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黨報黨刊的建設,在建黨前後、中央蘇區時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創辦了眾多的黨報黨刊。在當時異常艱難的鬥爭形勢下,這些報刊的存在時間大多不長,卻承擔著共同的歷史使命——闡明黨的理論主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反對與打擊敵人。黨報黨刊所走過的風雨歷程,啟示我們,黨報黨刊應該秉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


誰是


第一份黨報黨刊?

第一份黨報黨刊究竟是哪一家?至今尚無定論。


有人說是《勞動音》,理由是它是由黨的創始人李大釗發起的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創辦的,時間上距離1921年7月1日僅僅半年。1920年11月7日,在李大釗和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的指導下,工人周刊——《勞動音》創刊了。主要編撰人鄧中夏以「心美」為筆名撰寫發刊詞《我們為什麼出版這個〈勞動音〉呢?》,文中宣稱要「促進國內勞動同胞的團結……提倡勞動主義,反映國內勞動界真相,為勞動同胞提供充足的智識和善良的方法,提供階級戰爭的工具」。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11月底羅章龍任主編。《勞動音》為32開本,在北京長辛店、南口等工人聚集地區廣為發行,每期總銷數達2000份。這本刊物內容側重於對實際工人運動的指導,著重反映工人受壓迫的悲慘生活,曾詳細報道過唐山煤礦瓦斯爆炸五六百工人死難的慘案、南京萬餘機織工人搗毀省議會的鬥爭等消息,並發表了評論給予支持,此外,還為廣大工人指明正確鬥爭的方法和途徑。《勞動音》出版5期後被軍閥政府查禁停刊。後又改名為《仁聲》繼續出版了3期,1920年12月5日因缺乏經費停辦。


也有人認為《工人周刊》更貼近,時間上也很吻合。《工人周刊》是李大釗領導北京黨組織創辦的,於1921年7月在北京創刊。《工人周刊》創刊初期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的機關報,由中共北京組織以工人周刊社名義出版。1922年夏改為從上海遷至北京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機關報。《工人周刊》4開4版,歷任主編有羅章龍、吳汝銘等。李大釗、高君宇等任編委。劉少奇在安源領導工人運動時曾任該刊特約通訊員。


《工人周刊》辟有「評論」「勞動新潮」「勞動要訊」「勞動調查」「工人談話」「內外政聞」等欄目。它報道過中國工人第一次罷工的高潮,以及中國工人運動從經濟鬥爭發展到反帝反軍閥政治鬥爭的轉變過程,充分證明中國工人階級在政治上、組織上已經日趨成熟。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工人周刊》不僅深受北方工人的喜愛,曾被譽為「北方勞動界的一顆明星」,還通過鐵路工會運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至東南亞、法國的華工群眾中。在軍閥政府的壓迫下,該刊往往不能按期出版,第64期後篇幅縮小,由4開4版改為8開一張,曾經幾次停刊,總共出版150多期,每期銷數為2000至6000份。


1925年12月《工人周刊》被京畿警察廳勒令停刊,當時共出版133期。現見到的最後一期是1926年1月25日出版的137期。也有一種說法是1926年底停刊。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還有人說是《少年》月刊。這是由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和中共旅歐支部創辦的機關刊物。1922年6月3日,旅歐的共產主義者趙世炎、周恩來、李維漢、王若飛、陳延年、陳喬年、劉伯堅等在巴黎西郊布倫森林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8月1日,創辦機關刊物《少年》月刊,編輯部設在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辦公地巴黎十三區哥特伏化街17號。《少年》的前期主要由趙世炎負責編輯,陳延年、陳喬年等負責刻蠟版、油印、裝訂和發行工作。1923年3月以後,周恩來接替他們,承擔編輯、發行重任;李富春、鄧小平、傅鍾、李大章等也先後參與了這一工作。

