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頂級人工智慧專家最愛的機器人科幻作品
人工智慧(AI)專家可能並不同意一些科幻作品對機器人和AI的描寫,尤其是因為大多數這樣的電影都充斥著殺手機器人。但是,他們也總是忍不住會看很多有關的科幻電影和小說。有些電影描寫了近期的未來會是什麼樣,還有一些描寫了觸不可及的遙遠未來,令人心神嚮往。最近,20位AI研究者、機器人專家和計算機科學家一起來談了談他們最喜歡哪些科幻作品中對AI和機器人的描述。
1Carlos Guestrin認為《機械姬》對AI的哲學探討很棒。
Carlos Guestrin是Dato公司的CEO和聯合創始人,這家公司的產品是分析數據的人工智慧系統。
「我喜歡很多東西,尤其是那些挑戰我思維的東西。最近,出現了很多描述機器人如何佔領世界的電影,裡面的機器人都是壞蛋。但還有一些電影更加有趣和微妙,例如《機械姬》(Ex Machina)。它充滿了啟示,十分有趣。」
2Ernest Davis說, Stanislaw Lem的短篇《Nonserviam》描述了機器人與其創造者之間的關係。
Ernest Davis是紐約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
「在人工智慧方面,我最喜歡的科幻作品是Stanislaw Lem的短篇《Nonserviam》,拉丁語中是『不服侍』的意思。這篇選自他的故事集《絕對真空》(A Perfect Vacuum)。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程序員在虛擬世界中創造出了一大批人工虛擬人格,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是虛擬的。於是他們開始爭論是否存在一個造物主,如果存在,是否應該感激他。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故事。」
3Joanna Bryson:小說家Ann Leckie的第一部小說《Ancillary Justice》令她大開眼界
Joanna Bryson是普林斯頓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訪問學者
「這位來自美國中西部的新晉小說家Ann Leckie讓我非常興奮。這並不是說我從職業角度認同這就是AI的發展方向。她已經超越了人工智慧、人類智能和群體智能的關係。她在書中討論了完美溝通和增強記憶對人類整體的影響。我認為她非常聰明。《Ancillary Justice》是她的第一部小說,但為她贏得了許多大獎。」
4Shimon Whiteson:比約克的MV《All is Full of Love》中的機器人給我很多啟發
Shimon Whiteson是阿姆斯特丹大學信息研究所的助理教授
「我發現,很難找到令我滿意的AI例子。對我來說,觀看與AI有關的電影通常是一個痛苦的經驗,因為我不同意他們表現的內容。但幾年前我卻發現了一個認同的例子,那就是比約克(Bjork)的一部名為《All is full of love》的MV。這部MV講述了兩個機器人的故事,其中一個造出了另一個。然後,這兩個機器人開始做愛。這其實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故事,甚至沒有包含任何關於AI的清晰信息。但是,它卻正確地描繪了未來世界的AI——到那時,機器人會創造出機器人,並在彼此間產生各種關係。這與我所想像的未來AI是相一致的。」
5Oren Etzioni永遠看不夠阿西莫夫的經典小說《我,機器人》
Oren Etzioni是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的CEO
「艾薩克·阿西莫夫講述的機器人故事以及機器人三定律或許是我最喜歡的描寫了。在他描繪的未來,機器人和智能系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且,當這一切發生時,他們開始探索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6Michael Littman說,我們很快將面臨《機器人與弗蘭克》中的問題
Michael Littman是布朗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
「很少有科幻作品能讓我喜歡,不過我很愛R2D2(《星球大戰》中的機器人)。還有一部電影我認為非常有啟發,那就是《機器人與弗蘭克》。它描繪的是不久的將來,人們剛開始將共事的機器人視為獨立的個體,展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它更多涉及AI對社會的影響,而不是我們應該怎樣創造AI。它影響的問題包括隱私、信任、學習和教育——如果世界上存在其他計算機心智,你會很自然地做這些事情。」
7Bart Selman認為實現《超能查派》不遠了
Bart Selman是康奈爾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
「《超能查派》是我最喜歡的AI描寫。今天的機器人還做不到這一點,但不久的未來我們就能造出這種機器人。如果你看看他們為DARPA開發的機器人(如MIT的機器狗),看看它們是如何攜帶裝備的,你就能明白這一點。他們的機器人已經很接近未來的機器人了。從現在的潛能來看,超能查派也不遠了。」
8Peter Norvig喜歡《The Diamond Age》中的模擬機器人
