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洲:古人的智慧,城市選址防洪減災
中國是世界上獨立發展的六大文明發源地之一(其餘五大文明發源地為埃及、兩河流域、印度、墨西哥和秘魯),中國的古城的發展已有6000年歷史。在6000年中,中國的城市科學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世界上可謂獨樹一幟。本文就來介紹中國古人在城市選址上防洪減災的智慧。
中國古代關於城市選址方面有著多種學說,而城市選址注意防洪的學說,當以《管子》為代表。《管子》云: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管子·乘馬》)
這短短的32個字中,高度概括了選擇城址的4個要點:依山傍水,有交通水運之便,且利於防衛;城址高低適宜,既有用水之便,又利於防洪。
《管子》並非管仲所作,乃是戰國人的作品。它提出的這一選址原則,乃是戰國前約3000多年的古城選址的經驗總結,其對後世的城市選址有著重要的影響。
我國的古城在選址注意防洪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可歸結為如下5點:
1.選擇地勢稍高之處建城
《管子》所云「下毋近水而溝防省」,指的正是這點最有普遍意義的經驗。考古發現的距今約4300年前的河南淮陽平糧台古城址,高出周圍地面3~5m,可以避免洪水的襲擊。
齊臨淄故城的城址與《管子》選址原則十分吻合:其城址東臨淄河,西依系水,南有牛、稷二山,北為廣闊原野,地勢南高北低,利於排水。城址地平多為海拔40~50m,比北邊原野(海拔35m以下)高出5 ~15m,地勢高敞,不易受到洪水威脅。
歷史名城蘇州,地處水鄉澤國的太湖平原的中部,其北部和東部的平原地區標高多在4m以下(吳淞標高,下同),城區則一般為4.2~4.5m,比周圍地勢略高。繞城而過的大運河歷史最高水位為4.37m (1954年7月28日),城內罕有洪澇之災。
歷史名城紹興(圖1),城區地面高程一般在5.1~6.2m(黃海高程,下同)之間,高於其東北部的平原(4.1~5.lm),城區歷史最高洪水位為5.47m,故罕有洪水之患。
歷史名城桂林(圖2),座落在灕江西岸,城區地勢較高,多在148m以上(珠基,下同)。城區歷史上最高洪水位為147m,不為城患,僅少量沿河地帶及郊區受淹。
江南名城無錫(圖3),西依惠山,南臨太湖,城址地勢較高,一般高程為5~6m(吳淞標高,下同),建國以來無錫市最高洪水位為4.73m (1954年7月28日),接近50年1遇。可見原無錫古城一般無洪水問題。古城內原河渠縱橫,排水便利,亦無潦澇之災。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城至今,2000餘年來城址未變。
圖1 紹興府城圖(自乾隆《紹興府志》)
圖2 桂林城示意圖
圖3 無錫城圖(摹自光緒無錫金匱縣誌)
2.河床穩定,城址方可臨
這是選址注意防洪的重要經驗。
齊臨淄故城東臨淄河。該段河床切入地下,深達5~6m,形成淄河的「古自然堤」,而城的東半部恰好位於該自然堤上,該段河床十分穩定,只有發生了特大洪水,才可能泛濫並對古城造成威脅。
珠江流域的城市村鎮多傍水臨河而建,這固然是因為珠江水資源豐富,有航運之便,也由於珠江幹流上中遊河道比較穩定這一重要因素。此外,珠江含沙量少,是我國七大江河(長江、黃河、淮河、珠江、海河、松花江、遼河)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249千克每立方米,為黃河34.7千克每立方米的1/139。因此,傍河的城市即使受淹,水退後泥沙少,易清理,只要房屋不塌,水一退,只須稍加清掃,又可恢復正常秩序。
黃河流域的城市則不同,一旦受淹,水退後,城內房屋街道等均被泥沙淤埋,要清理全城數尺以至一丈厚的泥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黃河下游城市受淹後遷城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因黃河河床高於地面3~l0m,常決溢改道,如城臨河,一旦黃河決溢,其危險可想而知。
永定河有「小黃河」之稱,北京歷代城址不臨河,以避其害。歷史上永定河河道有偏擺,城址則以和河道偏擺之相反方向轉移。(圖4)
圖4 永定河和北京城址
3.在河流的凸岸建城,城址可以少受洪水沖刷
在河流彎曲處建城,城址若選在凹岸,則易受到洪水的沖刷,選在凸岸,城址則可少受洪水的衝擊。我國許多城市都建於河流凸岸,如桂林、宜昌、南昌、信陽、寧波、台州、溫州、新昌、三水、潮州、高要、四會等都是例子。安陽殷墟的宮室和墓葬區也位於河流的凸岸(圖5),以盡量減少洪水對基址的沖刷。在河流凸岸建城,如果城址地勢低下,雖仍不能免於水患,但由於只是受淹而不受沖,損失會小得多。