我認為,《共產黨》月刊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份黨刊。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1920年11月7日,中共上海發起組(即後來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創辦了這一刊物。刊物為16開本,每期50頁左右,秘密發行全國,最高發行量5000份,是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必讀材料之一。到1921年7月7日停刊,共出6期。中共一大代表李達任主編。李達與王會悟在漁陽里二號新婚,他們的新房隨之成了《共產黨》月刊的編輯部。《共產黨》月刊是宣傳共產主義的早期刊物,它在中國第一次豎起「共產黨」的大旗。該刊主要介紹關於共產黨的理論知識,介紹俄國共產黨的經驗和列寧的學說,闡明中國共產黨人的主張,刊載第三國際的重要文件,報道共產主義運動在各國的發展,論述中國革命的具體問題,批判第二國際的修正主義思想;同時也用相當的篇幅,同偽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進行鬥爭。該刊對促進國內工人運動的發展,統一中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黨思想,對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該刊撰稿人一概不署真名。陳獨秀為創刊號寫的《短言》指出:「要想把我們的同胞從奴隸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產勞動者全體結合起來,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國外國一切資本階級,跟著俄國共產黨一同試驗新的生產方法不可……」該刊第一次喊出了令人激動的口號:「共產黨萬歲」「社會主義萬歲!」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後,該刊於7月出版了第6期,便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如果在時間上不太苛求的話,在黨的輿論導向上稱得起重大影響的還要數19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創辦《嚮導》周報。它是黨的第一份「立在輿論指導地位」的中央政治機關刊物,16開鉛印,由蔡和森任主編,其後,瞿秋白、彭述之繼任。陳獨秀在創刊之初為其題寫刊名、撰寫發刊詞《本報宣言》,並制定編輯方針。發刊詞稱「謹以統一、和平、自由、獨立四個標語號於國民之前」。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指導該刊籌創,並以孫鐸為筆名參與前期的編撰。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嚮導》從創刊到1927年7月在武漢停刊,共出版201期,載文1474篇,累計346萬餘字。蔡和森、高君宇等負責編輯工作。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彭述之、李大釗、張國燾、趙世炎、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李立三,以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維金斯基等,都曾為該刊撰寫文章。


《嚮導》周報的編撰隊伍是一個在中共中央領導下的堅強的戰鬥集體,充分體現了革命家和政治家辦報的風格。《嚮導》以報道評論國內外政治時事為主要內容,設有「時事評論」「讀者之聲」「各地通信」「寸鐵」等固定欄目。周報舉辦共5年之久,由初始的上海、北京、廣州、長沙四地發展到全國二十幾個大中城市,影響還波及鄉村;在國外如巴黎、柏林也設有分銷處。到1926年4月,每期總印刷量達2.9萬份,發行量最高時達10萬份,還出版過50期為一集的合訂本,是一份具有重大政治影響的刊物。1927年國民黨實施「清黨」而被迫停刊。


值得一提的是,《嚮導》第191期刊載了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浪花》


人民軍隊的第一份報紙


人民軍隊出版的第一份鉛印軍報,是紅四軍政治部在閩西創辦的《浪花》報,時間是1929年7月27日。


1929年1月和5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第二次進入閩西,並於5月23日、6月3日、6月19日先後三次攻佔龍岩城,消滅了福建省防軍第一混成旅陳國輝部。至此,以龍岩、永定、上杭三縣為中心的閩西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從敵人手中繳獲的印刷機器,成為紅四軍宣傳戰績、發動群眾、揭露和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7月27日,紅四軍政治部創辦了《浪花》報。《浪花》報(創刊號)開宗明義地指出,其使命是要「效力於它的主人——被壓迫階級」,以簡潔的文字揭露包藏禍心的反動統治者的罪惡行徑,發揚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屈服一切傍虎施威的醜類」「喚起被壓迫階級和弱者去踏死那些為非作歹的敗類——國民黨反動派」。《浪花》報熱情宣傳了紅四軍攻克汀州,直取龍岩、永定、上杭,殲滅軍閥郭鳳鳴、陳國輝的戰績;報道了閩西各地舉行工農暴動,組織工會、農會、赤衛隊、暴動隊,創建和發展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大好形勢;號召貧苦工農積極行動起來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封建剝削制度。


