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人患有密集恐懼症?
我仍然記得我的密集恐懼症是怎麼開始的。二年級的某天,我不小心踩到一隻黃蜂蜂窩,那玩意兒的邊緣爬滿了黏糊糊的乳白色幼蟲。我不怎麼怕黃蜂,但那滿是蠕動幼蟲的孔狀蜂窩此後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無法抹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密集恐懼症 —— 對於孔洞集群的特殊恐懼 —— 變得越來越嚴重。哪怕是一個講蘇利南蟾蜍(又名負子蟾)的電視節目,鏡頭裡那隻無辜無害的兩棲小動物背著它的幼仔的畫面,都會加劇我的這種恐懼。至於種子莢、成群的卵、蘑菇陣,還有 PS 出來的「蓮蓬乳」 照片(慎點),更是一個比一個令人毛骨悚然。
胡蜂的巢圖片來源
密集恐懼症不是臨床診斷出來的病症。《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中並沒有提及這一病症,但是其廣泛性卻是毋庸置疑的。我聯繫了美國心理學會,詢問他們是否會把密集恐懼症添加進那本手冊。但是截至本文發表,我尚未收到任何回應。
對於這麼一個眾所周知的普遍現象,我們竟然完全不了解其背後的生物學機制,有些評論家甚至懷疑它是否存在。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密集恐懼症的起源真的這麼不清不楚,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能真切感受到它的恐怖呢?
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是個新概念,至少在英語辭彙中它是個新詞。據 Snopes 網站(美國一家專門核查並揭穿謠言和傳聞的網站)報道,大約在2003年的時候,一張女人乳房上浮現蓮蓬頭的照片通過電子郵件在世界各地大量傳播。而據 KnowYourMeme 網站報道,那張偽造的照片是和 「一個被重提無數次的、有關某個人類學家在南美探險時、乳房被幼蟲感染的故事」一起傳播的。然而,我一直無法獨立地對這些信息進行核實。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密集恐懼症」 這個詞,首次出現於2005年5月5日,在 Geocities 網站上 —— 現在這個頁面已經被放進了 「對多孔洞的恐懼」 的歸檔里。網站的管理員似乎還曾就這個新詞和《牛津大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編纂方聯繫過,甚至可能還試圖說服對方考慮將這個新詞收錄進去,可直到網站關停前,這個頁面都只是 「我們這幫特別害怕孔洞的怪人」 的在線互助論壇。
幾年之後,密集恐懼症在城市詞典(Urban Dictionary)和一些 YouTube 視頻中反覆出現。2012年10月2日,一個專門介紹密集恐懼症的維基百科(Wikipedia)頁面被創建出來。這個話題的討論頁面從那之後就充斥著各種各樣對圖片審查制度的討論,以及對於密集恐懼症是否作為醫學承認的病症的辯論,當然還有各種人表示受不了, 「求刪帖」。現在網上有許多論壇和自助站點,都致力於這一病症的研究和討論。
圖片來自:Google趨勢關鍵字:密集恐懼症 對孔洞的恐懼 蓮蓬
對密集恐懼症唯一的一次綜合性研究的成果在2013年發表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文章題目很直白,就叫 「對多孔洞的恐懼」 。該研究發現,密集恐懼圖片之所以讓這麼多人坐立不安,是因為某種特殊的視覺觸發機制。
埃塞克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ssex)腦科學中心的心理學家阿諾德·威爾金斯(Arnold Wilkins)和吉奧夫·科爾(Geoff Cole)提出:孔洞簇及其排列方式,與世界上某些致命動物有著相同的關鍵光譜特徵;我們的這種恐懼,並非是在看到奇怪圖片後產生的有意識的反應,而是一種進化出來的自衛手段,用以躲避那些可能傷害我們的生物。
更簡單地說,人類對於密集物恐懼圖片特別敏感,是因為它們的構圖看起來令人很不舒服。「我們可以通過對圖片中的傅立葉分量進行分析,找出其空間頻率的構成,以及每個頻率所對應的振幅,」 威爾金斯告訴我說,「某些圖片由於在中檔空間頻率 —— 這個人類視覺系統最敏感的區域 —— 含有太多能量,往往會產生特殊的作用效果,變成令人不舒服的圖片。」
高低空間頻率對比例證。「低」 空間頻率濾波器對粗糙的亮度變化(如大塊物體、形狀輪廓等)進行編碼;「高」 空間頻率濾波器則對精細的空間結構(如小塊物體、細節等)作出響應。圖片來源:紐約大學的邁克爾·蘭迪(New York University / Michael Landy)
