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專家假想201X年「華盛頓」號被擊沉

美專家假想201X年「華盛頓」號被擊沉

本期的主要內容是「華盛頓」號航母遭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擊沉的經過,以及遭重創之後,美國人的反思。

美專家假想201X年「華盛頓」號被擊沉


「華盛頓」號航母14層甲板被穿透


遭受攻擊後,美國人終於意識到擺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時代。這場戰爭幾乎在開始時就已經結束。由於在戰術及戰略方面處於劣勢,美國遭遇了自珍珠港事件以來最大的海戰失利。而且,在這一事件(或許不能將之稱為真正的戰爭)爆發前,中美這兩個世界 大國之間外交危機便已初露端倪。當時,西方國家並沒有預料到這場政治危機會突然失控,美國甚至仍派遣「喬治·華盛頓」號在中國沿海進行例行巡邏。而中國也以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突然發動導彈攻擊,一舉擊沉了這艘海上巨無霸。「喬治·華盛頓」號航母中彈後斷裂成兩半,並在20分鐘後沉沒。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所攜帶的穿甲彈頭使導彈能夠穿透航母的全部14層甲板,並且從頂部升降甲板到艦體底部炸出了一個20英尺寬的大洞。而且,這次重創還導致航母彈藥儲備艙發生二次爆炸。 收到消息後,五角大樓大吃一驚,迅速派遣軍艦及戰機奔赴中國東海。 並且,向關島增加部署 B-2 轟炸機。此外,駐紮在關島和美國西海岸的潛艇也立即駛向中國東海。在夏威夷海域執行任務的一艘宙斯盾驅逐艦也迅速離開公海,駛往事發海域(需要一周時間)。此後不久,駐紮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基地的美國第二艦隊也緊急趕往出事地點。然而在此之前,掌控巴拿馬運河的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已宣布,將在四周內關閉該運河,從而緊急維修大西洋同太平洋之間的水閘。這條40英里長的運河關閉後,從美國東海岸到遠東地區的航程便增加了3000英里。在這種情況下,美軍艦隊就只能繞道智利南部的麥哲倫海峽。儘管比德雷克海峽安全得多,但麥哲倫海峽仍然不利於航行。該海峽不但狹窄,而且還有強風及惡劣氣候的因素的困擾。受此影響,駐紮在諾福克的美國艦隊不得不與太平洋暫時失去聯繫。 與此同時,在埃及國內,拒絕美軍戰艦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街頭抗議讓埃及政府非常擔憂。而藉助蘇伊士運河,美軍第六艦隊從其所在的地中海到遠東地區的距離就會縮短40%。由於蘇伊士運河的某些河段僅有60米寬,因此,美國和埃及便決定通過降低船隻的速度,來保證運河沿線的安全。除事發地點附近海域的艦船外,在波斯灣巡邏的一些美海軍艦艇以及海軍第五艦隊所擁有的艦艇也開始了為期兩周、重返亞洲的航程,結果會怎樣?很明顯,中國在竭盡所能為「喬治·華盛頓」號航母的艦員提供幫助——以此向全世界表明自己的友好、仁慈和積極救援精神。 同時,中國還反覆否認自己與攻擊事件有關。在中國海軍及導彈部隊密切關注美國艦隊活動的同時,華盛頓政府開始對整個事件進行深入調查。正如2003年2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科林·鮑威爾向安理會提交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那樣,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會提供與中國導彈遙測技術有關的細節。不過,美國所提交證據的可信度低,而中方說辭的可信度則較高。中國會讓全球媒體及各國公眾產生這樣一種印象:此次事件讓人倍感遺憾,它向日本及世界各國證明了美國核動力戰艦的無常性和危險性。這次爆炸是場意外,倘若該航母未曾試圖威脅中國,那麼便不會發生這次事件。而且,在南美、中東甚至歐洲,人們都強烈地認為航母是帝國主義者投射兵力的一種工具,它們總是出現在那些並不應該出現的地方。多數亞洲國家則傾向於認為美國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面對種種聲音,白宮無疑會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美國向亞太地區部署三艘以上的航母可能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那麼之後又該如何?雖然亞洲國家大都默默支持美國,但卻害怕公開表明立場後會激怒中國。實力強大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被派駐守橫須賀、佐世保以及國內其他少數基地。海上自衛隊還以配備有宙斯盾防空和綜合作戰系統的「金剛」級導彈驅逐艦為核心,組建了四支小型護航艦隊。不過,日本憲法禁止日軍代表美國採取行動,那麼其實際上又能做些什麼?在印度,儘管美印「共管海洋」的跡象日漸明顯,但新德里可能無法說服其政府中那些不同意印度向美國提供支持的反對者。 此外,白宮也陷入了進退維谷——其會聲稱是中國擊沉了美軍航母,進而發動戰爭嗎?對此,負責任的決策者會警告稱,不要引發一場大屠殺。當然,要讓白宮頭腦冷靜下來也是需要一些時日的。

