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埋頭苦學德語、死背單詞的時候,偶爾也會發現,有些德語詞是來自中國的~每逢此時,小編心裡往往會出現「他鄉遇故知」一般的感動 !於是小編搜集了以下辭彙,沒事兒就拿出來看看,以便讓自己感動長存……


一、中國特色食物


就小編搜集到的辭彙來看,最常見的漢語外來詞應該是食品類的了。

比較日常的包括:Tofu 豆腐,Chow-Mein 炒麵,Chop Suey 雜碎,Dim-Sum 點心,Litschi 荔枝,Ginseng 人蔘,Longan 龍眼,Kumquat 柑橘,Goji 枸杞 ……


這裡有不少辭彙都是從粵語音譯過去的,想像自己華仔附體,就會覺得這些辭彙再熟悉不過。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德國日常用的調料中,有兩款是從我們這裡音譯過去的。第一是Ketchup(番茄醬,你沒有想到吧~),是粵語中「茄汁」的音譯!


還有就是Soja醬油,一說來自於日語,但也有說法是由粵語「抽油」(醬油的俗稱)轉化而來,派生詞有Sojabohne(大豆,黃豆)。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當然除了廣東方言,也有其他地方的口音隱藏在德語里。比如說:「茶」這個詞——Tee,據說是從福建方言的發音演變而來的,「茶葉」以及和「茶文化」相關的一切,也幾乎都成了外來詞,至少也是外來詞和本地辭彙混合而成的單詞。包括但不限於下表中辭彙: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這種演算法可不是小編獨創的,是杜登這麼歸類的哦~)


二、動物、人物和事物


除了食物,還有些中國特色的人、物,也是中文來的!蔣介石、毛澤東這些人名咱們就不說了啊~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Pekinese,京巴


德文中有兩個表示「狗」的外來詞。一個是Pekinese,是小獅子狗/京巴狗,又可以做「北京人」的意思,據說曾有貶低的意味。

更常用的是Chow-Chow,專門指「中國種尖嘴狗、松獅狗」。這個詞由英文轉譯而來。有人說是中文「狗」經過誤聽變成了「Chow-Chow」(這聽力得差到什麼程度啊……);也有人說是洋涇浜英語里Chow-Chow表示珍饈、美食,屬於貿易英語用語,後來轉意表示松獅汪星人。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Chow-Chow,松獅犬


還有些玩意兒確實是中國特有的,比如: Wok 中國炒鍋, Suanpan算盤,Mahjong麻將,gongen/Gong敲鑼/鑼。在船舶、航海方面,德語也有好幾個中文外來詞,比如:Sampan舢板,Dschunke(中國)船,Taifun颱風。


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動詞,叫做schanghaien,是「拐騙水手」的意思。杜登解釋說,就是把人灌醉,然後強行征為水手。從詞根就可以看出,這個詞由地名「上海」演化而來。那麼問題來了,舊時代的上海是這樣抓水手的咯?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Dschunke:中國帆船/戎克船。圖為13世紀宋代的帆船。


清朝的時候,中國和西方接觸日益增多。因而清朝統治民族——滿族,也進入了西方辭彙:Manschu滿族人。詞根相同的還有Mandarin,是「清代官員」的意思,來自漢語「滿大人」。(注意,der是滿大人,das是官話,Hochchinesisch之意)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所有德語中文外來詞里,最讓人難忘的要數「Kuli」了,中文就是「苦力、廉價勞動力」 的意思!簡單粗暴有木有~~這個詞還能組成一些複合詞。比較常見的是der Kofferkuli 行李推車。


還有Seide,很多人覺得這個詞跟英語里的silk比起來,聽著一點也不像中國的絲啊,有一種說法是漢語傳到了希臘語(σηρικó?)再傳到了拉丁語(seres),再傳到了德語……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對於一個詞,小編對於德國人的解釋深深不以為然:Bonsai,也就是盆栽,他們說詞源是日語!拜託日文的「盆栽」還不是從中文來的嗎?聽聽這發音吧!司馬遷爺爺說,盆栽,自黃帝時期就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中國特色文化


在文化傳播和交流過程中,很多辭彙是沒有對應的外文詞的,於是又產生了大量外來詞。其中一部分採取了意譯的方法,比如Papiertiger紙老虎,而更多的則採取了音譯的方法。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看看德文解釋:


