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中國科學家周健

導讀:


宮頸癌是由病毒感染而引發的癌症,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癌症,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每年,世界約有50萬女性被診斷為宮頸癌,其中25萬多人死亡。


1980年,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Zur Hausen)證實,宮頸癌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所致。


1991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免疫和代謝研究所的伊恩·弗雷澤和中國科學家周健合作,利用重組DNA技術製造出一種外形與HPV極為相似的「HPV病毒樣顆粒」,並證實其內部不含導致疾病的DNA,卻能刺激身體產生針對HPV的免疫反應。

1999年3月9日,周健在回國學術訪問時突發疾病去世,年僅42歲。


2006年,默克製藥公司和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生產的兩種宮頸癌疫苗面世,一年之內,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在內的80個國家先後批准了這種疫苗的使用。


2016年,中國終於等來了宮頸癌疫苗獲批的消息。葛蘭素史克(GSK)研發的希瑞適@(HPV疫苗16型和18型)有望在明年年初上市。


撰文 | 王丹紅


2016年7月18日,全球醫藥保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希瑞適@(HPV疫苗16型和18型)獲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上市許可,成為國內首個獲批准的預防宮頸癌疫苗的HPV疫苗。

這一天,距離人類接種第一支宮頸癌疫苗剛好十周年。


在這個新疫苗即將造福中國公眾的同時,我們應該銘刻並感恩發明宮頸癌疫苗的兩位科學家:澳大利亞科學家伊恩·弗雷澤(Ian Frazer)博士和中國科學家周健博士。


獲知疫苗獲准在國內上市,遠在澳大利亞的周健夫人孫小依悲喜交集:「真高興國內同胞們不用趕去香港打HPV疫苗了!」她和兒子也為周健未能親眼見證並分享這一時刻而悲傷。


1990年底,在周健的指導下,孫小依親手合成了第一個類人乳頭狀瘤病毒,為宮頸癌疫苗的研製做出重要貢獻。


宮頸癌疫苗是世界上第一個癌症疫苗,它的成功研製是人類醫學史上一項重大突破,蘊涵著勤奮、執著、合作、機會、發現、愛和悲傷、友誼、善良.......的美好故事。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乳頭狀瘤。來源:Wiki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子宮頸上皮瘤的病理組織學圖像(蘇木精-伊紅染色)。來源:Wiki


1,周健與弗雷澤


宮頸癌是子宮頸處細胞的異常生長。最初,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宮頸癌與性生活有關,19世紀中葉的學者注意到,修女和妓女的宮頸癌發生率有顯著差異。之後,許多流行病學家指出,性生活的某些特質,如早婚、多產及複雜的性關係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因此逐步形成子宮頸癌是性傳染病的觀念。


20世紀60年代後期,對HPV的研究成為熱門課題。


1980年,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Zur Hausen)證實,宮頸癌是由HPV感染所致。宮頸癌作為一種常見的女性癌症,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2008年,豪森因此發現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但是,並不是所有被感染的女性都會發生這種癌症。在人的一生之中,80%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會在某個階段感染上HPV。然而,在被感染的女性中,98%的人會自動擊退這種病毒,只有2%的感染者會發展成癌症。但就是這2%的發生率,也造成了世界上每年50多萬名女性罹患此症,其中25多萬人因此喪生。


從理論上講,既然某種疾病是病毒感染導致的,那麼就可能發明一種針對這種疾病的疫苗。通常情況下,疫苗都是按這樣的思路製作的——通過改造或弱化某種病毒,讓它喪失引發疾病的能力但卻能激發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樣,當真正的病毒侵犯時,免疫系統就可以用已有的抗體來對付這種病毒。


然而,HPV是一種特殊的小DNA病毒,不能單獨進行繁殖,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而且,當HPV在活細胞中繁殖時,它的基因會與細胞的基因產生融合。如果不能獲得病毒,那麼疫苗的研製就是空想。世界上至少有2000多位科學家在研究HPV與宮頸癌,他們冥思苦想,希望找到提取或製作這種病毒的方法。弗雷澤和周健就是其中兩位。他們相識於英國劍橋大學。


1988年,周健在北京醫科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做博士後,跟病毒學張乃蘅教授做HPV研究。他和妻子孫小依是溫州醫學院大學時代的同學、戀人。這時,兒子周子晞剛出生。


1988年,周健申到位於劍橋大學的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ICRF)的腫瘤和病毒實驗室作研究,並成為國際HPV研究先驅Lionel Crawford教授接收的第一位中國研究員。1989年,Crawford給了孫小依一個訪問學者職位,在周健到劍橋後10個月,孫小依來到他身邊,成為他的助手。


在劍橋,他們遇見了從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來這裡度學術休假年的免疫學家伊恩·弗雷澤教授。弗雷澤和周健在相鄰的兩個實驗室工作。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2007年8月,第四屆中澳科學和技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弗雷澤應邀作大會報告。陳歡歡攝


20世紀80年代初,弗雷澤在墨爾本攻讀博士學位時,通過文獻得知宮頸癌是由HPV病毒感染造成的,他希望能研製出一種疫苗來預防這種癌症。在劍橋,他發現周健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分子病毒學家,而且對HPV有特別的興趣。