在這一理論推斷上更進一步,到人類進化史早期,對於展示出這些光學圖像的動物,我們的祖先能夠作出快速反應,能預先感知威脅並立刻應對(例如來自蛇,甚至傳染性皮膚病的威脅)。由於其極高的生存價值,這種生理機制被自然選中,而密集恐懼症的產生只是個巧合。
不過,威爾金斯認為引入進化心理學是個冒險的嘗試,事實上他想要盡量避免這麼做。「雖然進化心理學的觀點非常吸引人,但要驗證相關結論是非常困難的,是幾乎不可能的。」
備受爭議的進化心理學理論,常被用來解釋其他疑難雜症,比如恐蛇症(ophiophobia)。和威爾金斯對密集恐懼症的研究一樣,一篇美國心理學會的論文試圖弄清人類是否具有一種快速識別蛇的機制,這可能使某些人天生就怕蛇。作者指出,不論成人還是兒童,都能迅速地認出蛇的造型,這種迅速識別能力是有特殊性的,它只針對蛇。
「正如我的研究所示,我認為人類是有可能對蛇這種東西產生高度重視的,所以我們更容易習得恐蛇症。容易歸容易,但還是要後天習得 —— 嬰兒和兒童就不怕蛇。」 該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凡妮莎·洛布(Vanessa LoBue)說。她目前是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一名助理教授。
然而,洛布的研究招來了科學界的一些批評。有人指出,這項研究實用進化適應的觀點,把人類對蛇的恐懼說成一種 「普遍現象」 ,而不是對蛇的複雜的、個體的反應。
人類學家和 PLoS One 博主克雷格·唐尼(Greg Downey)就這一研究寫到:「為什麼這玩意兒讓我不爽?首先,這是進化心理學的慣用伎倆:注意到生活中的某些常見現象,假設它是普遍的,然後編造一個 『就是這樣』 的進化故事,來強行解釋每個人自己的心理狀態。」
此外,即便是洛布自己的研究結果也表明,人類並非天生就怕蛇。相反地,她發現其實18到36個月大的嬰兒對蛇非常感興趣,常常被它們吸引。
藍環章魚。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密集恐懼症和恐蛇症都是非理性的,同時又都是非常常見的病症 —— 也許就這常見性使我們想要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從某種程度上說,比起分析構成癥狀的全部可能的社會因素,以進化動因來解釋這種病症可能要簡單方便得多。
除非能夠得到治療專家和醫生的幫助,我們這些深受密集恐懼症折磨的人是不太可能好轉的。根據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的說法,給病人開 β- 受體阻滯劑和抗抑鬱類藥物,有時能控制與恐懼症相關的癥狀。同時,認知行為療法能夠讓患者長期有效地控制他們的恐懼。
本質上,我們所了解的密集恐懼症,似乎是生物學與互聯網病毒式傳播結合而成的獨特副產品。
「互聯網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分享彼此的經驗,也包括分享他們的病症。結果患有不常見癥狀的人發現他們並不孤單,」 威爾金斯告訴我。「可能是那些 PS 出來故意讓人難受的圖片,使得密集恐懼症變得更加泛濫。但是,密集恐懼症絕不僅僅是一個互聯網現象,根據很多人向我們提供的病史來看,密集恐懼症早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
螢火蟲和 LED 燈在泰國夏夜同步閃爍
身無分文的姑娘們是如何維持生活的?
來跟多倫多最搖滾的酒保喝幾杯
商家就是這樣忽悠我們花錢的
情侶通過自拍桿雕塑虛擬跳舞轉圈圈
TAG:vice中國 |
※為什麼會患有密集恐懼症?
※這些人患有嚴重的選擇恐懼症
※卵巢早衰哪種人容易患有這病?
※為什麼大多數患有腸癌的病人會被誤診?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患有不孕症?
※昆凌自曝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那麼二胎是怎麼來的?
※为什么总有人这么狠心?母亲长期虐待患有唐氏症的儿子,令人心酸
※家裡老人患有低血壓吃什麼好?該怎麼辦
※有口臭的人,可能患有這種疾病!
※患有慢性病的人,為什麼建議一定要補硒呢
※孫佳仁自爆患有恐慌症,這位短髮女神到底經歷了什麼?
※一隻患有強迫症的汪星人,每次睡覺都在那裡好心疼!
※抑鬱症到底是什麼病?警惕!這樣的你可能患有抑鬱症
※這裡的人們近親結婚,子女多患有白化病,深受歧視無葯可醫
※早晨刷牙總是噁心、乾嘔?這可不是只患有一種疾病這麼簡單
※哪些女性容易患有宮頸癌,這9種人要注意了!
※患有戀愛恐懼症會有的5大特徵 你有其中的一個癥狀嗎?
※如何確診患有焦慮症?出現這5大癥狀警惕焦慮纏身!
※心疼這位患有多動模仿症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