Peter Norvig是谷歌的研發主管
「我最喜歡的是《The Diamond Age》,因為它講述的那個AI系統並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它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教育一個年輕的女孩。AI只是社會的一個方面,相比起來,納米科技和3D列印更重要一些。AI不能自己完成工作,它依賴於土耳其機器人那樣的安排來輔助它。」
9Matthew Taylor欣賞小說《土星之子》中描繪的未來
Matthew Taylor是華盛頓州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
「我很喜歡 Charles Stross寫的《土星之子》(Saturn』s Children)。它描繪了一個遙遠的未來,當作者說起人類時,他說的其實是機器人。那時候,機器人已經佔領了「人」這個詞語,用它來指代自己。他們認為自己就是人類的直接延伸,從根本上說他們的一切都符合人類的特徵,除了他們的身體是人造的。對我來說,這就是遙遠未來的樣子。要麼是人類進化成與機器人的結合體,要麼是我們的大部分身體被電子部件所取代。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人造耳蝸、人造心臟和人工髖關節。隨著AI、機器人和計算機科學的進展,我們將可以持續增強自身的能力。這帶來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問題,例如究竟什麼可以稱為人類。我認為,如果我們能開發出增強身體機能的設備,將對醫療和生活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
10Stuart Russell認為《星際迷航》進取號上的計算機就是AI應該成為的樣子
Stuart Russell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家。
「在不久的未來,不那麼煽情或恐怖的AI應該是《星際迷航》進取號飛船上的計算機那種樣子。它是一個知識庫,擁有計算和規劃的能力。從本質上說,它完全是進取號船員忠實的僕人。它不是那種有爭議的計算機,幾乎只是一個背景。我認為這就是AI應該成為的樣子。」
11Yann LeCun說《Her》里的操作系統可能成真,但還需很長時間
Yann LeCun是Facebook人工智慧主管
「好萊塢電影描繪的大部分場景都很可怕。但我喜歡《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並不是因為它變成了瘋狂的殺人狂魔,而是因為看電影時我只有9歲,並因為這部電影而深深迷上了AI。我也很喜歡《Her》。《Her》中的場景並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它距離我們今天的技術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概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幾乎所有好萊塢電影對AI和機器人的描繪都不太可能實現。它們要麼沒有感情,要麼擁有最壞的人類情感和動機——嫉妒、貪婪、控制欲,並在受到威脅時開始殺人,諸如此類。AI並不會擁有這些『毀滅性』的情緒,除非我們把這些情緒構建進去。我認為我們沒有理由這麼做。」
12Yoshua Bengio是《星際迷航:下一代》中Data的粉絲。
Yoshua Bengio是蒙特利爾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
「電影中的AI通常都很壞。但是我喜歡《星際迷航:下一代》中的Data。他們對許多問題的思考都很仔細。除去我年輕時的興趣不說,我認為科幻作品將我們引向了錯誤的思考方向。我們在未來很長時間都不會建造非常像人的機器人。但是我們會擁有越來越聰明的計算機,並利用他們做許多工作。」
13Lynne Parker 喜歡《瓦力》裡面對人類有幫助的機器人
Lynne Parker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信息和智能系統部門主任
「我喜歡的科幻電影是那些人工智慧在裡面發揮積極作用的電影,而不是人工智慧帶來厄運和黑暗。我喜歡《瓦力》。機器人還會有情緒。人工智慧系統可以不帶情緒,但是情緒能讓人和它有更多的互動。最後,這個機器人為人類做了些好事。我喜歡這種對人工智慧的敘述,因為我覺得這些才是真實的。我認為人工智慧能為社會做一些真正有益的事情,而我覺得太多的科幻電影把目光集中在消極的一面。對我而言,像《瓦力》這樣的故事非常好,因為它展示了人工智慧對社會有益的一面。」
14Sabine Hauert的眼球被《超能陸戰隊》和《瓦力》中圓潤的機器人所吸引。
Sabine Hauert是布里斯託大學機器人專家。
「我喜歡《瓦力》和《超能陸戰隊》中的機器人。這些是針對特定任務而精心設計的機器人。比如說《瓦力》,就是一款非常擅長打掃的簡單機器人。它有非常具體而實用的任務,特徵很容易理解,你能知道它的快樂和悲傷。它並不像人——它就是精心設計有著專門用途的機器人,所以《瓦力》是我最喜歡的科幻機器人之一。《超能陸戰隊》有點類似,它也是出於幫助目的設計出來的機器人,適用於醫療場景下對人的救助。有很多特點也是精心設想出來的。比如說,它的柔軟以及說話方式。這兩者都經過巧妙設計,我認為它們是機器人應該是什麼樣的好例子。」
15Peter Stone從小喜歡亞瑟·克拉克的小說,儘管它們可能不太現實。