紅四軍在閩西的勝利,引起了蔣介石及閩粵贛三省國民黨軍隊的震驚,急忙調遣一批「剿匪健將」對閩西擺開「會剿」的陣勢。面對敵人甚囂塵上的「會剿」聲浪,《浪花》報以它「特殊的精神」,淋漓盡致地揭露了軍閥混戰「掛羊頭賣狗肉」的實質,動員根據地群眾起來粉碎敵人的「會剿」。


目前在古田會議紀念館收藏陳列的《浪花》報(創刊號)是在漳平縣城的一幢民房牆上發現的。這張報紙和土牆牢牢粘在一起,不可分割,只好將土牆一起切割下來,用玻璃罩起來,放在展室內。這是一份四開二版的鉛印小報,報頭「浪花」二字清晰可見,其他文字則不好辨認了。紀念館胡館長告訴我們,報紙設有「發刊詞」「特訊」「短評」等欄目。這張獨一無二的《浪花》報,經由專家鑒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在沒有發現《浪花》報之前,很多人認為第一張軍報是《紅軍日報》。1930年7月27日,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攻佔長沙後,立即接收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長沙民國日報》社的房屋、印刷廠及設備物資。7月29日,《紅軍日報》——紅軍報刊中第一張也是唯一的一張鉛印對開大型日報創刊了。《紅軍日報》由紅三軍團總政治部主編,共出版了6期;每期都有社論,每期頭版位置固定刊登《共產黨十大政綱》和《土地政綱》。從第二期起增設文藝副刊,刊名《紅軍》,明確提出副刊使命「是無產階級的喉舌」。由於當時國民黨省主席何鍵調集了15個團圍攻長沙,8月4日《紅軍日報》停刊,8月5日(即停刊的第2天),彭德懷率紅三軍團撤離長沙。《紅軍日報》只辦了11天。


《紅色中華》


紅色政權的第一份報紙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正式宣告成立。於此前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新聞事業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據不完全統計,從1931年底至1934年10月紅軍長征,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版的報刊有160餘種,目前發現的有130餘種。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1931年12月11日,《紅色中華》報創刊了。它是中國紅色政權創辦的第一份中央報紙,實際上起著中央黨政機關報的作用,社址在瑞金葉坪村。當時的《紅色中華》與「紅中社」(新華通訊社前身)是「報」「社」一家,兩塊牌子,一個編輯部。《紅色中華》編輯部肩負雙重任務:一是編輯、出版《紅色中華》報,二是利用僅有的一部收報機,抄收國民黨中央社電訊及塔斯社英文廣播,編譯刻印成「參考消息」——《無線電資料》(後改為《每日電訊》)。報社內設《紅色中華》編輯委員會,工作人員最初只有三五個人,編輯人員連新聞台在內最多時也只有12個人。中央執行委員、內務人民委員部部長周以栗擔任了第一任主筆。先後主管過編輯業務的還有王觀瀾、楊尚昆、李一氓、沙可夫(陳微明)、謝然之、瞿秋白(1934年1月以後)、任質斌等人。


