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安住當下和萬法皆空是否矛盾?

安住當下和萬法皆空是否矛盾?

學佛問答 釋疑解惑


佛教導航官方微信——佛教知乎

安住當下和萬法皆空是否矛盾?


問:師父慈悲,我個人有個疑惑,您一邊強調安住當下,又說萬法皆空,我個人覺得有點互相矛盾,希望師父給解解疑惑。阿彌陀佛。


假如你沒深入了解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道理,就一定會覺得頭暈腦脹、不可思議,或許多少還會有些排斥。畢竟那些小車、樓房啥的,看得見也摸得著,它們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真真切切的它們,咋就變成夢幻泡影了呢?問得好!其實,佛法並不否認它們的這種真實,但它強調說,它們的存在,是一種顯現上的存在,是階段性的,不會永恆。安住當下也是這個道理,所以說,不矛盾。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斷變化著。有些變化會影響事物的表面,你看得見,但有些變化卻非常細微,而且發生在事物內部,它們就像人群中的偽君子一樣,編織著人們喜聞樂見的謊言,甚至將許多人都玩弄於股掌之間。舉個簡單的例子:美麗的女孩欣賞自己的美,男孩們也大多會被她們的美貌俘虜,但這美貌明明不會永恆。女孩總會長出白髮、皺紋,總會顯出老態,更別提她身上那些微細變化,細胞的忽生忽滅,想法的瞬息萬變……而且,她跟長相平凡的女子一樣,體內有污血,沾滿了細菌,那軀體也由白骨所支撐。但女孩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她花了大量金錢和時間,買了大量的護膚品,上了許多次的美容院。為啥?因為她不想變老,也不想變醜。男孩們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為美麗的女孩爭風吃醋,斗得你死我活,可他們不明白,苦心霸佔的美麗,總還是會被時光搶走的。你說,你之前所追求的,和你現在所看到的,是一樣的嗎?

所以說,每一個經歷,每一個事物,每一個人,都是一種現象性的東西,不會永恆,也沒有固定的屬性。好也罷,壞也罷,都只存在於你當下的解讀。所以說,何必把每一個經歷都看得太實在?何必在意那些不斷改變的現象?把握當下,品味當下,享受當下,汲取當下的營養,讓過去歸於過去,把未來留給未來,這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慧廣法師 來源:慧廣法師新浪博客)


福 慧 共 修


2016年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暨為洪澇災區供燈祈福共修


農曆六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祈願觀世音菩薩悲智之燈,燈燈相續,輾轉廣布,無有斷絕。令弟子眾等業障消除、所求如願、照破諸無明,開啟大般若。祈求大悲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使身處困境的同胞早得安樂,共享太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知乎 的精彩文章:

打掃衛生有什麼功德利益?
怎樣解決不公平的情緒?
親人在前世的關係是怎樣的?
修行從哪裡開始?
諸法無我,誰在輪迴?

TAG:佛教知乎 |

您可能感興趣

「萬法皆空」和「因果不空」的關係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萬法皆空,因緣不滅
佛說萬法皆空,為何因果不空
萬法皆空,如何因果,那因果的本質是什麼?講的不錯
靜波法師:萬法皆空,可以虛度人生嗎?
萬法緣生,皆系緣分;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讓一切眾生怎麼樣幸福 是真正善用其心,「心生萬法,萬法唯心」
是離經叛道,還是萬法為心?——梁楷《潑墨仙人圖》
南懷瑾老師:由這個法門就可以了解百千萬法門的道理
自然而然,萬法歸一,內外雙修太極拳
「萬法皆空」:佛教哲學中「空觀」的起源
一日禪:萬法無常,聚散有緣
「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道法心傳萬法歸心圖
萬法唯心與唯心主義有何不同?
在變幻莫測的萬法之中,真如理體是不會變化的
國內竟用800萬法拉利蘭博基尼當警車?真相不是你想的那樣!
智慧法語:學佛之道,萬法不離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