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初一必看:怎麼才能牢記看似雜亂的文學常識?

新初一必看:怎麼才能牢記看似雜亂的文學常識?

在初中階段,


我們會接觸到大量的文學常識,


很多同學就會覺得背這些頭疼,

其實記憶是很講究方法的,


下面就是一些比較常用的。


一、穿針引線法


零散的文學常識就像是沒有穿好的一大把針,只要有一根線將它們貫串起來,這些文學常識就顯得非常系統了,這根線可以是時間、空間、風格、內容等等。例如記中國古代文學史,可以以內容為線索,用這條線串起各個朝代文學現象這些針。

比如韻文類:詩經——楚辭——樂府民歌——唐詩——宋詞——元曲


散文類:尚書——先秦散文——六朝陶淵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詩文三大家(宋濂、劉基、高啟)——明中葉唐宋派(歸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劉大櫆)


什麼時候想記憶文學常識了,就先拉一條長線,一根針-根針地穿過去,哪根針(朝代作家作品)穿不過去了,就停下來,細細地查究竟什麼原因,該補的補上了,就可以繼續穿,這樣既快又能隨時檢查自己的記憶情況。


二、聯想法


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如記憶屈原時,想到他的作品《離騷》,又因為《離騷》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想到西方浪漫主義三大家:雪萊、雨果、拜倫,這樣舉一而反三觸一而發十,能較系統地記住許多知識。經常這樣記憶,也有利於聯想能力的提高。


新初一必看:怎麼才能牢記看似雜亂的文學常識?



三、積少成多法


文學常識內容多,涉及面廣,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全部記下來的。記憶由四個環節組成: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記憶的質量,記不住是因為保持不夠,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因為識記後最初一段時間遺忘較快,以後遺忘逐漸減慢,穩定在一個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識記的內容就應該在識記後及時複習。


積少成多法實際上是一種小循環複習法。因為要不斷地複習,所以記憶新的內容的量不會多,我們可以將所有的需要記憶的文學常識化整為零,分配在各個時間段里,比如用一兩個月記憶中國文學史(可以按朝代順序每天記一兩個作家或幾部作品),用一個月記憶外國文學史,再用一個月進行第二輪的複習,而在每一天的複習之中,先回憶前一天的內容,再記憶新的內容,這樣大循環套小循環,也就不怕記不住需要記憶的文學常識了。

四、口訣法


我們在平時背誦詩文時有這樣的體會:文章背起來較慢,詩詞因其節奏分明、音律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就容易背誦得多。我們可以把要識記的文學常識編成「口訣」,這些口訣要講究押韻,也應該是濃縮的文學常識,記上兩句,就應該記憶了許多知識。


另外,在口訣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編成「固定搭配」。


比如下面的記憶方法:

先秦諸子,孔孟荀卿。《論語》《孟子》,四書列名。老莊無為,《道德》《逍遙》。屈子楚辭,《九》《九》《離》《天》。


漢代文賦,首推賈誼。劉向司馬,《戰》《楚》《史記》。班固《漢書》,斷代開啟。


魏晉建安,三曹領先。父有樂府,《神龜》《蒿》《觀》。曹丕《燕歌》,《典論》批評;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口訣讀起來琅琅上口,記憶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想要更多初中語文備考乾貨?關注微信公眾號初中語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初中語文 的精彩文章:

TAG:初中語文 |
您可能感興趣

看似很簡單,意思你看懂了嗎?
看似正常的圖其實都很詭異!你能看出來嗎?
火影那些看似平常的設定,你懂卻不懂那背後意思
看似简单的深蹲,你真的做对了么?
消毒餐具看似很正規,但是它們真的如你想像那樣乾淨嗎?
你能想像嗎這些看似荒唐不可思議的事,歷史上真發生過
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習慣最傷腎,看看你犯過沒有?
看似光鮮亮麗的NBA,也許那些不為人知的「艱辛」更該看一看?
居家風水常識,看似沒道理,但又不能不重視的問題
看似簡單的深蹲,你真的做對了么?
這些看似浪費時間的壞習慣,竟會使人長壽!看看你有嗎?
看似簡單的水閥,它的結構竟然那麼的複雜
英雄不問出處,為何還看學歷?看似簡單你只知其一
看似毫無交集,沒想到竟是同班同學的明星,哪一對讓你最意外?
看似普通的石頭,只是我們看不懂而已!
算命卜卦的那些事兒,看似簡單,真正深入進去之後才知道
這些看似低齡的兒童動漫真的沒問題嗎?
看似簡單的俯卧撐,你真的會做嗎?
生活中最常見看似健康的食物,卻不怎麼健康,你還再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