Gepr?gt hat diesen BegriffMao Zedong, der Vorsitzende derKommunistischen Partei Chinas.In seinem Die Worte des Vorsitzenden Mao wird der Papiertiger folgenderma?en erw?hnt: ?Der Imperialismus und alle Reaktion?re sind Papiertiger.「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


在西方,最廣為人知的中國文化,大概非「武功」莫屬。於是,德語中,功夫被音譯為Kungfu,師父被譯作Sifu。還有很多具體的武功招式也採取了音譯的辦法,比如:


諸子百家在傳播的過程中也被音譯成德文。比如孔子Konfuzius, 孟子Menzius,老子Laotse/Laozi等等。中國經典文獻如《道德經》、《易經》等等,也通常採用音譯的辦法傳播,由於譯者和版本的不同,拼寫方式也不盡相同,但發音大同小異。比如《易經》曾被譯為:I G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 (Richard Wilhelm),Yij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Dennis R. Schilling)(補充一句,現在官方傾向於用拼音)……隨便丟一個介紹八卦的截圖給你們感受一下~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維基百科八卦介紹的截圖


很多中國文化里的特有概念,小編都懶得說了,畢竟你們一看就認識了:Qigong 氣功,Taiji太極, Yin Yang陰陽,Feng Shui風水……


中國禮節如「磕頭、叩頭」也成了外來詞。據說:Kotau這個詞是1900年前後傳入德語的,來自中國宮廷禮儀,表示用頭部捶打或重擊。(重擊……小編彷彿看到了血跡……)


德文原文解釋如下:


das um 1900 ins Deutsche übernommene Wort entstammt dem chinesischen Hofzeremoniell und bedeutet mit dem Kopf (頭 / 頭 tóu) schlagen/hart sto?en.


最後要說的這個詞,小編覺得實在是很任性,就是Taikonaut中國宇航員。我們印象中的宇航員大概是Astronaut,然而這時美國宇航局定下的名字,主要用來表示美國宇航員。與此相應,有很多表示不同國家宇航員的詞~~

這些德語詞都是從中文來的!



俄羅斯(前蘇聯)宇航員:Kosmonaut


中國宇航員:Taikonaut


法國宇航員:Spationaute


印度宇航員:Vyomanaute


馬來西亞宇航員:Angkasawan


(誒,怎麼有點違和……)


以上這些都是官方的叫法。民間和媒體還自己造出了Austronaut, Afronaut, Euronaut三個詞,分別代表奧地利宇航員、非洲宇航員,歐洲宇航員……造詞的人一定覺得自己萌萌噠(^o^)/


.=.=.=.=.=.=.


雖然有的是直接從中文借鑒的,


有的是從中文轉到英文再到德文的,


但它們現在都是德語的一部分啦!


這些詞你都記住了嗎?


歡迎補充哦!


.=.=.=.=.=.=.


德語達人獨家稿件


圖片來自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語達人 的精彩文章:

德國允許一夫多妻與童婚?
德国的父亲节,是荷兰人下的一盘棋?

TAG:德語達人 |

您可能感興趣

噓!日語中這些詞是用來「罵人」的
這些中文諺語,原來用英文表達那麼簡單
知道嗎?漢語中的這些辭彙 都來源於佛教
美人詩情:這些古詩文中的美女,你喜歡哪一個?
歷史上這些皇帝的經典語錄,你知道幾個?
這些,都是嚴歌苓「聽來的故事」
這些絕妙的成語原來都出自蘇軾詩中!
這些經典詞牌名,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看不懂古西語?知道這些古西語詞的特徵,沒有讀不懂的古文!
原來這些髒兮兮的傢伙竟然這麼美麗!
「愚不可及」是夸人?這些常用的成語 原來都經歷了古今詞義大變!
漢語中的這些辭彙都來源於佛教
猜猜這些都是哪首古詩的精美譯文?
古詩詞中的這些意象,雋永優美
這些都是拿來幹嘛的?日本的那些奇怪商品!
動漫中常聽到的這些日語句子,你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些每天都在說的詞語,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來源於青樓
樓蘭古城原來是這樣消失的,這些說法你信嗎?
日語中的這些「擬聲詞」和「擬態詞」,你都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