來後,每天都有東吳佔據的江陵的士族和百姓渡江投劉備。所謂的人望,就是這樣了。


再說說他的軍事才能。

演義里,諸葛出來前,大耳似乎就是敗仗。諸葛出來後,那帥印什麼的都給了諸葛,大耳就坐在旁邊聽聽...... 這實在是曲解啊!劉備所有的功勞,都被諸葛代替了,冤枉啊......


實際上,終劉備一生,蜀漢的軍隊都是他親自指揮的。和曹操一樣,有軍事才能的統帥都會選擇自己統兵。三雄唯一例外的是孫權,這傢伙幾乎沒啥軍事才能,他統兵打的,輸的多... 而委託手下大將指揮的,都效果好。比如:周瑜和陸遜...... 在蜀漢集團中,軍事才能是以劉備為首的,或者說,其他將領尚未能有機會體現出高於劉備的才華,這與劉備地盤小,沒法授權給某位大將有關,例外的只有關羽。


諸葛出來前,劉備沒有地盤,軍隊人數很少,打不過曹操很自然。可有了地盤後,劉備在統兵的情況下沒有輸給過曹操。赤壁、入蜀、漢中、彝陵都是他自己指揮的。包括期間和東吳衝突,就是他自己率軍增援關羽與東吳對峙的。演義里為了突出諸葛,把劉備指揮的都歸功到諸葛亮身上了,這個是不正確的。劉備的軍事才能遜於曹操是無疑的,但其他將領都不在劉備話下。法正就是這麼勸的「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 漢中前期夏侯淵大敗,後來曹操親自上陣也無可奈何,說明了劉備的軍事才能。畢竟,雙方實力較為接近時對決才有意義,差太多的話,再有才能也不濟事。


後來的彝陵之戰,很多人說為啥不派趙雲出征,不派黃忠出征云云,殊不知,此時馬超黃忠已死,而張飛也遇刺而亡。蜀國已經沒有超過劉備的統帥了。且不伐東吳,隆中對的國策無法實施,劉備勢必攻擊東吳的。沒看人諸葛亮在正史里就沒勸劉備不出兵?彝陵之敗和曹操的漢中之敗差不多(當然後果差多了),都是久攻不下,兵疲而敗,區別在於曹操人多打劉備人少而無功而返,而劉備是人少打陸遜人多大敗。劉備在指揮上沒犯大的錯誤,分兵連營也很難說錯誤,但不管怎樣,陸遜比劉備更高一籌是無疑的。


說到這裡真奇怪孫權的戰略。明明關羽攻擊曹仁的時候曹兵大敗,連徐晃、張遼(東吳的苦主啊)都調離了合肥前線,那時坐候蜀魏兩敗俱傷,自己去攻擊合肥,奪取意義重大的江淮一帶更好。孫碧眼卻死活看不到這個,要背盟偷襲,真奇了怪了......


最後說說其人的堅韌個性。


一生顛沛流離,總是被到處趕,卻從來未曾灰心和放棄,堅韌不拔,意志堅定,實在令人讚歎。屢次的打擊,妻離子散,部屬失散,每次都能在失敗時收攏住部下對自己的懷疑,離散的心,用MBA的話說,領導力不可謂不強啊!放到當代社會,這種個性也很值得推崇,奈何演義的緣故,這個個性從來沒有得到正面宣揚。當代也少有人對這個品性看重,悲哀啊......


總結下:曹操有家族和官宦的先發優勢,孫權直接拿了父兄的基業,唯劉備白手起家,鼎立於三雄之間。還是曹操的評價最貼切了:「論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潮網 的精彩文章:

TAG:紅潮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最牛四大家族,歷代帝王都前往祭拜,為何他們不同姓卻同譜?
英國小王子喬治要當花童 大家都在期待他的新「表情包」
李小龍為何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崇拜?因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
唐宋八大家篇,你最喜歡哪一大家?
大家都很關心,宋慧喬妹妹當中國的媳婦的可能性有多大
為什麼大家越來越同情祁同偉,卻不喜歡侯亮平
國民黨四大家族是哪四大?四大家族的統治
她本是國民黨中將的女人,緣何情系四公子,終成大家
小S酒後大哭深情告白:我何德何能獲得大家的喜愛
為什麼大家越來越同情祁同偉,卻不喜歡侯亮平?
揭秘民國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富可敵國的背後真相!
這把槍大家都認識,二戰美國給國民黨不少這搶的
中國古代唐宋八大家之——蘇轍
國民黨「四大家族」的後人們
誰才是民國「四大家族」的實際掌門人?
黛玉的母親為何沒嫁給四大家族的其他人家
文學常識:「漢賦四大家」何許人也
民國「四大家族」實際掌門人她,蔣介石都對她畢恭畢敬
中國古代第一大家族:孔子及其親人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