Peter Stone是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家
Arthur C Clark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讀亞瑟·克拉克的作品,機器人啊、機器人定律啊之類的。但要說最喜歡的關於人工智慧的描繪,還真沒有。一般而言,人工智慧的幻作作品都在幫倒忙,因為它們都不太實際。它們的設定都超過現實中的可能性。」
16Hector Gaffer說人工智慧的創始人之一幫助設計了《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
Hector Gaffer是龐培法布拉大學研究員。
「我最喜歡的可能是Stanley Kubrick的《2011:太空漫遊》吧。我認為這是部偉大的電影,Kubrick對每個細節都很講究,包括機載電腦:人工智慧Hal。Hal會下象棋、說話,和人對話,會讀唇,計劃和欺騙,而且相當令人信服。電影製作於上世紀60年代末,Marvin Minsky幫助Kubrick保證人工智慧的『正確性』,符合那時候人們的預期。我想那時候很多從事人工智慧工作的人很喜歡這部電影。」
17Subbarao Kambhapati 認為《2001:太空漫遊》向人們展示了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
Subbarao Kambhapati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
「我猜我們都喜歡《2001:太空漫遊》。遠在人工智慧出現前,它就展示了人工智慧的很多方面。《2001:太空漫遊》問世的時候,沒有人真正相信今天人工智慧中那些習以為常的東西會出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先見之明。Hal確實會計劃,而且在某些情況下能完全騙過Dave,在另一些情況下則能幫助Dave。我覺得這非常有趣。《2001》更多是一種預期,而不是規則——我不算這部科幻作品的大粉絲。我認為科學本身遠比科幻要有趣得多。」
18Samy Bengio熱切地想將《2001:太空漫遊》中的技術變為現實。
Samy Bengio是谷歌的研究員。
「雖然一般而言,我對科幻作品不感冒,但是我喜歡《2001:太空漫遊》。我樂於見到,那時候電影關於未來的想像已經在今天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如果你還沒看過《2001:太空漫遊》,你真應該看看,下面是預告片:
19Murray Shanahan喜歡《機械姬》,因為他參與了該片的製作
Murray Shanahan是帝國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家。
「因為我參與過《機械姬》,所以我對它有一些偏愛。我喜歡這部電影,在電影製作的開始階段我參與其中,在製作階段也有參與。我認為《機械姬》是部好電影。」
20Geoffrey Hinton:儘管世界末日不太可能出現,但Geoffrey Hinton依舊喜歡《終結者》。
Geoffrey Hinton是多倫多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谷歌研究員。
「我最喜歡《終結者》。我覺得它不太可能變為現實,但它是部激動人心的電影。我猜,如果如實描繪未來,就不會產生這麼棒的電影。」
大變革!機器學習如何改變製造業?
LeCun 談對抗性網路:如何打造出更加聰明的人工智慧?
谷歌、斯坦福等合著論文:制定機器人技術五大定律
這部機器比史蒂芬.庫里更懂得投籃
TAG:機器之心 |
※最經典科幻巨制TOP10 人工智慧機器人操控世界!
※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頂級機器人專家和產品集體亮相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張建偉教授:人工智慧在醫療機器人領域的應用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 科沃斯創始人暢談人工智慧
※豐田擲1億美元投資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公司
※馬斯克等百餘名人工智慧專家呼籲全面禁止殺人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與5位專家結果一致
※2017東京遊戲展美女「機器人」,真人還是人工智慧機器人?
※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57%英國人贊同對機器人僱主徵稅
※英國人工智慧專家:人類與機器人的婚姻或在2050年前合法
※機器人專家中的財神爺:參與月球機器人項目
※人工智慧輕科普:《賢二機器僧漫遊人工智慧》
※獨家揭秘:2017中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創新大會大咖雲集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深度結合有待推進
※機器能夠超越人類?2016世界人工智慧智商測試結果公布
※人工智慧專家建議向機器人灌輸人類價值觀以防背叛
※2017人工智慧機器人創新論壇
※人類15種瘋狂科技 機器人將統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