弗雷澤說,在劍橋,周健夫婦被稱為「神奇的手指」,什麼難事到他們手上總能行。「那時周健剛起步,我專心做他的助手。我們性格互補,他很有創造性、主意多,我比較有條理性、手巧,做細胞培養從未污染過,給我的任務我都能細心完成。我們不但在生活中互相理解,而且在實驗室里也配合默契,他只要朝哪裡看一眼,我就知道他需要什麼東西,同事都說我們倆配合得天衣無縫。」孫小依說。


弗雷澤和周健都非常勤奮,每天最早來到實驗室,最晚離開。他們常常在喝咖啡時間相遇,並談論彼此間如何合作來實現並驗證一些新的設想。


1990年,在弗雷澤準備回澳大利亞時,周健夫婦接受了他的熱情邀請來到昆士蘭大學的免疫學實驗室,繼續共同研究HPV。


研製宮頸癌疫苗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獲得HPV。因為這種病毒不能在體外組織液中培養,而在活細胞中繁殖時又要與宿主的細胞基因融合,那麼,有什麼方法能製造出這種病毒呢?


2,「我們真的合成了一個病毒!」


研製宮頸癌疫苗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獲得HPV。既然這種病毒不能在體外組織液中培育,而在活細胞中繁殖時與宿主的細胞基因融合,那麼,有什麼方法能製造出這種病毒呢?


分子生物學研究早已發現,HPV有70多種類型,但它們都具有相似的顆粒狀結構:內核是導致疾病的病毒DNA,外表是一層有20個面的蛋白質「外殼」。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電子顯微鏡下的Human papillomavirus(HPV)。來源:Wiki


作為一名分子病毒學家,周健擅長克隆基因並在細胞中將它們表達出來,他試圖通過重組DNA技術做出這種病毒的外殼。他的想法是要製造出外表類似HPV但內核不含病毒DNA的病毒樣顆粒,這樣的顆粒可以像「稻草人」一樣讓體內產生免疫反應,但又絕對安全。


然而,他們曾在6個月時間裡一無所獲。


孫小依清楚地記得合成病毒的想法誕生的那一刻。那是1990年年底的一個夜晚,周健在和孫小依散步時突然說:「已經有表達和純化了的L1、L2(HPV晚期蛋白、病毒殼膜的主要構成)蛋白,何不把這兩個蛋白放在組織液里,看看它們能否合成病毒樣顆粒?」


孫小依當時就嘲笑他:哪有這種可能,將兩個東西放在一起就行了?如果這麼簡單,別人早就看到病毒顆粒了,還能輪到我們嗎?


後來在丈夫的第二次催促下,孫小依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兩個現存的HPV晚期蛋白放在試管里,「加一點這個,加一點那個,好像幼兒園小朋友做遊戲一樣,就這麼簡單。」


大約過了兩個星期後,兩人將合成好的東西拿到電子顯微鏡下觀察,「一看,我們倆都傻眼了,真的是一個病毒顆粒合成了,我們實實在在地看到一個體外合成的病毒顆粒!這真是驚喜的一刻。」


弗雷澤說:「我清楚地記得1990年年底那個特別的日子,我們第一次看見了這張病毒樣顆粒的圖片,當時我們就知道,如果有某種東西可以製成疫苗,那麼就應該是它!」


作為一名免疫學家,弗雷澤更關心的是疫苗和免疫學,他們終於證實病毒樣顆粒能夠激發免疫反應。兩人的第一篇論文發表在1991年第185期的《病毒學》期刊上,論文中詳細介紹了製造病毒樣顆粒的實驗細節。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周健夫婦在1998年的聖誕節晚會上。孫小依供圖


3,世界上第一支宮頸癌疫苗


在第一眼看到「病毒樣顆粒」後,弗雷澤和周健最擔心的問題是:「病毒樣顆粒」所產生的免疫反應是否足以讓它製成疫苗?


在最初的幾年裡,他們努力讓這種「病毒樣顆粒」表現出所期望的效果,當這一目標實現後,昆士蘭大學開始與投資公司和有疫苗研發能力的製藥公司聯繫。在獲得默克公司支持後,大規模的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開始了。


1999年,宮頸癌疫苗的臨床試驗還在世界各地進行。周健回中國進行學術訪問,當時溫州醫學院的臨床試驗也在進行。但沒有人會想到,這竟成了一次沒有歸途的旅程。


「周健的身體一直很好,出國十來年沒有請過一天病假,他的勤奮是有目共睹的,他經常一周工作7天,日夜操勞。1999年2月,他整天坐在那裡寫基金申請書,寫完後說『我怎麼這麼累啊?』」孫小依說,「我就勸他休息,3月份就不要到溫州了。但他堅持要去。」


1999年3月8日晚,剛到杭州不久的周健還給家裡打電話,兒子在電話里說:「爸爸,這次回來你給我買什麼禮物?給我買一個最新的lego(樂高拼裝玩具)吧!」周健說:「沒問題,我肯定給你買回來。」孫小依對兒子說:「爸爸太累了,讓他早點休息。」


