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與天道自然有怎樣的密切關係
關注「道教元始」,弘揚道家文化,功德無量!
[導讀]節氣是中國人對於時間的修辭藝術,是他們觀察自然與利用自然的生活智慧,並由此誕生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東方價值觀。
冬天迷濛的雪天、第一場春雨的來臨、被雷聲喚醒的冬眠的動物、夏天裡即將成熟的植物種子、秋天晶瑩的露珠……這都是二十四節氣里對季候的精緻箋注。也是中國人對時間的審美,他們將天意之美融化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
帝王的月令
許多學者認為,二十四節氣的產生是因為農業生產的需要,似乎與老百姓的生活更為接近,殊不知在《禮記·月令篇》里,就記錄了3000年前帝王的節氣生活。
在立春之月,東風徐來,冰雪融化,冬眠的動物開始醒來,魚兒偶爾到冰面上嬉戲,水獺將捕獲的魚一排排放在岸邊,鴻雁從南方飛回來。大自然一派生機盎然。宮闕中的天子也感受到了春意,「月令篇」里這樣寫道:
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
天子住進了皇宮左側的宮室里,乘坐著飾有鳳凰圖案的車輛,騎綠色的駿馬,插著綠色的旗幟,穿綠色的衣服,佩戴綠色的玉石,吃麥飯和羊肉。
從這些記載里可以看出,在春天,帝王採用了一系列綠色的事物做為生活的點綴。春天與綠色的關係,來源於上古的五行哲學觀,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呂氏春秋》對此有詳細的記述。四季的顏色與五行相配—春屬木,配綠色;夏屬火,配紅色;秋屬金,配白色;冬屬水,配黑色;四季的最後一個月屬土,綜合配黃色。周代的學者認為,天是一個情感與道德的載體,他通過節氣來顯示自己的意志。當季節來臨的時候,身為上天之子的帝王應該依據季節的象徵意義,在服飾、飲食、車馬、宮室和行政方面做相應的配合。這樣就會順應天道的變化,而達到國泰民安的善政效果。
節氣不只有顏色,還有道德訴求。立春的含義是仁慈恤憫,生長萬物。帝王要遵從上天的啟示,對子民充滿愛意,不可以濫殺無辜,否則就違背了春天生長的氣運,逆天而行,會給國家帶來不祥。天的意志只能順應,不可以違背。這種思想,在漢朝董仲舒的手中蔚然大成,他在《春秋繁露》里,將五行理論與政治體制進行了系統的整合,構成了天人感應的博大體系。
二十四節氣對古人十分重要,不僅因其能指導農事,而且它也是帝王的行事指南。這張《雍正祭先農壇圖》,便描繪了雍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到北京先農壇祭祀神農的生動情景。祭祀神農後,往往還要舉行親耕儀式,以祈求這年風調雨順、獲得豐收。
「閉關」的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很有趣的一個節氣,由它產生的民俗傳統構成了重要的文化事件。要理解這些事件,得先從冬至的意義談起。
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至是指冬季在這一天達到極致,代表寒冷的結束,溫暖的逐漸來臨。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這個陰陽轉換的關鍵日期。宋朝哲學家邵雍曾經用詩表達冬至日的特點:「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記得讀過著名學者朱家溍先生的一篇隨筆《冬至陽生春又來》,其中提到了點綴冬至節令的一件古物:明憲宗畫的《冬至陽生》圖軸,紙本設色畫羚羊。他在隨筆中寫到:「羊代表陽,冬至節氣是陰極陽生的第一天,很早就有『冬至一陽生』這句成語,所以畫中有一隻羊。」如果有幸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看到朱家溍先生提到的這張畫,便能發現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圖中所繪的羊看上去隱隱約約,似乎一不留神便會從畫上消散一般。實際上,這又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匠心所在,因為在古人看來,冬至時初生的陽氣極其微弱。
由於冬至這一天,陽氣初生,還很微弱,所以需要保護陽氣,這樣就產生了「閉關」的行為。「關」是指城門,「閉關」就是關閉城門。這樣的事件,被《周易》記錄下來:「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至日,就是冬至這一天。大約在商周之際,每到冬至這一天,帝王都會下達政令,關閉所有城市的大門,官員們放假休息,商人們停業貿易,人們躲在家中,城市進入一種黑夜般的安寧,全民虔誠地迎接上天賜予的這第一縷陽氣,像愛護嬰兒一樣保養這股生命之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破壞。
