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王貽芳自述:「學習科學有什麼用?」
王貽芳,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現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曾師承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專業研究高能粒子。2001年,38歲的王貽芳放棄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工作回國。多年來,他見證了中國粒子物理的成長與發展。2012年3月8日,王貽芳團隊實驗測得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該實驗曾入選2012年年末美國《科學》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
實際上在1989年的時候,歐洲的物理學家因為要建設大型強子對撞機,來尋找希格斯粒子,他們需要解決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科學家之間需要相互交流大量的數據和程序的,而這個交流在過去是通過E-mail(電子郵件)來做的。E-mail(電子郵件)是美國軍方發明的,而這個E-mail(電子郵件)顯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所以歐洲核子中心的計算機科學家,為了滿足物理學家的要求,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網路的互聯裝置,所以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browser(瀏覽器)就是歐洲核子中心發明的。
那麼通過這幾十年的發展,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互聯網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或者它對經濟的貢獻已經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所以這就是科學家在科學的研究當中,會產生這樣的重大的貢獻,所以歐洲核子中心,不僅是科學的中心,也是技術的中心,它給我們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我們要追求的不是一個諾貝爾獎,而是要追求掌握人類的各種各樣的知識,集合人類的共同的能力,能夠建造這樣一個中國的科學中心,使得我們的未來,中國的科學發展,也能夠成為世界的科學中心之一。至少對中國的科學家來說,這是我們的一個目標。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中國的科學應該說,已經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那未來我們應該怎麼辦?今天我們中國的基礎科學,大概在國際上的投入第三名或者是第二名,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是我們的基礎科學,占我們的整個的R&D(研發經費)的比重只有5%左右,那麼國際上基本上是在10%到20%,大部分國家在15%。從這個比例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政府,我們的民眾對基礎科學的認識,還不夠重要。所以,我今天想說的就是,大家應該對基礎科學有一個更好的認識。要知道它是我們文明的一部分,它是我們強身健體,成為世界上偉大國家的一部分。它個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家,使得我們成為對人類文明有貢獻的民族,能夠立身於世界之林的一個重要方面。沒有對科學的貢獻,我們在國際的影響力會非常小,所以我們應該從更高的層次上,認識基礎科學。對國家發展,對未來發展,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性,使得我們的後代,不會在學科學的時候,看到所有的名字都是外國人。
也許過一百年以後、兩百年以後、五百年以後,我們會看到很多中國人的名字,寫在科學的教科書上,使得我們的科學真正地在將來,能夠深刻地把科學的基因,能夠溶解在我們民族的血液和文化里,使得我們把對科學的追求,對科學的研究,對科學的喜愛,能夠真正成為我們本能的一部分,也許到那個時候,我們中華民族不光在經濟上,在國際上有地位,同時在文化上、在文明上也有一個重要的國際地位。
TAG:故事中國 |
※國內哲學界學人的Q版自述
※「HHMI 國際研究學者」李國紅自述:我的科學旅途
※葉嘉瑩:學詞自述
※陳振濂‖頤齋學畫自述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自述
※一個科學家的自述:我是如何練習寫作的
※齊白石自述——我學篆刻
※寫字的興趣——吳小如學書自述
※沃興華:《學書自述》之二
※張學良晚年自述:我為什麼會特別好女人
※心理,情感藝術家的自述
※影像科劉再毅教授自述:為什麼我是AI醫療的「旁觀者」?
※女網友自述大學經歷:大學舍友的父親會算命,想想都有些後怕
※赴韓留學生自述:這是我選擇韓國的8個理由
※女優自述:生活中用什麼「道具」犒勞自己?
※張學良晚年自述:抗日戰爭功勞No1的不是蔣介石!
※經方大家胡希恕自述用柴胡湯治大病
※侵華日軍自述變態心理:強姦中國女性是為死者代勞
※維吾爾族大學生自述:維族就必須信伊斯蘭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