《紅色中華》報鉛印四開,一般出4-6版。它通俗易懂、生動活潑,有社論、要聞、專電、小時評、紅色區域建設、中央革命根據地消息等內容(社論多為中央黨政各部門負責人撰寫),以及「黨的生活」「赤色戰士通訊」「工農通訊」「紅色小辭典」「工農民主法庭」「紅角」「突擊隊」「警鐘」等欄目,還設有不定期出版的文藝副刊《赤焰》。當紅軍獲得大勝利時,還發號外。《紅色中華》發行量最多時達4萬多份。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機關和紅軍部隊撤出中央蘇區開始了長征。此時,留守在江西蘇區的瞿秋白一邊治療肺病,一邊繼續出版《紅色中華》,至少出有24期。1935年1月21日出版到264期時被迫停刊。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的黨報黨刊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創辦了許多報刊,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解放日報》《新華日報》《晉察冀日報》《大眾日報》《八路軍軍政雜誌》《拂曉報》等。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解放日報》是在根據地每日出版的第一份大型中共中央機關報,也是抗日戰爭時期及解放戰爭初期根據地影響最大的報紙,1941年5月16日創刊於延安。中共中央對創辦《解放日報》極為重視,創刊前一天,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書記處起草了創辦《解放日報》的通知,為《解放日報》題寫了報頭,並撰寫了發刊詞,明確指出該報的宗旨是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毛澤東在發刊詞中還指出:本報之使命為何?團結全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一語足以盡之。創刊後,毛澤東經常親自指導該報的工作,並撰寫和修改重要的社論、評論和新聞。《解放日報》的社長先後為博古(秦邦憲)、廖承志,總編輯先後為楊松(吳紹鎰)、陸定一、余光生。1947年3月國民黨侵佔延安後,《解放日報》在陝北轉移途中出至同月27日停刊,共出2130期。


《新華日報》是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公開出版發行的大型機關報,1938年1月11日在武漢創刊。社長潘梓年﹐總經理熊瑾玎,歷任總編輯有華崗(華西園)﹑吳克堅﹑章漢夫等。1947年2月28日﹐被國民黨當局封閉。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新華日報》針對國民黨統治區的實際情況﹐正確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在抗日戰爭時期﹐主要是﹕宣傳全面抗戰和持久戰的路線,反對片面抗戰和投降倒退;宣傳中國共產黨實行民主政治﹑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反對國民黨當局的獨裁專制和特務統治;在國際問題上﹐支持蘇聯以及英美等國的反法西斯戰爭。抗日戰爭勝利後﹐宣傳的主要內容是﹕宣傳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反對內戰的方針;揭露並反對國民黨獨裁的反動政策﹐反對美國的侵略陰謀;支持國民黨統治區人民的愛國民主運動。這些真實﹑正確的宣傳報道﹐教育了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群眾﹐贏得了廣泛的同情和支持,曾被毛澤東﹑周恩來稱讚為八路軍﹑新四軍之外的又一支方面軍。


《新華日報》始終面向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提出「為人民講話﹐讓人民自己講話﹐講人民自己的話」的宣傳方針﹔開闢「讀者園地」「青年生活」「婦女之路」等專欄﹐反映勞動群眾和下層公教人員的悲慘境遇以及他們反抗壓迫的正義鬥爭。


《新華日報》用大量版面﹐為民主黨派和各界知名人士提供一個比較自由的講壇。馮玉祥將軍和郭沫若、茅盾﹑柳亞子﹑沈鈞儒﹑黃炎培﹑鄧初民﹑陶行知﹑張西曼﹑胡厥文﹑胡子昂等學者﹑教授和社會活動家﹐經常為此報撰稿。馬寅初曾在「友聲」專欄發表文章﹐痛斥國民黨的腐敗﹐呼籲「建立一個真正民主的國家」。


中國共產黨建立了許多敵後抗日根據地,成立起抗日民主政權。其中,晉察冀邊區於1938年1月成立了邊區政府,成為「敵後建立的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晉察冀日報》的前身《抗敵報》就創辦於邊區政府成立之前的1937年12月,1940年11月7日改名為《晉察冀日報》,社長兼總編輯鄧拓。由於處在敵後的戰爭環境,社址幾經遷移。1948年6月14日終刊,共存在了11年零6個月,日發行量最高曾達5萬份,是「中國共產黨在華北敵後各抗日根據地中創辦時間最早和最長的黨報之一」。該報在敵人殘酷的「圍攻」「掃蕩」中,始終堅持出版,還編輯出版了中國第一部《毛澤東選集》。


