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技術和知識傳播

科學、技術和知識傳播

科學、技術和知識傳播



造紙術和印刷術兩項技術發明,成就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半。其非凡的意義在於,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類知識的積累與傳播方式,極大地提升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速度。但是,這二者都屬於工具範疇。而真正具有決定意義,並導致世界文明多樣性的,是其所傳播內容的巨大差異。大量印行《周易》、《論語》等十三經的地區,構成了儒家文化圈;《聖經》在基督教世界的發行量無可匹敵;《古蘭經》在伊斯蘭世界的地位至高無上。因此,不是造紙術和印刷術本身,而是其所承載的內涵,讓人類文明豐富多彩。但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廣泛應用,加速了美麗綻放的進程,這是毫無疑義的。簡而言之,知識為體,工具為用。隨著某些具有革新意義、或重要工具的大規模使用,人類文明的形態,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

在現代文明中,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該作用呈現出加速壯大之勢。自十九世紀末葉始,人類文明出現爆髮式的發展。導致這一結果的核心動力,都可以歸結為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幾項基礎科學發現。


自然科學有別於其它學科,或人類知識,是其具有普適性,即無差別性。疆界和文化差異,從來不會成為科學傳播的真正敵人。牛頓三定律,在倫敦是正確的,在北京也不例外。因此,愛因斯坦說科學無國界。但必須承認,人為地為科學的傳播設置的障礙,也是現實的存在。不得不提及的是,自然科學的普適性,並非指其無條件地成立,或適用於任何情況。事實上,科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探索特定自然規律成立的邊界。將自然科學的普適性,不恰當地延拓至其它學科、或其它領域,或無條件地類比,將是非常危險的。在牛頓力學佔據絕對支配地位的時代,由對其科學意義的錯誤認識,而產生的錯誤的、或自高其是的比附處處皆是。由此而來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當不在贅述之列。


科學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益巨大,儘管如此,但能夠從事科研工作的,註定只是少數人。同樣,也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分享科學成果帶來的快樂。在大多數情況下,公眾對科學的了解,僅僅局限於對生產力有直接影響的部分,和一些傳奇化的故事。在一般公眾眼裡,現代科學近乎玄學,這在中國尤為明顯。這既有歷史的成因,但很大程度上,實為教育失誤所致。現代科學起源於西方,與傳統的學統有一定的距離。在古希臘的傳統里,科學是認識自然的一種方法,而更多的時候,我們幾乎是只強調其技術層面作用。這種認識上的偏差,所導致的弊端愈來愈嚴重了。這種現象,可以稱之為「後發劣勢」。


正是科學這種近似「玄學」的學科,構成當今人類文化的核心部分。有如古代時期的宗教那樣,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人類的世界觀。由於嚴謹是科學的生命,科學人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嚴格訓練。宗教崇尚「信而有義」,科學強調「疑而後知」。但科學上的懷疑,要符合嚴格的邏輯規範,要通過嚴苛的科學檢驗,這本身就是科學文化素養的一部分。只有繼承了先賢的成果,並不斷探索,才存在發展的可能。牛頓說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之所以能被稱之為巨人,一定有其遠邁前賢之處。如前賢之趾尤不可企,何來立於肩頭的可能。沒有阿基米德、哥白尼、開普勒和伽利略等科學巨人,也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牛頓。因此,科學很難像宗教那樣,容易為一般公眾所理解,這勢必導致公眾對科學和科學技術的認知程度,與其在該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嚴重不符。

雖然,能直接投身科學的人是少數,這並非說明公眾不需要了解科學,恰恰相反,這正是國家長期、健康發展必須突破的巨大障礙。如果沒有公眾的廣泛、持久而且深入的關注,僅僅是少數科學家在閉門造車,這與科學的目的背道而馳。科學是為了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認識世界的目的,不僅僅是改變幾個科學家眼中的世界,而真正的目標,是改變一般公眾對世界的認知,從而將改變世界變成現實。現在,西方的人文學者,已經將先進的數學、或其它科學方法,作為其研究的有力工具,而我們的絕大多數人文學者,仍然是靠個人的感覺在論事。公眾對一些所謂專家的惡感,這是重要原因之一。當中國的電影導演還痴迷於武打片,諸如人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左腳踩右腳、右腳踩左腳,就可以輕易登上層樓,諸如此類的荒謬的場景充斥熒屏的時候。卡梅倫導演的電影《阿凡達》,可以非常嫻熟地應用現代物理學的概念,巧妙地將超導中的「邁斯納效應」,以及量子物理中最新的概念:「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和「量子傳輸」等概念化於無形,不露痕迹地將電影的主題展現出來。大陸一位著名導演觀後感慨道,大陸電影在技術上落後五十年,在觀念上落後五百年。