一些城市,因種種原因,座落在河凹岸,如果城址地勢不高,則可能受到洪水的嚴重威脅。
圖5 安陽市殷代遺址位置圖
湖南常德古城,城臨沅江凹岸。沅江水量豐富,歷史上最大洪峰流量達到3.67萬立方米每秒 (乾隆三十一年,即1766年5月19日)。常德城址屢受沅江洪水衝擊,歷史上有十多次洪水灌城之災。
歷代遷城避河患一覽表
南寧古城,城臨邕江北岸凹岸。城區地面高程多在72~76m(坎門基面,下同)之間,而該處邕江歷史最高洪水位達79.98m,即城區受淹將深達4~8m。為抵禦洪災,南寧古城堅築基岸,高築城牆,但由於邕江洪水的猛烈衝擊,歷史上水患頻繁,洪水灌城十多次。
廣東惠州古城和歸善縣城,北臨東江凹岸和西枝江凹岸(圖6),惠州城地勢較低,歷史上屢受洪水之災,洪水入城達十多次。
圖6 明歸善縣境之圖(摹自嘉靖惠州府志)
4.以天然岩石作為城址的屏障
以天然岩石作為城址的防洪屏障,是選址考慮防洪的重要歷史經驗。安徽六安古城,座落在淮河支流淠河西岸的凹岸邊(圖7)。淠河源出大別山,大雨後山洪暴發便可能泛濫。六安古城選址於上下游各有一條紅砂岩脈伸出江中之處(圖8),這二條石脈稱上、下龍爪,好似丁壩,把洶湧的洪流逼向對岸,保護了六安城。其城址之選擇可謂匠心獨具,令人嘆服。至今下龍爪岩石上仍有乾隆御筆「盤龍石」三個大字。
圖7 六安州城圖(同治六安州志)
圖8 六安下龍爪盤龍石
城址以天然岩石為屏,絕非六安一例。四川富順古城,城臨沱江下游右岸,其上游500m處,有一道天然的岩石伸入江中,名叫龍岩嘴,形成一個天然的導流屏,把洪水主流導向左岸,減少了城址所受的洪水沖刷,龍岩嘴又叫砥流石。據縣誌記載:
「砥流石:在大佛岩下,沱江中,二石聳立,高二丈許。明天啟初縣令劉芳題刻『砥流』二字,為邑西回瀾之障。」
四川合川縣太和鎮,位於涪江凹岸,鎮上游的觀音閣月台石是伸向涪江河心的大岩脈,是太和鎮的防洪屏障。
5.遷城以避水患
遷城以避水患,乃是面對洪水威脅著城市,人力又無法御災時的一種對策,正所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它是對原城址在防洪方面的否定,是城址的再次選擇,考慮防洪成為新城址選擇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城市屢受洪水災害,可能由如下原因造成:(1)原城址選得不好,易受水災。(2)原城址地理環境的變遷,使之由不易受災成為易受水災。比如,河道的遷徙改道,河床的升高,城址地基的下沉等等,都會形成城市水患。
歷代因黃河決溢改道而遷城,有為數眾多的例子。如唐儀鳳二年(677年),黃河特大洪水毀壞了懷遠城。次年,城址遷至銀川平原中央,唐徠渠東側,即今銀川舊城所在。河西走廊上的敦煌城也因水災而遷過城。江西贛縣古城在晉太康末(約公元289年)也因洪水泛濫而被迫遷移。位於長江口上的崇明縣城址,曾因受海潮侵嚙而五遷。福建侯官縣,縣治原在福州城西北15km,逼臨江邊,唐貞元五年(789年)為洪水湮沒,八年(792年)遷入州郭。
《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城池》也記載了因避水患而遷城者20多例。
遷城避水患,乃是萬不得已的辦法。但在無力抵禦洪水的情況下,選一個較無洪水威脅之地建城,也不失為良策。(吳慶洲)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當遇上「你行你上啊!」般的神邏輯時,你該怎麼辦?
機器人正在入侵藝術界,它們甚至產生了風格!
中國為南海建20座海上核電站?係為渤海油田開發
《古代世界歷史地圖集》為何把中國和印度排除在外
《萌芽》60年,始終是培育文學青年的土壤
TAG:澎湃新聞 |
※山東省最富有的城市,「兵聖孫武」誕生於此!
※美絕人寰的城市建築
※江西的5大四線城市:萍鄉、宜春、上饒、新余、景德鎮!
※鄭洋:隱秘城市
※新華三吳健:「雲築百城」計劃、「新城市運營」聯盟 成就真正「新型智慧城市」
※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 · 建言|楊紫瓊、白岩松、王勵勤,「明星市民」期待的健康城市啥模樣?
※晉東中心城市的陽泉,五縣區百姓因煤礦資源而富裕么
※福建的4大三線城市:龍岩、三明、莆田、南平!
※華麗的城市和風景!
※農村田地,才是城市人奢華的風景
※決戰紫荊之巔 王者榮耀城市賽北京賽區落幕
※湖北4大三線城市:宜昌、襄陽、孝感、仙桃!
※中國5大城市夜市美食大觀:誰家的夜市不是榮耀的王者?
※台灣青年郭羿承:將松山湖打造成「城市美術館」
※龍湖·舜山府森林大平層 自然與城市的奏鳴
※湖南4大三線城市:株洲、岳陽、衡陽、湘潭!
※陝西4大二線城市:寶雞、咸陽、榆林、渭南!
※內蒙古最窮的3個城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通遼市
※中國新建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