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從外感角度治療抑鬱症

從外感角度治療抑鬱症

中醫治療抑鬱症一般從肝氣鬱結、氣滯痰蘊、氣滯血瘀、氣血兩虛、陰虛內熱、陽虛寒濕、脾腎兩虛等方面入手。


我認為,上述病機在抑鬱症病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治療抑鬱症關鍵是要從外感角度治療。


抑鬱症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精力和思維能力差、乏力犯困、缺乏興趣——這不就是一個少陰病嗎?這是傷寒,不是什麼肝鬱,是直中少陰之傷寒,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還有的病人兼夾有頭痛、頸背痛的癥狀,這表明仍有太陽傷寒表證,傷寒還沒有全部入里(入少陰),治療還需合上葛根湯或麻黃湯、桂枝湯等。


抑鬱症患者一般多年不感冒發燒,按上述思路治療一段時間後,有的病人就會發一次高燒(38℃以上),發燒好了以後,精神體力都會變好很多。這是為什麼?筆者認為,以前不感冒發燒不是好現象,是因為體質太差無力排邪;治療後反發燒,是因為體質變好,抗邪有力了。


抑鬱症患者身體各方面功能幾乎全面降低,病情複雜,從外感論治只是提供了一個主要思路,也不能一竿子插到底,中間還需視病人情況辨證論治。下面舉幾個我的病案供大家參考。


例一

某中年婦女2010年1月9日來診。主訴:頭暈失眠10年以上。伴有夢多、健忘、頭不清,眼皮腫,後背痛20多年,頸項拘緊不適,陣發性出汗,2006年查出抑鬱症,現仍在服用抗抑鬱的西藥。


處方:麻黃15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細辛15克,附子30克,乾薑20克,白朮20克,茯苓20克,党參15克,澤瀉20克,生龍牡各30克,生薑半兩,大棗6枚。


服藥六劑後,癥狀即大大減輕,只是心慌加重(原來就有心慌),去麻黃加入荊芥、防風、白芷、蟬衣後,心慌減輕。後斷續治療一年多(因為是外地的,常來不易),西藥漸停,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例二


某男青年2010年3月9日來診。患抑鬱症10年。癥狀:情緒低、精力低、體力低,納呆、一天只能吃一頓飯,吃多了消化不了,不敢吃水果生冷的東西 。視力、聽力、嗅覺功能都下降了,整個身體機能處於衰退的狀態中 。特別怕冷,目光懶散,面色無華,神經反應遲鈍,呼吸不暢,頭腦不清,整個人一派萎靡之象。舌淡紅偏暗、苔膩干淡黃,脈弱。

開始,用溫陽健脾、燥濕化痰、升舉陽氣的辦法治療(荊芥、防風、白芷、半夏、陳皮、枳殼、砂仁、乾薑、附子、肉桂、蒼朮、茯苓、人蔘、蓮子肉、白扁豆、蘆根),效果不錯。治療三周後患者主動停了一片抗抑鬱的阿米替林(原來吃4片)。減西藥後三天,患者出現了肌肉酸痛、乏力、煩躁,咳嗽咽啞加重,先是覺得頭皮緊,然後頭痛(剛得此病時有這個感覺,但已十年沒這個這感覺了),發熱(37.5℃)怕冷等感冒癥狀。


處方:麻黃15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杏仁12克,炙甘草12克,細辛15克,附子30克,人蔘20克,半夏15克。


4月6日當天下午開始服藥,晚上服藥後溫覆大汗出、眠好。7日早體溫36.5℃,頭痛身沉已愈,但7日白天乏力、睏倦、心煩意亂、坐卧不寧、口乾、肌肉緊、情緒又非常低落。7日晚、8日早又服完第二副葯,8日早起已覺輕鬆,咳嗽已。


4月12日,根據病情變化,我基本上就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治療,期間雖有波折,但一路向好,直到5月4日(五一停診一周)患者再次自作主張一次停掉了所有抗抑鬱的三片西藥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戒斷反應,雖然不斷調整中藥,但最終患者還是放棄了。


治療前後,患者給我發了大量的簡訊和博客紙條,真實地反映本次治療的全過程,以及抑鬱症患者的痛苦失望和強烈地治好病的願望。在本文附錄中,我摘錄了部分內容。(編者按:因篇幅所限,未行刊發)

例三


某19歲青年學生,2011年5月14日來診。 精神萎靡一年,反應慢,記憶力極差,失眠,情緒低落,頸緊,語言低微,雙眼下眼圈烏黑。患者2010年初,高燒39.8℃,打針後燒退;幾天後嘴唇、鼻子、耳朵起滿了瘡,在某國醫堂拿了清熱解毒的中藥,喝了無效;後來自己慢慢好了,但一個月後說不出話來(自覺氣在胸中上不來),上課抬不起頭來只能趴在桌子上,眼圈開始發黑。


因學生煎藥不便,故開小劑麻附辛加味泡水喝。


處方:麻黃5克,附子5克,細辛5克,桂枝5克,生白朮5 克,茯苓6克,黃連2克。

一周後病情減輕,自此以麻附辛為主加減治療,斷續喝葯到2012年,患者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體力、精力都已經基本同於常人。


例四


某青年男子2006年9月28日來診,主訴:精神不穩定半年。半年前女朋友跟他分手以後,患者常無緣無故覺得憂鬱或煩悶,時常頭痛,有時頭腦不清,記憶力下降,夢多,坐久了全身痛,乏力,口乾、飲水不解,咽中異物感,納呆,大便日行兩次,小便黃有沫,腰痛。既往有過敏性鼻炎。


處方:麻黃10克,附子15克,細辛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黃芪20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党參12克,柴胡10克,升麻6克,陳皮10克,枳殼10克,生薑15克,大棗6枚。


我先給他開了一副葯,囑回去發汗。第二天他笑著來了,說真神了,我感到好多了。上方再服兩劑後,他就再也沒來過。


病雖然治好了,但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病,當地人說是「嘮么病」,現在看來這就是一個抑鬱症。只是病情較淺,還在太陽,所以很快汗出而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慎泰國醫館 的精彩文章:

TAG:三慎泰國醫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從治未病角度談中醫藥治療肺癌的作用
中醫角度看胰腺癌的病因病機以及治療方法
從電氣角度思考疾病的治療一
對付難治性癌症,從各個角度提供見解!
從中醫角度來辯證治療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炎
怎麼從西醫角度認識痔瘡 女性初期痔瘡的治療方法
從腫瘤血管角度看醫生對腫瘤的戰爭
3個角度,帶你解讀肺鱗癌的治療與挑戰!
便秘的治療與預防需要從多角度入手
從中醫的角度看待哮喘
痔瘡疾病有哪些常見癥狀,中醫角度防治方法
從佛教角度看,如何克服抑鬱症?
闢謠 從行文角度看識破的土豆汁治癌神話謊言
觀察中醫養生及扶陽角度可以防治肝病嗎?
中醫角度看宮頸癌患者的辨證分型及治療法則
從中醫角度談牙齒養護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身體姿勢的影響力
換個角度談談糖尿病與癌症的問題
感情不順皆因往昔因緣 佛法的角度化解婚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