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
我們把「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禮儀之邦的俗語是「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功利心態已經殃及到了兒童。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渾話一直在起作用,但卻沒人知道兒童的起跑線在哪,十堂興趣課會比兩堂課更近的站在了人生巔峰上?別逗了,巔峰的標準都不一樣,何談起跑線?那只是我們功利心態的體現之一而已。
對於兒童,我們應該做的太多,但遠不是幾堂興趣課那麼簡單。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懂得基本的禮貌、適當地培養興趣、保持孩子的天性......這些或許都是最基本的,下面分享幾個事例。
兒童的閱讀
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三位經濟學家研究了6000名 1920-1956 年間出生在歐洲九個國家的男子,發現兒童時期能獲取較多圖書的人比那些有很少或根本沒有圖書的人,在物質上賺得更多。顯然這不是唯一的標準,但閱讀對於任何人來說從來不是壞事。
早前的研究發現,人的認知能力在十歲左右趨於穩定,這表明十歲前的環境條件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早期的干預措施比後來的干預措施回報更多。
家庭的圖書數量反映了一個家庭的社會經濟條件和文化氛圍,意味著一個家庭可能鼓勵認知和社會情感技能,而這對於經濟上的成功至關重要。父母給予孩子最寶貴的東西,不是財富,而是精神。家長的精神固然重要,但畢竟有限,而讓孩子從書籍中獲取,相當於讓孩子享有精神大餐。
羅馬哲學家西塞羅( Cicero )曾說:「一間沒有圖書的房子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階梯,怎麼進步?
我們把「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文中說到:前幾天參加了一個婚宴,婚宴的桌上有一個孩子,那孩子很沒有禮貌,把轉盤轉得忽悠忽悠的。一席下來,家長沒有阻止自己的孩子,大家因為不熟悉也沒有阻止。但是在家長帶孩子去上廁所的時候,所有人都說:「這孩子真沒禮貌!」
在中國,沒有誰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有禮貌。我們把這種「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禮儀之邦的俗語是「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
跟一個德國朋友出去,路過郊區的一條小河,看到一個小孩在釣魚,旁邊卻放著兩根釣竿,德國朋友不高興地走過去,問道:「怎麼有兩根釣竿?」(德國規定釣魚一個人只能用一根釣竿)
小孩回答說:「跟同學一起來的,他上洗手間了。」(果然不一會,上洗手間的孩子回來了)
德國朋友繼續問道:「有執照嗎?」(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執照的)
兩個小孩趕緊掏出執照:「有呢,你看。」
「帶尺子了嗎?」德國朋友又問道(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尺子,釣上來的魚不到規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帶了帶了。」兩個孩又連忙掏出尺子來。
「哦。」於是德國朋友就走開了。
一旁的我很奇怪,不知道朋友為什麼要管那麼多,「那兩個是你家親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認識他們。」
「什麼?不認識?怎麼可能呢?那人家幹嘛要聽你管教?」
「呵,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我們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德國朋友淡淡地說著。
這或許是杜撰,但我們不得不佩服德國的教育。在很多人看來,德國戰後之所以能崛起,與他們「嚴謹」、「勤奮」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而人們通常認為,德國這種高素質的民族性格,則得益於對教育的重視。正如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說的那樣:「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總有人會代替你教育他
一個母親在網上發帖說:在餐廳吃飯,就因為兒子稍微調皮了一點就被打了一耳光!氣得她現在還在發抖。
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她兒子喜歡到鄰桌到處跑跑看看,幾次去騷擾吃螃蟹的鄰桌,最後因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別人把手甩開後,動手打了這桌的人,結果被回打了……
這個母親憤憤不平的點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調皮點很正常,你怎麼能和他一般見識?孩子雖小,父母並不小;孩子再小,也總要長大。父母不重視教育孩子的權利,以他小的名義原諒他,甚至要求別人原諒他。那麼,有一天,當他走出學校,走上社會,再做出一些熊孩子行為的時候,沒有人會對他再寬容了。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總有人會代替你教育他,但願你到時候不會後悔。
顯然,我就是屬於沒有興趣班的那一代,當然也沒什麼具體興趣,只是喜歡看看書、寫寫字、聽聽音樂而已,這也並不妨礙大家關注 LCA 不是嗎?
?
-END-
圖片源自影片 《看上去很美》
LCA 整理 轉載請提前告知
畫黑貓
萬寶路男孩
畫室里的激情
精神病人,铁链,庇护所,监狱?
藝術家的獨立性
TAG:LCA的家 |
※我們,是不是就這樣散了
※做好這些小細節 讓我們對便秘說「不」
※你不是喜歡偷情嗎?你們倒是做啊我們就在這看著你做
※你相信嗎?當媽後,我們竟然都變成這樣了!
※經典說說: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碗雞湯,而是一個巴掌
※有些事我們做了也沒有說,那時成熟了
※木心:當我們說「看臉」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土豪的世界我們不懂,但是我們更不懂的是他們用的
※原來你一直說的「我們」,不是我和你!
※當我們不做愛時,我們在做什麼?
※當一個黑洞蘇醒了,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當你們說「但我還是買不起房」的時候,我們已經去美國買房了
※「不要想我們之間怎麼了」,為什麼他會說出這樣的話
※這些蔬果我們每天都在吃,可它們開的花你或一種都不認識
※請你一定要憋住,因為我們不該嘲笑一隻有夢想的柯基!
※原來我們一直都在錯誤的尿尿,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一句對不起,讓我們的愛敗給了時間,敗給了距離
※我們雖然來自不同星球,但愛讓我們在一起不分離
※單身又怎樣?我們不是不想戀愛,只是不想將就