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槍械創意設計:傑迪-瑪蒂克衝鋒槍GG-95
芬蘭人在槍械設計方面有許多創意,先後出過不少精品,下面這個產品,雖沒什麼名氣,卻也相當有創意了。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由芬蘭坦佩雷輕武器公司公司的經理賈利·蒂瑪利在1980年設計,並由該公司在1982年開始試生產,在1983投入量產。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外形很小巧,大量採用衝壓件,所以重量也很輕,但其連發射擊穩定性也很好、容易控制,這得益於它的槍機運動方式。在外觀上看起來,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給人的感覺是槍管是向上歪的,但實際上是機匣本身的尾部翹了起來。儘管該槍由於尺寸小和重量輕,使其後坐感有點大於UZI、MP5之類重量較大的衝鋒槍,但卻有效地降低了槍口上跳,連發穩定性相當好,即使單手射擊也很好控制。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的槍機和槍機框用蠟模鑄件經局部加工而成。拉殼鉤為衝壓件,除了拉殼外,還兼起槍機和槍機框結合銷的作用。與普通的衝鋒槍設計相比,傑迪-瑪蒂克的特殊設計也使得它生產過程較為費時,成本也稍高。所以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特別考慮到在寒冷、潮濕的冰雪環境下可靠性。下機匣、握把、彈匣和扳機護圈是一個整體成型的聚合物部件,在冰凍條件下不會凍住皮膚,而且也減輕了重量。槍管下面有一個聚合物製成的摺疊式前握把,同時也是拉機柄。當前握把摺疊時,槍機會被鎖住,即便扣動扳機也不會走火。該槍不標配槍托,但有一個可拆卸的肩托作為配件,視客戶需要捆綁銷售或是單獨出售。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沒有快慢機柄,而採用類似於AUG的單連發扳機,扣壓到一半時為半自動,扣到底時為全自動。雖然該槍的射速並不高,為650發/分,但對於沒有經驗的射手而言,要控制出短點射也是得多練習,因為這兩個扳機行程階段之間的距離較大,扳機扣力也比較大,不容易掌握好。
機械瞄準具由片狀準星和U形缺口照門組成,照門實際上是位於機匣頂部的一個簡單的固定聚合物缺口,而準星則有護耳,可調高低。此外還可在機匣頂部裝上一個激光指示具。槍管由不鏽鋼製成,露出機匣外的部分不長,如要安裝消聲器,需換上帶螺紋介面的槍管。它設計很簡單,分解後只有39個部件。許多內部零件,特別是那些磨損較大的部件也採用不鏽鋼。
雙排彈匣插在扳機前,容量有20發和40發兩種,彈匣體為鋁製,托彈板為塑料,彈匣底板為鋼。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產量極少,從1983年至1987年間,一共只生產了500把,其中大部分都出售了。
到了1990年代初期, 另一家芬蘭公司金槍有限公司購買了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的設計,並作了改進,然後但改名為GG-95並在1995年重新推出該槍,不過產量也不大。這些設計的改進包括採用一個較傳統的擊發機構代替原來的單連發扳機,有手動操作的快慢機柄,功能有:保險、半自動、點射限制、和全自動。機械瞄具和原來的差不多,但改用高對比度的色彩,而且準星不再可調,當GG-95歸零後有效射程約100米左右。






TAG:閃電戰 |
※採用蘇-47前掠翼設計的蘇霍伊T-50戰機設計圖
※法國時尚設計風格追求:紹沙利貝羅勒1918衝鋒槍
※斯特姆-魯格手槍太炫,SR40C注重人體生物設計
※俄羅斯空軍第五代戰機PAK-FA,原T-50超酷設計方案
※俄羅斯卡-50設計獨特,旋翼被機關炮打中仍能飛
※ARX-160突擊步槍——設計給未來戰士的神器
※東方設計奧斯卡獎——2016 GOOD DESIGN BEST 100
※俄宣稱美借鑒雅克141技術:洛馬設計人員一語道破
※【1401公寓】現代混搭--阿鶴設計
※2016年里約奧林匹克公園方案設計
※摩托羅拉2011年遊戲概念機曝光,超前設計堪比小米MIX2!
※西方說運20設計是烏克蘭 烏總師闢謠:是中國設計
※【2017巴塞爾表展報導】Sinn EZM12 醫療救援任務設計表款
※2016芬蘭赫爾辛基設計周 欣賞北歐性冷淡設計流派
※中國曾設計殲-9超音速截擊機:時速高達2.6馬赫
※中國曾設計殲-9超音速截擊機:時速高達2.6馬赫
※LOL設計師談7.5改動前瞻 烏迪爾或將升到20級
※《戰錘40K:戰爭黎明3》IGN臨時評分7.2 關卡設計特色不足
※蘇-27「側衛」堪稱蘇霍伊設計局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