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就是慣性,物體運動遵循這個力量,思想和文化亦是如此。「如果你改變,」這種慣性暗示我們,「結果很可能比原來更糟,所以還是保持原樣吧。」雖然這話不假,但從某種角度來看,如果不改變,我們將永遠無法超越現在的樣子。


20世紀中後期,蒸汽朋克文化開始在藝術領域脫韁發展。當裁縫、coser、鐘錶匠甚至搖滾樂隊都相繼玩起蒸朋,它還是原來那個純粹的它嗎?蒸汽朋克能否超越自身,做出新的改變?


不久前,談論蒸汽朋克好像還只是一件古典而隱秘的小眾愛好。通常是三兩撥愛好者靠電話、信件甚至口頭通知彼此,然後三兩聚在城市的小酒館裡,傳閱手工印刷的小冊子,談論威爾斯出版的最新小說。可停留在泛黃的紙頁里,從來不是叛逆者的做派。轉眼間,蒸汽朋克乘信息技術向前飛奔,掙脫文學和影視作品的束縛,在時裝、機械設計、音樂領域找到新的歸宿。

當藝術家停止對「蒸汽朋克味道的作品」的追問,而把心思放在「如何給這個類型添加更多原料」上,藝術追求的轉變,最終引發了一個無比燦爛的輝煌期。但同時,這也使蒸汽朋克由小眾走向大眾,逐漸脫離純粹的文學風格,向著不可知的方向發展。


蒸朋時裝教父——Kit Stolen


維多利亞風原本就是時裝界的長青元素,而一個紐約的年輕設計師Kit Stolen最先注意到,這種復古潮流與蒸汽朋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2003年8月,他在一個蒸朋論壇上發布了自己穿著全套絲綢禮服、頭戴飛行眼鏡和機械髮飾的照片,立刻引起熱議。實際上,Kit從兩年前就開始以蒸朋服飾作為日常打扮,而他的行為首次讓人們意識到,蒸汽朋克可以是一種又酷又時尚的事。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Kit Stolen(右)


從Kit開始,蒸汽朋克作為一種時裝樣式漸漸流行起來,但很多人並不真正了解蒸汽朋克文化——他們只是看過些電影,隱約了解維多利亞時期的裝束風格,甚至連凡爾納和威斯爾的小說都沒讀過,但這恰好給蒸朋時裝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拼湊美學的特質使蒸汽朋克變為一種DIY的時尚,你可以將皮革、花邊、靴子、禮帽和機械元件儘可能多地堆砌上身,也可以僅僅戴一隻齒輪胸針。Kit Stolen還創立了自己的蒸朋服裝品牌Anachronaut,但目前暫只出售可隨意搭配彈簧和PU管的皮革金屬面具。


鷹嘴皮革金屬面具半成品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現在,蒸汽朋克幾乎成為時裝展示、公眾表演或cosplay的一個單獨門類,對此,Bridget Cherry博士這樣評價:「蒸汽朋克正在逐漸脫離純文化範疇,成為一種表演性質的、用於展現身份認同的符號。」


蒸汽朋克cosplay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機械設計者指南——末吉晴男的計時工房


在今年3月份日本名古屋舉行的「蒸奇博覽會」上,末吉晴男的名字排在參展者的最前列—— 作為蒸汽朋克手錶創造者,十三年以來,他每天都會投入大量的時間,製作這些帶有凡爾納色彩的手錶,從最初在跳蚤市場的無人問津,到現在備受追捧、千金難求。


剛開始,他一直使用廢舊的零部件,從七年前開始,他決定自己製作所有零部件,這使得他的產量大大下降。有一次,末吉晴男給一個獨臂人製作了一塊手錶。這塊手錶可以單手操作,在滑進手臂時自動扣緊。這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意識到,手錶可以做成任何形狀。從而開啟了無窮盡的想像空間。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日本蒸奇博覽會海報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末吉晴男的展位


製造蒸朋機械本就繁瑣,更不要說精準計時的手錶。首先,你得找一塊舊手錶,把表拆開。接下來用噴燈重新造型,打磨零部件,再把機芯放進去。然後,再製作一個光鮮的錶盤,上面用手工鐫刻刻度和銘記。最後,就是組裝完成的新表了——這一極其耗時的過程,幾乎是所有蒸朋機械愛好者的必修課。


這場「蒸奇博覽會」上,還有數以千件像末吉晴男這樣的設計,比如Junk Law的「漂流教室」、柴田望的鐵甲烏賊等等。手工打磨、獨立設計往往使蒸朋機械造價昂貴且銷量平平,但蒸汽朋克依然用工匠精神使他們聚集在一起,向現代廉價的大機器生產發出挑戰。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末吉晴男的手工蒸朋表Junk Law的「漂流教室」柴田望的蒸朋烏賊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蒸汽之聲——阿布尼公園樂隊