事實上,一般讀者對科學讀物的接受程度,大體反映了一個國家國民的科學素養。一些著名的科普讀物,在一些國家的發行量,可以達到數千萬冊。而在中國,這個數字可能是幾萬,甚至只有可憐的幾千冊。這種差距才是可怕的,因為它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不思考的人,唯有鸚鵡學舌;不閱讀的民族,定難孕育偉大的靈魂;沒有科學閱讀的國度,註定虛火上攻,難以持久。


知之者既少,和之者必寡。也因為這一原因,中國古人在科學和技術的許多貢獻的價值嚴重縮水。如《算數書》只在出土文物中見到,《周髀算經》、《九章算術》、《靈憲》、《推步》等等,幾成絕響。在秦漢時期,中國古人對冶金技術的研究,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對化學的研究也相當深入,但這僅僅限於煉丹術士之中,其方法也成為他們的不傳之秘,雖然,煉丹術間接導致火藥的發明。甚至於一直到十七世紀,在諸多技術領域,中國仍不遜色於西方世界,可見,中國古人在技術上的探索,所涉及的面廣泛和深入。但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探索是非常個人化的。一人隕,則奇技絕:歐冶子死,則湛盧不鑄;幹將亡,而泰阿絕。如張衡、祖沖之、楊輝和郭守敬等等大科學家,亦概莫能外:突然地出現,孤獨地存在,寂寞地消失,有如彗星划過長空。中國古人的這些非凡才智,因為無法長期系統地承傳積累,更談不上發揚光大。於是乎,中國古人的發明,註定是天才的、孤立的、碎片的。即是上下數千年,亦無法形成自身的科學傳統。滿目珠璣,惜未成串。且以彗星為例:人類關於哈雷彗星的文獻記載,第一次見於《春秋左傳》魯文公十四年,即公元前六百一三年,這比西方早六百年。直至清末,中國古人共錄的三十一次。縱是如此詳細的記載和數據,我們仍「不識廬山真面目」,不知其是「似曾相識燕歸來」。造紙術和印刷術之所以能存流下來,關鍵就在於有更多人廁身期間。中國古人的許多發現和著述的科學價值,是為西方學者所發現後,方為本國學者所認識。即使是所謂的「四大發明」,也是近代西方學者首先認識到它們的價值,即在文明史中的巨大作用。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六國所出,惟秦多之。這種西岐有鳳,鳴於崑崙的現象,是世界文明史的趣事,但卻是中華文明的尷尬和悲劇。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戴建業:學術流派的盛衰與各科知識的消長——論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的知識考古(上)
衛生類公共基礎知識:科技革命-科技常識
文化作為人類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科學知識體系和非科學知識體系
關於健身和鍛煉的科學知識
傳統文化里的知識
構建面向知識的服務——博物館數字化技術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知識人格化:學科育人的取向和路徑
藥物流產的相關知識科普
高科幻片中的科學知識,玄妙又覺得合理
國防科大舉行文化活動,豐富學員的文化知識
西「工」東漸:近代西方工程學知識與技術在中國的傳播
諺語中的生物學知識
讓機器人互相學習:MIT科學家實現知識傳輸新方式
雲工控技術資訊:變電運行基礎知識二
科普:孕期飲水的一些科學知識
學瑜伽一定要學醫科解刨、中醫經絡等知識嗎?
中醫基礎知識術語—辨陰陽
《名偵探柯南:隱藏的證物》柯南科普的化學知識
輪之胎知識:巨型工程輪胎的使用技術和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