3月9日,周健因為感染性休克病重。3月10日,當孫小依帶著周健的母親和兒子從澳大利亞趕到杭州時,他卻永遠閉上了眼睛。


七年之後。2006年,默克製藥公司和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生產的兩種宮頸癌疫苗面世,一年之內,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在內的80個國家先後批准了這種疫苗的使用。


澳大利亞是第一個批准這種疫苗使用的國家。2006年8月28日下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亞歷山大醫院,弗雷澤為一對昆士蘭少年姐妹接種了世界第一支宮頸癌疫苗,孫小依和20歲的兒子周子晞見證了這一時刻。


周子晞說:「我們多麼高興,試驗表明這種疫苗百分之百有效,這是一個幸福的時刻,人們終於可能接受這種疫苗,但這也是一個悲傷的時刻,因為我的父親今天不能夠和我們在一起。」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2006年8月28日,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世界第一支宮頸癌疫苗接種時的周子晞和伊恩·弗雷澤。孫小依供圖



讓中國知道周健——宮頸癌疫苗共同發明人



?2015年,周健和伊恩·弗雷澤博士獲「歐洲發明獎」。圖為弗雷澤與孫小依共同捧起獎盃。


4,讓中國知道周健


2007年8月,第四屆中國—澳大利亞科學和技術研討會在北京香山舉行,澳大利亞駐華使館為本次會議做的「澳大利亞百年科學成果」的展板上有一段中國科學家周健和宮頸癌疫苗的介紹:


「伊恩·弗雷澤教授和後來加入研究的周健博士勤奮工作了近20載,致力於研究乳頭狀瘤病毒與癌症之間的關係,尋找預防和治療方法以減少癌症的發病率。15年前,他們完成的這項發現,推動了宮頸癌疫苗的研發工作。」


我當時作為《科學時報》記者,和同事陳歡歡駐會採訪。弗雷澤教授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他說:「我認為自己有責任確保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女性能獲得我和周健合作發明的這種疫苗。」弗雷澤發誓:要銘記周健,並讓他的貢獻為世人所知。


2006年1月25日,在昆士蘭大學對「年度澳大利亞人」的新聞報道中,弗雷澤和周健的照片並排出現在文章中。


2006年3月7日,在澳大利亞國家廣播電視公司的專訪中,弗雷澤詳細介紹了自己在劍橋與周健從相識到合作研究的過程,他說:「他擅長分子病毒學,他能提取基因並在細胞中表達出基因,我的興趣在疫苗和免疫學這方面,我想如何將這些用於疫苗製造。」


2007年3月15日,在接受澳大利亞國家廣播電視公司的電視專訪中,弗雷澤說:「1989年,我到劍橋大學學術休假,我並沒有學到多少想學的幹細胞知識,卻幸運地遇見了周健。我們開始合作研究HPV並探討研製疫苗的可能性,周健的貢獻在病毒學,我的貢獻在免疫學。


2008年5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周健紀念文集《英才濟蒼生——宮頸癌疫苗發明者周健博士》,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為本書作序,他寫道:


「周健是一位無私奉獻、才華出眾的科學家。他和2006年度榮獲澳大利亞傑出人物稱號的伊恩·弗雷澤教授一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預防宮頸癌的疫苗。感謝周健博士的研究成果,使全世界千百萬婦女包括200萬以上的澳大利亞婦女得以受益。因為她們接種了疫苗以預防宮頸癌——全世界婦女第二種最常見的癌症。」


今天,在宮頸癌疫苗在中國獲准上市之際,我們要讓中國知道周健,一位對科學以及全世界婦女的健康和幸福做出傑出貢獻的中國科學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衛生中國 的精彩文章:

曹雪芹怒斥胡庸醫亂用虎狼葯
又見端午: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

TAG:衛生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周健:一位發明了宮頸癌疫苗的中國科學家
周健:研發宮頸癌疫苗的「無名英雄」
國內首個宮頸癌疫苗能注射了,關於宮頸癌疫苗你知道多少?
中國葯企征戰宮頸癌疫苗市場
宮頸癌疫苗中國上市遲到11年,中國宮頸癌發病率已居世界第二
國內首個宮頸癌疫苗上市!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國內首個宮頸癌疫苗上市,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宮頸癌疫苗退出美國市場怎麼回事 宮頸癌疫苗效果怎麼樣
女性健康之陰道炎自查與宮頸癌防治
郭采潔曾飾宮頸癌患者,今任預防宮頸癌公益大使
宮頸癌衛士——疫苗「稻草人」
中國剛批准的宮頸癌疫苗在美國退市,「防癌疫苗」還能不能打?
女人為什麼會得宮頸癌,宮頸癌的發生跟下述情況有關
女人的剋星宮頸癌,生活如何預防宮頸癌?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宮頸癌發病的危險因素
警惕宮頸癌癥狀 5類人小心宮頸癌光顧
宮頸癌的8個警示 你都知道嗎
宮頸癌的飲食禁忌 女人常吃一物小心患上宮頸癌
四價宮頸癌疫苗獲批:哪些人適合打宮頸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