最開始,判斷蒸汽朋克音樂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有樂隊宣稱他們玩的是蒸朋,並有足夠多粉絲相信這個說法,那他們就是。


因為並沒有這樣一個流派,樂手們對怎樣用音樂元素展現蒸汽朋克也一知半解。直到二十世紀末,蒸朋文化在服飾和設計領域流行起來之後,阿布尼公園樂隊才首先開竅:比起音樂形式,他們可以首先在其他方面營造出蒸汽朋克的氛圍。2005年,在經歷了一系列成員變動後,阿布尼公園宣布從哥特轉型為蒸朋樂隊,並特地寫了一個科幻故事解釋原因。


在這個故事裡,樂隊搭乘的飛機在風暴中撞上了一架叫做奧菲利亞的時光飛艇,一些隊員在事故中不幸遇難(也就是指離開樂隊的成員)。剩下的人決定搶佔那艘飛艇,成為空賊,以緬懷遇難隊友。除故事之外,全員還換上了空賊演出服,以配合劇情需要。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阿布尼公園樂隊


2008年,他們發布第一張蒸朋專輯《失落的地平線:阿布尼公園旅程再續》,第一首單曲以螺旋槳雜訊作為開場,名為《飛艇海盜》。此後,他們的所有專輯都圍繞著這個故事展開,用不同單曲豐富著這個蒸朋幻想的劇情。不過,他們並沒有不務正業。在音樂演奏上,阿布尼公園結合民謠搖滾、工業舞曲、哥特金屬和實驗音樂,善用小提琴、班卓琴和吉他,形成了一種類似維多利亞式冒險電影原聲碟的音樂風格。雖然被有些人認為不倫不類,但也作為先驅者,確立了一種蒸朋音樂的範式。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當裁縫、鐘錶匠和樂隊都玩起蒸朋



阿布尼公園的演出和專輯


世界上大概沒有哪種文學流派能衍生出自己的服飾文化、設計標準甚至原聲碟,但蒸汽朋克做到了這點,而且看上去還做得不錯。裁縫、鍋匠、設計師甚至搖滾樂隊都玩起了蒸朋,它的確不再是宗教崇拜般的小眾愛好,而成了輝煌奪目的文化帝國。


當小眾變為大眾,亞文化進入主流,舒適的慣性被打破了。許多人聲稱,隨著主流化的趨勢,蒸汽朋克末日將近。可是,踏上旅途,改變歷史,承擔那種我們稱之為「改變」的風險,這不正是蒸汽朋克的主題嗎?蒸汽朋克雖然是懷舊的,但核心永遠是冒險、改造和反抗。它在一次次地擴充我們的想像力,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件作品是怎樣把金屬材料、齒輪、機器零件組合在一起的,也不知道這些零件合成的機甲將帶你駛向何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存在日報 的精彩文章:

神奇四俠死對頭、大反派毀滅博士成為新一任鋼鐵俠
用地球外的一圈「大腦分子」,抵禦沒有腦子的外星人
《三體》譯者,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榮獲日本星雲賞
是誰在黑暗中睜大眼睛、永恆發光?
撞死外星人的肇事者抓住了,可我為啥這麼不開心?

TAG:不存在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撿破爛、做廚娘,當裁縫,消失十年的黃雅莉,卻活得比所有超女都明白!
日本某零食廠商起內訌了!居然還讓有村架純來當裁判!
日本某零食廠商起內訌了!居然還讓有村架純來當裁判?!
就因為當年沒有對手,老子才來當裁判的!
小鬼!我當裁判之前可拿過5屆金腰帶啊混蛋!
20歲農村女孩當裁縫,自己開店當老闆,女孩的願望竟是
美國有多少將軍總統?帥的,當裁縫的,被感冒要了命的,無奇不有
母獅打架請蜜罐當裁判,不料喪命在耍賴母獅口下
不想當裁縫的保姆,不是一個好迷妹!這個荷蘭妹紙迷起凱特來,迷得有點深
孩子們互掐,媽媽不必當裁判,而是……
這幾個星座女天生就是當裁判的性格
沒有個好身板,你還想在NBA當裁判?
搞笑圖片:老子要不是沒有對手,會來這裡當裁判?
為什麼當裁判,因為沒有對手了!
看圖猜成語:請龜兔賽跑,請豬來當裁判,請問龜兔誰會贏?
英超悍將比秦升還牛,當裁判面踩踏阿里,這樣還有資格踢球?
精選段子:要不是我沒對手了,會來當裁判?!
特朗普即當裁判又當運動員,不避諱恢復經濟法案
爆笑GIF圖:要不是沒有對手,你以為我會來當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