躲在家中過冬至的人們,閑來無事,便發明了一些風雅的過冬方法,「畫九」便是其中的一種。冬至這天,人們會在紙上畫一枝素梅,枝上點綴以9朵梅花,每朵梅花畫9個花瓣,每過一天就為一個花瓣染上紅色,或是在花瓣上註明這天的陰晴雨雪,等九九八十一天過完,就已到驚蟄與春分的節氣之間,春天便真正來臨了。類似的遊戲,還有「寫九」,即用9個9劃的字代替梅花,一天填寫一划。常用的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字裡行間足見人們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
「閉關」後來成為宗教修行的方式,指人在極為安靜的地點進行修鍊,這些地點稱為「關」,可以是山洞,也可以是密室。修行者在「關」里進行靜坐、誦經、禮拜等宗教儀式。安靜的地點有助修行者收斂身心,達到精神上的高度安定,從而進入高超神秘的境界。
冬至日到後世發展為一個節日,漢代稱冬至為「冬節」,在這天,官員要例行放假。唐宋時代尤其流行過冬至之節。直到如今,這種過節的習俗仍然延續著。
在許多古醫書里,常常會有這樣的記載:「清明水及穀雨水,味甘。長江水最好,以之造酒可久儲,色青味冽。」古人認為,不同時節的水,蘊藏的「氣」不一樣,因而有獨特的功效。甚至有些節氣的水能治療病症,如芒種到小暑之間的雨水,據說可以洗瘡疥、滅瘢痕。
歲月的聲音
北宋著名文人歐陽修,在一篇送別友人的文章中,說到自己曾經得過很嚴重的抑鬱症,後來和朋友學習彈奏古琴,在音樂藝術的撫慰下,竟奇蹟般地恢復了情緒的健康。歐陽修說「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這是描述自己對音樂的快樂感受。宮聲,是中國古典音樂的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
歐陽修在他另一篇文章《秋聲賦》中又說:「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這就很耐人尋味了。夷則,是十二律之一,它為什麼會是代表七月的聲音呢?這裡涉及到中國古典音樂的一個名詞:節律。節是節氣,律是律呂(古代的一種調音方法),「節律」這個名詞蘊含著節氣與音樂之間的神秘聯繫。
我們的先輩很早就發現,樂律有明顯的周期,而曆法中的日長、月長、年長都有周期,所以他們認為天體運行也會像樂律一樣遵守簡明的數理關係,因此從很早開始,曆法就和樂律聯繫在了一起,稱「律歷」。在漢代,樂律被提到很高的位置,幾乎達到了與「陰陽」、「五行」同等的高度,司馬遷在《史記》中就說過:「六律為萬物之根本」(六律即按陰陽分的十二律)。
古人認為,節氣的變化既然伴隨著氣候的變化,那麼這種變化就一定是能夠檢驗的,有「天效以景,地效以響」的說法,「景」即影,「響」即音律。明代朱載是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孫,精於音律之學,他在《律歷融通》中說過:「律之始也,候氣於地,氣有深淺因之以辨清濁,以正五音,而六樂宗之。」在這種觀念下,出現了著名的「候氣」試驗。
簡言之,候氣試驗就是:準備12根長短不一的竹管,在竹管之中放好蘆葦內膜的灰燼,這種質地超輕的葦灰被稱為「葭灰」。再將12根竹管埋在密室土中,每隔一個節氣(這些節氣有專名叫「中氣」)的交節時刻,地下陽氣涌動,相應竹管里葭灰會飛出,同時發出一種悠長渾濁的聲音。12個中氣過完,12支律管也順次飛一次灰。
值得一提的是,這長短不一的12根竹管並不是隨意而為,而是要根據十二律(指:黃鐘、大呂、太簇、夾種、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相當於今天七度音按半音階排列,從C調到B調)來安排其長度和粗細。東漢蔡邕在《月令章句》中說:「黃鐘之長九寸,孔徑三分,圍九分。」以冬至之律的「黃鐘」管長9寸為基準,就可求得其餘十一律的長度為9寸到4.5寸遞減。
如此一來,每月節氣的聲音便是不同的。按照冬至對應「黃鐘」律類推,雨水則對應太簇,春分則對應夾鍾,穀雨對應姑冼,而歐陽修提到的夷則,對應的正是七月的處暑節氣,的確是七月之音了。想像一下,如果真有那樣的候氣試驗,能在竹管邊側耳傾聽,那絕對是美妙的大地之音。
中國人固執地相信節氣是有聲音的,並能通過巧妙的實驗來捕獲這些特殊的天籟之音,這是對時間審美的物化行為。對大自然音響的迷戀與追尋,構成了中國古典音樂哲學的理論核心。
中藥里的節氣
傳統的中藥,十分注重節氣。我有一個出身中醫世家的朋友,他每年夏至前後,都要親自去四川江油收一種藥材。千里迢迢卻只為了一味藥材?原來:這味名為附子的葯,是至陽之物,需要江油黑色的沙土培養(黑色在中醫里入腎經);更為重要的是,只有在江油這個地方,人們還遵循著附子傳統的栽種方式—冬至種、夏至收。冬至是陽氣剛剛開始生髮之際,而夏至則是陽氣最旺盛的一天,但陰氣也自這一天開始滋長。如果在冬至種、夏至收,附子才能吸足了陽氣,最終達到溫陽補陽的功效。
