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特寫:科研合作助力中醫「西行」

特寫:科研合作助力中醫「西行」

新華社柏林7月12日電 特寫:科研合作助力中醫「西行」


新華社記者唐志強 嚴鋒 蘭熙


「針灸在中醫治療疼痛中常用嗎?」「在不孕症治療中,中醫多久見效?」……

面對來自中國的中醫專家,德國漢諾威醫科大學的醫生們提出一個又一個疑問。


這一幕發生在本月11日。當天,中國中醫科學院代表團訪問德國漢諾威醫科大學,與德方洽談中醫合作。在此期間,中德醫生探討了疼痛、婦科疾病、康復治療等領域的學術研究和臨床實踐。


按照設想,中國中醫科學院與漢諾威醫科大學將探索在腎臟病、高血壓、婦科病、疼痛等領域的中醫科研合作,並將加強醫療人員培訓、交流。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表示,國際合作是中醫做大做強的舉措之一,有助於向國外推介中醫研究成果,同時將國外先進技術為我所用。

他說,歐洲醫學界對中醫的研究和理解正在增強。「我看到一個趨勢,過去在歐洲開中醫會議都是華人多,現在倒過來了,華人少,歐洲人多。」


「越來越多的德國醫生能夠接受中醫,」德中醫學協會中國項目代表劉洋說,「當西醫療法對一些疾病效果不佳時,他們會尋求中醫幫助。」


由於德國限制進口中藥,在德國中醫療法以針灸為主。目前,總部設在慕尼黑的德國醫生針灸協會有8700名會員,「至少有近9000名具備處方權的西醫醫生在德國用針灸治病,」漢諾威醫科大學婦產科醫生鄭文說。


鄭文從事針灸治療已有五、六年時間。由於求診德國病患數量不斷上升,她的出診時間已由最初每周半天增加到每周五個全天,醫院還為其配備了專用中醫診室。


不過,中醫要想在德國學術界獲得充分認可依然面臨挑戰。雖然有大量成功的臨床案例,但難以通過西方科學解釋其背後的機理。鄭文認為,這是制約中醫在德國更好發展的障礙之一,由此導致的一個直接後果是中醫療法得不到保險公司承認。

目前,德國保險公司只報銷針灸治療膝蓋痛和腰痛的費用,其他所有中醫療法和用藥都要患者自掏腰包。對習慣了幾乎所有醫藥費用都由保險公司承擔的德國人來說,中醫顯得格外昂貴。


鄭文認為,與德國主流醫學院合作開展科研是提高中醫認可度的辦法之一。雙方可選取一些中醫臨床治療效果較好的疾病課題,共同研究其背後的作用機理,發表學術論文。


「中醫歷史悠久,很多作用機理我們無法解釋。雙方通過合作可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我想合作成果會非常豐碩,」漢諾威醫科大學校長克里斯托弗·鮑姆說。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貝爾納:科學管理整個社會生命
科普:「糞便移植」治病真有用
科普:「紅髮基因」變異增加皮膚癌風險
空間冷原子鐘大幅提高導航精度
遼寧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TAG:中國西藏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科研發展思路:借鑒屠呦呦科研模式
斑馬魚的「藥物尋求」行為幫助科研人員開發全新藥物成癮治療方式
國際科研團隊成功解碼大麥基因組圖譜 華裔科學家領銜澳研究
大力發展科研技術,重金獎勵科學家,中國科研技術即將超美國
國際科研合作學術論文產出國
陳宜瑜:科研儀器設備研製是我國科技研究的動力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創新運用科研新方法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實驗室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博士後、科研助理、細胞培養技術員、行政助理招聘
毅新博創助力首都醫科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新型「生物年齡」標記物
科研:認知行為治療在精神科的價值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亞太科研合作更緊密 美中加為澳大利亞三大合作夥伴
科研中的情商
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張福才課題組招聘研究助理教授、博士後和科研助理
法媒:德國將租借中國熊貓研究繁殖 盼與中國科研合作
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梁麗嫻教授課題組碩博士、科研助理招聘
南京金邦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科研項目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評價
中英科研機構聯手尋求作物改良研究突破
「互聯網+科研」讓科研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