《晉察冀日報》的編委陳春森回憶說,當時的出報環境十分惡劣,常常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上面還有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即便如此,報社還是規定:行軍中只要有24小時駐地時間,就要爭取出一期報。1939年日軍分幾路圍攻阜平地區,12月3日中午,報社進入易縣劉家台以北的芝麻溝時,突然遭到日寇飛機的輪番轟炸,炸死炸傷了一些運輸隊員和牲口,一部分印刷設備也被炸毀。這時又得到緊急情報,南邊完縣的敵人尾追過來,北面淶源的敵人正向芝麻溝合圍。報社同志晚上急行軍50公里才衝出敵人的包圍圈,到達唐縣楊家庵村的第二天又出了一期鉛印報。


《拂曉報》是抗戰時期廣泛流傳於中原一帶、影響最大的抗日宣傳報紙。它是黨的喉舌,是新四軍游擊支隊全體指戰員們政治上的指南針,是黨的機關報。1939年毛澤東曾為《拂曉報》題詞:堅持游擊戰爭。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拂曉報》是新四軍游擊隊於1938年9月29日在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創辦的。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是這份報紙的創始人和領導者,他為報紙命名並在《發刊詞》里指出:「『拂曉』代表著朝氣、希望、革命勇敢、進取邁進、有為、勝利就來的意思。軍人們在拂曉要出發,要進攻敵人了;志士們在拂曉要奮起,要聞雞起舞了。拂曉催我們鬥爭,拂曉引來了光明。」


《拂曉報》的印刷與出版都是秘密進行的,它的報紙編寫人員隨軍流動,在行軍中工作。當時的報紙編寫人員很少,有許多同志在這方面還是外行。他們奔波終日,征塵未洗,就卸下僅有的兩支鐵筆、兩塊鐵版、兩桶油墨、一把油漆、一面木板、一方鐵片做成的調油板、印刷蠟紙,在夜深人靜時開始工作。


1946年夏出版到100期後,根據中共中央決定改為《雪楓報》,以紀念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與敵人作戰時犧牲的彭雪楓同志。


戰爭年代,《大眾日報》有50多位先輩壯烈犧牲,他們中間,有山東分局宣傳部長、報社管委會主任李竹如,也有普通的排字工。這恐怕是世界上新聞工作者犧牲最多的一張報紙了。

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1920—1949



《大眾日報》創刊於1939年1月1日,為中共山東省委機關報,出版至今,是中國共產黨現存黨報中出版時間最長的報紙之一。劉導生、匡亞明分別擔任首任報社社長和總編輯,創刊號報眼上刊登「堅持抗戰,克服困難,準備反攻」的口號。發刊詞中,闡明辦報宗旨是「為大眾服務,成為他們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為他們自己的喉舌,更成為他們所熱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輿論機關」。《大眾日報》始終貫徹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方針,真實生動地記錄了山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鬥爭的史實。在抗戰的困難時期,《大眾日報》也一直堅持出版,不能出鉛印報,即出石印報、油印報和書頁式小報。抗日戰爭時期,《大眾日報》是引導、鼓舞山東人民團結戰鬥,奪取抗戰勝利的戰鬥號角。


解放戰爭中,我們黨在東北解放區創辦了《東北日報》、在晉冀魯豫創辦了《人民日報》。此後這張《人民日報》與《晉察冀日報》合并,成為今天的《人民日報》。


回顧黨報黨刊的風雨歷程,從中可以得出兩點啟示:一是黨性原則,即堅持黨的正確的輿論導向;二是人民性原則,堅持聯繫實際、聯繫群眾。黨報黨刊應秉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


(作者為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原國內部主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我們的飲用水、空氣安全嗎?「化學地球」告訴你答案
中國歷史上的「霾」及其發生規律
東京審判涉華庭審記錄中文版在上海首發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