《紅樓夢》里薛寶釵所服用的「冷香丸」,更體現著節氣與藥物間的緊密聯繫。「冷香丸」的原料是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然後要用雨水這天的雨水12錢、白露日的露水12錢、霜降日的霜12錢,小雪日的雪12錢加以調製。中藥的配製講究藥物的「道地」,也就是葯料純度要高,通常不同的地域環境影響藥材的質地,枸杞以甘肅產的為上品,牛膝以四川的最純正,這是用地氣。而「冷香丸」也是用「氣」,就是節氣,所以雨水、露水、霜、雪4種物質,只能在對應節氣時獲取,所含有的純度更高,而且完全天然,是配藥的難得之品。「冷香丸」雖然出自文學作品,但它反映的正是中藥配製修合中注重天時的一貫傳統。
這首詩是彈詞《二十四節氣》的開篇詩。作者馬如飛為清代咸豐、同治年間的彈詞藝人,是彈詞唱調「馬調」創始人。馬如飛原籍蘇州,所以開頭即用蘇州當地的名勝「西園」。這首詩把二十四節氣名和26個戲目名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語意雙關,聯綴成篇。從中既可見「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了解到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民間流行的戲曲。
生命的節氣坐標
在古代,一對男女在成親之前,通常要找算命先生合婚,看看雙方的八字合不合。如果八字相合,那麼必主婚姻美滿。否則,婚姻的結局可能是同床異夢或勞燕分飛。八字又名四柱、生辰八字,是一個人出生日期的天干地支的總稱。年、月、日、時,各有兩個干支,共八個字,算命先生就通過這八個字再結合大運、流年,進行人生命運的推算,所以俗稱這種算命方法為「批八字」。
要列出一個人的八字,需要對節氣知識有熟練的掌握,這是算命先生的基本功。一些盲人算命師甚至只通過手指的運算,就能快速排出某個人的生日干支。節氣是排列八字的前提,因為八字的排列是嚴格按照節氣來確定的。八字算命術的本質就是查找個人在節氣間的生命坐標。
年以立春為界,月以節氣為界。如立春後進入新的一年,驚蟄節後進入卯月,清明節後進入辰月,立夏節後進入巳月,依次而推。這就是八字算命術中對節氣的遵循。
在高鶚續作的《紅樓夢》後四十回中,他安排了賈元春死在一個年前立春的年份。書中寫道:「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歲。」這正是年前立春的案例。這一年是寅年,即虎年,下一年兔年的立春日在虎年的十二月十八日,這樣,虎年與兔年會合在一個年份里,巧妙地配合了他所說的元春 「虎兔相逢大夢歸」的讖語。
我國著名學者馬寅初有個綽號叫「五馬先生」,這個稱呼就與他的生辰八字有關。馬寅初生於1882年農曆五月初九日午時。1882年是馬年,年干支是壬午;五月初九在芒種節之後,即午月;月干支為丙午,初九日干支為甲午;午時干支是庚午。這樣馬寅初先生的八字就是:壬午、丙午、甲午、庚午。由於地支午代表馬,加上他本人又姓馬,共有五個馬,因此得名「五馬」。過去的算命先生看到這樣特別的八字,都會感嘆地讚美一句:「此人未來必當大富大貴。」這樣的恭維往往帶給人對未來許多浪漫的期待,儘管結果並不如人意。
濫觴於西方的十二星座學說,是西方的占星算命術,據說擅長性格分析,諸如雙魚座浪漫、水瓶座優雅、處女座潔癖、魔羯座魅惑等星座特點,已經得到眾多星座粉絲的一致認同。據說,有些公司招聘員工,星座也是一項參考的指標。
節氣是中國人對於時間的修辭藝術,是他們觀察自然與利用自然的生活智慧,並由此誕生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東方價值觀。科學與美學,在中國的先秦時代完成了初次的完美融合,成為禮樂政治與生命修養的重要內容。我想,由節氣所派生的有秩序的生活,既是遙遠的先人對時間的審美考究,也是對世俗生活的詩意追求。
圖文來源網路
哲拳太極拳:捨己從人,積柔成剛
上古神獸大全,怎能只聞其名,不知其形!
揭秘風水從古到今的發展史,清朝400名風水國師保衛皇權
為什麼要算命,命運到底能不能改?
科學未解之謎,身體長壽之根
TAG:道教元始 |
※濕病與季節氣候環境密切相關,夏天濕病的重點人群有哪些?
※不極端,不要太煩躁,才是節氣真正的健康之道
※穀雨節氣,這些事你需要知道!
※清明到了,你知道在這個節氣怎麼保護你的脾胃嗎?
※白露|這個沒什麼個性的節氣,我只想搓搓耳朵
※清明節氣適合吃的食譜有哪些
※芒種節氣要健脾胃祛痰濕,按摩這個穴位就對了
※今年的節氣似乎有些不尋常
※順應節氣:聊,愛而不得
※冬至節氣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寒露節氣有些什麼說法?
※春天的節氣都有著明顯的特徵
※節氣|秋天最適合養腎的時節就是白露啦!
※「白露」僅僅是個節氣名嗎?那你就太天真了!
※寒露節氣的習俗有哪些?
※冬至節氣的習俗有哪些
※立秋,真是一個好的節氣!
※知節氣,不忘四時,小滿到了,這些是我們應該知道的
※明天迎白露節氣,記得吃這道菜!清肺潤燥和補氣養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