美專家假想201X年「華盛頓」號被擊沉


中國不願繼續忍受「外來脅迫」


美國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2008年國防部《聯合最高作戰構想》對新海洋作戰環境進行了描述: 世界其他國家對美國軍事存在的敏感度呈穩定上升趨勢……海上通道的減少將使維持前線存在變得複雜化,而這卻是美國過去及當前軍事戰略的關鍵方面,這促使美國尋求迅速應對世界各地發展變化的新手段,並加大力度宣傳美軍在海上、空中、太空和網路領域作戰的現有優勢。確保港口、機場、外國領空、沿海水域的使用權和潛在任務地區東道主的支持將是一項挑戰,在和平時期,這就需要積極與不穩定地區的國家展開交流;在戰爭時期,這就需要有面對武力對抗時奪取並維持據點的能力。 到201X年的時候,曾轟動一時、旨在讓戰艦及軍用飛機在海洋上自由活動的「自由航海」計劃會逐漸萎縮。 首先,隨著美國艦隊規模的縮小,能夠到各國港口進行訪問的艦艇及飛機會變得越來越少。更重要的是,在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中,美國國務院認為美軍在中國附近的行動過於明顯,挑釁性也過強。這一事件險些引發中美危機,因而五角大樓和國務院不敢擅自在中國東海行使航海自由權。此後,鑒於北京政府的敏感,在中國沿海地區活動的美軍戰艦及飛機數量逐漸減少。隨著第七艦隊在中國東海出現次數越來越少,中國對海濱水域的所有權意識越來越強。一旦美國宣稱在公海自由活動屬美國權利時,中國就會強烈反應,譴責美國海軍行動擴張意在壓制中國發展、侵佔中國領海。 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導致美國過於自信,將其國家目標等同於普世價值觀。不過,到21世紀的時候,從在全球範圍內失寵的布希政府和不斷道歉的奧巴馬政府開始,美國逐漸喪失了「全球領袖」的地位。挑戰者不再接受美國構建的戰後世界,將美元作為世界首要儲備貨幣以及美國對伊朗的反擴散政策等一系列問題都遭到質疑。海洋國際法也不例外。崛起的「金磚國家」中的三個國家——巴西、印度和中國——反對美國軍艦未經允許就在其海岸線200英里內的水域私自行動。這三個國家不接受海岸線200英里內的近海海域存在公海自由的理解。數十年來,中國認為外國軍艦和飛機在其海岸線內200英里沒有航海自由。國力較弱時,中國忍受了美國和其他國家在其海岸線附近進行常規偵察的侮辱。然而,隨著美中海軍力量的此消彼長,中國不願繼續忍受「外來脅迫」。

美專家假想201X年「華盛頓」號被擊沉



美國被趕下「神壇」

歷史表明,海上力量平衡完全可以突然改變並重新形成全球新秩序。特別是海軍與新興大國的崛起息息相關。在歷史上,即使全球性政治變幻也會突然發生:「1480年,西班牙不過是由幾個小王國組成的國家而已,他們為保護共同利益而戰,同時各王國間也存在著明爭暗鬥。20年後,西班牙發展為海上霸權。」與此相同,「1935年,美國根本沒有值得一提的軍隊,經濟也日益衰落,唯一的希望就是與世無爭。然而,十年之內,美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經濟也快速發展並且擁有了舉世無雙的原子彈,一下成為超級大國」。 「喬治·華盛頓」號航母的沉沒改變了亞洲的安全格局。顯然,美國被趕下「神壇」。不過,人們漸漸地會意識到世界秩序曾一度依賴美國軍隊的維持,而這支軍隊的基礎正是美國對全球公域的支配。美國陸軍可能會失敗,正如越南戰爭一樣;而空軍則是陸軍的輔助力量。為了確保美國的地位和國家安全——當然也為了維持世界秩序——海軍永遠不能失敗。這為忘掉歷史教訓、糾纏於鎮壓暴亂戰術及小戰爭原則的美國及其北約同盟敲響了警鐘。 過去,美國在資源和技術上佔盡優勢,而這種優勢又為美國帶來向世界各地投射武力的獨特能力。不受約束的全球到達能力意味著美國能夠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派駐優勢兵力。海上及空中能力,再加上在太空和網路方面的絕對優勢,確保了美國在全球範圍的權力和承擔全球安全任務的能力。 對於美軍而言,不斷萎縮的力量結構、不適應不對稱戰爭的龐大且昂貴的軍事系統、老化的工業技術基礎等,都意味著海洋公域上的不對稱對手將越來越難以對付。此外,與美國不同,中國使用了各級海上力量來實現其目標。一旦採取行動,就表示中國已忍耐到極點,其必會將其國家計劃側重點放在融合海軍技術與資源以及海洋政治、法律和外交戰略之上。數十年來,美國海軍計劃一直處於混亂狀態。美國海軍奉行「合作」的海洋戰略——避免局部戰爭而非阻止大國衝突。同時,無論是共和黨掌權還是民主黨當政,白宮都委任環保人士負責戰略性海洋政策。這些環境論者支持海岸國家對其海岸地區的控制權,他們不同意將沿海水域自由通行權合法化,這無疑是符合中國利益的。 從勒潘多海戰到沖繩島戰役的諸多現代戰役中,大型艦隊的參戰都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在過去的500年中,所有世界超級大國都是建立在其卓越的海軍力量之上。即使是傳統的大陸國家,如俄羅斯,也是依靠海軍才在世界舞台上達到頂點的。西方世界已經忘記了國際安全的歷史,忘記了海洋自由與世界政治休戚相關,也忘記了海洋正是英美世界秩序形成的基石。(石江月原創)


謝謝閱讀歡迎轉發關注本微信公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江月 的精彩文章:

中國核潛艇戰略,南海為何至關重要?
美軍破解中國「航母殺手」?很難!
美軍找到中國「航母殺手」的命門?
遏制中國?美日印構築海上新包圍圈
中國這口「巨鍋」的軍事意義,你想像不到

TAG:石江月 |

您可能感興趣

每日科學家:1922年2月17日,化學工程專家陳家鏞出生
美國專家:2030年中國將有99艘潛艇遠超美軍
每日科學家:1935年3月10日,煤礦開採專家宋振騏出生
每日科學家:2016年3月7日,石油化工專家閔恩澤逝世
每日科學家:1936年3月28日,爆炸力學專家朱建士出生
每日科學家:1923年4月27日,兒科血液學專家胡亞美出生
每日科學家:1936年3月31日,核武器工程專家胡思得出生
英國專家:2016年加閏秒 2017年將遲到一秒鐘
每日科學家:1989年4月20日,我國林業專家朱志淞逝世
每日科學家:1922年4月23日,發光學專家徐敘瑢出生
每日科學家:1923年2月16日,核動力工程專家趙仁愷出生
每日科學家:1921年4月12日,有色金屬冶金專家邱竹賢出生
每日科學家:1915年3月2日,我國建築設計專家莫伯治出生
專家稱明年量產殲20:最遲2018有望突破10架
每日科學家:1932年5月3日,我國水工結構專家陳厚群出生
每日科學家:1933年3月29日,老年心臟病學專家王士雯出生
每日科學家:1934年3月21日,羊毛學專家劉守仁誕生
2016年最受日本美容專家青睞的12款貴婦彩妝!
特大喜訊:故宮博物院、央視《鑒寶》專家蔣文光老師2017年03月18日將來廈門鑒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